【環球網報導】3月23日下午4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並答記者問。
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在會上介紹,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中醫藥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調集精銳力量。從全國調來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約佔援鄂醫護人員總數的13%,其中有院士3人,數百名專家。這次中醫藥援助隊伍規模之大、力量之強,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分類開展救治。輕症治療和恢復期治療中醫藥早期介入,重症、危重症實行中西醫結合,制定了相應的治療規範和技術方案。在武漢疫情爆發早期,許多疑似病人在隔離點等待確診,我們及時給予中藥湯劑或中成藥,有效緩解了病情發展,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的壓力。
第三,篩選有效方藥。推動科技攻關,對已經納入第五、第六、第七版診療方案的中成藥和方劑,我們進行了臨床療效的同步觀察,目前已篩選出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血必淨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等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
社會各界認為,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了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我這裡有一組數據,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中醫藥能夠有效緩解症狀,能夠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發展,能夠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能夠促進恢復期人群機體康復。
餘豔紅表示,中國的中醫藥界願與國際社會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分享防疫和救治經驗,向有需要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有效中成藥、專家諮詢和力所能及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