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青山》編劇談:樹中國青年之血魄,祭沂蒙忠魂悲歌(第1179期)

2021-02-26 編劇幫

建軍九十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由浙江永樂影視出品,歷時三年精心籌備的革命歷史題材劇《血染大青山》也即將登陸衛視開播。該劇編劇康麗雯——其影視作品曾多次獲得中國電視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夏衍電影文學獎,近日接受筆者採訪,從創作理念、情節看點等多個方面,為我們分享了《血染大青山》作品背後的故事。


歷時三年創作,依託真實歷史,講好中國故事

《血染大青山》是由程力棟任出品人兼總製片人,趙軼超執導,谷智鑫、嚴屹寬、袁弘、趙韓櫻子、謝聞軒、周放、李昊翰、張旭、孟蔚、孟子義、郭冬冬等聯袂主演,為獻禮建軍九十周年而歷時三年精心創作的革命戰爭題材作品。該劇以沂蒙老區為背景,描寫了以雲鐵錚、莊子安為代表愛國青年,在北平淪陷、國家危亡之際,毅然投身於革命隊伍,經過抗大鍛造和戰爭洗禮,成長為真正的革命軍人,最後帶領軍民在山東費縣大青山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其中,當下影視作品裡鮮少提及的「大青山突圍戰」和「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的呈現,是該劇最亮點之處。

發生在1941年11月的「大青山突圍戰」是山東沂蒙抗日根據地軍民反擊5.3萬日軍「鐵壁合圍」「大掃蕩」中的一次戰鬥,也是抗日戰爭時期津浦鐵路以東山東敵後戰場我方意義最為重大的一場突圍戰。大青山戰役的成敗,關係到羅榮桓領導的山東抗日根據地主力和數千幹部群眾能否順利轉移,關係到山東敵後戰場的局勢,直至影響整個抗日進程。而在日軍的重兵合圍下,身陷大青山狹長山谷包圍圈的抗大一分校師生和近6000餘名山東黨、政、軍機關人員幾乎都是非戰鬥人員,最終抗大一分校軍事隊學員和分局警衛連以數百人的犧牲,打開突破口掩護大部隊成功突圍。

   

在這場戰役中,湧現出無數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戰役的主角——一群出自抗大一分校的年輕子弟兵,也讓歷史見證了中華兒女「笑臥沙場死,犧牲為國殤」的英雄氣魄。正是這群愛國青年的青春與悲壯,令康麗雯深受感染,決定提起筆來,敘寫這段「浸透著鮮血的少年青春,驚天地泣鬼神的壯懷激烈。」

而「抗大」則更記錄了一代先進青年的成長史。

「抗大」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的簡稱,成立於1936年,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從1936年到1945年,抗大前後培養了十多萬軍政人才,大多日後擔任著黨政軍要職,更有數位元帥和大將都在抗大學習或工作過,可以說,這裡是無數抗日英雄起步成長的地方。迄今為止,鮮有影視作品描述過抗大的真實生活,而這樣的題材對觀眾顯然充滿了新鮮感,在建軍九十周年即將到來之際,《血染大青山》應運而生,正當其時。

對於一部雙男主的電視劇作品,康麗雯在創作《血染大青山》時也加入了諸多思考。由谷智鑫和嚴屹寬飾演的雲鐵錚和莊子安,一個是抗日遊擊隊長和抗大軍事隊隊長,一個是有愛國情懷的國民黨軍旅長,兩人在立場和感情上都有著千絲萬縷的交集,最後也因為同樣的一顆愛國之心成為了槍林彈雨下的生死兄弟。再加上面冷心熱的抗大教員劉嘯然(袁弘飾演),火辣率真的女孩林充茹(趙韓櫻子飾演),戰爭主線外,年輕人間的個性成長和相互扶持也充滿了看點。



尊重與堅守:不能讓「抗戰神劇」毀了革命歷史題材

從小生活在軍營,聽著父母親唱的《延安頌》和《遊擊隊之歌》長大,康麗雯對那個年代有著特殊的記憶與深情,她說:

「編劇的創作都有生命的印記,我在軍營長大,十七歲時也成為一名軍人,我所有的職業生涯都穿著軍裝,與軍人有天然的血脈相通」。

這種情感令她一直鍾愛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也是這份天然的責任感,驅使著她堅持用文藝影視作品謳歌我們民族的英雄和先烈。

創作《血染大青山》是需要勇氣的。這種勇氣不僅僅源於創作長篇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對於生活資料和戰爭素材的海量需要,還因為「大青山突圍戰」特殊的歷史影響力與同類型作品的稀缺性。為了搜集這場戰役的資料,康麗雯翻閱了所有能夠找到的黨史、軍史、戰史、地方志、人物傳記、回憶錄,以及與那個時代和地域相關的人文地理民俗常識文化書籍。同時,她還親身遠赴戰爭遺址所在地,參觀紀念館並實地採訪,求教當地黨史專家和學者,再三考證校對。


上下求索,都是為了踐行創作的初心——讓《血染大青山》的劇本創作堅持在尊重歷史和紮根生活的基礎上。


近三十年都在從事革命歷史和戰爭題材影視作品的創作,康麗雯對這類題材的創作有著始終如一的理解: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貫穿著中華民族偉大而崇高的民族精神,為換取民族獨立與自由,先輩們前僕後繼、眾志成城,這種精神和歷史值得永遠銘記和歌頌。

「所有創作者和參與者都應該懷著百倍千倍的敬畏之心,小心謹慎嚴肅認真,任何敷衍、將就,不負責任、甚至以此娛樂、調侃的行為和心態都應該受到嚴厲譴責。」

對於時下一些「抗戰神劇、雷劇」的出現,康麗雯也表示了對不負責任的影視從業者的不贊同。同時,「希望觀眾能有辨別力,不要因為少數一些違背歷史真實、生活真實、庸俗、低級的作品就把所有抗日戰爭題材的電視劇都歸為抗戰神劇和雷劇。」

壯美青春之歌,影視作品引導正確價值觀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當談到希望《血染大青山》這部以愛國青年為主人公的電視劇能帶給當下年輕人什麼樣的影響,康麗雯如是說。

    

從雲鐵錚、莊子安,到劉嘯然、林充茹、莊靜姝(謝聞軒飾)、蘇允芃(周放飾),《血染大青山》中的主要人物都是青年學生,他們是一群年輕、帥氣、勇敢、美麗的男孩、女孩,在席捲全民族的戰爭中,他們沒有退卻,而是勇敢站出來,參與殘酷的對日作戰,經歷戰火洗禮,也在其中鍛鍊成長為堅強戰士。戰爭是艱難、慘烈、悲壯和血性的,他們的愛情、友情、兄弟情、戰友情是燦爛的、純潔的。

從北平學生軍訓團到山東抗日遊擊隊,從抗大一分校到大青山突圍戰,青春、愛情、戰爭、死亡是《血染大青山》的情節主線,而理想、堅強、愛國、犧牲是它的靈魂。

創作《血染大青山》一劇的最終目的也正是為了讚美這群年輕而美麗的生命,這群在七十多年前民族危難時期挺身而出的青年學生。戰爭固然可憎,但在戰爭中迸發和留存下來的中華民族優秀精神值得後輩學習和傳承不朽。

正如康麗雯所說:

「七十多年是漫長也是短暫的,希望這部作品能夠讓今天的年輕人記住過去,不忘歷史,知道我們來自哪裡,知道我們曾經經歷過什麼,同時,也讓《血染大青山》喚起年輕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陽剛之氣。」

相關焦點

  • 【新劇情報站】《戰神2血染的青春》 谷智鑫、嚴屹寬譜寫可歌可泣的抗日傳奇!
    一群抗大青年,在大青山突圍戰中帶領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日傳奇... ...浜田與暗藏中國多年的日本特務加藤龜藏、土匪劉七黑勾結,不斷向雲鐵錚等人發起進攻。抗大一分校來到山東,雲鐵錚進入抗大學習,畢業入黨並留校擔任軍事隊中隊長。莊子安的青梅竹馬林充茹一直愛慕雲鐵錚,但云鐵錚心裡裝著蘇允芃。日軍掃蕩根據地,雲鐵錚帶領軍事隊掩護,莊子安以他的特殊行動在關鍵時刻打開突圍通道,最終和日軍同歸於盡,壯烈犧牲。
  • 潸然淚雨悼英靈||清明同祭涼山英烈詩詞輯
    19.李慶國火啖涼山樹,忠魂入汗青。寒食悲愈重,忍淚悼英靈。20.王大偉濃煙烈火敢相迎,最美人間之逆行。血色涼山誰染就,蒼茫大地放悲聲。愛融嶺翠勃松柏,血染旗紅燦杜鵑。雪雨清明相伴落,蒼穹痛惋淚如泉。51.蘭  志山川哽咽感蒼涼,嘆罷英傑恨未央。風虐還期風力減,火呑總怨火燭狂。三十壯士魂飛去,滿目災情我斷腸。木裡但悲酸底事,愁詩題就祭國殤。52.王炳清未期春雨響驚雷,巴蜀再傳雲亦悲。
  • 北京西山詩刊◆《特別推薦》清明英烈祭
    大愛無疆傳孝道,神州小調唱沂蒙。祭湘江戰役英烈李耀宗(劍膽琴心888)血染湘江戰火紅,硝煙滾滾影朦朧。萬千英魄為宏業,幾旅忠魂獻大同。  清明節前祭英烈(新韻)天道酬真今時莫忘來時路,未到清明先上墳。英烈冢塋幾座是?青山處處見忠魂。
  • 《血染大青山》林三,求求你了放英雄們一條生路吧!
    關 注 我 們  讓 有 趣 的 人 看 有 深 度 的 娛 樂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抗日瑪麗蘇神劇——《血染大青山《血染大青山》基於歷史上真實發生的「大青山突圍戰」創作編寫,以抗日運動為背景,講述了以主人公雲鐵錚為代表的一批投筆從戎的愛國青年,描寫他們在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成長鍛鍊的經歷,以及發生在抗日戰場的感人事跡。聽名字的話是不是特別豪邁?想多了想多了,想法天真的跟我一樣,先給你們一張圖,你們隨意感受一下。
  • 平橋詩苑微刊【第14期】
    三悼總理,萬花紛謝忠魂慰,忠魂慰,偉人故裡,萬民長跪。 桃花垠裡情難褪,鎮淮樓上悲歌吹,悲歌吹,哀思縷縷,楚人垂淚。蝶戀花·清明祭父母淚眼模糊荒冢路,攜帶兒孫,直達傷心處。堪把新花移舊土,奈何一曲悲聲注。 無語墳前思父母,隔世茫茫,相見蘿藤枯。吟罷小詩情未訴,卻因難報深恩故。
  • 第1179期 孝南區檔案局局長黃文星一行蒞臨區法院調研檔案工作
    第1179期 孝南區檔案局局長黃文星一行蒞臨區法院調研檔案工作 2020-04-20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半降國旗悲曲慟,心碑一聳到雲巔——《滿庭芳苑》(310期)
    哀樂聲中心泣血,舉國之痛又一碑!張愛芹(北京)清明無處不青煙,淚祭英魂洇九泉。半降國旗悲曲慟,心碑一聳到雲巔。孫繼革(北京)噩耗傳來動地哀,東風無語祭高臺。悲歌一曲錐心唱,滿樹梨花和淚開。馬安田(北京)救撲林火卻遭兇,又見涼山血染紅。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班開班 《包青天》編劇主講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活動現場1905電影網訊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9月21日正式開班,兩百名國內年輕編劇與五位導師相聚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雪野旅遊度假區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班開班《包青天》編劇主講
    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9月21日正式開班,兩百名國內年輕編劇與五位導師相聚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雪野旅遊度假區,正式開啟為期一周的編劇公益課程學習。由於疫情影響以及國內影視格局的蛻變,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回歸本土和市場,以創作環境為視角,力邀著名編劇陳文貴、劉浩良、著名作家劉震雲、著名編劇述平、汪海林五位導師前來授課。
  • 【故紙堆裡的臨朐舊影系列之四】1963年:《重登沂蒙》/王復遵
    ▲圖一:1963年第3期《人民畫報》:《重登沂蒙》 《重登沂蒙》一文刊登於《人民畫報》1963年第3期,王復遵撰文並攝影(見圖一)。
  • 東方詩韻詩刊 ll 端陽思屈子-競渡愛中華 20190075【總第81期】
    (二)凜然氣節賦離騷,樹得吟壇一幟高。探理求真昭大義,憐民愛國顯情操。忠軀豈懼蝦魚噬,傲骨焉容魍魎號。萬世追懷虔弔祭,汨羅鼓振起狂濤。(三)詩朋端午共遊園,屈子雄篇誦幾番。翰墨融情書浩氣,歌聲浸夢唱英魂。吾吟天問豪懷湧,爾詠離騷熱淚奔。
  • 【學術+視頻賞析】丨淺談《大青山下》笛曲中濃鬱的「草根性」
    關鍵詞:二人臺;草根性風格;演奏特色;笛曲《張光偉笛子教程》第47節 《大青山下》講解一《張光偉笛子教程》第48節 《大青山下》講解二一、《大青山下》音樂素材來源於草根的二人臺1.眾所周知馮子存前輩人稱「吹破天」在「二人臺」音樂與獨奏笛曲的結合中起著劃時代的影響,他於1953年一曲《喜相逢》,在北京引起強烈反響,把中國竹笛搬上了獨奏舞臺。此後有許多優秀的「二人臺」素材的作品,例如:《掛紅燈》、《山村迎親人》、《大青山下》等。二、《大青山下》「草根性」的音樂內涵1.
  • 【丁群專刊】群聲||2019年14期總第55期
    附師之原玉:青燈一點映窗紗,好讀楞嚴莫憶家。能了諸緣如幻夢,世間唯有妙蓮花。讀談昇醫家挽其妻餘氏天華《此華只應天上有》文,淚眼誰抑,是賦瑤池擬嘉會,寒草孕芳馨。那日院中踱,一朝天國行。杏林圖大業,蘭苑濟群生。
  • 【木東詩苑】2018年第206期/總第263期 慶祝建軍91周年同題吟誦
    我欲因之奔要塞,奈何待命守邊營。一朝解甲歸隴畝,馬壯兵強笑五更。熱血忠魂在,拳拳報國情。精彩回顧:【木東詩苑】2018年第124期/總第181期 木東步韻唐寅落花詩30首(下)【木東詩苑】2018年第121期/總178期 安玲等步韻唐寅落花詩三十首【木東詩苑】2018年第115期/總第172期 厚德載物詩詞專輯【木東詩苑】2018年第114期/總第171期
  •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閉幕
    2020「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日前在濟南萊蕪落下大幕,在這裡年輕的編劇們遇見大師,碰撞靈感,揮灑熱血,結下友誼。正如導師陳文貴的寄語:中國的編劇隊伍,後繼有人。      「在疫情之中,我們沒有放棄對打造好作品的探索,沒有失去對影視行業一以貫之的熱忱,這也是我們五年如一日的舉辦「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的初衷。」
  • 這部在沂蒙山區拍攝的電視劇,竟然是《鄉村愛情》編劇寫的
    該劇由山東省作家協會、中共臨沂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共蒙陰縣委聯合攝製,由山東泰昊傳媒、臨沂夸克文化傳媒等聯合出品,全程蒙陰椿樹溝村取景拍攝,張繼擔任編劇,著名導演楊真執導,來喜、王雅捷、範雷、牛犇、廖京生、盛石頭等領銜主演,優酷、愛奇藝、
  • 「大師之光」青年編劇研習班曝導師 劉震雲等加盟
    1905電影網訊 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舉辦的第五期「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將於9月21日正式開班,今年的導師陣容也首次正式對外公布,包括劉震雲、述平、陳文貴、汪海林、劉浩良五位文學巨擘和著名編劇將在吳天明導演的祖籍濟南市萊蕪區和200位中國青年創作者匯聚一堂,共同進行為期一周的專業編劇公益課程學習。
  • 尋找飄蕩的忠魂
    長風浩蕩,忠魂浩蕩,佑我中華民族與亡國滅族之災擦肩而過。我們,世世代代不能忘記先烈大恩!這一趟意義非凡的尋訪忠魂之旅及由此寫就的《尋找飄蕩的忠魂》是我大半輩子人生經歷中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事,沒有之一。正因為如此,我在今年初首開私人公眾號時幾乎不假思索,用了尋找飄蕩的忠魂作公眾號名。此文在我心目中分量之重,於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