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這位曾在迪士尼工作了17年的高管、現任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最近遭到了王健林的「痛批」,原因是他主管的武漢電影樂園、「漢秀」項目未達預期。
這篇報導來自藝恩網的記者孟佳,報導稱,在今年的萬達年會上,王健林對武漢電影樂園、「漢秀」項目的失敗深感失望,並痛批唐軍。之後,唐軍以身體不適為由回家休養,近日被爆出已從萬達離職。
諷刺的是,就在昨天的《人民日報》上,這兩個項目還被贊為「武漢雙驕」、「武漢文化新地標」……
(由於項目定價過高,產品體驗不足等原因,武漢電影樂園市場反應冷淡)
近日,有消息稱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唐軍已經離職,藝恩網致電萬達集團,相關人士表示,確實有唐姓高層員工離職,但是公司目前尚未對外公布。
據悉,唐軍此前負責的武漢電影樂園項目的失敗,是其離職的主要原因,唐還曾在萬達年會遭老闆王健林痛批。
據了解,唐軍在加入萬達集團前曾任寰亞傳媒集團CEO及華僑城獨立董事,並在迪士尼工作過17年。
正是其在迪士尼的工作經驗以及優秀的外交能力,使得唐軍成為王健林打造「中國迪士尼」計劃的重要大將。2012年12月,唐軍正式加入萬達文化集團,擔任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分管主題公園管理部、萬達演藝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和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武漢「電影樂園」及漢秀項目是萬達第一個城市文化旅遊項目成為文化集團的重大任務,也正是這個任務的失敗,造成了唐軍的離職。
據悉,由於項目定價過高,產品體驗不足等原因,武漢電影樂園市場反應冷淡。王健林對項目的失敗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在萬達年會上痛批副總裁唐軍,後者也在其後以身體不適為由回家休養。知情人士表示,此舉已證明唐軍的離職。
「漢秀」能承擔萬達轉型重任嗎?
「漢秀」準備開演時,萬達在三亞開發的另一駐場演出項目「海棠秀」卻因為客源不足而正式關停。
導致「海棠秀」失敗的隱患在「漢秀」中依然存在。
作者:方婷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10月30日,離「漢秀」首演還有51天,萬達就迫不及待地向媒體展示了其投資的這一號稱「世界第一秀」的文化產業項目。
在位於武漢的「漢秀」紅燈籠劇場,由策劃導演了美國拉斯維加斯「O」秀、「夢」及澳門的「水舞間」等著名演出的弗蘭克·德貢編排的部分演出片段首次上演,全球首個可結合劇情升降變化的夢幻舞臺、全球最大的可移動開合式的觀眾座席等也一同亮相。
然而炫目的舞臺效果背後,一切準備還在進行中。
劇場裡的一些設施還沒有調試完畢。來自13個國家的93名演員對劇場仍算不上熟悉—此前幾個月,他們在河北廊坊的萬達學院裡接受培訓;更早之前,他們則可能是在芝加哥、拉斯維加斯、澳門等地工作時,被一個自己沒有聽說過的中國公司突然高薪挖到武漢,準備這場被寄予厚望的演出。
為這場演出而來的還有很多人,比如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唐軍。
身為一名職業經理人,唐軍曾經在迪士尼工作過17年,是將迪士尼樂園引入中國的關鍵人物。但他在萬達的工作可能更令其激動。「在一個中國二線城市建立耗資25億元的漢秀劇場,從建築方案到舞臺設計,再到演員的技術細節,無論速度還是規模,都開創了數個世界第一。」唐軍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精心的準備背後對應著一次巨大的轉型。2012年,萬達集團總裁王健林宣稱,萬達要向文化旅遊方向發展,預計到2020年,文化旅遊的投入和收入規模要佔集團業務50%以上,超過房地產成為萬達支柱產業。
萬達的文化旅遊項目思路是,以劇場和電影樂園、遊樂園等為中心,配套酒店、商業街構建起萬達城,每個萬達城項目整體投資通常都會達到上百億元。
漢秀劇場即被視為萬達轉型的標誌性作品。
不過,光建立起豪華的劇場,並不能立刻改變人們對萬達的「刻板印象」。在望向武漢東湖湖畔的這座燈籠形建築時,人們首先注意到的免不了是四周的高樓—同樣由萬達開發的住宅樓群和寫字樓群,才是人們所熟悉的買地賣樓的萬達模式。而承擔著萬達轉型重任的演出,並不是萬達所熟悉的領域。
漢秀劇場內的主導者是弗蘭克·德貢,他所創立的娛樂集團以設計和製作現場演出而聞名。英語是劇場裡的通用語言,大多主創都屬於弗蘭克·德貢集團。
對他們而言,「漢秀」同樣是一場不尋常的演出。他們需要適應的不只是萬達提供的雄厚財力支持,還有不尋常的速度要求。弗蘭克·德貢的上一個代表作「水舞間」總共花了7年籌備和排練時間,而王健林給漢秀的時間只有3年。
3年來,有關漢秀的採訪,德貢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如何將楚漢文化融合到演出中。類似的問題還將不斷拋給這位「藝術商人」,他與萬達的下一個項目「傣秀」將於2015年下半年正式營業。
在與萬達合作之後,或許已經很少有人會意識到,德貢此前的成名,依靠的更多是令人驚嘆的舞臺技術和演出難度,而不是什麼融合本地市場特色。
但從籌備之初,王健林就將「漢秀」提升到展現「中國軟實力」的高度,這個定調同樣適用於萬達其他文化旅遊產業。
隨著「漢秀」的逐漸成型,王健林對它的年票房收入預期也從一開始的每年5億元提高到每年7億元—以平均票價500元計算,每年需要有140萬觀眾入場觀看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對此,唐軍稱,自6月開始預售演出票以來,銷售情況已經超出預期。
有些戲劇性的是,「漢秀」準備開演時,萬達在三亞開發的另一駐場演出項目「海棠秀」卻因為客源不足而正式關停。
「海棠秀」首演於2011年,在這個項目中,「萬達秀+酒店」的文化旅遊模式初具雛形。「中國沒有人做過這種項目,我們最重要的是通過合作來培養自己的人才。」唐軍對此解釋道。
在萬達內部,「海棠秀」的意義已經由首個旅遊演藝產品變成為「漢秀」「傣秀」等組建管理隊伍的練習作品—只不過,是一個造價6000萬元的教訓。
儘管萬達不願正面回應,但導致「海棠秀」失敗的隱患在「漢秀」中依然存在,比如售票對象過多倚賴政府機構和企業團體;因為銷售壓力過大,劇場總經理頻繁更換等。
另外一個值得擔心的問題是重複。執行力和高度複製性是萬達做商業地產時引以為傲的優點,在轉型文化旅遊時,這一套模式也被延續下來。
位於南昌、西雙版納、合肥、哈爾濱等地的萬達城,已經列在時間表上。除了西雙版納,剩下的城市都不算是旅遊型城市。但王健林的計劃是,通過駐場演出和電影樂園,吸引遊客在這些城市停留。
在以萬達廣場改變許多三四線城市人群的購物習慣之後,王健林打算以類似的方式,改變一批城市的屬性—這真是一個過於龐大的願景。沒有類似拉斯維加斯和澳門的旅遊「土壤」,單純依靠舞臺秀和電影樂園,這些城市的萬達城可能彼此構成直接競爭關係。
與此相比,以25億元建造一座含有中國元素的建築,再請來一批全球水準的藝術家「捧場」,反倒是整件事情中最容易的部分。
「漢秀,一生必看的世界頂級舞臺秀。」萬達正忙著將這句宣傳語貼滿網際網路。「這地方是用錢鋪起來的,當然不會太差。」一位「漢秀」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周刊》說。
與漢秀劇場相隔僅兩公裡的地方,金編鐘形狀的萬達電影樂園正準備與「漢秀」同期開業—這是萬達另一個「轉型」作品,而它要挑戰的目標是環球影城。
關注本公號後,在後臺回復 下列紅色關鍵詞 了解加入娛樂資本論各項子微信群的方法:YES!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個由財經圈人士和文娛圈人士共同運營的微信公號,由財經記者鄭道森和文娛記者吳立湘悉心打理。
回復關鍵詞「八卦」、「資本」、「電視」、「政治」、「數據」、「電影」,你可以看到最受歡迎的歷史文章,也歡迎各位達人投稿薦稿。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尊重智慧財產權,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載請在作者欄以及文章中標明作者和出處,請勿修改標題和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