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成事在人

2021-01-09 筆記俠

內容來源:本文為筆記俠整合稿,內容來源與創新創業觀察、MBA中國網。封圖設計&責編| 小樹第 3284 篇深度好文:4264 字 | 8分鐘閱讀

精華筆記組織管理

本文優質度:★★★★★口感:大白兔奶糖

筆記君說: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了人才,相當於一個工作機器沒有了潤滑劑,很多企業都會做人才盤點,哪些大佬企業的人才管理秘籍是什麼?

以下,盡情享用~

一家企業,應該有什麼樣的人才觀?

我們知道不同的企業,會用不同的方式詮釋人對於企業的意義。

馬雲曾坦言,阿里第一大產品既不是淘寶、天貓、支付寶,也不是阿里雲、菜鳥,而是員工,「我們的員工強大了,我們的產品自然會強大,我們的服務會做好,客戶才會滿意。」

騰訊把人力資源本身當成產品來運作,以產品管理的模式來管理人才。馬化騰說過,對於騰訊而言,業務和資金都不是最重要的,業務可以拓展和更換,資金可以吸引和調配,惟有人才是不可輕易替代的,人才是騰訊最寶貴的財富。

古人云,用人之道,貴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而在具體實踐中,企業究竟應該怎樣找人、用人、管人?

一、找人觀

雷軍創業期間極其重視人才。

在小米創立初期,規模小,甚至連產品都沒有。所以在最開始的半年,雷軍將80%的時間都用在找人上。

當時我列了一張表,一個一個的打電話,我給人打電話介紹我是誰,我想幹什麼事情,你能不能給我15分鐘的時間在電話裡聊一聊,如果在電話裡你覺得靠譜,我們能不能一起喝杯咖啡,吃個飯。當時我每天有12個小時都在招人。

回顧我當時招的一個人,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們跟他談了17次,而且平均每次10個小時,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溝通。所以不少創業者跟我請教的時候,我會問你花了多大精力多少時間,你不要跟我談三顧茅廬,你能不能三十顧茅廬,只要誠意到了,這個事情一定搞得定。

傳言,錢晨就是雷軍苦心要找的那個人。

錢晨,中科院水下聲學博士,曾在摩託羅拉工作13年,從一個普通工程師,一直做到工程產品經理,曾主持摩託羅A6188、A388、A388C、E680、E6、MT620等多款經典手機的硬體研發工作。

2016年7月,微博裡傳出了錘子科技CTO錢晨離職的消息,結果不言而喻。

谷歌全球副總裁、Android產品管理副總裁Hugo Barra,也被雷軍打動了,他也因此成了小米第一個老外副總裁。

據Hugo Barra稱,他與雷軍第一次見面是在2012年北京的一個會議晚宴上,他在那場會議上與雷軍進行了非常深入的討論,由小米總裁林斌現場翻譯。Hugo Barra也曾在一次採訪中對雷軍讚不絕口,直言雷軍是其見過最有魅力的人,可以與谷歌Android創始人Andy Rubin相提並論。Hugo Barra大讚雷軍對消費者的理解能力非常超前,並誇讚那次談話是一次超脫現實的談話。

據後來媒體報導,雷軍用了3年多的時間,說服Hugo Barra到小米工作。

在2013年8月29日上午,雷軍證實谷歌全球副總裁、Android產品管理副總裁Hugo Barra 將於當年十月初加盟小米,負責小米國際業務拓展,以及與谷歌Android的戰略合作,小米將加速國際市場的拓展。

直到2017年1月23日,Hugo Barra選擇離開了奮戰四年的小米國際,回到了他的第二故鄉——美國矽谷。

Hugo Barra在小米期間,小米給了這位海外高管極大的自主權。

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曾表示,小米去哪些海外國家、執行什麼策略,除去必要的討論,完全由Hugo Barra決定,而小米創始人雷軍更是多次高調地在公開場合介紹他,並給他取了個外號叫「虎哥」。

Hugo Barra也並沒有讓小米失望,在他的領導下,小米大舉進軍印度、巴西等金磚國家和新加坡等華人聚集的國家和地區。

進軍印度兩年之後,該國家成為了小米在海外最大的市場,每年貢獻10億美元收入,Hugo Barra稱此般成績遠超印度歷史上的任何公司。

除了市場,Hugo Barra也幫助小米拿到了新的融資。比如2015年4月小米接受了印度塔塔集團名譽主席Ratan Tata一筆小額投資,談判過程中也有Barra的功勞。

在小米創辦的頭兩年,小米糰隊從十四人擴張到約四百人時,整個團隊平均年齡為33歲,幾乎所有的員工來自於前Google、微軟、摩託羅拉、比亞迪、百度、金山、聯想、阿里巴巴等公司精英員工,擁有5~7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今天,雷軍幾乎每年都和7個聯合創始人合影,穿著一樣的文化衫,雷軍或站或坐或倚,在左右三四個人之間,這成了小米的一種文化。

雷軍和七個合伙人

雷軍找人主要看兩點:

一要最專業。小米的合伙人都是各管一塊,這樣能保證整個決策非常快。我要放心把業務交給你,你要能實打實做出成績來。二要最合適。主要是指要有創業心態,對所做的事要極度喜歡,有共同的願景,這樣就會有很強的驅動力。

雷軍認為,無論什麼樣的企業,要想找到優秀的人都很困難,而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種辦法:

其一,創始人每天要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找人;其二,要把現有的產品和業務做好,展示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以達到築巢引鳳的效果。

找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十有八九都是不順的。但不能因為怕浪費時間,就不竭盡所能去找。雷軍每天都要花費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招募人才,前100 名員工入職都是親自見面並溝通的。這樣招進來的人,都是真正幹活的人,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非常有熱情,會有一種真刀實槍的行動和執行。

在小米剛成立的時候,所有的員工都投進了錢。雷軍說,這就是相當於給自己找了70多位老闆,因為每一名員工都可以隨時去他的辦公室問他,現在公司發展得怎麼樣了。

雷軍認為將員工變作股東,員工的創業心態就會自我燃燒,會有更高主動性,這樣就不需要設定一堆的管理制度或KPI考核什麼的。

每名員工都有主人翁意識,這才使得他們能像打了雞血一樣將熱情和激情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也讓小米在初期跑的如此之快。

小企業,尤其是在逆境時,找人確實非常煩惱,但如果找不到人,首先應該反思一下找人在自己的時間表裡佔了多大的比重。

二、用人觀

雷軍曾說過,企業要用最優秀的人才,在核心人才上面,一定要不惜血本的去找。

1.打造利益共同體

有競爭力的報酬並不等於重金、高薪,雷軍當時定了一套組合方案,邀請人才加入時會給3個選擇條件:

第一,可選擇和跨國公司一樣的報酬;第二,可選擇2/3報酬,然後拿一部分期權;第三,可選擇1/3報酬,然後拿更多期權。

而實際情況是:有10%的人選擇了第一和第三種工資形式,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種。

小米工資「2/3的報酬」也是不低的數字,足夠員工照顧生活,因為他們持有股票,非常樂意與創業公司一起奮鬥,共同成長,戰鬥力也會很足。

2.將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創業公司都很重視內部培訓和提升,但往往做不好。雷軍覺得主要問題是沒有設置專項培訓費,人力資源部就不會當成專門的事來做,也沒有辦法引進好的講師和好的課程。

落實培訓工作,必須有專門的預算和專人負責。唯有如此,才能保證企業有綿綿不斷的執行力、創造力。

3.用人要懂得包容

企業發展過程中,很多崗位的人都不合適。

雷軍本人最開始是做技術的,轉換成管理者的過程中,最大一個挑戰就是如何學會寬容。

4.要能取信於團隊

很多創始人會將公司當成自己的財產。雷軍給自己定了一原則,只要分不清,一定算自己的。

三、留人觀

小米上市後,共經歷4次組織架構調整,備受關注的是,第4次組織構建調整中,小米新任命的14位正副總經理,多以80後為主,最年長者也就只有42歲。

此前,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

一直以來,小米通過三個方法來滿足人才的需求。

1.魅力型領導的吸引

早期吸引人才,魅力型的領導力是一個關鍵性的原因。

雷軍當初找一個硬體工程師,花了一天的時候和對方溝通,並且持續跟蹤了幾個月,最後人還是沒有來,因為人家很難相信你的理想。華為在1992年以前,也是靠任正非一個一個去硬磕,去說服,讓員工去相信企業的未來。

2.靠事業來吸引人才

很多人願意加入到朝陽企業。

小米手機是在風口發展起來的,這也是小米在創業早期吸引人的方式。

3.靠機制吸引人才

關於機制吸引人才,有兩個創新:一是合伙人機制,二是生態鏈模式。

對於生態鏈企業來說,很難靠培養體系培養人才。

對於小米來說,用生態鏈模式進行平臺賦能,加上機制的牽引,能把大量的小的生態企業吸引到小米的平臺上來。所以說,生態鏈與其說是小米的業務模式,不如說是人才模式。

21世紀最貴的是人什麼?人才!

一個企業的核心是人,而人是靠組織來管理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人的思維和行動就會固化,組織也會隨之僵化。這時,即使有好的戰略思路,可能最終由於組織的能力跟不上,企業的戰略目標也不可能實現。

小米的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在《參與感》這本書說到,小米的之所以成功,總結了5點:

團隊第一,產品第二;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人;天理即人慾:給足團隊利益,讓員工「爽」;解放團隊:忘掉KPI,組織構造扁平化;讓員工成為粉絲,讓粉絲成為員工。

2017年9月,雷軍韓國出差。飛機上,他看了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這本書,總結了3句話: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認真拼命地工作;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經營訣竅。

「我可能無意中使用了他說的,世界上最高明的經營訣竅——拼命認真地工作。」

如今,雷軍需要在業務和人的兩條線上布局未來。

小米要持續發力IoT、網際網路和消費升級,這些將是小米未來三五年的主要戰場。而業務的本質要素還是人,雷軍把一線陣地交給年輕人,引入組織部這樣具有中國智慧的制度設計,選拔人才的同時加入對企業文化傳承的考量,這是雷軍對人才梯隊建設的方法論,也是對小米價值觀的自信和堅守。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參考資料:

1.雷軍創立小米時,打電話17次,只為找一個合伙人

2.雷軍怎樣尋找人才、留住人才?

相關焦點

  • 電影《成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成事在人
    我不得而知,因為這個世界上靠運氣而成功的人太多太多,但打心底來說,我還是覺得成事在人。這是一部基於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1990年,剛從監獄出來的曼德拉懷揣著破除種族隔離制度的願望去競選南非總統,最終取得了成功,他領導著人們去建立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的溝通,最終成功打破了種族歧視,成為了世界的聖人,1995年,南非重回國際體育大家庭,成為了橄欖球世界盃的東道主。
  • 「成事在人,謀事在天」之我見
    「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三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大意是說做任何事情關鍵都在於一個人去怎麼做,而這個事情能不能做成,關健在於天時地利人和。「成事在人,謀事在天」,是先輩就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銘。人常說命運在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雖然無法選擇我們的出生,但是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讓我們生活的更好。我們雖然不能決定今天太陽是否升起,但我們可以選擇微笑面對每一天。
  • 【周末佳片共賞】|—— 《成事在人》
    《成事在人》是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於2009年出品的一部傳記式影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摩根·弗裡曼、馬特·達蒙和託尼·科戈羅吉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12月11日在美國本土上映。影片講述1995年南非橄欖球世界盃賽期間,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與國家橄欖球隊隊長法蘭索瓦·皮納爾共同讓剛擺脫種族隔離制度不久而面臨分裂的南非,再次團結一致的故事。
  • 影評:《成事在人》
    成事在人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最新導演,改編自約翰·卡林的「玩敵人:尼爾森曼德拉和製造國家的遊戲」一書。雖然有點太溫暖,感覺良好,但成事在人一部優秀的電影,其主角表現出一些強勁的表現。你還會看到一些真正優秀的職業橄欖球序列,這可能最終(而且具有諷刺意味)是這個太熟悉的故事中最具啟發性的一個方面。
  • 究竟是成事在人還是成事在天?別急!你得先分辨清楚這兩點!
    各位讀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辯論式的問題,這個辯題就是,到底是成事在人還是成事在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要完成一個目標。有些人會說,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怎樣的客觀條件,需要怎樣的外部環境,要滿足多少可量化的條件才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 《成事在人》,非常棒的譯名,成事的確在於人!
    在《成事在人》裡,人們仿佛回到了那個剛剛解除種族隔離制度,尚處在政權過渡時期的南非。被人民選為總統的曼德拉,無疑是整個國家的核心,是他27年來毫不屈服的鬥爭,為這個國家贏得了平等的機會。當黑人兄弟們把他推上領導者的舞臺時,舊時代的終點,成了新時代的起點。
  • 看過曼德拉的《成事在人》,願你不再焦慮迷茫!
    不巧,一部十幾年前的關於南非總統曼德拉的傳記電影《成事在人》給了迷途中的我們人性的光芒,以及前行的勇氣和力量。曼德拉,1994年5月,南非首位黑人總統,世界上最受尊重的政治家之一。他帶領南非結束族隔離制度,走向多種族的民主制度。1993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被尊為南非國父。
  • 雷軍問小愛同學「雷軍是誰」:答案讓雷軍臉紅了
    「勞模」雷軍也不只是永遠在工作,偶爾也會自娛自樂一下,比如調戲小愛同學。日前,雷軍在個人抖音號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他問小愛同學:「雷軍是誰?」小愛的回答讓雷軍直接臉紅了。有網友表示,作為一家500強企業老闆,雷軍怎麼能這麼可愛。
  • 雷軍舊照被曝光!原來你是這樣的雷軍!
    撲通,一個男娃出生,他叫雷軍。逗你呢。仙女賣桃的故事當然都是仙桃人編造,為家鄉長臉。但,1969年,雷軍真的出生在湖北仙桃。現在有很多雷軍的傳記。大意是,這個傢伙不一般,腦子活,愛好廣,幹啥啥成。他愛下圍棋,中學時成了圍棋冠軍。
  • 雷軍從來不大方
    沒有周末、假日、每天工作16個小時、吃頓午飯只用三分鐘——這些都是雷軍留給許多同行的印象。「勞模」雷軍除了勤奮,還有儉樸。從金山到小米,雷軍始終在自身、員工、公司和投資理念上貫穿著儉樸與「性價比」的概念。這曾經極大地成就了小米。
  • 「不語079」細品成事在人——《逃離普利托利亞》影評
    片頭的紀錄片段切入的方式不禁讓人聯想到十年前的《成事在人》,而不論是對人物的拍攝手法還是對精神的傳遞方式,此片都顯得更為拙劣。最後的最後,6.5分。(文中圖片均來自豆瓣電影)「不語」,公眾號「不著」的藝術單元之一,更多內容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搜索"willyi_")
  • 雷軍這十年
    在珠海實習了半年後,雷軍回到北京,主持金山北京開發部的工作。那年雷軍23歲,從頭到腳都是意氣風發,把WPS的名字改成了盤古,寓意開天闢地。雷軍第一次見求伯君是在1991年底的一個計算機展會上[2],後者的名片上印著「香港金山副總裁」的頭銜,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軟體領軍人物。後來雷軍挖人去金山,常說的一句話是「當年求伯君可以,現在我們也可以[1]。」
  • 雷軍「黑化」
    一直喊著「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小米,過去一直給人的印象都是比較接地氣,而操盤發布會八年有餘的雷軍,也有了一套自己的風格,通過「憨厚、直男」的形象,去拉近與用戶的距離。去年小米 8 發布會上介紹相機時,雷軍那句「當然了,華為 P20 還是最好的拍照手機」我至今還有印象。
  • 雷軍也曾失敗過
    雷軍,知名手機品牌小米的創始人。 在前幾天小米11全球發布會上,雷軍利用一場「史詩級」營銷套路,蹭著蘋果12沒送充電器的熱點,用本該買手機就有的充電器,從不配送到分兩個版本(有充電器和無充電器)同一個價格出售,成功讓小米11發布會衝上熱搜博得大量的關注。
  • 小米雷軍:Are you ok?
    小米公司上周四在印度舉行新品發布會
  • areyouok雷軍什麼意思什麼梗? 雷軍首張爆笑英文單曲了解一下
    areyouok雷軍什麼意思什麼梗? 雷軍首張爆笑英文單曲了解一下時間:2020-07-28 16:5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reyouok雷軍什麼意思什麼梗? 雷軍首張爆笑英文單曲了解一下 areyouok雷軍什麼梗?
  • 雷軍入駐B站,Are you OK?
    截至發稿雷軍在B站的粉絲數量已經超過兩萬,但其未關注其他任何帳號。雷軍與B站的淵源由來已久,B站創始人陳睿曾是金山軟體董事長、小米CEO雷軍的老部下。而雷軍也因一曲《Are you OK》"唱"紅了B站,成為了一名"鬼畜明星"。
  • 2020雷軍十年演講在哪裡看?
    2020雷軍十年演講在哪裡看?  小米官網、小米公司新浪微博【點擊進入】  1、雷軍小米十周年演講時間: 8 月 11 日晚19:30,主講人:雷軍  2、將會發布的新品:小米 10 至尊紀念版、紅米K30 至尊紀念版、小米電視大師系列至尊紀念版……等產品,雷軍還透露「one morething」,暗示在發布會上還有其他的新內容公布  3、雷軍在近日與網友的互動中已經透露,小米MIX Alpha是預研項目,量產難度太大,已經放棄了。
  • 雷軍不哽咽,小米仍千億
    今天上午9時許,雷軍帶著林斌、黎萬強等人,敲響了港交所的大銅鑼。至此,雷軍「五年內不上市」的口號已經湮滅不再,但小米的故事依然在繼續。首日破發,也並沒有影響雷老闆的心情。今天的晚宴,雷軍還開起了玩笑,說小米今天還上了「娛樂版」,小米CFO周受資的「小白臉」完全能夠代替吳亦凡,撐起代言的顏值。
  • 雷軍「患」上了人才焦慮症-虎嗅網
    現在或許雷軍對彭志斌有同樣的問題和更高的要求。今天(9月7日)下午,小米公司發布公告稱,為加強公司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加大人才引入和培養力度,經集團管理層研究決定,任命彭志斌為小米集團副總裁、首席人才官(CHO),負責集團人力資源戰略規劃及制定、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等工作,向CEO雷軍和集團總裁王翔雙線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