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陷落,鬼子肆虐,為救女學生秦淮歌女挺身而出——金陵十三釵

2021-01-18 江水如鏡聊歷史

《金陵十三釵》原本是個中篇小說,篇幅並不長。小說描寫的是發生在我們中華民族最難忘的那場苦難——南京大屠殺時的故事。這「金陵」是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

2011年由張藝謀改編執導成戰爭題材電影《金陵十三釵》,影片前後籌備4年,並起用數十位全新女演員出演。劇情講述了:

1937年12月,南京淪陷,全城遭日軍攻佔而已滿目瘡痍、遍地死屍,唯獨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沒有被佔領。十幾名正在前往教堂避難的教會女學生,於城門口受日軍追逐過程中被由李教官率領的教導隊營救,為摧毀三輛日軍九四式輕裝甲車而幾近全隊犧牲後,僅剩一人的李教官抬著重傷但倖存的小兵浦生,暫時跟著女學生背後並躲在教堂附近視察。

幾位由孟書娟帶頭的女學生和隊伍走散,在街上躲避過程中巧遇一位美國人約翰·米勒,由於同時面對過生死浩劫,她們便將約翰一同帶去教堂。但後來,十四位秦淮河畔的風塵女子因為和教堂管理者老顧談過交易,其答應會將她們收納進教堂庇護,但因為老顧早已落跑,她們只好越牆爬入教堂裡佔據收藏葡萄酒的地下室。

夜晚,女學生們和女子們在廚房找食物時,女子們的領頭玉墨因為也上過教會學校而說出一口流利英文,和約翰交流過程中談好帶領她們集體出城的協議。李教官被迫將受傷的浦生背至教堂地下室躲避,只希望能讓他最後一刻能保持溫暖,隨後將路上撿到的女鞋還給禱告中的學生們。隔天早上,女學生們和三位女子因爭廁所而起衝突,一群日軍卻放肆般的攻入教堂破壞,兩名女學生因此喪生。

昨晚喝醉的約翰在這緊急情況之下清醒,並換上神父袍大喊這座「上帝之屋」不可放肆,但沒有一名日軍理會他。在外的李教官放槍將日軍引出教堂後殊死抵抗,最後身負重傷之下還是將眾日軍引至他所在的建築頂樓,最後引爆所有手榴彈炸毀整棟樓,與全體日軍同歸於盡。襲擊的發生使日軍將領長谷川大佐帶人前來慰問,表示他們會提供教堂任何所需並派兵看守。

安葬死者後,約翰決定幫助受委屈的女學生離開城市,正想辦法發動教堂的一輛破舊卡車時,注意到書娟的父親前來探望女兒,而書娟靠父親佩戴的日本旗發現他是漢奸。孟先生離開前和約翰見面,約翰希望他能提供修卡車的工具以贖罪。不久,浦生因傷口腐爛而去世,約翰曾為已故女兒學過殯葬化妝,幫忙為死去浦生埋葬。

然而,玉墨等女子突然發現她們當中兩人豆蔻和香蘭不見,胖美花才坦白她們堅持跑回秦淮河翠囍樓拿備用的琵琶弦和耳墜。因擔心她們倆的安危,玉墨拜託約翰和隨行的喬治去找她們。豆蔻和香蘭雖然拿到想要的東西,但離開過程中集體被日軍抓獲,遭折磨和蹂躪之下被殘忍殺害。晚去一步的約翰目睹慘況後只能取回琵琶弦,對玉墨等人說她們倆「沒受過苦」。孟先生帶著需要工具回到教堂給約翰,包括一個一次有效的出城通行證。

幾天後,長谷川大佐回來教堂觀看女學生唱歌時,卻突然改口強徵女學生去日軍的慶功會演唱,說隔天下午會派人來帶女學生走。而玉墨當中的小蚊子因找貓而無意間走入女學生行列,日軍離開時數下十三人。所有人意識到這會是一條兇多吉少的不歸路,小蚊子則是嚇得跑掉,書娟認為走投無路而本想帶領其他學生跳樓自盡,直到約翰和玉墨等人前來制止,玉墨說她們這些女子將會「代替」她們去,才將書娟一行人勸下來。

玉墨最後說服全體女子隔天集體冒充並頂替女學生去慶功會,這個英勇舉動也讓所有女學生對她們徹底改觀,女子們還為學生們彈唱一首《秦淮景》作為離別禮。約翰和玉墨互相表示愛意後獨處一會,隨後花一晚上時間為她們修飾頭髮等等工作,隔天卻發現她們只有十二人,而喬治堅持要靠戴假髮男扮女裝加入行列來補充人數。

下午,日軍帶隊前來取人,約翰對十三名「女學生」告別、為她們每人留下一件慰問物後目送她們離開。當孟先生前來希望他的女兒不要去慶功會時,剛目睹女兒不在隊伍裡,隨即直接被佐藤中尉槍殺。日軍走後,約翰沒來得及埋葬孟先生,立刻讓藏在地下室的書娟等人藏身於修好的卡車內部,上方由多數葡萄酒箱子掩蓋好讓她們不容易被發現。約翰啟動卡車離開人去樓空的教堂,來到日軍駐守的城市邊境,用通行證得以過關離開南京城。離開的路上,書娟無法預測捨身代替她們前去的女子們最後的結局,只能再次浮現出她站在教堂窗前,目睹她們走近教堂時的景象……

電影比小說更充實飽滿,色彩的運用體現了張藝謀獨特的美學,教堂彩色的玻璃在電影中其實起到了很重要的視覺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電影情節很緊湊,一環扣一環,不像小說天馬行空。作為電影來說,無論是情節人物設置,還是畫面拍攝手法,大到戰爭場面,小到地窖裡的十四釵生活,都看得到張導的用心良苦。

相關焦點

  • 電影《金陵十三釵》
    電影《金陵十三釵》▼豆瓣評分8.2分
  • 《金陵十三釵》影評,商女也知亡國恨,教堂絕唱秦淮景
    今天我就帶大家看看這部由蝙蝠俠貝爾主演的國產電影《金陵十三釵》。一九三七年南京城淪陷,一支殘餘的國軍部隊奮勇抵抗,但由於裝備懸殊,最後只剩下李教官與一位傷員。而另一方面,一群女學生在日本士兵的追擊下,躲進了一座天主教堂裡。同樣來到這裡避難的還有美國人約翰,以及一群秦淮河畔的風塵女子。
  • 《金陵十三釵》:血淚交織的戰爭史詩,完成人性的救贖與悲劇美
    唐代詩人杜牧有詩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但在《金陵十三釵》中:商女亦知亡國恨,此恨無關風與月。電影《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根據作家嚴歌苓的同名小說導演的一部作品。以描寫女學生與秦淮女人的故事的《金陵十三釵》向我們緩緩展開1937年中國那一悲壯的歷史。
  • 我看電影《金陵十三釵》
    電影《金陵十三釵》之所以能不停的撞擊著人們的心靈在於其深刻的思想內涵。那麼,從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些什麼呢?  二、精神之花,在民族危亡的患難中綻放  《金陵十三衩》是一個以教會女學生書娟的視角敘事,以傷兵、妓女、小雜役等人的生命為代價、在一個外國人的幫助下,女學生們最終逃離南京獲得新生的故事,它融入了一個國家的命運與歷史,表現的是中華民族在生死存亡危機關頭為了種族延續、為了民族的未來團結互助、奮力抗爭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 《金陵十三釵》---真實的南京大屠殺?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是2011年張藝謀執導,劉恆、 嚴歌苓擔任編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
  • 《金陵十三釵》影評
    地窖外的世界,女學生們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生死存亡而擔憂;而地窖內的世界,秦淮河女人卻衣衫不整地在喝酒抽菸、打麻將、玩著自己的寵物,似乎外面的一切都與她們無關。鮮明的人物性格塑造足以使整部作品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金陵十三釵》在影片中就把約翰、玉墨、書娟等人的鮮活形象展現給了觀眾。(1) 約翰。約翰·米勒原本是一位入殮師,他只是為了給已經逝去的前教堂神父英格曼化妝,但是最後為了救助教堂裡的女學生們而留下來成為了文徹斯特教堂的新一任神父。電影的開頭片段展現的其實是一個苟且偷生、貪財好色的偽神父約翰。
  • 金陵十三釵是真實的嗎?被日軍帶走的13名風塵女子結局怎樣?
    1937年,日軍入侵南京,處處殘暴橫行,滿目瘡痍,讓人觸目驚心。開頭便是一支軍隊在猛烈的戰火中犧牲,為了在保護一群教會學校的女學生。女學生躲到了一個教堂,約翰收留了她們。後來又來了一群女人,正是人們口中下賤的妓女。女學生們開始是看不起她們的,甚至於帶著輕蔑。但是後來,日軍來了教堂,打起了女學生的主意。
  • 日本人侵佔南京後,當時假扮學生的金陵十三釵,最後的結局怎樣?
    日本人侵佔南京後,當時假扮學生的金陵十三釵,最後的結局怎樣?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說說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
  • 改編總有藝術色彩,真相永遠令人髮指,請勿忘國恥《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中國南京大屠殺的痛心歷史,演員倪妮作為謀女郎的成名作。網絡資料中顯示:影片《金陵十三釵》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十三位秦淮河的風塵女子為十三位女學生出逃南京作為掩護,代替她們成為了日本高官顯貴的商品。影片傳奇性的角度使其一經上映便榮獲了8.9分的高分。1937年日軍入侵南京。
  • 電影《金陵十三釵》
    四年前的一個深夜,我看完了嚴歌苓電子版的《金陵十三衩》。時至今日,玉墨和那些女孩們婀娜多姿的身影和咿咿呀呀的蘇州評彈,一閉上眼睛就能看見和聽到。「南京的審判法庭上。書娟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一個極為熟悉的背影,幾乎要叫出聲來。她像極了玉墨,但還未來得及看到正臉,那個背影便走出去不見了。於是她堅信,她還活著。」
  • 《金陵十三釵》插曲《秦淮景》(雙語)
    由於南京是中國南北歷史和文化的交匯點,沒有明確的屬於自己的標誌性音樂文化,多數民歌小調都是外來的。純屬南京的東西或者性格不鮮明,或者沒有得到當地人群的共識。為此,我們不得不將尋找範圍擴大到江蘇省。經過很多論證和篩選,最終決定以民歌侉侉調(《無錫景》)為素材進行改編和填詞,並根據影片需要,更名為《秦淮景》。
  • 日本入侵南京,年輕貌美的金陵十三釵,結局怎樣?說出來你不信
    但這也是個傷心的城市,因為這裡曾遭遇了最殘忍的殺害,一場屠殺使南京整個城市被戰火的陰影所籠罩著。小編不敢想像當時這裡的人是怎麼度過這一段艱難歲月的!對於每個人來說,戰爭都是極其殘酷的,為了保護女人、孩子不受傷害,無數的先烈去戰場保家衛國。但在南京大屠殺時,不計其數的婦女和兒童都遭受到了毫無人性的對待!日本入侵南京,年輕貌美的金陵十三釵,結局怎樣?說出來你不信!
  • 日本入侵南京時,年輕貌美的金陵十三釵,結局怎樣?說出來你不信
    在這場十四年的戰爭中,最殘忍的莫過於南京大屠殺這一段歷史,而日本卻悄悄的從他們國家中抹去了一這段的存在,但發生過的事情永遠不會忘記。當年一部《金陵十三釵》,將漸漸淡去的歷史拉入眼帘,勿忘國恥,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於心的,這段殘酷的歷史在不斷的提醒著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只有中國強,人民才能平安,而少年強則中國強。
  • 給《金陵十三釵》當顧問
    >東方出版社│2016年6月再版未經授權,嚴禁轉載2011年12月16日晚,張藝謀導演的新片《金陵十三釵》在南京新街口萬達廣場電影院舉行首映式,我被《現代快報》熱情的記者邀請去觀看。回答完記者的採訪,回到家中,想不到就接到了朋友的電話,稱:《金陵十三釵》片尾的字幕,在本片的「顧問」名錄中,竟也有我「經盛鴻」的大名。我聽了真是又驚又喜,也有點慚愧,覺得老謀子確實是有情有義之人,我僅為這部影片出了些微之力,他就把我記到「功勞簿」上去了。我不由得想起在《金陵十三釵》醞釀和拍攝期間,我與劇組幾次的接觸和談話。
  • 金陵十三衩孟書娟結局怎麼樣了 書娟扮演者張歆怡當時僅13歲
    電影《金陵十三衩》是張藝謀導演的影片,倪妮也是通過這部影片人氣大增,影片中,還有一個人叫做孟書娟,那麼孟書娟結局是什麼呢?在電影中孟書娟並沒有死。  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上映後,許多人的目光都投在了片中以玉墨為首的秦淮女身上,但也有一些人注意到了他們身旁那個穿著破爛校服、頭髮蓬亂的女學生書娟,尤其她那雙純淨卻又透著執拗的眼睛。
  • 賽人︱《金陵十三釵》:商女恨與國家仇的想像性共振
    一個更有趣的現象是,國內的著名老牌時政報紙《參考消息》,在《金陵十三釵》大肆收金斂銀時,連發數篇外媒對此片的評論。老外的看法大抵是,《金陵十三釵》乃抗日主旋律的變奏,宣教意味過於濃重,並直接導致了影片的藝術成分不高。這與著名學者朱大可所撰的《情色愛國主義》,富有意味地構成了一枚硬幣的正反面。朱大可的大作論及《金陵十三釵》的主要方向,和當年對另一部以南京浩劫為題材的影片《南京!南京!》
  • 金陵十三釵中那個被日本兵抓走的歌妓玉墨,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民國時期日本對我們國家發起了慘無人道的侵華戰爭,那時我們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戰火之中,國人的生活更是水城火熱,各大軍閥不僅不聯合抵禦外敵還經常發起內戰,特別是南京的淪陷對我國人民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傷害
  • 《金陵十三釵》: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張藝謀導演的根據1937年南京大屠殺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金陵十三釵》。影片的開頭全是霧蒙蒙的鏡頭,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戰士們前僕後繼的對扛著日本兵,因為缺少對抗坦克的武器,一個被打倒再上另一個,他們甚至在自己身上綁上炸藥跟敵人同歸於盡。
  • 金陵13釵「代替」女學生被日軍帶走,唯一倖存的玉墨,結局如何...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金陵十三釵的歷史故事,講的是金陵十三釵代替女學生被日軍帶走,唯一倖存的玉墨,結局如何?咱們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都說戰爭讓女人走開,但是每一次的大戰似乎都有女人的身影,男人在戰場上拼死搏殺,可是有想過等他們失敗了,身後的家國會如何?
  • 《金陵十三釵》旗袍、勾起紅唇的熟女範兒的倪妮:戲外媚眼如絲
    從《金陵十三釵當女學生們不甘被日軍凌辱,準備集體自殺,被以玉墨為首的妓女們救下,成為了保護眾人的英雄。多才多藝的她,說南京話腔,又會說英文,好棒的。她是張藝謀2009年11月,學習播音主持的倪妮參加《金陵十三釵》劇組演員選拔,在眾多參選人中獲張藝謀賞識擔任片中女主角玉墨,並加以三年時間秘密演藝培訓 。張藝謀選的主角大部分都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