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這部在沂蒙山區拍攝的電視劇,竟然是《鄉村愛情》編劇寫的

2020-08-28 葉蘇

蒙山高,沂水長,我給親人熬一碗香噴噴喜洋洋的文化雞湯,文化扶貧大劇加爆笑生活輕喜劇《遍地書香》已於5月8日登陸北京衛視黃金檔首播。該劇由山東省作家協會、中共臨沂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沂市委宣傳部、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中共蒙陰縣委聯合攝製,由山東泰昊傳媒、臨沂夸克文化傳媒等聯合出品,全程蒙陰椿樹溝村取景拍攝,張繼擔任編劇,著名導演楊真執導,來喜、王雅捷、範雷、牛犇、廖京生、盛石頭等領銜主演,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網絡平臺將同步上線播出。

《遍地書香》海報

二十多年前的約定 一次顛覆式的創作表達

張繼是中國當代鄉村現實主義小說代表作家之一,被稱之為農村題材創作的黑馬,多年前就被譽為「中國最會講故事的青年作家」。作品有電影《男婦女主任》、電視劇《鄉村愛情》(1-10部)等。

張繼的家鄉棗莊與臨沂毗鄰,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大沂蒙概念裡,棗莊也包括其中。十幾年前,張繼創作了一部以沂蒙山鄉村青年創業、戀愛為題材的電視劇,後來更名為《鄉村愛情》在東北拍攝,現已拍攝到12季,其中前10季都是由張繼擔綱編劇。《鄉村愛情》連續多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期播出後,張繼跟著火得大紅大紫。但他為沂蒙山打造一部電視劇的夙願一直沒忘。他與臨沂籍導演楊真已經認識二十多年,剛相識,他們倆就有一個約定,將來為故鄉沂蒙聯合製作一部反映沂蒙風情的電視劇。

來喜、王雅捷劇照

在這期間他們兩個都分別忙於自己的事情,張繼把《鄉村愛情》從第一季寫到了十季,做得可謂風生水起。與此同時,楊真導演也完成了《日照好人》《靈魂的救贖》等3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並榮獲華表獎、百合獎。

2017年他們開始在考慮如何表現中國歷史性的扶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時,兩個老朋友一拍即合,感覺實現那個莊重約定的時機到了。他們兩個多次深入沂蒙山區那些偏遠的村莊,調查採訪,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並通過無數次的溝通交流,碰撞出了靈感的火花。2018年夏天《遍地書香》開機拍攝,2020年5月8日北京衛視黃金檔隆重開播。

廖京生、範雷劇照

大主題拉手輕喜劇 炒一桌多味魯菜

《遍地書香》的故事並不複雜,從城裡文化館來的第一書記帶來了一車書,並讓村裡的人都來讀書,圍繞讀書發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但是慢慢的人們發現這裡的一些人開始有了變化,繼之整個村莊有了變化,到後來最後一個貧困的人成了全村最有錢的人,村莊的書香氣息吸引城裡的投資商前來考察旅遊開發項目,使得村莊迎來了一個美好前景。

作為國內第一部表現文化扶貧攻堅內容的影視劇,很好地回答了到底應該如何有效扶貧的問題,並且有生活、接地氣。另外,該劇很好地契合了文化大國建設和全民閱讀戰略這一關鍵點,在立意上樹立了創新性標杆。電視劇選用輕喜劇這個形式,讓重大主題在輕鬆歡快中得以順利表述,在不知不覺中被灌輸到人們的腦海中。

劇中故事設置多條主線,線線有好戲;人物設置成雙成對,搞笑人物個個都能棋逢對手。人物對話有方言土語,也有國學名句,尤其是對手找到了對手,句句妙趣橫生,令人捧腹。

來喜、牛犇劇照

劇中人物個個有戲 談戀愛也有文化味道

該劇成功塑造了一批鮮活的新時代鄉村人物形象。劉世成、張有才、文秀、陳三國形象飽滿,個性獨特。李化邊、王可靠等幽默風趣,活靈活現。尤其是老支書張繼勤、老婦女主任李煥榮以及老黨員高爺爺等幾個老人形象的出現,讓大家不覺眼前一亮。他們並沒有因為年老就落後了,無用了,相反他們仍在用自己的方式發揮著餘熱。那兩對像年輕人一樣談戀愛的老人,好像從未出現在鄉村電視劇中,讓觀眾看起來非常有文化味道。

第一書記劉世成,一反過去英模人物高大帥範式,讓長得不帥,不高大,曾出演過眾多滑稽人物的來喜來擔當,這本身就是一步險棋。劉世成看似有些呆萌,不是那種能說會道的人,似乎也沒有多大的本事,但隨著故事的推進,才知道這是個大智若愚式的人物,他錦囊裡不缺妙計,在工作上有他自己的一套,他把老百姓像過去的老八路敬重根據地的群眾那樣地敬著,為了群眾他奉獻出所有家財,甚至借錢扶貧,他不急不躁,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最後所有難點都被他攻克了。

陳三國是這個村最窮的人,讀了書之後,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成為全村最有錢的人。然而當他實現了這個目標,仍不滿足,他又有了更高的目標,那就是:要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關於陳三國這個人物,電視劇預先做了大量的鋪墊,他如何窮,如何自閉,如何頑固,如何不講道理,這些都為這個人物最終發生質變、高大地站起來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農村劇不好拍 《遍地書香》更別開生面

這些年,農村劇越來越難拍,因為農村正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創作氣息很難捕捉,因為它變化太快。《遍地書香》不同,這是一部很有新時代特色的好看的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各方面都恰到好處。這主要歸功於編劇張繼顛覆式的創作表達與導演楊真在拍攝現場較真式的拿捏與極接地氣的藝術塑造,讓《遍地書香》更加別開生面。

在喜劇創作過程中,導演楊真強調的始終是一句話,搞笑我們是認真的。表演乾淨,有一股向上的精神頭,人物塑造雖然比生活可以稍加誇張,但是各方面的度把握的都恰如其分,而且電視劇中人物語言臺詞都非常接地氣,很鮮活,很生動,說的都是「人話」,一下子就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電視劇裡笑點很多,很高級,它們不僅來自陰差陽錯和誤會,還不失幽默的語言風格和極具鮮活的人物性格塑造,這是比較高級和有難度的一種表現手法。

這部劇裡還有對老一輩人的大篇幅的描述,從老支書、老婦女主任到老教師、老黨員高爺爺等,這種描述,代表了歷史的傳承與發展,過去與現在,這兩個時代不是對立的,而是融合的,是相互吸收的,尤其是從老一輩人嘴裡講出來的道理,並沒有過時,仍然有用,有價值。看一個劇舒服不舒服,不光是看劇情,還要看價值觀,看歷史觀。電視劇《遍地書香》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必定會成為非常值得關注與期待的一個影視黑馬。

盛石頭飾演李化邊

陳錚 飾演 王可靠

相關焦點

  • 臨沂人拍的這部電視劇,火了!厲害了我的臨沂
    據說二十多年前,他就與編劇張繼有一個約定,將來為沂蒙人民聯合製作一部反映沂蒙風情的電視劇,如今,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這部劇的大火,主要歸功於編劇張繼顛覆式的創作表達與導演楊真功底深厚的完美的藝術塑造,他們讓《遍地書香》在全國眾多電視劇中更加別開生面。
  • 來喜主演的這部在臨沂椿樹溝拍的電視劇要在北京衛視播出了
    作品有電影《男婦女主任》、電視劇《鄉村愛情》(1-10部)等。十幾年前,張繼創作了一部以沂蒙山鄉村青年創業、戀愛為題材的電視劇,後來更名為《鄉村愛情》在東北拍攝,現已拍攝到12季,其中前10季都是由張繼擔綱編劇。《鄉村愛情》連續多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期播出後,張繼跟著火得大紅大紫。但他為沂蒙山打造一部電視劇的夙願一直沒忘。他與臨沂籍導演楊真已經認識二十多年,剛相識,他們倆就有一個約定,將來為故鄉沂蒙聯合製作一部反映沂蒙風情的電視劇。
  • 電影《另類民兵葛二蛋》沂蒙紅色影視城開機
    講述在黨的領導下,民兵組織抗擊日寇侵略的電影《另類民兵葛二蛋》,日前在位於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開機。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首個在沂蒙紅色影視基地開機拍攝的影視劇組,預計拍攝時間15天。
  • 這個電視劇熱播,這幾個臨沂人在全國火了!
    《遍地書香》的導演,楊真,是咱臨沂費縣人,華表獎、百合獎獲得者,這些年來他先後導演了《日照好人》《靈魂的救贖》等30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是央視電影電視劇頻道的常客。據說二十多年前,他就與編劇張繼有一個約定,將來為沂蒙人民聯合製作一部反映沂蒙風情的電視劇,如今,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 38集電視劇《遍地書香》在椿樹溝景區實名實景拍攝
    2018年7月29日椿樹溝景區異常的熱鬧,在這天由山東東蒙企業集團投資,以椿樹溝景區為拍攝地,以「傳承沂蒙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電視劇《遍地書香》正式開機拍攝。為期95天的拍攝將定於5月7日北京衛視黃金時段首播。
  • 趙本山電視劇成平臺新寵,《鄉村愛情11》確定賀歲春節倆檔期
    文/馬慶雲趙本山大叔領銜主演的電視劇《鄉村愛情10》,去年登陸騰訊視頻平臺之後,收視成績大火,播出數字基本超出業內對它的期待值。而今年暑期開始,《鄉村愛情11》也正式進入拍攝階段。也正式今年8月份,《鄉村愛情11》確認從騰訊視頻轉戰優酷電視劇頻道。
  • 還拍了電視劇,全國播放
    在沂蒙山區腹地的蒙陰縣垛莊鎮,有一個山清水秀,生態宜人的寧靜小山村——椿樹溝。這裡林木茂密、溪水潺潺,有高峻挺拔的壯麗群山,有靜謐悠然的村落人居。山間小溪流水潺潺,四季靈動;溪邊民居樹木掩映,雞犬相聞。人與自然的和諧千百年來世代傳承、生生不息。
  • 最近大火的6部電視劇,利刃出擊登頂,鄉村愛情還是那麼火!
    TOP.1《利刃出擊》 在騰訊視頻的電視劇熱度排行中,《利刃出擊》不出意料的登頂了,好作品從來都不會被埋沒!《利刃出擊》是一部武警特戰題材的電視劇。最近大火的5部電視劇,利刃出擊登頂,鄉村愛情還是那麼火!
  • 鄉村愛情13開拍,編劇已換,想要原汁原味太難
    相比韓劇、美劇,中國特色劇或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少之又少,2006年一部東北出品的本土電視劇《鄉村愛情》橫空出世,填補了國產連續劇「系列劇」的空白。到如今已經播出整整12部,成為各家各戶老少爺們都愛看的國產電視劇,每逢更新,一家人圍看。看過這部劇的觀眾都發現,故事拍攝的時候總是夏天場景,所以第13部、14部的拍攝已經緊鑼密鼓地在進行中了。雖然這部劇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還是備受期待了。
  • 在沂蒙山這個小山村拍攝的電視劇,5月8日北京衛視全國首播
    省市領導和編劇張繼(左一)為電視劇《遍地書香》首播按下啟動鍵該劇陣容強大,《鄉村愛情》編劇張繼創作劇本,著名演員來喜、牛犇、廖京生、王雅捷、範雷等領銜主演,電影華表獎導演楊真執導。本劇還未播出便榮獲2019年度山東省影視精品專項資金電視劇二類項目第一名,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列為2020年脫貧攻堅重點播出劇目。
  • 《鄉村愛情14》通過備案後,編劇透露劇本再次調整
    《鄉村愛情》是本山傳媒出品農村輕喜劇,該劇由喜劇大師趙本山和他的徒弟們主演。這部劇也被認為是最長壽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從2006年央視一套首播,到現在已經播出了整整12部。按照王小利的說法,他之所以缺演《鄉村愛情13》,是因為身體出問題了,回應了此前的換角風波後,趙本山向王小利發出邀請,讓他在《鄉村愛情14》中回歸,王小利也欣然答應了。
  • 這部農村劇被譽為經典,比鄉村愛情還好看,卻因主角去世留下遺憾
    說到中國最長的電視劇就要屬趙本山老師拍攝的電視劇《鄉村愛情》了,如今這部劇已經拍到了第12部,第13部也即將與觀眾見面,這部劇也創造了中國電視劇的記錄,而觀眾對它的熱情也是不減,可見《鄉村愛情>》的影響力有多大,不過東北的農村劇除了《鄉村愛情》,還是有很多優秀作品的,比如15年前由高秀敏主演,何慶魁編劇的電視劇《聖水湖畔》。
  • 在沂蒙山這個小山村拍攝的電視劇,5月8日北京衛視全國首播
    5月7日下午,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在蒙陰縣垛莊鎮椿樹溝景區實名實景拍攝的38集電視連續劇《遍地書香》首播儀式在臨沂舉行。該劇陣容強大,《鄉村愛情》編劇張繼創作劇本,著名演員來喜、牛犇、廖京生、王雅捷、範雷等領銜主演,電影華表獎導演楊真執導。
  • 《鄉村愛情》第13部開機,這部長壽的農村喜劇,會一直拍下去嗎
    作為國內關注度比較高的一個作品,《鄉村愛情》擁有著大量的粉絲,10多年的時間裡,《鄉村愛情》系列已經足足拍了12部,前陣子,《鄉村愛情12》也落下了帷幕,相比於前幾部來講,留給人們的懸念也越來越多了。這部劇陪伴大家有15個年頭了,作為一部農村喜劇,《鄉村愛情》絕對是最長壽的。
  • 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影片《沂蒙老兵》12月6日全國公映
    《沂蒙老兵》由山東紅土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影片是在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臨沂市和沂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指導下拍攝的,講述了一位名叫李德崮的老兵退役回村擔任村幹部後,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克服種種困難發奮圖強,回鄉創業,並在自己富起來後,帶動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故事。
  • 國產最長電視劇集《鄉村愛情》,編劇是人才,現在已到第12部
    《鄉村愛情》第一部是2006年上映,是一部反映農村青年愛情婚姻、事業生活的輕喜劇。之後以一兩年一部的速度更新,到現在2020年《鄉村愛情12》的播出,顯示了這部國產續集最多的電視劇的強大生命力,看這個架勢好像仍然沒有要完結的意思,以後能拍到第20部也說不定。
  • 《鄉村愛情》編劇片酬已漲幾十倍 接近高滿堂
    張繼(左)與「趙玉田」  遼瀋晚報11月24日報導 《玫瑰園裡的老少爺們兒》在央視八套熱播,雖然是亞運會期間仍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這部戲隨即會在山東、天津、黑龍江和遼寧等四家衛視開播。  憑著三部《鄉村愛情》系列的成功,以及《女人的庭院》、《玫瑰園裡的老少爺們兒》等一系列電視劇,張繼已經躋身編劇片酬金字塔的中上部分。  「趙玉田」算轉型成功  《鄉村愛情4》正在開拍時,《玫瑰園裡的老少爺們兒》在央視八套熱播,那麼兩者有何差別呢?張繼表示,《鄉村愛情》更具娛樂精神,讓人看了開心。
  • 為什麼重拍《紅高粱》│電視劇版編劇趙冬苓訪談
    專訪電視劇版《紅高粱》編劇趙冬苓電視劇的再創造:更深、更廣、更豐富△記者:怎麼會接下《紅高粱》?▲趙冬苓:這次受命是「被裹挾」,開始時並沒有什麼想法。一開始山東衛視找到我的時候,我非常不願意。對九兒和餘佔鰲的關係,我特別注意到,莫言先生在後記裡說到他對男女愛情的理解,大概有這意思,其實既是愛又是恨。我們把九兒和餘佔鰲寫成一個男人和女人的戰爭,互相徵服,愛恨交加這種關係。所以我給九兒的故事往前延伸了一段,她原是單純的、相信愛情的女孩,結果經歷一系列波折,成長為個性鮮明、敢愛敢恨的女人。
  • 年輕版《鄉村愛情》,山寨「古惑仔」為何轉型《二龍湖愛情故事》
    文/趙睚眥《二龍湖愛情故事2020》上線一個月了,在貓眼的全網熱度依然還是排在前三,這部事先不被人看好的網絡鄉村劇竟然一路黑馬的殺了一個月,真讓趙睚眥感覺到很奇怪,但是逐漸的看到了二十多集了,就開始明白,雖然是小製作,但是大家更喜歡的樸實無華,又精心製作的作品,比一些明明爛片卻號稱投資過億的大製作,強多了。
  • 沂蒙鄉村山水清 家家戶戶好光景
    當地鮮嫩的沂蒙香椿芽每斤賣到了15元,村民孫洪才高興地說:「自從村裡通上硬化路,來了車,也來了客,我們的三山溝脫貧致富成了『金山溝』。」三山溝村位於沂南縣西北部,三面環山,村裡300多戶人家,家家種植香椿、大姜、櫻桃。過去,由於交通不便,村裡的土特產運不出去,許多旅遊景點「藏在深山人未識」,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