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十三五」時期,我市智慧財產權運用效益顯著增強

2020-12-24 大小新聞

大小新聞客戶端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鍾嘉琳 信召紅 攝影報導)「十三五」時期,煙臺市智慧財產權工作重點幹了哪些工作?採取了什麼有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績?發布會上,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縣級幹部高冬介紹說,近年來,煙臺市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智慧財產權戰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和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以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先後入選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強市創建市」、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軍民融合試點地方」、首批「國家商標戰略示範城市」、首批「山東省智慧財產權運營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國家專利保險試點城市」。

智慧財產權創造高質量發展。開展智慧財產權價值提升工程,印發《關於推進省「春筍行動」助推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強化專利創造工作的通知》等專項工作通知,梳理重點幫扶企業,建立一對一服務體系,做到「一企一策一機構」。針對創新與智慧財產權意識薄弱的企業,廣泛開展專利「清零」行動,引導其挖掘創新增長點,將創新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保護,把握參與市場競爭的主動權。針對專利創造大戶單位,引導其進一步加強專利布局,充實專利儲備量,培育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目前,全市重點產業領域核心智慧財產權項目儲備庫和專利實施效益過百萬項目庫,入庫項目近兩百項。累計6項專利組合入選山東省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佔全省總數13%。7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獲獎數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大力實施商標戰略,提升商標品牌創建工作成效。通過開展商標助企、品牌推介會等活動,提升企業商標品牌意識,合理規劃商標布局,引導企業發揮商標品牌的引擎作用,由貼牌向創牌轉變。2019年山東知名品牌、山東優質品牌榜單中,我市上榜數量分別達到79個、89個,分別佔到全省總數的16.3%、12.95%,位居全省第二、第一。地理標誌產品數量居全省前列,品牌價值高居行業前茅,龍口粉絲等3件產品被納入中歐「10+10」地理標誌國際互認產品。

智慧財產權運用效益顯著增強。專利導航城市創新發展決策機制進入快車道。優化整合專利資源,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和區域競爭力,先後對MDI、工業機器人等產業項目開展專利導航研究,推動產業轉型提質增效,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專利分析、專利導航與企業研發、經營管理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2016年,開發區成功入選國家專利導航(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實驗區,有效推進了專利與產業發展結合,提升專利運用能力和產業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化工新材料產業谷」。智慧財產權優勢培育全省領先。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出臺《煙臺市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培育暫行辦法》,將貫標工作納入優勢企業培育標準,積極推進高校院所智慧財產權貫標工作,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用聚合優勢。著力構建科技型企業「小升高、高壯大」梯次培育機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635家。鼓勵在智慧財產權運用方面有基礎、有特色、有成效、有行業帶動作用的工業企業申報「工業企業智慧財產權運用試點企業」,通過數量列全省第三位。煙臺海關積極開展優勢企業培塑,轄區內總署確定的全國出口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達到7家。

責任編輯:王蕾

相關焦點

  • 智慧財產權創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煙臺市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智慧財產權戰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和智慧財產權強市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開展智慧財產權價值提升工程。針對創新與智慧財產權意識薄弱的企業,我市廣泛開展專利「清零」行動,引導其挖掘創新增長點,將創新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保護,把握參與市場競爭的主動權。針對專利創造大戶單位,引導其進一步加強專利布局,充實專利儲備量,培育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目前,全市重點產業領域核心智慧財產權項目儲備庫和專利實施效益過百萬項目庫,入庫項目近兩百項。
  • 我市智慧財產權工作成效顯著
    今年以來,我市推進智慧財產權強市戰略取得了新突破,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中國馳名商標3件,另外兩件為銅陵兢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精隆電工JINLONG ELECTRIC 及圖」商標、安徽錦庭家紡有限公司的「錦韻」,全省僅獲中國馳名商標認定12件。圍繞實施品牌建設戰略,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積極引導企業進行商標註冊網上申請,打造自主商標品牌,在「走出去」中做到「商標先行」。
  • 「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賦能「長春造」核心競爭力
    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大力培育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製造業等產業發展自主智慧財產權,打造核心競爭力;「知本」變資本、「智產」變資產,累計質押專利權融資貸款11.85億元;建立東北地區第一個智慧財產權執法稽查分局,構建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科學管理體制……「十三五」期間,我市全方位推動智慧財產權創造、
  • 「十三五」期間 開封市綜合實力明顯提升 戰略支撐顯著增強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及開封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一主線一保障兩穩定三攻堅五突破」工作布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應對突發新冠疫情與經濟下行壓力,總體完成了
  • 【中醫藥「十三五」成就巡禮】新疆:中醫藥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
    「十三五」期間,截至2019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區中醫類醫院130所,床位數2.25萬張,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9220人,每千人口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0.37人,每千人口公立中醫醫院床位數0.81張,中醫醫院診療人次佔醫院出院人次比重達15.2%,中醫醫院出院人數73.01萬人,基本完成自治區中醫藥「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
  • 我市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有效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談及我市效率槓槓的專利授權工作,河南銀金達集團董事長閆銀鳳自是欣喜萬分。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作為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中國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銀金達集團在包裝膜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銀金達想要在國外先進技術壟斷的包裝膜市場擁有一席之地,必須搶佔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而我市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讓閆銀鳳吃了定心丸。
  • 「十三五」時期 蘭州市七裡河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
    七裡河區召開「十三五」期間主要工作成就及「十四五」展望新聞發布會現場中國甘肅網12月18日訊 (本網記者 劉姍)「『十三五』時期,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05.83億元。
  • 「十三五」成就巡禮|威海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全省第四
    12月17日上午9:0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四場新聞發布會,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厚全,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袁傳傑,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張華芹,威海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湯佔勝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 新疆黨政領導幹部智慧財產權培訓班在京舉行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增強新形勢下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的本領,11月30日至12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政領導幹部智慧財產權培訓班在北京舉行,來自新疆各地州市和自治區相關部門的60餘人,圍繞智慧財產權發展趨勢、專利法以及智慧財產權管理、運用和保護等展開學習。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長垣:做大做強財政「蛋糕」 用好...
    「十三五」時期,我市圍繞財政發展戰略和工作目標,堅持科學聚財、依法理財,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為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撐
  • 收官「十三五」 體彩肩負使命再出發
    對於中國體育彩票來說,「十三五」時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全國體彩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深化黨建引領,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提出了「建設負責任、可信賴、健康持續發展的國家公益彩票」的總體發展目標,各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取得顯著成效。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期間我國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顯著提升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建斌 記者12月23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採取政策、法律、科學等綜合措施,統籌推進溼地保護與修復,增強溼地生態功能,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全面提升溼地保護與修復水平。
  • 回眸「十三五」:昆明人的錢袋子鼓起來了
    「十三五」時期,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歸納起來,昆明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七個重要特徵」,體現在「七個顯著增強」上。
  •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促進我國體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建設體育強國的目標,充分發揮體育在建設健康中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增強國家凝聚力和文化競爭力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和「十三五」時期我國體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制定本規劃。
  • 為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作出貢獻
    報告再次反映出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近年來,中國出臺一系列重要舉措推動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制定《「十三五」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探索設立智慧財產權法院……中國智慧財產權事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期。  尤需指出的是,中國在發展智慧財產權事業過程中,十分注重對外商智慧財產權的同等保護。
  • 保護創新「火種」,向智慧財產權強國邁進
    黨的十八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工作,提出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目標並部署推進《深入實施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近年來,我國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創造和運用能力全面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創新支撐。今天,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智慧財產權大國。
  • 「十三五」湖南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125億元
    華聲在線1月1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周闖 楊婷婷)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作用持續顯現。記者今天從湖南省知識產權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全省智慧財產權質押合同登記927筆,質押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4483件,質押融資金額累計125億元。
  • 經濟日報:為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作出貢獻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日發布《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顯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為140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是專利申請第二大國美國的兩倍以上。報告再次反映出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
  •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時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落實創新發展理念 推動科技強國建設——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十三五」時期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