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把時光」旅行攝影大賽進行了一個星期了,
我們在後臺已經收到了近四千份投稿,
還沒參加的寶寶們,
不要錯過機會,
抓緊時間上車吧!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參賽!
然後!
感謝朋友們!
一人一票把我送到了非洲。。。
避暑!!!
納米比亞真的非常的涼快
最熱的時候也就是中午大太陽下25°+吧
而且空氣極度乾燥Superdry®
最熱的時候站在沙漠裡,
也不會覺得像深圳一樣溼熱悶。
那麼此次前往納米比亞最主要的事情是什麼?
當然是體驗最新納米科技帶來的超清星空了!
我們先來看一大波圖!
然後我們再去學習一下:
1.為什麼納米比亞的星空就是好
2.到底要去哪些地方拍
3. 三種常見的星空拍攝思路!
Here we go!
說好的一大波圖就在這裡:
這個波夠不夠大!
(我就知道你們在等我開車)
好了!言歸正傳!來看星空!
△ iso 3200, 25s, 14mm f2.8
△ iso 3200, 25s, 14mm f2.8
△ iso 3200, 25s, 14mm f2.8
△ iso 5000, 25s, 14mm f2.2
還可以不可以再給力一點?
來!上深空圖!
△ 月面 by Nikon D5
△ M8 by Nikon D5
△ M20 by Nikon D5
△ NGC3372 by Nikon D5
△ 有點像M80,記不太清了。 by Nikon D5
還可不可以再給力一點!?
來!上手機圖!
△iso 3200, 30s, f1.8 by Huawei P10plus + SIRUI 思銳魚眼附加鏡
△ iso 3200, 30s, f1.8 by Huawei P10plus + SIRUI思銳人像附加鏡+信達赤道儀
好了,圖我們都看到了。
那麼為什麼在納米比亞就可以拍到這麼震撼的星空呢?
難道真的是納米高科技星空?
對,就是納米高科技星空
.才怪!
說正經的。
先別說城市光汙染了,給你丟到烏雲密布天天下雨的老山區裡,晚上伸手不見五指絕對天然無光害,但也並沒有什麼用。所以我們首先要考慮天氣。
納米比亞典型的亞熱帶沙漠氣候,乾旱少雨,在遠離海岸的地區,基本上從來看不到雲朵。
所以夜晚的觀星條件非常好。空氣也要儘可能的乾燥,這樣大氣漫反射的光線會更少。
銀河核心通常在北半球夏季以及夏季前後更容易觀測,因為這個時候地球的夜半球正好對著銀河核心。
然而北半球夏季晝長夜短,銀河雖然好就是時間短。那麼去南半球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夜晚對著銀河核心!而夜長夢多!不對!夜長晝短!於是可以有很長的時間觀察漫天繁星。
緯度越低,能看到的天空中的星座就越多,緯度越高就越少。
而納米比亞在南回歸線附近,接近赤道,所以能觀測到大量的星座。
而我國低緯度區域,要麼是大城市,廈門深圳香港廣州;要麼是季風氣候顯著,夏季雲雨豐富,晴天難得。
二十一世著名黑科技肥料金坷垃廣告中有一句話——非洲農業不發達,我們都要幫助它。非洲連農業都特麼不發達更別說工業了!
納米比亞60%-70%的農業人口,工業落後。就我們去過的包括首都在內的大型城鎮而言,沒有一座摩天大廈,基本都是平房+少許十來層的公寓。
整個國家沒有幾條區域間的柏油馬路。在這樣落後的工業條件下,光汙染可以說是非常少了。
綜上所述,納米比亞得天獨厚的氣候,緯度,光害條件讓它成為了非常頂級的觀星地點,也正是如此,IDA(國際黑暗天空協會)才會把納米比亞的納米布自然保護區設為國際暗夜保護區。
這就是全球十一個國際暗保護區之一。
NamibRand Nature Reserve (Namibia) 跟紐西蘭著名的星空聖地的特卡波小鎮一樣,也是非常知名的暗夜保護區。
不過紐西蘭的問題就是太出名,也相對太好到達了。
以至於著名的好牧羊人教堂前可以說是車燈閃光燈頭燈,燈燈相映……不少去過的朋友都告訴我攝影體驗很差,因為大家都會不自覺地開燈,造成一片「慘劇」。
Rooisand Dessert Ranch 天文臺
就是上面拍攝深空的那個酒店。
非常有情懷(錢)的德國人史蒂夫,在這裡修了一個莊園,四周都是荒漠隔壁,他這裡有遊泳池,網球場。。。非常腐敗= =。
當然這一切還不夠,他還在附近的山丘上畫上百萬多歐修了一個私人天文臺,這就是最關鍵的!
每天可以提供2小時的開放時間,拍點星雲啥的,簡直easy啊(只要沒風)!
△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型天文臺 by Nikon D5
△識貨的同學可以來分辨一下,反正我是小白。
箭袋樹可以說是非常罕見了。而且一看就很有非洲特色,樹冠很高,樹皮很反光,樹葉長得就是一副不流失不蒸發的樣子,非常有特色。
廣角星空攝影的時候其實前景是非常重要的。畢竟銀河怎麼拍都是那樣,創作空間有限;而前景的選擇,則可以體現出攝影師的想法。
箭袋樹這種非常神奇的植物,形態漂亮,枝葉間還可以透出點點繁星,和枯枝一樣非常適合做前景。
蘇絲斯黎紅沙漠中最著名的死亡谷鹽沼,但是目前很難在夜晚進入了,限制非常多,只能白天來看這個著名地標了。
因為地球是在自轉的!星空也在不斷移動!因此我們需要赤道儀來逆向運動,保證星空不會拖影。
單反+大光圈廣角+三腳架+快門線。
iso3200-5000之間,光圈儘可能的大,目前絕大多數廣角在f2.8左右,適馬最新的14 1.8和去年出的20 1.4是頂級的選擇了。
曝光時間:20-30s
單反+大光圈中長焦+三腳架+赤道儀+快門線。
比如我這次使用了尼康85mm f1.4搭配赤道儀,可以拍攝到銀河核心的特寫。
曝光時間:30s-60s
請上天文望遠鏡或者私家天文臺。
一般來說一兩萬的天文望遠鏡已經具有自動尋星的功能,兼具赤道儀的跟蹤功能,焦距也在2000mm左右,通過轉接單反可以實現深空的拍攝。當然為了把數十公斤的觀測設備運到適合觀測的地方,你至少需要一輛不差的車。
什麼?買不起車?
那就整個私家天文臺嘛!從此不再四處奔波!
我就是個遊客,你說那麼多我也不懂,
我也不想背十幾斤的器材,我只有手機可還行?
行啊!!
但是!!
iPhone用戶們基本不用想了,
安卓用戶們能曝光30s以上,iso可以到3200,並且可以手動對焦的繼續往下看:
三腳架+手機轉接夾 + 廣角/魚眼附加鏡 = 拍攝廣闊的星空
曝光參數全部打到最高,手動對焦無限遠。
三腳架+手機轉接夾+中焦/長焦附加鏡+【赤道儀】=星空特寫。
曝光參數全部選最高,手動對焦無限遠。
搞定!
納米比亞的星空,兼具氣候、緯度、季節、光害條件等多方面的優勢,是真正的納米高科技星空。
然後,納米比亞還有非常多美麗神奇的動物、景觀、部族,我們在本月之後的更新中帶著乾貨給大家一一呈現。
關於納米比亞想說的太多。我們慢慢來。
最後的最後,陳鴻宇人好,歌也好。
QQ numbe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