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時大顯身手,其科學機制是什麼?

2020-12-23 騰訊網

按:中國歷史上,中醫藥曾數百次與疫病交手,在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的歷史中功不可沒!中醫藥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中表現優異。特別是來源於《傷寒論》、共包含21味中藥的「清肺排毒湯」,經過10個省57個定點醫療機構的701例確診病例的臨床使用觀察,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將為各位讀者解讀中醫藥抗擊新冠肺炎的科學機制。

為何有些輕症新冠肺炎患者突然離世?

2月7號,《醫學會雜誌》(JAMA)在線刊登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一篇題為「138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臨床特徵」的研究報告。該論文針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一些顯著特點進行研究分析。首次披露了死亡患者的病程特徵,提出:

1.病毒誘導的細胞因子風暴引起的嗜中性粒細胞增多;

2.持續的炎症反應導致的凝血激活;

3.病毒、缺氧和休克導致的急性腎損傷。

這3種病理機制可能與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最相關。

新冠肺炎的病人有的早期發病並不非常兇險,但後期會有一個突然地加速,病人很快進入一種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狀態,這跟病毒感染導致的「炎症風暴」有關。「炎症風暴」發生之後,病人的病情往往會急轉直下,很快都會出現神志不清、呼吸加快,然後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甚至出現凝血功能障礙,少尿無尿,轉氨酶升高。「炎症風暴」會造成免疫細胞的過度損傷,造成多臟器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器官功能障礙最常累及的器官是肺臟,其次是心血管、肝臟、胃腸道、腎臟、凝血系統。受累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當肺臟受累,會引起呼吸功能障礙,最常見的表現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病人會出現呼吸窘迫(嚴重呼吸困難)、頑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肺部影像檢查顯示雙肺有瀰漫性滲出(俗稱「白肺」)。這也是不少新冠肺炎病人,特別是老年人致死和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中醫藥對新冠肺炎的療效如何?

在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蔣健介紹,截至2月17日,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共計60107例,佔比為85.20%。其中湖北以外地區,中醫藥參與治療確診病例的治癒出院和症狀改善佔8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介紹,「清肺排毒湯」、「肺炎一號方」中藥方劑在治療新冠肺炎中取得良好臨床療效。

李昱表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月27日啟動「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劑臨床篩選研究」,對山西、河北、黑龍江、陝西四省使用中藥複方「清肺排毒湯」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療效進行臨床觀察和數據分析。在取得214例臨床有效數據的情況下,2月6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向全國推薦使用清肺排毒湯。目前,已經有10個省57個定點醫療機構的701例使用清肺排毒湯的確診病例納入觀察。其中,有130例治癒出院,51例症狀消失,268例症狀改善,212例症狀平穩沒有加重。

對有詳細病例信息的351例病例分析統計,在服用清肺排毒湯之前,有112例體溫超過37.3℃,服藥一天以後有51.8%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服藥六天後,有94.6%的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有214例患者伴有咳嗽症狀,服藥1天以後,46.7%的患者咳嗽症狀消失;服用6天以後80.6%的患者咳嗽症狀消失。同時對其他症狀,如乏力、納差、咽痛等也有明顯的療效。

在這351例患者中,所有的輕型、普通型患者沒有一例轉為重型或者危重型;22例重症患者中有3例治癒出院,8例轉為普通型;共有46例治癒出院。以上數據也顯示清肺排毒湯對治療新冠肺炎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和救治前景。李昱介紹,各地在開展救治的同時也積極開展了相關的臨床科研工作,推出了一些有效的方劑和方藥。比如廣州八院推出的「肺炎一號方」(透解祛瘟顆粒)也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與此同時,張伯禮院士主持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研究」表明,中醫介入治療能顯著減輕患者的臨床症狀,縮短病程,提高臨床治癒率,減少危重症的發生率。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出院時其他伴隨症狀消失率87.9%、CT影像好轉率88.2%、臨床治癒率94.1%、轉院率8.8%、普通型轉重型及危重型發生率5.9%及死亡率為0,西醫治療組轉院率22.2%、普通型轉重型及危重型發生率35.3%及死亡率為5.6%,顯著優於西醫治療組。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科學機制什麼?

近日,《中草藥》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清肺排毒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機制的網絡藥理學探討》【趙靜,張衛東,清肺排毒湯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機制的網絡藥理學探討,中草藥,2020,51(4)】,該文通過網絡藥理學方法,從分子水平探索清肺排毒湯治療SARS-CoV-2的機制。本研究發現清肺排毒湯通過多成分、多靶標對機體起到整體調控作用。其首要作用部位是肺、其次是脾;它通過調控若干與ACE2共表達的蛋白、以及與疾病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一系列信號通路,起到平衡免疫、消除炎症的作用;它靶向病毒複製必需的蛋白—核糖體蛋白而抑制病毒mRNA翻譯、並抑制與病毒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而起到抗病毒作用。

具體來說,清肺排毒湯的作用機制有以下幾點:

1. 多靶標作用於病毒的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

從分子網絡水平看,中藥複方通過多成分、多靶標協同作用對機體起到全方位、整體的調控作用。這項研究採用數據挖掘的方法,通過資料庫搜索,獲知清肺排毒湯的16味中藥共包含948種不同的化合物,對應790個潛在靶標,其中232個靶標是與新冠肺炎病毒SARS-CoV-2受體ACE2共表達的,說明此複方對於與SARS-CoV-2感染相關的ACE2表達紊亂而導致的症狀有潛在改善作用。

2.通過抑制核糖體蛋白而抑制病毒的複製過程

清肺排毒湯可以通過抑制多個核糖體蛋白而抑制病毒的複製。這項研究的數據挖掘發現,清肺排毒湯中的山藥和板藍根含有腺苷,半夏含有鳥苷,這兩種化合物都對7個核糖體蛋白有潛在抑制作用,說明它可能通過作用於多個核糖體蛋白而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複製。研究還發現清肺排毒湯的作用靶標蛋白中,包含大量與病毒感染、肺部損傷發生發展相關的蛋白,說明它對新冠肺炎治療作用還可能體現在抗病毒和修復肺部損傷上。

3.靶向肺部,保護多臟器

清肺排毒湯重點作用於肺,並對多個器官提供保護。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體內的細胞受體是ACE2,除了肺部細胞外,人體中其他器官如腎臟、肝臟、心臟等都存在豐富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據臨床觀察,這次的新冠肺炎是多臟器侵害,它不僅僅損傷肺,發病初期通常還有腹瀉症狀,重症患者的心、肝、腎同時受到損害。此研究發現清肺排毒湯的21味中藥有16味歸肺經,多味中藥還同時歸脾經、胃經、心經、腎經等。說明這個複方的用藥的重點是肺部,同時對心、腎等臟腑也起到保護作用,體現了中藥複方對機體多方位的保護作用。

4.多靶標調控多條信號通路,避免炎症風暴

清肺排毒湯的多靶標調控多條細胞因子活化的信號通路,避免或緩解炎症風暴。通過對清肺排毒湯靶標網絡拓撲結構分析,識別了77個重要靶標。這些靶標的功能富集在翻譯、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信號轉導等生物學過程的一系列信號通路上。清肺排毒湯的多靶標可能通過調控免疫相關通路以及細胞因子作用相關通路,起到抑制活化的細胞因子、緩和過激的免疫反應、消除炎症的作用。清肺排毒湯的多靶標可能通過調控免疫相關通路Th17細胞分化通路、T-細胞、B-細胞通路,以及細胞因子作用相關通路如TNF信號通路、MAPK信號通路、VEGF信號通路,起到抑制活化的細胞因子、緩和過激的免疫反應、消除炎症的作用。

這項研究對清肺排毒湯包含的中藥的歸經、化學成分、作用靶標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從分子網絡水平闡述了該複方的多成分、多靶標對機體的整體調控,從分子層面為該複方治療新冠肺炎提供了理論與科學依據。

「多成分、多靶標」的藥物發現理念是目前藥物研發領域的一種新趨勢,可以提高療效,減少毒副作用和耐藥性。例如治療愛滋病的雞尾酒療法就是多成分、多靶標藥物,用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中藥複方正是具有多組分、多靶標的優勢,可以在阻斷病毒感染、調節免疫反應、截斷炎症風暴、促進機體修復等多個環節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中醫藥如何防治新冠肺炎?陳凱先院士陳紅專教授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
    學界人士認為,這一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其病因學、流行病學和病理學的獨特特點,其診斷和治療都極具挑戰性。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和中西醫結合的成功經驗為中國迅速遏制COVID-19疫情作出了貢獻。為應對新冠疫情,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發布7版 COVID-19 診療方案,由第三版首次提出了中醫治療方案,此後幾版升級、修改中醫治療方案,更好地治療新冠肺炎。
  • 關鍵時刻,中醫藥在麗水新冠肺炎患者防治中發揮積極作用
    疫情發生以來, 中醫藥大顯身手, 在新冠肺炎的 市集中醫療救治點 2月17日下午13點,麗水市醫療救治專家組對市集中醫療救治點的5位新冠肺炎患者
  • 早期祛邪、中期清熱化溼、後期扶正……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有很好...
    央視網消息:4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回答媒體提問。記者提問,在中醫上如何認識新冠肺炎,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上發揮了哪些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介紹,中醫認為新冠肺炎還是瘟疫的範疇,瘟疫病因一定是有毒,叫疫毒,一般是從口鼻而入,通過呼吸道侵入人體之後,病人的表現有常見的發燒、咳嗽,這是肺的症狀,另外有腹瀉、乏力,這是脾的症狀。國外的新冠患者早期的症狀,一個是嗅覺、味覺喪失。嗅覺主要是肺開竅於鼻,味覺主要是脾開竅於口。所以,中醫認為新冠肺炎病變部位還是在肺和脾。
  •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總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中醫治重症,為啥...
    4月24日,最後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武漢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實現清零。  中醫藥在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組織專家制定三版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中醫診療方案,推薦4個方劑和8個中藥注射劑,精準施策,多管齊下,減緩、阻止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轉化,促使危重症轉為普通症,從而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亡率。
  • 《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仝小林院士自序:中醫藥經受住百年大考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主編的《新冠肺炎中醫診療與研究》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因此,觀天地之氣,察病患之象,餘將此次疫病定性為「寒溼疫」(新冠肺炎為全球範圍內的傳染病,所跨之時間空間範圍較大,而寒溼疫主要針對武漢疫區而設,其他時段及地區的新冠肺炎尚需三因制宜而具體分析)。或以傷寒、溫病、溼溫方治療新冠有效,則否定寒溼疫,殊不知其所治者,多為入院或隔離點患者,初診時病情演變延宕已過數日或逾旬。其所治者,變證居多,非初治手法也。
  • 中醫講用藥如用兵 治療新冠肺炎起效思路是什麼
    4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在答問時說,中醫講的是辨證論治,要根據病人病情的演變具體情況來辨證施治,這實際就是中醫的用藥思路,是起效的一個思路。「1月25日去的武漢,3月31日回到北京。」
  • 湖北61449名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 總有效率達90%以上
    【來源:湖北日報】湖北61449名新冠肺炎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總有效率達90%以上湖北日報訊 (記者曾莉) 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醫藥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作用。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介紹,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佔91.5%。其中,湖北有61449名患者使用了中醫藥,佔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90%以上。 「共有4900餘名中醫藥人員馳援湖北,約佔援鄂醫護人員總數的13%,其中院士3人,專家數百名。
  • 「「最美」風採錄」劉良徛:為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貢獻「江西方案」
    他是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高級別專家、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組長。他要牽頭負責全省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大任務。劉良徛與同事伍建光在討論病案目前,劉良徛團隊已經完成了三個版本的《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及時提供了科學有力的指導。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連線國醫大師唐祖宣:中醫藥在疫情...
    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這說明當時疫病流行,他的家族二百多人死亡三分之二。但是由於中醫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所以,我覺得中醫藥在疫情的防控和救治上大有作為,它可以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的治癒率,降低重型患者死亡率。
  • 首家新冠肺炎康復門診將掛牌!武漢全市中醫藥治療參與度近90%
    湖北省、武漢市不斷加大力度,提升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參與度。3 月 3 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武漢市衛健委獲悉,目前在武漢市中醫藥參與度為 89.96%。不僅如此,中醫藥還覆蓋了新冠肺炎治療的全流程,湖北首家新冠康復門診即將在湖北省中醫院正式掛牌開診。
  • 創新發展,中醫藥行業迎來新機遇
    總體看,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在各行各業開始穩步復甦之際,中醫藥產業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 健全中醫藥管理體制 讓世界了解「中醫文化樹」 | 建言中國020
    ,多次強調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全力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中醫藥文化根植於中華文化,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抗擊新冠疫情中巳有超九成患者使用中醫藥治療,並取得良好療效也受到世人的公認,黨中央多次強調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決策是英明正確的。
  • 中醫藥是治療瘟疫的尚方寶劍!
    中醫醫護人員盡銳出擊,全力支援湖北和武漢;中醫治療通用方納入全國診療方案;中醫藥專家全程參與、辨證施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前線後方強化中西醫結合、中醫深度介入診療過程,成為醫療救治的一個利器。中國生命關懷協會中醫健康管理工作委員會中醫專家潘鳳芝院長此次貢獻的治療和預防藥方是來源於中國清代乾隆年間醫學家陳修園的四時感冒之香蘇飲。
  • 經濟日報整版報導,中醫藥戰「疫」見成效!
    清肺排毒湯可以用於治療輕型、重型甚至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沒有用過中藥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參與觀察的病人是1183例,現在已經有640例出院,457例症狀改善,療效非常好。  來自山東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12時,山東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756例,治癒出院417例,治癒率達55.16%,中醫藥參與治療率超98%。
  • 火神山醫院推進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
    本報訊 記者高立英、特約記者汪學潮報導:連日來,火神山醫院堅持中西醫結合科學施治,及時成立中醫專家組,以會診形式深入全院各病區,採集中醫症候量表,制訂中醫辨證分型及協定處方,確立醫院中醫藥治療規範,建立健全中西醫協同機制。目前,配合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投入使用,火神山醫院超過97%的患者服用中藥湯劑,服藥患者檢驗檢查結果有所改善。
  •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療就可以痊癒?丨追問新冠肺炎
    目前金銀潭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累計超過了1500餘例,絕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經過各種氧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以後,均可以順利出院,治癒率還是很高的,市民不必過分恐慌。此語一出,一些人表示終於可以鬆口氣了。但也有人不解,什麼是自限性疾病,真的不用治療就可以痊癒嗎?
  • 中醫藥局餘豔紅: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超九成使用了中醫藥 總有...
    【環球網報導】3月23日下午4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介紹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及有效藥物
  • 連花清瘟到底有什麼作用,專家從中醫藥角度和現代研究給出答案
    因此《中藥材》雜誌刊發的《連花清瘟治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網絡藥理學研究與初證》一文篩選出連花清瘟活性成分378個,應對新冠病毒的作用靶點達55個,因此連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不僅體現在其組方特色上,藥理學研究也證實了該藥是通過多種有效成分作用於病毒的靶點,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 以中醫藥「三防」思想為指導 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
    中醫提倡預防為主,並融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養生為一體,其提倡「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後防復」的「三防」思想,完全契合健康中國行動的理念,也是構建「預防為主」公共衛生體系的內容和路徑。筆者認為,應以中醫藥「三防」思想為指導,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
  • 紐約時報:日本邪教幸福科學教宣稱能精神治療新冠肺炎
    核心提示:據《紐約時報》2020年4月16日報導,日本邪教幸福科學教宣稱能精神治療新冠肺炎,教徒們需要付費就能獲得一種「精神疫苗」來預防甚至治癒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病毒的大流行是傳播宗教末日論和晦澀教義的最佳載體。該教的許多教義都提到了飛碟、消失的大陸以及神魔大戰。現在該教又詳細地編造該病毒起源於人工、來自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