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拍賣延續西泠印社百年金石精神,秉持「真乃居先,誠為業本」的宗旨,2017年杭州春拍將為廣大藏家、行家呈現各具特色的39個專場。其中南宋宮廷唯一存世舊藏西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青銅兮甲盤領銜,北宋定窯「尚藥局」款暗刻龍紋圓蓋盒、清乾隆御銘舊端石七光硯等精品雲集,更有眾多首創專場登場——中國首屆和田玉籽料原石專場、首屆攝影及電影藝術專場、首屆璀璨珠寶與翡翠首飾專場等,在各個領域讓藝術融入生活。身處吳地,底蘊深厚,文人雅趣,藝術生活!2017年西泠春拍值得期待!
——編者按
預展時間:2017年7月12日至14日
預展地點:杭州·浙江世界貿易中心 展覽廳(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拍賣時間:2017年7月15日至17日
拍賣地點: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三樓世貿廳;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廳三樓(杭州市曙光路122號)
王國維曾說:「此種重器,其足羽翼經史,更在毛公諸鼎之上。」
根據《文物法》條款,國內拍賣市場上拍的青銅器必須是1949年前出土、並有明確著錄記載。因此,在全球範圍而言青銅器拍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地區,一些高價精品通常進入到博物館等公共收藏機構以及富有實力的私人藏家手中。2004年西泠拍賣更是敢為天下先地推出了內地第一個青銅器專場。十餘年來,西泠拍賣在青銅器拍賣領域建樹頗豐,使得今年的西周重器兮甲盤拍賣備受矚目!
西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青銅兮甲盤
圖錄號: 868
估價RMB:估價待詢
兮甲盤是宋代宮廷收藏唯一可見之實物,亦是宋代及宋代以前所有記載中唯一傳世之重器,可謂流傳年代最久遠的國寶重器。是已知國內拍賣市場中銘文字數最多、出版著述最多,級別最高、分量最重的青銅器。銘文所記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齊全,意義簡而概括如下:
一,所涉人物級別之高前所未有。周宣王為西周倒數第二王,開啟了「西周中興」之盛世。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虢季子白盤」即是周宣王所銘,且比兮甲盤要晚七年。 兮甲就是尹吉甫,是當時的軍事家、政治家和大詩人,文武雙全。他是《詩經》的主要編纂人,保留和弘揚了中國早期文化,被認作「詩祖」。
二, 記載保衛國土、穩定南北邊疆。兼及與少數民族之關係。兮甲跟隨周王北伐匈奴獲勝,保衛北方國土。又治理南淮夷,維護了王朝東南邊疆的穩定。「虢季子白盤」同樣記錄北伐之事。
三, 記載建設法制、完善社會制度。兮甲監督貢賦,規範商貿,嚴明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臣。孔子尚欽周禮,周代之制度也可謂中國後世一切制度的鼻祖。
四, 記載開展貿易、絲綢之路萌芽。南淮夷向周的進貢主要是絲織品,線路自黃淮到陝西,即是早期的「絲綢之路」。
五,流傳為宋代以來金石學及其他學問之縮影。宋代以降張掄、鮮于樞、陸友仁、吳式芬、陳介祺、吳大澂、羅振玉、王國維、容庚、郭沫若、陳夢家等幾乎所有重要之金石學著作均載此件。另,對文字的興趣不僅興起了金石學,也可謂宋代以後其他學問之開端。
關於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的詳細探討可參見:
郝本性《兮甲盤重要的歷史價值》
吳鎮烽《國寶百年失落 兮盤今朝重現——析論國寶兮甲盤》
2 北宋定窯尚藥局款暗刻龍紋圓蓋盒
北宋定窯「尚藥局」款暗刻龍紋圓蓋盒
圖錄號: 1456
估價RMB: 3,500,000-5,000,000
高:7.2cm 直徑:8.6cm
蓋頂直徑:6.4cm 足徑:5.6cm
目前已知的尚藥局存世器物非常稀少,除了浙博所藏一件和此次拍賣的這件完整器之外,在瑞典遠東博物館與玫茵堂藏有尚藥局圓蓋盒下部半隻器物存世。此件「尚藥局」銘刻龍紋圓蓋盒是目前流通市場中唯一一件可以明確的北宋皇帝御用瓷器。通過對標本的比對,對胎釉的分析和對資料的查閱,可以發現這件器物的形制完全符合北宋器物的時代特徵,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北宋定窯器物。這也間接的證明了定窯瓷是北宋時期皇家御用的主要瓷器。尚藥局的器物存世非常稀少,這件「尚藥局」銘刻龍紋圓蓋盒的出現可以使我們更多的了解其背後的知識,也為我們繼續研究宋代定窯瓷器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關於北宋定窯「尚藥局」款暗刻龍紋圓蓋盒的詳細探討可參見:
美藝同行丨北宋宮廷御用「尚藥局」銘刻龍紋圓蓋盒 宋瓷學術研討會
以靜為用,是以永年,《西清硯譜》所載。譜中諸硯,現大部藏於兩岸故宮,除館藏以外,另有部分佳硯,散佚民間,難覓其蹤。
清乾隆•御銘宋代端石七光硯
圖錄號: 2144
估價RMB: 3,500,000-6,000,000
本標的見於《西清硯譜》之第十九卷,譜中題名曰:舊端石七光硯。硯為宋式太史樣,平堂,一字池,硯額處有高眼一顆,硯底抄手內留眼柱七枚,高下參差,石眼燦然,故名七光。譜中硯說記曰:硯高六寸五分,寬三寸九分,厚二寸九分,宋水坑端石也,橫理,蕉白青花隱隱,溫潤如玉,硯首正中有鴝鵒活眼一,圓暈明朗。上方則鐫御題詩一首,楷書,鈐寶一,曰德充符。覆手七柱,各有眼。雲笈七籖云:七光大明旋輪,九氣上應玉清。是硯柱眼圓朗,文光上澈,足為翰墨林中徵瑞應矣。匣蓋鐫御題詩,與硯同,隸書,鈐寶二,曰乾隆。細察此硯,長20.9cm,寬12.5cm,高9.2cm,譜中所記尺寸,為清代營造尺,一寸合3.2cm,譜中尺寸折算為釐米,與實物測量誤差在一毫米以內。硯面橫紋明顯,而蕉白青花不甚分明,與譜中所記處處吻合,應為同一物無疑。此硯首所鐫乾隆御題詩,見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御製詩四集》,題名為《題宋端石七光硯》。
(宋)朱熹撰 南宋江西廬陵官刻初印孤本《資治通鑑綱目卷第二十三》圖錄號: 4619
估價RMB: 2,000,000-3,000,000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江西廬陵郡庠刻本
1冊42葉(84頁) 黃皮紙
鑑藏印:朱升之印(白) 金合文庫(朱) 小林藏書(朱)
此書是朱熹(1130~1200)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綱目體」史書,由南宋著名藏書家鄭寅(約1190~1260)官廬陵(吉州)時捐俸刊刻,學者彭叔夏等參與校勘,屬宋版中最可寶貴的初刻初印的官刻本。全書以大字提要為綱,小字分注為目,書體出入顏真卿《多寶塔》、柳公權《玄秘塔》之間,雋美沉著,開本敞闊,歷八百歲而神採若新。紙質勻潔堅緻,簾紋寬有二指。此卷現為海內外孤本,首現拍場。
清中期 龔心釗舊藏 楊彭年制、陳曼生刻 香蘅款 紫泥粉彩泥百衲壺圖錄號: 3848
估價RMB: 6,500,000–8,000,000
款識:香蘅(底款);彭年(把款);曼生(刻款);
盒內鑑藏印:龔心釗真賞印、陶冶性靈、瞻麓齋、龔釗秘玩(鑑藏印)
木盒籤條:曼生百衲壺。懷志。
盒內書:
楊彭年,陽羨人,閤家皆善冶匋,陳曼生作銘使為制茗壺而名益重。其女香蘅所作尤為密緻,然所傳不多,得者尤珍逾拱璧。此裋褐壺,式雅色異,曼生自鐫銘,可寶。丁丑正月懷希。
鐫刻:勿輕裋褐,其中有物,傾之活活。曼生銘。
說明:龔心釗舊藏並題跋,配原裝癭木盒。
出版:《紫韻雅玩》P87、88, 臺北天地方圓雜誌社,2008年。
《陶都風寶島情》P67,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13年。
展覽:「陶都風·寶島情——宜興紫砂藝術展」,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2013年。
圖錄號: 3723
估價RMB: 5,800,000-6,800,000
高:39cm
來源:1995年 倫敦Spink拍出,為著名收藏家Carlton Rochell舊藏(紐約蘇富比亞洲藝術部前負責人。)
關於十六世紀 銅鎏金嵌綠松石勝樂金剛像詳細資料見:
2017西泠春拍丨震人心魄——再賞銅鎏金嵌綠松石勝樂金剛像
石濤 秋水獨釣圖 設色紙本 立軸圖錄號: 503
估價RMB: 18,000,000-22,000,000
款識:吾友王漢萍向雲,維揚有哲佛,是人並吾藝中墨莊也。清湘大滌子寧不一晤哉。今年仲冬雪後,哲老、漢老過餘大滌下,而大滌子忽愚,日過別溪,未得倒履相迎。又日往拜,哲老已復舍僕去矣。餘嘆人生得一知己不同草草會晤,各有定期,然且滌研從事,自有下鄉時也。詩云,弄墨遊行四十年,不逢別者不開拳。此中多少閒田地,荒卻白雲秋水邊。進哲老年翁先生博咲,兼呈漢老社長。大滌陳人濟青蓮草閣並識。
鈐印:前有龍眠濟(白) 清湘老人(朱) 贊之十世孫阿長(朱) 我灋(朱) 搜盡奇峰打草稿(白)
鑑藏印:徐氏清淵堂珍藏印(朱)
出版:《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選集》(二)P138,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選集」,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說明:徐偉達鑑藏。
附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鍾銀蘭證明其真跡證書一份。
清•皇六子奕欣自用田黃石素方章圖錄號: 4100
估價RMB: 3,200,000-3,800,000
印面主人愛新覺羅·奕欣(1833~1898),號樂道堂主人,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同父異母兄弟。清末政治家、洋務運動主要領導者,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生母為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道光帝遺詔封「恭親王」。鹹豐年間擔任領班軍機大臣,負責談判並籤訂《北京條約》。鹹豐十一年(1861),與兩宮太后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成功奪取了政權,被授予議政王之銜。從鹹豐十一年(1861年)到光緒十年(1884年),奕欣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身處權力中心。中法戰爭失利被罷黜,史稱「甲申易樞」。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才再度被起用,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
林風眠 1985年作 雙美圖圖錄號: 3222
估價RMB: 4,800,000-5,800,000
鈐印:林風暝印(朱)
出版:1. 《林風眠畫集》P63,國立歷史博物館,1989年10月出版。
2. 《林風眠》明信片,國立歷史博物館,1989年出版。
3. 《藝術家》第188期P230,臺灣美術雜誌社,1991年出版。
展覽:1.「林風眠九十回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1989年。
2.「林風眠個展」,西武百貨,東京,1990年。
說明:1989年,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慶祝林風眠九十歲大壽而舉辦了「林風眠九十回顧展」,本拍品為林風眠親自挑選的參展作品之一。
張大千 1962年作 普陀潮音洞圖 設色紙本 立軸圖錄號: 47
估價RMB: 7,000,000-9,000,000
款識:此普陀潮音洞,寫與璧池賢弟。吾弟信佛者,懸之素壁,朝暮念誦,當有妙相示現也。壬寅二月,爰翁。
鈐印:蜀郡(白) 張爰印(朱) 大千唯印大年(朱)
說明:張大千、黃君璧女弟子馮璧池上款,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本拍品所配軸頭為清末礬紅吉祥圖壽字紋瓷軸頭。
黃賓虹 為徐世澤作 秋山策杖圖•篆書七言聯書畫一堂
設色紙本·紙本 立軸·對聯
圖錄號: 817
估價RMB: 10,000,000—15,000,000
款識:1. 江涵秋影雁初飛,唐人詠齊山句也,古今以為絕唱。寫似芷湘先生屬粲。辛巳(1941年)黃賓虹時年七十又八。鈐印:黃賓虹(白) 黃山予向(白) 潭上質印(白)
2. 寶劍有文龍鼓舞,花鈴不語鳥和鳴。釋文,寶劍有文龍鼓舞,花鈴不語鳥和鳴。賓虹集古籀文字並書。
鈐印:黃質賓虹(白) 黃山山中人(朱) 冰上鴻飛館(朱)
籤條:黃賓虹設色山水軸。
鑑藏印:大卣得來(朱) 長石齋珍藏(朱) 長石齋藏(三次)
元樞府釉 六角香爐及臺座圖錄號: 1455估價
RMB: 800,000-1,200,000
通高:30cm 爐高:10.7cm 座高:19.3cm 寬:24.9cm
香爐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六方洗式爐,下部為三層束腰形臺座。臺座分為三層:上部做六瓣菱花形,仰蓮瓣裝飾;中部做六方形束腰,鏤空裝飾折枝菊花牡丹紋與白兔紋,其下為金錢錦地紋和覆蓮瓣紋裝飾帶;下部為兩層六方形基座,六面鏤空裝飾。六方洗式爐板折沿,下飾龜背錦地紋,六瓣蓮花雕成菱花形,下接如意雲頭足,與臺座相呼應。爐體量宏大,造型秀美,紋飾精細。遍查拍賣市場與博物館所藏的樞府瓷,也鮮有如此之碩大精美者,可見本品極為珍罕。
北宋 影青釉 竹節柄深剔牡丹紋桃式壺圖錄號: 1449
估價RMB: 600,000-800,000
本品即為宋瓷之經典一例。壺做尖頂桃式,圓口無唇,頸長直外擴,並分四稜,每稜俱略比上部粗擴,意摹金銀制器,筋骨分明。下連斜圓腹,水滴狀,腹身前後各做一海棠式開光。開光內對附竹節柄、摩羯流,併線刻鮮花卷草地子。柄部下方暗刻蝴蝶,一側線書"姜器」二字銘,推為生產者的牌號。腹部兩側深剔刻大幅畫面,有折枝牡丹一雙輝映其上。花頭凸雕三層,共十一瓣,層層相疊,瓣瓣壓接,宛如花團盛開,輪轉託舉,線條精明圓融,刀鋒蔽隱。折葉上浮,外向欣展,加之花下線刻水波地子,波光流轉,浪氣凝聚。在壺身滿施的影青釉覆蓋下,頗顯晶瑩玲瓏,其出雲映冰,雪色滿罩,真冰肌玉骨,清涼無汗,觀者無不平心靜氣,消去胸中塊壘,為此冰封國色長舒一嘆。與一般執壺的曲帶式柄不同,該壺採用了一種仿生的竹節式柄。柄以兩股圓竹相綑紮,再用工具在其上壓出環狀竹節,以小三角表示竹芽,兩股圓竹綑紮緊密,柄首收窄內彎,工藝複雜繁冗。此類仿生竹節柄多見用於北宋的早、中期作品。
民國•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伍拾圓龍鳳金幣圖錄號: 5411
估價RMB: 3,800,000-7,000,000
本品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伍拾圓龍鳳金幣以黃金胚餅打制,直徑2.8釐米,正面有張作霖戎裝像,背面見龍鳳圖案,背部刻有「伍拾圓」及「中華民國十六年」字樣。人物塑造傳神,立體感強,正面人像右方有三粒幣模不規則所形成之「痱子」,可用於判辨真偽。金幣表面光亮、反差明顯,圖案深打,雕工精美,邊緣線狀紋路清晰,堪稱中國近代幣的傑作。
張作霖中華民國十六年金幣系1927年天津造幣廠試製,目前存世僅有兩枚,是中華民國政府當時所發行的硬幣中價值最高,也是現今世界上最為罕見的一枚民國時期金幣,堪稱「民國幣王——金大帥」。
此枚金幣歷經戰亂能流傳下來實數不易,此前一直由張作霖及張學良家族直系親屬親自保存。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帶到英國,於1940年代末或1950年代初攜至美國。
從品相上看,堪稱完美,是存世兩枚中唯一被美國PCGS錢幣鑑定評級公司評定為金盾64+,為當今存世品相最佳之張作霖五十元金幣。
【登崑崙兮——中國首屆和田玉籽料原石專場】
羊脂級聚紅皮和田玉籽料原石圖錄號: 1918估價RMB: 9,000,000—12,000,000尺寸: 152×127×60mm
重量: 1565.2g
白度: 羊脂級
細膩度: 非常細膩
光澤度: 非常油潤
此和田玉籽料原石,皮色為非常優質的天然聚紅皮,玉料質地極為細膩,手電側強光下幾乎無結構,陽光下肉眼觀察無結構,純淨無雜質,玉料泛羊脂光澤,料性渾厚老熟,感官非常柔和,滋潤感極強,達羊脂級白玉等級,此料料形飽滿,為極品擺件型,屬無需玉雕技藝加工的頂級原料。加之料形似壽桃,更添壽比南山之意, 璞石不琢自成一景。
紅皮和田玉籽料原石圖錄號: 1945估價RMB: 7,800,000—8,500,000尺寸: 252×157×107mm
重量: 6432g
白度: 優
細膩度: 非常細膩
光澤度: 非常油潤
此和田玉籽料原石,皮色為天然優質紅皮、秋梨皮、黑油皮,玉料質地非常細膩,手電側強光下幾乎無結構,陽光下肉眼觀察無絮狀結構,玉料泛油脂光澤,感官非常柔和,渾厚老熟,滋潤感強,達上等白玉等級,此料料形飽滿,是精品擺件型,屬無需玉雕技藝加工的上等原料。
【首屆攝影及電影藝術專場】
銀鹽紙基 十八冊 紙本二十冊(照片約一千一百幀)
本標的囊括袁克忠、吳群、陳正青、侯波、楊振亞、林楊、孟昭瑞等眾多第一代紅色攝影家所攝照片二十冊約一千一百幀,時間跨1945年至1950年,涵蓋解放中原、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第一次政協會議與開國大典、解放兩廣及西南地區等中國重大歷史事件。且除了開國大典,整理者袁克忠親身經歷了幾乎每個場景。袁克忠所整理之稿本,章節清楚,內容豐富,解說詳細,大量內容未見公布,當為當時重要參閱資料之未刊稿。從形象的建構到戰爭動員武器,圖像拍攝及攝影冊整理完成了圖像傳播中的功能轉向,亦是一部紅色攝影史和現代史革命的演進。
上海鐵路局建國十年檔案:攝影裡的1949~1958圖錄號: 2916估價RMB: 50,000—70,000銀鹽紙基 約八百六十幀
上海鐵路局歷來是中國鐵路建設的主戰場與重中之重。此批照片詳細記錄1949至1958年間的上海鐵路局的發展,多面、立體、連貫地呈現當時以上海鐵路局為中心的上海地區的發展狀況,是研究中國鐵路發展史、上海城市史的重要史料文獻。照片尺寸從一寸至十二寸均有,約860幀,並作主題性編排,附有文字解說及時間等。內容涵蓋慶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歷年國慶遊行、支持參與抗美援朝活動、反對美帝武裝日本鐵路工人示威大遊行、紀念七七示威遊行、第一次普選、新時期的生產、三反五反運動、大煉鋼鐵與大躍進、反右運動等各大重要歷史事件。
【首屆璀璨珠寶與翡翠首飾專場】
18K白金鑲嵌旦形鮮綠天然A玉翡翠,配鑲嵌鑽石4.18克拉,戒指可拆。旦形主石尺寸約為21.68×15.55×7.35mm。指環大小13。附香港玉石鑑定中心編號KJ95336報告鑑定主石為天然A玉翡翠。
3.52克拉鮮彩黃色枕型鑽石配鑽石戒指
圖錄號: 3117
估價RMB: 1,100,000-1,500,000
18k白金鑲嵌3.52克拉鮮彩黃色,淨度VS1,鑽石配枕形鑲嵌鑽石。 指環大小13 附GIA證書。美國寶石學院鑑定所編號GIA 2171480259。報告鑑定3.52克拉主石顏色鮮彩黃色彩粉色,淨度VS1。
【首屆滋補養生專場】
圖錄號: 4882
估價RMB: 300,000-400,000
數量:60盒
重量:約250克
產地:北京市
生產廠家:北京中藥廠
功能:滋陰補血,潤肺止咳。
主治:氣血兩虧,身體瘦弱,腰酸腿軟,頭眩耳鳴,虛癆久咳。
味甘性平,為水解蛋白之膠質,主藥為整驢皮,遵照古方佐以群藥,經過煎熬、去渣、過濾、沉澱、提煉、濃縮、成為棕黑色半透明板狀形之膠。
約30年老鬥湖鰵魚膠圖錄號: 4897估價RMB: 200,000-300,000 成交價RMB: (含佣金)重量:1189克鰵魚膠由深海魚類製成,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維他命和礦物質等,是天然的珍貴藥材,有滋陰潤肺、滋補肝腎等作用,它的止血功能在民間久經考驗,此外也是女性補充膠原蛋白的聖品,具美容養顏的功效。科學研究表明,其配合中藥使用,對治療多種出血疾病和重症病人術後恢復有明顯的輔助效果。近年來,鰵魚膠的價值愈發隨海洋資源的銳減而凸顯,一些特殊的魚膠品種越發在民間難尋,甚至幾乎絕種。所以一些陳年、高檔的鰵魚膠成為收藏者的不二之選。
文/ 劉星辰
圖/ 西泠拍賣
今日編輯 / 劉星辰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收藏/拍賣》雜誌現進駐媒體平臺有: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頭條、網易藝術、新浪微博、搜狐新聞、騰訊天天快報、大粵藝術、一點資訊、雅昌藝術網、時代財經APP等主流媒體平臺,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體傳播矩陣。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臺!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繫郵箱:scpmmag@163.com 或微信scpm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