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如何分配財產?以避免兄弟反目家人成仇,在這一點上李嘉誠的處理堪稱典範。
01
2020年1月1日,李嘉誠攜子孫一家到柴灣佛教墳場祭拜亡妻莊月明。有媒體卻注意到,這一日清晨李嘉誠及其兩個兒子、大媳婦,三個孫女、孫子先後來到墳場進行拜祭,獨不見小兒子李澤楷的三個兒子和他們的母親梁洛施。
外界紛紛猜測,這是因為李嘉誠在最近的財產分割上沒有讓李澤楷的三個兒子受益。他們感到李家不再接納他們,也便決定不出席家庭活動。
李嘉誠的財產分割的案例,可謂是富豪的榜樣。其女友周凱旋分得超過1000億財產,兒子們悉數繼承父輩產業,三位孫子卻分毫都未得。這是李嘉誠的家產分割版圖,當每個人似乎都心悅誠服地接受。
對照李嘉誠分配家產的順風順水,同為亞洲富豪的郭得勝家族卻因為分家產搞得兄弟反目、澳門賭王何鴻燊一家內耗不斷。亞洲富豪分家產多是落得「家人成仇人」的下場,李嘉誠財產分配,體現了何種智慧?
李嘉誠祖籍潮汕,潮汕人最注重祖先的傳承,也很看重名分,但為何這時不念及血緣,李嘉誠對這三個孫子的打算讓外界好奇,李氏家族到底是如何分財產的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去年九月,李嘉誠正式宣布,把價值100多億的資產分給了兒孫們。他把6000多萬股的長和股票和1億多股的長實股票都放入了家族信託基金。長和實業數據顯示,這次的受益人包括了李澤鉅、李澤楷,還有李澤鉅的妻兒子女,另外一名叫做周凱旋的女子也赫然在列。據報導,李嘉誠還把市值1000億美元的維多利亞港公司過戶給周凱旋。
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這次的財產分配仍然沒有提及他遠在加拿大的三個孫子。而且,李嘉誠似乎下定決心要將他的孫子永久劃出受益人名單。
他的這三位孫子為小兒子李澤楷和女星梁洛施所生,二人於2011年正式分手。後女方把三個兒子帶往加拿大生活,從此李嘉誠和孫子們兩地相隔。李嘉誠曾和梁洛施協議,他要求每年讓孫子回香港生活一段時間,但每年李嘉誠只能見到一次孫子。長此以往,李嘉誠和他的孫子也漸行漸遠。
02
只有血緣,沒有親緣,李嘉誠不願接納這三位孫子進入家族版圖情有可原。但是,李嘉誠把千億財產劃歸不屬於李家的周凱旋又是何故?
其實周凱旋是李嘉誠的「紅顏知己」,周凱旋一直幫助李嘉誠出謀劃策、打點生意,長久之中暗生情愫。
2019年,李嘉誠還想娶周凱旋過門。只是李澤楷與生母感情十分深厚,堅決不同意父親的想法,還拉上哥哥一起反對,李嘉誠拗不過哥倆,只好作罷。但是無論是家裡人還是外人,都知道李嘉誠和周凱旋關係匪淺。
剛開始的時候,周凱旋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員工,但她卻敢想敢做,深得李嘉誠信任和賞識。她最出名的事便是「用五分鐘談下李嘉誠」。
1993年秋天,周凱旋在北京王府飯店第一次認識李嘉誠。她精心準備了厚厚一摞材料以說服李嘉誠投資北京東方廣場項目,她憑藉厚實的準備對答如流,連李嘉誠都感到震驚。5分鐘後事情談妥,李嘉誠一口答應了周凱旋提出的佣金比例,周凱旋也幫助李嘉誠拿下地產。
此後,李嘉誠讓周凱旋常伴左右,周凱旋也不負所望,幫助李嘉誠投資Facebook、進軍網際網路界,幫助李嘉誠的企業多元發展,賺入千億。周凱旋還細心打點李嘉誠的生活起居。
李嘉誠信得過周凱旋,周凱旋也願意陪伴李嘉誠。與其說是周凱旋分得家產,不如說是李嘉誠送給周凱旋的「伴侶禮物」。
03
其實李嘉誠在家產分配中的智慧和考量,在前年退休時早已為人稱道。
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宣布在商界止戈,正式退居幕後。李嘉誠退休,他的財產分配版圖徹底明了。
李嘉誠把自己的江山悉數交給兒子們。在長江集團的股東大會上,李嘉誠就首次公布了他的分家計劃——大兒子李澤鉅獲得長和系下22家企業的繼承權,他得到超過40%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的股權;小兒子李澤鉅獲得父親名下800億港幣和家族基金,用以併購他喜歡的公司,所值金額以「數倍計」。另外,兄弟二人共同管理李氏慈善基金。
李氏家族從沒披露長和系值多少資產,這也讓外界猜測李澤鉅的繼承財產少於李澤楷,「哥倆也許會像香港新鴻基地產的郭氏兄弟一樣,揪著財產大鬧一場。」
但事實上,在宣布財產計劃前,李嘉誠就和他的兒子們一直深入交流。他要做到絕不偏心,也絕不留下任何風險。為此,李嘉誠在2000年就開始考察兒子們的興趣志向,努力讓他們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同時,他還早有預謀地將長江企業業務往多元化發展,讓兒子們不至於因為一個業務歸屬而鬥爭。
李嘉誠還向兒子們承諾「財產一定按照最公平的方式分配,一定讓大家滿意」——他不給小兒子經營權,卻允許小兒子四處收購;小兒子有收購權,卻不能夠收購和哥哥公司業務相近的企業,以免產生競爭。
這也是為什麼在長達一小時的發布會全過程中,長子李澤鉅始終保持平靜,且不時面帶笑容回答問題。對於李嘉誠的分產安排,他稱「爸爸的安排我們永遠都OK。」
其實李嘉誠本人對於傳承問題所說不多,但從李嘉誠對於兩子的不同事業發展安排中,不難看出其在傳承這個問題上周密嚴謹的思考脈絡——及早進行分家,讓子女各有努力方向;趁自己仍身壯力健時安排子女接班,讓其有充分學習空間與機會。
一位華人企業家曾表示:「李嘉誠是聰明的,他的財產要分就分得乾乾淨淨,讓他們兄弟沒有競爭,將來想打仗也打不起來。」
04
李嘉誠分配家產,讓一位女友、兩個兒子以及孫子全部滿意。比照其他華人富豪「一地雞毛」的分家境遇,李嘉誠的財產分割做得順風順水。這種分家操作,可謂是華人富豪當中的範本。
李嘉誠自己就表示:「家族大了,如果老人稍有偏心,就會釀成巨大風險。」如何讓每一位家產既得者感到公平是分配的首要考量。但若沒有做好,就會像郭氏家族一樣鬧得兄弟反目、滿城風雨。
新鴻基集團創始人郭得勝1990年去世後,將這家香港最大的地產公司交給太太和三個兒子共同管理,卻沒有劃定具體的份額和財產方向。結果,因為意見不和,二子、三子和老太太聯手要把大兒子郭炳湘逐出家門,郭炳湘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排擠也開始反擊。雙方彼此爭鬥,甚至牽連出了香港開埠以來最大的官商勾結醜聞。「這種事,自家人不說出來,世人永遠不會知道。」
同樣地,在賭王何鴻燊分家產時,宣布持有股權的50.55%分與三房陳婉珍所有,其餘49.45%的股權由二房藍瓊纓的5名子女平分。然而,聲稱代表何鴻燊的律師指控二房及三房在詐取資產,分家文件並非賭王籤署,爭奪家產戰正式拉開序幕。之後17個子女都紛紛捲入戰爭,家人彼此敵對……
李嘉誠或許看到家產分配不明的惡劣後果,便決心讓兒子們各自經營不同業務,長子接管旗下家族資產,次子則給予資金讓其在家族企業外開拓,產業分明、互不相干。
李澤鉅老成持重、有責任感,他曾表示樂意接受適當的投資額與回報率,進行合理的創新;李澤楷則表現出敢於冒險開拓和勇於嘗試創新的企業家精神,不願遵從家族規矩和父輩權威,但喜歡投資。
所以李嘉誠將繼承父業的重任交託長子,讓他跟在自己身邊;而次子則按其志趣順水推舟,讓其另起爐灶、自行創業。對於家族親人,忠心的便留在身邊,不忠的便不再過問,李嘉誠借分財產再次重塑家族、凝聚人心。
如今,李嘉誠正式退居他一手創建的商業帝國的幕後,但其分家手段不僅僅值得富豪借鑑,同樣也值得普通人欽佩。先輩的路已經走完,後輩的路如何全憑本事,對於李嘉誠的後輩們而言,唯有躬身入局,才能體會李嘉誠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