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育目標
1.幫助孩子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2.引導孩子敘述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簡史,培養孩子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3.讓孩子記住20位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與現代化建設作出傑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先進事跡,樹立為國家建設與家鄉發展作出貢獻的遠大理想。 4.培養孩子樹立自己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自豪感,知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二、活動指導
主題一:家鄉愛國英雄知多少
一、活動目標:1.家長帶領孩子參觀1~2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發愛國情感。 2.給孩子講8~10位國家英雄人物故事,樹立孩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理想。 3.熟悉家鄉愛國英雄人物的名字、思想與事跡,培養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二、活動建議:1.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文化」,接受革命傳統教育,使孩子通過重溫「紅色歷史」,緬懷並牢記革命先烈的事跡。 2.家長帶孩子參觀當地的博物館、英雄人物故居或紀念館、歷史遺蹟等,使孩子近距離感受崢嶸歲月。 3.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講述英雄人物故事的圖書,引導孩子體會高瞻遠矚的政治家、智勇雙全的軍事家與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的所思所感,激發孩子對英雄入物產生崇敬之情。
資源拓展
好書推薦:《中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
本書由馬允倫著,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於2012年8月出版。該書涵蓋了《飛將軍李廣》《冠軍侯霍去病》《蘇武北海牧羊》《班超出使西域》《祖逖聞雞起舞》 《無敵將軍楊業》《李綱堅守東京》《嶽飛精忠報國》《文天祥寧死不屈》《于謙保衛北京》《戚繼光碟機逐倭寇》 《史可法揚州抗清》《少年英雄夏完淳》《鄭成功收復臺灣》等我國古代愛國英雄故事。
主題二:家國原本是一體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家族名人的事跡,激發孩子愛家、愛國的情感。
2.通過梳理家族歷史,培養孩子對家族的歸屬感與團結友愛的意識。
3.引導孩子探索國家興衰與家庭興旺之間的關係,讓孩子明白「小家」與「大家」之間的關係,培養孩子的國家意識和愛國情感。
二、活動建議:
1.與孩子一起查找家族榜樣人物的畫像或照片,讓孩子認識、記住他們。 2.給孩子講述家族榜樣人物的傑出成就與突出貢獻,引導孩子牢記本家族的優良家訓和家風。 3.同孩子一起繪製五代家譜系統簡圖,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家族的發展歷史,使孩子認識到家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個大家庭組成了「國」,愛家是愛國的基礎。
4.與孩子一起研究中國歷史上知名的家訓家風故事,共同編一份手抄報,讓孩子明白「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的道理。
資源拓展
關於「家譜」
中國古代社會是宗法社會,人們重視血統。通過追溯家譜,家族的發展脈絡就得以清晰呈現。家譜中記載了家族的譜系傳承、家規族訓與家族中的優秀人物及其作出的傑出成就與貢獻。 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家譜中的許多家規族訓,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和睦族裡等,都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家族中優秀人物報效國家、造福鄉裡、奮發向上等模範事跡,也是激勵後輩愛家愛國的教育素材。 周恩來總理曾說:「愛家、 愛家鄉是愛國的起點,了解家情、鄉情是懂得國情的開始,只有了解鄉情、懂得國情的人,才能真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
三、問題解答
問
如何增強孩子的愛國意識?
答
1.增強孩子的愛國意識不能停留在簡單的說教和背誦愛國名言等方面,要注意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生動的愛國事例和家長個人的愛國守法行為感染孩子,愛國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2.家長和孩子一起觀看以愛國為主題的電影,寫下感悟並交換分享。3.堅持每天與孩子一起看《新聞聯播》,選取與孩子自身相關的新聞熱點,與孩子交流想法,幫助孩子認識到國家事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4.引導孩子在國際視野中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四個自信」。
問
遇到不愛國的行為,該如何向孩子說明?
答
1.家長要正視孩子的疑問,切忌搪塞、敷衍。要讓孩子知道生活中確實存在不良行為與現象。2.要讓孩子明白愛國行為本身是正確的,需要我們堅定地付諸在行動中。3.告訴孩子見到不愛國的人和事時,自己不能盲;如果遇到自己的同學有不愛國的行為,可以及時制止或告訴老師、家長;如果看到成年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應該及時告訴學校老師、家長或警察。
四、名人名言
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顆愛國之心,就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什麼苦楚,什麼冤屈都受得了。
——冰心
來源:四川幸福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