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學佛,就是發心發願,立志成佛,然後按照佛的教誨,老老實實去修行,「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佛是修行人最高的果位。
成佛是道德的成就,是智慧的成就,一個人要想成佛,就要先從做人開始,如果連人也做不好,又怎麼會成佛呢?
太虛法師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此名真現實。所有的聖人教化,都是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善良的人,道德高尚的人,人格完善的人。
成佛作祖,是為了奉獻社會,服務大眾,利益天下眾生,挑起人間的苦難,而不是為了求得功名利祿,升官發財,學佛,也不是萬事不管,什麼也不做,那是偷懶。
佛說: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想違背。一個世俗的人學佛就是在生活中練心,障礙多,檢驗的機會多,鍛鍊的機會也多。一個人要想真正學佛,就要從做好這幾件事開始。
一、孝敬父母。
佛說:孝敬父母是人世間最大的福田,能夠孝養父母,恭敬尊重,就與供養佛沒有什麼兩樣,一定會受到世人的尊重,得到人天的讚嘆,佛菩薩也會心生歡喜。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家,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我們最好的生活,費盡千辛萬苦把我們養大,父母為了我們無怨無悔,甚至可以為我們犧牲自己的生命,孝敬父母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孝敬自己的父母,就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懂得感恩的表現,一個人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懂得知恩圖報,就是懂得做人的原則。
百善孝為先,聽從父母的教導,尊重父母,孝順父母,令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一個人就會問心無愧,做人就會心安理得,學佛就有了基礎。
二、為家庭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生世為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每個人都要有擔當,完成自己的該幹的工作,儘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一個人對別人或許不重要,但對自己的家人至關重要。
一個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家,就要擔負起養家餬口的責任,維護家庭的穩定,善待家人,教育好兒女,讓自己的家溫暖和睦,有溫馨的氛圍,讓家人幸福快樂。
父母家人,是我們的眷屬情業,也是我們的冤親債主,一個人要想成佛,就要先度化自己的家人,你要為他們做好榜樣,任勞任怨地奉獻自己,犧牲自己,如果緣分不好,你要逆來順受,把他們當做度化你的逆行菩薩。
一個人學佛,如果萬事不管,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顧,不是太懶就是自欺欺人,不是學佛的精神。
三、講道德,遵章守紀,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一個人先要學會做一個人格完善的人,才會有資格學佛,社會是一個大家庭,就是你我他,只有互幫互助,彼此善待,才會有社會的和諧,只有遵章守紀,才會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才能夠和平共處。
活著,沒有真正的自由,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以不妨害別人為準則,有許多事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有許多東西不是你想要就能要,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去做又失道德原則的事,不去做傷害別人的事,不去做違法犯罪的事。有許多事,更是不能越雷池一步。
人格的修養很難,隨時都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世上無如人慾險,一念往往就會喪身失命,所謂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獄,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防微杜漸,不要放縱自己行為。
四、始終把善良進行到底。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正義會遲到,但從不會缺席。
佛教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基礎之上的,一個人學佛,信佛就要先相信因果,不去做違背因果的事,不去做違背良心道德的事。
一個人的善良,是做人做事發心的基礎,不管這個社會人心怎樣險惡,不管別人怎樣說你痴傻,都不要背離善良的初衷,相信人善人欺天不欺,把善良進行到底。
一個人能夠善良,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就會活得心安理得,理直氣壯,所謂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此之謂大丈夫,一個人心心念念,念茲在茲都是「善」的境界,就會與佛的境界相感應,學佛就會有了基礎了。
一個人學佛要想有點心得,有點感應,有點成就,都不是簡單的事,連人都做不好,是沒有資格學佛的,願我們每個人都從學會做人開始,從遵守佛教的戒律開始去學佛。願與大家共勉!
我是白衣居士念佛,感恩閱讀與分享!#佛學#
念一聲佛號,結一世佛緣!祝願大家六時吉祥,一切如意!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