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億 | 2019春拍紫砂重器前20

2021-02-17 紫砂中華


名家大師的精品紫砂器,是藏家們追捧的重寶,千萬級、百萬級茗壺屢見不鮮。

2019年春拍已落下帷幕,我們來盤點今年春拍的紫砂重器,感悟紫砂大師的藝術魅力。

時大彬(明)菱瓣圓壺、扁圓壺 

成交價 2185萬元

2019 北京保利

刻款:(菱瓣)庚戌秋日,時大彬制;(扁圓)大彬

匣外文:時大彬壺。愙齋所得

內襯板文:明時大彬手制砂壺二。吳縣吳氏大邑亭珍藏,翼燕署,辛酉三月重裝。鈐印「吳邁」

說明:此兩件作品為吳大澄、吳湖帆祖孫遞藏

顧景舟 玉露詩文茶具

落槌價 150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荊南山樵(底款);顧景舟(蓋款);顧景洲(杯款)

銘文:花氣接雲煙,煮茗草堂前。階下獨行鶴,避煙飛上天;景舟;陽羨荊南樵子書並鐫於蜀麓陶齋。(壺身)

歲次癸未仲秋之月;飲之清心;陽羨陶齋主人刻。(杯身)

此茶具一壺四杯,器仿簋型,或正或倒置,整體協調,極具動感。以壺身為主體,蓋、嘴、把、鈕都見剛見柔,君臣相配。雖然是方器,但仍然給人以珠圓玉潤的感覺,觸感棉潤的享受。

顧景舟 鷓鴣提梁

落槌價 120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景舟(蓋款)

銘文:相明我兄惠存,弟景舟制於滬上,癸亥春月。

此壺造型秀美,端莊。以變化提梁的型式及空心蓋鈕,以虛襯實,塑造了耐人尋味的效果。壺身呈短圓筒狀,自下而上逐漸收斂,線條洗鍊明確,與蓋和提梁渾然一體。配以較長的流,更有畫龍點睛之妙。底有刻款「相明我兄惠存,弟景洲於滬上,癸亥春月」。字體遒勁、工整。壺為顧景舟八三年所作。

1983年,顧景舟帶其夫人徐義寶來上海求醫,下榻在淮海中學一位叫周聖希的朋友家裡。在此期間顧景舟一共做壺五把,三把「小供春」,兩把「鷓鴣提梁」。其中一把給了幫助聯繫住宿和治病的周聖希,一把給了每天給徐義寶送菜的原鐵畫軒的老闆戴國寶的兒子戴相民,一把「小供春」交給了工廠,作為自己的工作指標。此壺即為二把「鷓鴣提梁」壺其中之一。

季益順 八寶壺

落槌價 118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益順手制(底款);季(蓋款);季(把款)

此作以茶果盒為創作素材,筋紋分壺體為八瓣,是為「八寶壺」。此壺渾圓有力,凝重大方,協調中顯現質樸。壺身彩繪紋飾,節奏鮮明,但無瑣碎之感,集秀麗、華美、大方於一體,更顯精雅古樸。

整器由均勻的筋紋勾勒而成,繁而不亂,每一點都有對稱之美,體態優雅,展現淳樸逸秀的藝術風格。在簡單而樸實的品飲中,可以盡心發揮思想,體驗紫砂的自然氣息,帶給人的溫和敦厚、平淡閒雅的精神韻律。

顧景舟 藏六方

成交價 1150萬元

2019 江蘇盛得

鈐印:得一日閒為我福(底款);顧景洲(蓋款)

顧景舟 矮八方

落槌價 70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瘦萍(底款);顧、瘦萍(蓋款)

壺身、曲流、環柄、圈足均以四方側角構成,實為八方。從鈕上分布自上而下的八根線條將壺分成八個塊面,四個彎角與壺身、蓋面既協調又穩重。圈足八方四凹更使壺整體顯得精巧靈動。

顧老光素器盡皆擅長,這件方器扛鼎之作可見一斑。

顧景舟 扁櫻

成交價 575萬元

2019 北京翰海

鈐印:顧景洲(蓋款);景舟(把款);曼晞陶藝(底款)

作品色澤厚重,底蘊深沉,色澤古雅,沉穩肅穆。曲線流暢舒朗,如行雲流水般,嘴把搭配完美協調。整款器型中透著一股精靈般的細膩美感,令人不覺沉醉在這優雅的藝術魅力之中。

手捧此壺,足可領略紫砂泰鬥顧景舟高超的制壺技藝與不凡的審美情趣。

蔣蓉 牡丹壺

成交價 552萬元

2019 上海匡時

鈐印:蔣蓉(底款);蔣、蓉(蓋款);蔣、蓉(把款)

獻禮蔣蓉大師百歲誕辰

牡丹壺,是蔣蓉大師在1956年出於對新中國的讚美和歌頌而創作的。

牡丹,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其碩大的花冠,鮮豔大度的形態與色澤,雍容華貴,歷來被中國人喻為吉祥、富貴的象徵,也是國人心中的國花。蔣蓉大師與所有紫砂藝人一樣,在這個新社會新生活開始的年代,倍感黨的關懷和溫暖,為了報答黨和政府的關心,決定創作一件表達自己心願的作品,於是,她想到了以「牡丹」為題材。

創作這件作品的構思中,她以牡丹的花朵作為壺身,花朵飽滿,似在欲放未放之際,片片花瓣,團聚向上,充滿生機活力;壺蓋則在花蕊側瓣開出嵌蓋,使花朵整體天衣無縫,一隻欲停欲飛的彩蝶,點綴其上,既是裝飾,又成為壺之蓋鈕,為了製作出蝴蝶最生動的模樣,蔣蓉大師前前後後捉了176隻蝴蝶,日夜觀察後放生。生活的情趣,大自然的美麗,與紫砂壺的實用性,完全融為一體,巧妙的構思,令人拍案叫絕。

中國有句俗話:「紅花雖好,尚需綠葉相扶」。蔣蓉大師牡丹壺花朵之底部,則是以多片肥壯的牡丹綠葉相襯,壺嘴以葉片團卷而成,自然、貼切,又以牡丹枝杆攀曲成壺把,曲線富有彈性活力,葉莖、葉脈清晰,線條舒展流暢,如玉雕般的質感,襯映大紅牡丹之花,一派富麗堂皇。

牡丹壺問世至今,已走過了半個世紀。在這50餘年中,這件作品,無論是文化界、藝術界、收藏界,無一不是盛譽滿堂。這是蔣蓉大師以天賦才華、創作激情、高超技藝與社會現實、歷史背景及民族文化全方位融合的藝術成果。

牡丹壺是蔣蓉大師以紫砂藝術的語言,充分表達了她對新中國的無比熱愛和祝願,她祝願祖國繁榮昌盛、祝願祖國興旺發達、祝願祖國富貴吉祥。

牡丹壺的現象,更說明了一個藝術家在社會大文化影響下激發出強烈的創作熱情,她的作品具有深遠的文化和歷史意義。這樣的經典傑作,無論多少年後,依然是經典。同樣,一個全身心以藝術形式為祖國而歌頌的藝術家,則是人們心中永遠的楷模。

顧景舟 漢鐸

成交價 517.5萬元

2019 上海明軒

鈐印:顧景舟(蓋款);壺叟(把款);景舟制壺(底款)

此壺以紫泥底槽青為料,其身圓筒若鍾,底部略大於上部,耳形鋬,壺鈕呈柱狀,圓柱中間裝飾以凸出環線,渾然一體,既簡潔美觀又提拿方便。壺流短直向上,給人力量和向上感,嘴部外沿略突形成一若隱若現的環,流根部粗壯,便於茶湯出水集束有力。全身無刻畫裝飾,僅以材質本來面目示人,整壺造型規整,線條流暢簡練且比例協調,直中帶弧,穩定中孕育變化,線面轉換周正舒坦;平嵌蓋,蓋沿與口沿嚴絲合縫、技藝謹嚴,契合法度。


壺身上下內外有三方印章,皆是陽文篆書款:壺底「 景舟制壺」大方印;壺鋬底部「 壺叟」小方印。壺蓋內「 顧景舟」中方印。除此三方印外,蓋內有四個小圓點記號,據業內方家介紹,顧老當時製作此壺時,僅作四把,分別於蓋內標記一至四個圓點標記,據此推斷此作為其四。顧老一身用印極為講究,從早年的「墨緣齋景堂制」、「武陵逸人」,到之後的「曼晞陶藝」、「瘦萍」、「荊南山樵」等,再到最終的「景舟七十後作」,「生於乙卯」、「壺叟」,從用印上便可一窺顧景舟先生一生藝術生涯的心境轉變。

其中鈐於此作的「壺叟」兩字小印為顧老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啟用,這段時間可謂是其紫砂藝術的第二次高峰,這方印在他晚期的作品中更是幾乎每器必鈐,這是顧老摶砂五十載之後,技藝爐火純青之時對自身作品的再一次思考。我們可以通過這件作品看到,此時的顧老已經有了一份雲淡風輕的氣韻,在潛移默化之中,他為作品賦予了一份清奇曠達的神韻。


漢鐸壺是顧景舟的原創壺式,亦是代表作之一,典出「以漢之鐸,為今之壺,土既代金,茶當呼荼」。


以樂器入壺,紫砂藝苑多有創見。所謂琴棋書畫詩酒茶,飲茶用器,風雅之舉,文人雅士必有互相應和參與創造。顧氏漢鐸,其壺式仿晚清梅調鼎(號赧翁)銘、韻石制之漢鐸壺。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樂器,梅調鼎漢鐸壺銘云:「以漢之鐸,為今之壺。土既代金,茶當呼荼。」說明壺式源於漢朝青銅樂器,同時也指出紫砂壺之貴重,與黃金等價。


鐸為何種樂器?許慎《說文解字》中對鐸的解釋是:「鐸,大鈴也」。形狀有些像甬鍾,但體積小。柄短而呈方形,體腔內有舌或無舌。有舌者可搖擊發聲。舌分銅製與木製兩種。銅舌者為金鐸,木舌者為木鐸,盛行於中國春秋至漢代。


何道洪 大集思

成交價 494.5萬元

2019 北京匡時

鈐印:何道洪制(底款);道洪(蓋款)

鐫刻:陽羨名砂古樸典雅,質純細膩,品茗對酌,實為餘暇一樂兮,壬申夏月古陽羨道洪制陶,陶逸軒泉海並記之;松蔭品茗圖,古陽羨陶逸軒石泉銘。

《集思壺》為何道洪大師素器之力作,壯實圓挺的身筒,大方敦厚的壺蓋。上頂一顆圓潤的壺鈕,軟耳式把手,上強下弱,託出壺風的奔放及思想的活力。翹首長脖的壺嘴,靜貼身筒,穩居一側,整體散發出智慧的神採。博彩精誠,求索上下,集思廣義,乃命名為「集思壺」。靜聽空山蟬鳴,閒看小階落花,行到水窮,坐看雲起,必是凡心所向,素履之往。

顧景舟 如意仿鼓

成交價 448.5萬元

2019 鼎興天和

鈐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底款);顧景洲(蓋款)

作品是紫砂泰鬥顧景舟先生由傳統仿鼓壺變化而來,壺身加飾如意筋紋,使壺身更顯局部的飽滿感,器型骨肉勻停,壺形飽滿,線條規整,無疑是顧老生涯所創作品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件。

扁圓腹,短彎流,環狀柄,闊口圈足,簡單的線條中蘊含著老辣到位的意境,壺口與壺蓋邊沿相吻合成一條飽滿燈草線,口、蓋各佔其半,處處皆是體現功力的所在,沉穩大氣的壺身和舒適的手把所帶來的特有的韻味瀰漫壺身整器,觸摸著光滑圓潤的壺頸,欣賞由壺蓋和壺口的兩條線圓合成的飽滿的圓線,轉動著銜接緊密的壺蓋,心中有的是對鬼斧神工般技藝的驚嘆。橋形如意壺鈕更是與壺身的如意紋相呼應,於傳統造型中見新意。

作品在形、神、氣皆由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足是一件值得後輩敬仰的上上之作。

顧景舟制曼晞陶藝款

綠泥合菱壺五頭組

成交價 402.5萬元

2019 中國嘉德

鈐印:顧景洲(蓋款);顧景洲、顧景洲、顧景洲、顧景洲(杯底款)。

題銘:曼晞陶藝(壺把下)

以六瓣菱花為原型,壺鈕、壺口、壺身、壺底,全器協調統合為一體,筋紋線條延伸至壺口收縮,並與蓋面的菱花筋紋緊密相合,毫釐不失。壺底一捺,收縮全器筋紋於壺底中心,與筋紋扁珠鈕相得益彰。整體規整,簡潔流暢。

此壺式應為顧氏於40年代後期壯年之作,縱觀拍賣市場與出版書籍,同為合菱壺式,此件為筋紋珠鈕、綠泥砂胎、五頭成套、「曼晞陶藝」刻款,或為僅見一套。壺蓋與四個杯底皆鈐有「顧景洲」方章,壺鋬下緣銘刻「曼晞陶藝」一行四字。

顧景舟 柱礎

落槌價 40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自怡軒(底款);景洲(蓋款)

銘文:雀茗相品次,方知靜者深

顧景舟 座有蘭言仿古

落槌價 40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底款);顧景洲(蓋款)

銘文:座有蘭言;全國省銀行第六次座談會紀念,江蘇省農民銀行,江蘇省銀行敬賀。

顧景舟 雲肩如意

成交價 402.5萬元

2019 江蘇觀宇

鈐印:曼晞陶藝(底款);顧景洲(蓋款)

此件拍品底款用「曼晞陶藝」印,蓋款「顧景洲」,製作年份應為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此時的顧景舟在宜興紫砂界聲名鵲起,開始接受專門訂製。與此同時,仿製他的作品的人也逐漸增加,為此,顧景舟將「武陵逸人」印磨去,自刻「曼晞陶藝」一方,用於自己較為滿意的作品上,有意識地讓自己的作品向精品化邁進。

1979年顧老回憶這枚圖章的時候提到「曼,美。晞,將明未明之意。」「石米以上用這圖章,所以比較高檔的茶壺,都是用此章。」從這點來看,凡用「曼晞陶藝」印者,皆顧景舟先生用心之作。除「三足雲肩如意壺」之外,這一時期的「寶菱壺」、「大口扁腹壺」,均屬於顧景舟所說「石米以上用這圖章」的範疇。


「三足雲肩如意壺」身筒扁鼓,呈圓鼎勢,下撇三足,延展了「圈足雲肩如意壺」壺身的曲線弧度,氣度更顯雄渾。壺流呈微曲的三彎,作蓄勁吞吐狀;環形把圓潤流暢,與壺流貫通一氣。壓蓋式,壺蓋與口頸部飾以回紋(回紋,因形狀類似橫豎折繞的「回」字形而得名。「回」,《說文解字》云:轉也。從口,中象迴轉之形。」即「迂迴」、「迴旋」的意思。

回紋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遺址出於的陶器上就有出現。回紋的風格簡樸凝練,顯古拙之美,又因回紋有「生生不息」、「富貴不斷」、「福壽延綿」的美好寓意,被廣泛運用於服裝、家具、建築、陶瓷等用品的製作之中。)呼應,既寓意富貴綿延,又增加口蓋字母口的契合度;肩部貼塑如意雲紋(雲形裝飾也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經典紋樣,被廣泛應用。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雲,山川氣也。從雨,象形迴轉形,凡雲之屬皆從雲。」雲,作為一種大氣現象為人們所熟知,其造型的產生來源於人們對雲的觀察和概括總結。)和凸玄紋,流和把分別裝飾對稱的如意(如意紋,是一種具有雙漩窩對稱結構的心形紋樣。

清《事物異名錄》:「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如意在漢代就已經出現,後來逐漸分為成用於陳設珍玩的如意擺件,成為民俗文化中約定俗成的代表「美滿稱心」的吉祥符號。)紋飾,與肩部的如意紋巧妙銜接過渡;的子以四面裝飾如意雲頭,似花蕾微放,又如天空中的一朵祥雲,形成向上伸展的氣韻,起點睛之效。


此拍品造型豐而不臃,飽滿柔和,較顧景舟的其他作品,工藝精巧,裝飾華美,在富貴的韻致中別有一番矜持和莊重。此外,此拍品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燒成極好,用溫恰到好處,充分展示了紫砂本身具有的質感美。

瞿子冶銘、吉安制 石瓢

成交價 391萬元

2019 西泠印社

鈐印:月壺(底款);吉安(把款);子冶(刻款)

鐫刻:子磻茶具,子冶作畫。池上涼月如水,畫此遺興。如坡公畫法。坡公畫簡而意無窮,曰數寸有尋丈勢。子冶作於二分竹一分屋,時己亥七月。

顧景舟 笑櫻

落槌價 30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景舟制陶(底款);顧景洲(蓋款)

近代 顧景舟 井欄壺

落槌價 300萬元

2019 北京匡時

「五十餘載競摶埴,卻憶年華已古稀。魯陽奮戈猶未晚,願留指爪踏雪泥。」顧老在1984年七十歲生日那天寫了這首自勉詩,之後顧老又刻了兩枚印章:壺叟、景舟七十後作。

人至將老,名利淡泊,制壺不息,追求不止,所制之器,手隨心動,從心所欲,卻又登封造極。顧老晚年的心境與極致的工藝,從此作《井欄壺》便可窺一斑。

顧老一生所制井欄壺式均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高井欄與矮井欄之分。高井欄創作於70年代中後期,最為著名的一件高井欄,是顧老於1980年製作贈送給摯友唐雲,壺身背面唐雲先生親自題刻「一九八零年九月十七日過宜興訪景舟老友贈此以為紀念,老藥」。

矮井欄壺式則創作於80年代中後期,顧老批判性的吸收了曼生「延年銘井欄壺」的造型特色創製而成。1990年兩件「矮井欄壺」分別與魏紫熙和亞明合作,亦是顧老生平的經典佳作。

此件《井欄壺》,壺體呈上窄下寬的圓柱狀,豐腴圓潤,渾圓雅致,線條流暢。嵌蓋微微隆起,與壺身銜接部分形成一條圓。

呂俊傑 當代 漁歌

落槌價 280萬元

2019 呂俊傑大師專場

拍品賞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悽悽芳草,碧波蕩漾,作品恰若一闕曠麗的小詩,層層想像與景觀鋪陳開來,體現出紫砂豐富的形態語言。作者以其敏銳的藝術觸感與天馬行空的創造力為基奠,萃取生活中最樸實的題材加以提練,給予了作品豐滿的藝術張力。

壺體狀若一葉扁舟,提梁自舟尾延展凌空架越,與始端匯合,構架出漂亮的的幾何圖,若滿月,若張弓,若書法流水行雲,打破提梁壺傳統製法,又創新意。壺蓋便似一個烏蓬,呈半圓柱體形,絞泥色澤鮮豔,走勢夭矯如龍如蛇,在整個表面衝撞出華麗的視覺效應。兩個端底飾以漢代瑰麗的瓦紋,作品立時便有了幾分拙意與古風。以略凸的線條來突出層次,製造出立體逼真的船舷。以形象的魚體作為壺的支腳,又增靈動之感。

作品是創意與工藝的完美結合,壺蓋與壺面的配合緊密有度,壺體自壺嘴的胥出自然流暢,點與線與面的交接過渡圓潤光滑,無一絲一毫滯留感。姿態閒好,氣韻生動,隨意間見法度,樸拙間韻內涵。作者結合家鄉江南水鄉的元素,迸發出一幅自然和諧的景象。



汪寅仙 曲壺

落槌價 250萬元

2019 江蘇和信

鈐印:汪、寅仙(底款);汪、寅仙、肖形印(蓋款);汪、寅仙(把款)

該件作品名為「曲壺」,是由張守智、汪寅仙合作設計,汪寅仙獨自製作而成。

其創作是在繼承傳統製作技藝的基礎上,富有現代設計思想的一件創新之作,是20世紀80年代末設計創作出來的具有抽象線條形的紫砂壺,是當代文人學者和藝人結合創造的一個典範。

+ 往期回顧

> 敦厚的紫砂風韻【何道洪】何氏風格

> 江友明 ' 掇只

> 童康 ' 有度

> 徐波 ' 井欄

> 桑麗 ' 玉好

·   逐砂報名  ·

第九屆

新品徵集  免費推廣

詳情了解點擊圖片

直接報名

長按識別二維碼

報名表只需填寫一次,每次新作

送選登記即可

·   實力加推  ·

黃雲芸 ' 矮石瓢                                            點擊鑑閱

專注紫砂實力派

紫砂中華〔中國 · 宜興〕

投稿  微信 + 電詢  1515  2222  038

© ZiYiLianMeng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紫砂、茶事、人生。歡迎關注分享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拍賣場紫砂重器成交價前30
    2020年大拍已落下帷幕,我們來盤點一下年度拍場的30件紫砂重器,感悟紫砂大師的藝術魅力。01
  • 落槌價 | 北京匡時2018春拍 - 可以清心 • 紫砂及茶道具專場
    3801 清中期 朱泥思亭壺落槌價:CNY 20,0003815 陳春 當代 曼生瓢壺落槌價:CNY 20,0003832 張紅華 當代 如意掇球壺落槌價:CNY 2,000— 點擊進入  時鵬重器 —第三季《創砂》高手招募報名報名要求:全手工紫砂制壺從業滿五年者報名時間:至2018年6月30日
  • 2017西泠春拍丨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精賞
    2.《陶都風寶島情》P67,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13年。展覽:「陶都風·寶島情——宜興紫砂藝術展」,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2013年。出版:《印象中國——荊溪古器宜興紫砂卷—》P37,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3年。展覽:「印象中國·宜興紫砂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2012年。8.2×17.5cm
  • 高端藝術拍賣升溫,東家APP春拍創4800萬佳績
    6月18日晚上,為期8天的東家APP(下文簡稱「東家」)春拍正式落下帷幕。截止6月19日零點,春拍最終以48,718,678元 RMB的總成交額交出不俗的答卷,佳績得益於東家APP與行業內眾多知名匠人的深度合作,以及與國內多家頂尖拍賣行的聯動。東家APP是一個匠人手工作品平臺,一萬多名國際/國家級/省級大師、一流青年匠人、新銳設計師集結於此。
  • 國寶級青銅重器領銜,點點帶你看2017西泠春拍十大寶貝!
    2017西泠春拍巡展在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2樓宴會廳舉行,點點趕緊約了師父和業內好友前往觀看西泠春拍巡展。
  • 【大象視界】西泠印社春拍:存世唯一的特殊子冶石瓢
    2019年西泠秋拍清早期  陳鳴遠制子式先生上款紫泥松鼠柿子壺成交價:2622萬人民幣近幾年來,作為南方拍賣的龍頭老大,西泠的老紫砂板塊展現了極為強大的實力,在業界取得了領先優勢,幾乎每場都有孤品級的重器呈現,如果您喜歡老紫砂,那麼西泠拍賣是您必看的,也或許是最值得您關注的一場。
  • 〔落槌價〕北京匡時 | 2019春拍預展 - 可以清心 • 紫砂及茶道具專場
    北京匡時2019春季拍賣會可以清心紫砂及茶道具專場預展時間:2019年7月11-12日 拍賣時間:2019風卷葵為紫砂經典造型之一,在奧蘭田所著的《茗壺圖錄》中,他將家中收藏的三十二把紫砂壺冠以注春三十二先生之號,每把都有屬於自己的姓名字號,這其中便有一把風卷葵,因取葵花之意,因而姓向名陽,字葵生,又因秋葵花與蜀葵相類,故號曰「傾心佳侶」,由此可見,風卷葵實為抽象形態與具象形制完美結合的典範。
  • 2020西泠春拍丨中國歷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專場精賞
    7×15cm相關賞析:瞿子冶攜眾匠致敬曼生,文人紫砂之代際傳承時刻2.《紫玉金砂》封二,紫玉金砂雜誌社,1993年。7×10.7cm2.《印象中國——荊溪古器宜興紫砂卷一》P46,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3年。展覽:「印象中國·宜興紫砂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2012年。6.9×17.5cm
  • 【拍賣交易】2018香港春拍:三大拍行古董重器成交記錄全覽
    2018年春拍已然進入第二站,香港!
  • 聯手6大知名拍賣行,東家APP創線上春拍歷史新高
    6月18日晚上,為期8天的東家APP(下文簡稱「東家」)春拍正式落下帷幕。截止6月19日零點,春拍最終以48,718,678元 RMB的總成交額交出不俗的答卷,佳績得益於東家APP與行業內眾多知名匠人的深度合作,以及與國內多家頂尖拍賣行的聯動。東家APP是一個匠人手工作品平臺,一萬多名國際/國家級/省級大師、一流青年匠人、新銳設計師集結於此。
  • 重器露面 可能你一生只見「她們」這一次
    即將舉槌的西泠春拍將於明日開始預展,此前在上海巡展時一眾精品就引發了業界的強烈關注。尤其是作為本次春拍重中之重的「兮甲盤」一露面,更是收穫驚嘆無數。 除了兮甲盤,今年西泠春拍的各大專場門類中,還有不少「生貨」在考驗買家們的眼力。
  • 2019西泠春拍 | 案頭砂器藏千古之謎:楊彭年制紫砂仿古焦尾琴硯的創意背後
    ▲2019西泠春拍清道光•楊彭年制紫砂仿古焦尾琴硯款識:彭年(器身款)鐫刻:仿古蕉尾式。抽毫作柳惲之捶,無綰亦妙。拈筆作長門之賦,有韻如流。滴露研朱,用資清興,手揮目送,相與忘機。2.9×13.2×6.5cm  何足道? 真可寶  只聽得琴聲之中雜有無數鳥語,初時也不注意,但細細聽來,琴聲竟似和鳥語互相應答,間間關關,宛轉啼鳴,郭襄隱身花木之後,向琴聲發出處張去,只見三株大松樹下一個白衣男子背向而坐,膝上放著一張焦尾琴,正自彈奏。
  • 2015北京東正紫砂秋拍「紫器東來」專場7大系列65重器欣賞【NO.351】
    儘管喜歡紫砂的人,往往都低調沉穩,但是有的話,似乎放在前邊更為適宜。不知道方家以為然否。順便再給東正的紫砂拍賣做個廣告。眾所周知,東正的瓷器拍賣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自2015年春拍開始,東正徵集到顧景舟大石瓢,加上迥然脫塵的預展布置,這使得東正在紫砂界儼然有後來居上之勢。我敬畏匠人精神,也敬畏有匠人精神的人。
  • 【成交記錄】2016和信春拍紫砂專場(上篇)
    《當代紫砂名陶錄》第238頁,圖571,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06年5月20日。2.《壺譜》P135,文物出版社。流拍《宜興紫砂珍賞》(精裝本)P233,顧景舟主編,遠東圖書公司出版,1992年1月。      2.《中國紫砂茗壺珍賞》P266,韓其樓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      3.《百年百壺—慶祝建國百年•黃正雄珍藏紫砂紀念特展》P72-73,黃怡嘉專冊主編大葉大學出版,2001年2月15日。落槌價:350,000元
  • 2017年春拍總成交105億 藝術品市場回暖
    佳士得本季貢獻3件過億拍品,一件約合人民幣1.67億元的印度東北部波羅王朝黑石世尊觀音坐像為今年3月在紐約佳士得亞洲藝術周拍出。另外一對清乾隆粉彩花蝶紋如意耳葫蘆尊在佳士得倫敦以1475.2萬英鎊高價成交,約合人民幣1.3億元。一件為此次香港春拍推出的清雍正粉青釉雙龍尊,成交價達1.405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5億元。
  • 32.2億強勢收官,香港蘇富比春拍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原創 陳小利 雅昌藝術網32.2億港幣、5件過億、37件超千萬成交、16項世界拍賣紀錄、買家來自近40個國家,90%成交拍品透過電話、網上或書面出價競投,新客戶佔買家人數近20%,25%買家為40歲以下……香港蘇富比2020春拍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 嘉德2015春拍「紫泥菁英—紫砂古器與近現代臻品」全圖【NO.177】
    「尚古堂」就是在這種氣氛下產生的,所以所見的「尚古堂」作品多數具有前朝遺風。1972年進宜興紫砂工廠,先後隨陳福淵、高麗君、顧紹培、周正年等人學藝,先從事花盆製作,其後專業制壺,作品精細多樣,當今方器前三好手。950cc
  • 春拍系列報導 | 2017西泠春拍將壓軸登場!西周重器兮甲盤等精品雲集
    、行家呈現各具特色的39個專場。2017年西泠春拍值得期待!細察此硯,長20.9cm,寬12.5cm,高9.2cm,譜中所記尺寸,為清代營造尺,一寸合3.2cm,譜中尺寸折算為釐米,與實物測量誤差在一毫米以內。硯面橫紋明顯,而蕉白青花不甚分明,與譜中所記處處吻合,應為同一物無疑。此硯首所鐫乾隆御題詩,見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御製詩四集》,題名為《題宋端石七光硯》。
  • 嘉德春拍成交53億 助推藝術品市場再上新高
    超過千萬元拍品達21件之多,共6個專場總成交超過億元。兩黃花梨拍賣專場創下了總成交額2.88億元的佳績。開創業界先河的道光御瓷「慎德明道——五臺山人藏瓷」專題拍賣中58件(套)拍品以1.59億元100%成交的佳績為春拍獻禮。「東波齋藏瓷」專場更是以24件拍品總成交額1.31億的成績技驚四座。拍前廣受關注的唐代「大聖遺音」伏羲式琴以1.15億元成交。
  • 嘉德14春拍 中國嘉德2014春拍22.2億元落槌
    本次春拍預展期間,中國嘉德與「鳴鶴雅集」聯合舉辦「瓷可以觀——鳴鶴雅集瓷器展」展示了雅集成員的精彩藏品。此舉不但豐富了預展內容,還服務了藏家群體。  中國書畫強勢依舊  中國書畫是有藝術品市場中的主力品種,也是中國嘉德歷年拍賣中的龍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