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餐文化中,牛排作為一種經典代表,一直受到廣大美食愛好者的青睞。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到高逼格的西餐廳就餐,當你坐在高檔餐廳的雪白桌布前,還在為點一份什麼樣的牛排發愁嗎?今天小編就教你一些牛排的基本知識,保證讓你面對服務員時不再尷尬!
Q1:西冷、菲力、T骨都有什麼區別?我要選哪一種?1
1TENDERLOIN(嫩牛柳,牛裡脊):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取自於牛的裡肌肉(即腰內肉),肉質最嫩精瘦,油脂少,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因每頭牛就一小條而顯得「物稀為貴」。 口感好但沒有嚼頭,並且烹煮過頭就顯得老澀,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2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於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3
RIB-EYE(肉眼牛排):取自於牛肋脊部位,即牛骨邊上的肉。肋眼牛排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樣嫩,但骨邊肉向來好吃,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比西冷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腴,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4
T-BONE(T骨牛排):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大塊肉排中間夾著 T 字形的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西冷,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既可以嘗到菲力牛排的鮮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舉兩得。
一分熟牛排(rare):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還未產生大變化,切開後 上下兩側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伴隨刀切有血滲出。(新鮮牛肉和較厚牛排這種層次才會明顯,對冷凍牛肉和薄肉排很難達到這種效果)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可見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最佳搭配:菲力牛排:三成熟、五成熟和七成熟皆宜;肉眼牛排:三成熟最好;西冷牛排:四至六分熟;T骨牛排:五至八分熟;
牛排的食用速度對牛排的口味有很大影響,當牛排上桌後,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決定牛排是否好吃。因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汁液,溫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鮮香度會隨之降低。所以,牛排上桌後要儘快食用。
1
切牛排。一份牛排擺在你面前,先用叉子壓住牛排的大部分,然後用刀子先從外側切下一條,但仍然覺得太大的話,建議切成小塊小塊,剛好你的口型。
2
吃的時候,用叉子叉著肉,沾一些醬料送入口中。如果搭配紅酒,就一口紅酒一口肉,口感一級棒。很多人都會習慣一次性將牛排切好,但為什麼不建議這樣呢?一來不雅觀、不合禮儀,二來,肉汁容易流失,而且肉的溫度會散熱太快,讓口感變差。
到哪兒吃? 吃什麼? 它藏在哪裡?
好吃,好玩,告訴我!
我要告訴大家去
做衢州人的美食地圖
最新最快的美食資訊
6萬+吃貨的伐木累
-商業合作熱線-
18367052851
(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