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都有800多萬應屆生畢業,這也就意味著每年有八百多萬人步入職場。
進入職場前,我們首先需要填寫好簡歷,然後投遞給意向公司,接下來就是面試環節,通過後我們才能真正的進入職場。
作為職場新人,我們需要注意一些細節。而說起細節我突然就想起一件小故事。
某家大型公司要招聘一批新人,也許是要求太過嚴格,所以前面來參加面試的人全部被淘汰了。
最後一名前來面試的年輕人忐忑不安的走進了辦公室,他在門口的地面上看到了一張紙片,於是他把紙片撿起來丟到了垃圾桶裡,最終這名年輕人順利通過了面試環節。
他有些不敢相信,因為他知道在他前面被淘汰的一些人裡不乏社會精英,在聽到年輕人的疑惑後,總裁笑著答道,「你的能力雖然不是這些人裡最突出的,但只有你在面試的時候注意到了門口的那張小紙片。」
這名年輕人就是美國大名鼎鼎的汽車工業之父,亨利.福特。他的幸運就在於他關注細節的認真精神!
所以說,很多時候細節是真的可以決定成敗的!那作為職場新人的我們,具體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1、行為細節,守時態度
遲到是一條紅線。
初入職場的新人,最好不要遲到,因為守時是一種端正的工作態度。那些經常不守時的人很難被團隊和領導信任。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上班遲到幾分鐘只是一件小事兒,但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評判標準都有各自的看法。假如你的上司就非常討厭遲到,而你又做不到守時,你覺得在上司手底下還能有出頭之日嗎?
2、請示細節,能當面匯報就不要用電話匯報
在工作上,有時我們是需要向領導匯報工作情況的。
很多人在這一點上就犯了一個很常見的錯誤,那就是打電話,而我認為有些事情應該當面匯報才行!
當面向領導匯報能更方便的溝通,可以面對面的提出工作情況中的意見,而且領導在做某些決策時也是需要時間思考的,電話溝通承載不了這個任務!
有私事向領導請假不要發簡訊簡單告知,更不能先斬後奏。
請假本身就有兩種含義,「請示,給假」,而先斬後奏的發送簡單簡訊那不叫請假,那叫通知。這樣的態度勢必會讓你在領導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你在職場中的發展。
要對過程負責,也要對結果負責。
有一次,我決定第二天開早會,然後讓下屬負責通知,可到了第二天,早會時卻少了幾個人,然後我問他昨天你都通知了嗎?他說,「我都已經手機簡訊通知過了。」
這種「你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反正結果怎樣和我沒關係」的誤區一定要注意。不管做任何事情,做事不是目的,做成做好才是目的。
反饋的過程和結果的習慣要養成。
這一點也容易被很多人忽視掉。比如說我把一份文件交給了某人,某人領取後就再也沒有回音了,我不知道他到底落實了沒有,怎麼落實的,落實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我還要找他問。
另外有些事情是需要層層落實的。
老闆安排部門經理,部門經理安排部門主管,而部門主管在安排到具體的工作人員。反過來老闆不會去問工作人員結果如何,而是會直接問部門經理。所以說一定要養成及時反饋的習慣,這也是一種最基本的素養!
3、處世為人細節
在工作中犯錯是必然的,有誰沒有犯過錯呢?一個人犯了錯正好證明了他做的事情多,如果沒有犯過錯,只能說明他沒做什麼事!
但有些人在犯錯後總是推卸責任,總是不斷地強調著是因為什麼什麼原因,所以導致了現在的結果。
這種犯了錯卻不敢承擔責任的態度最容易招致領導反感。哪怕心胸寬闊的領導也會對此不滿。認為你是在逃避責任,不敢承擔錯誤,往後絕對不會重用你。
而小心眼的領導則會認為,「你沒有錯,難道是我錯了?」說不定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給你穿小鞋。所以說,在工作中犯了錯千萬不要逃避,要敢於承擔錯誤,敢於承認。
要敢於表現最真實的自己。
職場上,最忌諱的就是弄虛作假,虛情假意。我們要敢於展現真實的自己。一個真實的自己能帶來更好的人際關係,真實的人更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愛。
而很多新人剛剛步入職場,都非常的小心謹慎,生怕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好。其實有這樣的心態也很正常。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犯錯,只要坦誠的去面對,錯誤也是進步的開始。
別拿人情來代替規則。
用人情代替公司制度是企業發展的最大阻力,這樣的企業沒什麼執行力。如果一個組織沒有嚴格的制度,凡事都靠人情,那只會影響辦事效率。
前年我剛從營銷部調到策劃部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教訓。當時營銷部有些忙需要我來幫,我想著以前是從營銷部出來的,過去幫下忙也沒什麼,然後就去了。
後來策劃部的經理提醒我說,如果你是在業餘時間幫忙也沒什麼,但工作時間就應該走正規渠道,而不是擅自主張。
當時我心裡比較委屈,不過後來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在工作時間內,我們不能按照個人的喜好來做事,該走的程序都得走,不能感情用事!
4、工作態度細節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有我認為該怎麼怎麼樣的思維想法。
每個人都有思維慣性,都會有「我認為該怎麼怎麼樣,我覺得該怎麼怎麼樣!」的想法,這些都是靠不住的。工作中因為「我認為該怎麼怎麼樣」的想法造成的失誤例子很多。
很多新人包括一些老員工在碰到一些難題時就亂了分寸,只靠著自己積累的一些經驗去做,從而忽視了查證和檢驗,最後造成了損失!
所以說,千萬不要有「我認為該怎麼怎麼樣」的思維想法,做任何事情前都需查證和檢驗。
工作態度要認真負責。
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大家,他每天都在堅持練字。寫完後就在家中的池塘裡洗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池塘被完全染成了黑色,被人稱之為墨池。
正是因為他認真敬業,所以才成為了當時最有名的書法大家。
愛迪生一生中有一千多項發明,在發明電燈前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單單做筆記就有四萬多頁,他曾做了幾萬次的試驗,經歷了幾萬次的失敗後才終於成功研發出了電燈。
從以上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取得成功的人都有著非常令人欽佩的敬業精神,他們的工作態度也都非常的認真負責。
而在當今社會中,有些人的責任意識卻非常淡薄,缺乏敬業精神。非常計較個人得失,然而這樣下去不僅對個人有所影響,對個人所在的部門的影響也是極為不利的。
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決定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認真負責的態度是一種綜合素質的表現。如果一個人沒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哪怕「學富五車」,也只會「懷才不遇」。
總結:總之,初入職場,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有些細節問題足以影響到我們的職場生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