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日記|吃到了家鄉送來的蝴蝶酥後,又來了新一批家鄉菜餚

2020-12-26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20年春節,寒風凜冽,病毒肆虐。

萬家燈火團圓之際,有一群人他們「逆行」向前,放棄假期,放下家庭,堅守在臨床第一線。

他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早日戰勝疫情,守衛人民健康。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

3月4日,支援湖北第四十天,武漢,晴。

今天天氣晴朗,班車去醫院時看到酒店門口的早櫻已經在枝頭露出淺淺的粉色,看樣子,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盛開的櫻花了。

今天白班,鄭軍華隊長再次強調,一定要規範流程並且按流程做事,否則萬一病人有什麼意外,誰也擔不了責任。是啊,規範是我們醫療隊在金銀潭醫院工作40天的質保生命線。團隊經過磨合期、質量提升期,正是應該發揮效應的最佳時期。這一個個時期,都是我們規範了流程才能做到的,我們辦公室的牆上,貼滿了「規範」和「流程」。

第二組的一個女病人繼前天進行了氣管插管之後,昨天下午進行了CRRT(連續腎臟替代治療),昨天上午交班的時候就說病人尿少,經過專家組的討論,決定給病人進行CRRT,這是我們醫療隊在武漢的第一例CRRT操作,我們沒有腎內科的專家,可我們有重症組的陳德昌教授啊。

在我眼裡,陳德昌教授就是隊裡的「哆啦a夢」,什麼都能幹。能插管、能CRRT、能ECMO、能做床邊超聲......還能在病例討論會上就新冠肺炎的炎症機制提出獨到見解。

昨天下午他和北三樓「熊大熊二」組合(一個呼吸科主任、一個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還有我們的勞模護士長一起進入隔離病房,為病人進行了超聲引導下的股靜脈置管,完成了CRRT的操作。

今天早交班後,鄭軍華隊長反覆關照護士長和幾位專家教授,一定要形成專門的CRRT護理組和醫師組,要關注病人的每一個診療細節,達到精準治療。

白班的工作非常多,二組有CRRT和氣管插管的這個危重病人,三組有新收的昏迷病人,今天還需要聯繫醫務處、聯繫家屬。我們組的事情也需要不停地處理。

醫療隊員進入隔離病房,交流病例診療。

本文圖均為 查瓊芳 供圖

中午的時候,聯合醫務部發來通知,今天晚上7點會在行政樓會議室進行病例討論,是ICU的兩個病人。

作為聯合醫務處的一名幹事,我當然要「幹事」嘍。在三樓醫生群、二樓醫生群分別發通知,希望有時間的隊員參加學習,通知今天晚上參加討論的專家組成員,收集病人病史發給專家......感覺像是換個地方又擔任起病區大組長的職責了!

下午6點,和夜班醫生準時完成交接班,換好衣服,匆匆忙忙趕往萬豪酒店蹭頓晚飯,餓了一天,需要補充一下能量。因為時間太趕,吃的也太快,感覺把所有的東西都倒進了胃裡,然後又馬不停歇地趕往醫院。在去醫院的路上,暗暗為自己的胃鼓勁,一定要爭氣,不能在這時期出么蛾子啊。

病例討論在三樓的會議室,按照張定宇院長的說法,本以為不會有多少人參加,沒想到來了這麼多人,看樣子大家的學習熱情高漲啊,每一次學習,都是一次提高。

討論結束,趕晚上9點的班車回酒店時,在醫院門口,我見到了比較神秘的夜間收病人的情景:救護車、還有接送我們的大巴車等等,門口一下子熱鬧起來。

班車上,醫療隊的大群裡已經在不停地討論關於家鄉味道的美食。原來隊長助理張明明告訴大家,明天會有錦江國際集團的大廚們特意為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趕製的家鄉菜餚到來,這是他們第二次投餵我們了,我剛吃完他們第一次投餵的蝴蝶酥,就又來一批美食啊。

錦江集團向醫療隊送來了家鄉的美食。

感謝上海錦江集團,感謝上海市政府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

此後的醫療隊大群裡,似乎想吃的上海美食就剎不住車了,有小籠、小楊生煎、有白菜豬肉大餛飩、薺菜餛飩......甚至有小夥伴提出想吃日料了,看樣子我們醫療隊的「吃貨」會越來越多。

今晚,我可以在家鄉的美食中入夢了。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整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家鄉的片片蝴蝶酥「飛」向援鄂一線的上海醫護人員
    圖說:奮戰在援鄂一線的上海醫護人員,近日紛紛收到了一份來自家鄉的禮物 上海曹鵬音樂中心供圖 下同國際飯店的蝴蝶酥,是上海人都曉得的老字號,走過門口就能聞到招牌奶香味,任何時候去排隊至少半小時……前天下午
  • 「家鄉的味道」來嘍!2000份國際飯店蝴蝶酥疾馳武漢上海醫療隊!
    「家鄉的味道」來嘍!2000份國際飯店蝴蝶酥疾馳武漢上海醫療隊!酥皮是鬆脆的,白糖是焦香的,吃完後舔舔手指頭都是滿足……上海人為它取了個浪漫的名字,蝴蝶酥。浪漫的,還不僅僅是名字,在爸爸媽媽的年代,去國際飯店喝杯咖啡吃片蝴蝶酥,簡直浪漫得「一天世界」。
  • 家鄉召,我必歸!一位江蘇醫生的返漢戰疫日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身為醫生的他,心一直被緊緊揪著。幾番請戰,他終於成為一名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醫生,回到武漢。  家鄉召,我必歸!像張明這樣的湖北人,現代快報記者在採訪中遇到了很多,有醫生、有記者、有志願者 ……雖然早已定居他鄉,但家鄉有難,他們第一時間就想回來,傾儘自己所能,幫助她,保護她。
  • 炸帶魚、泥螺、龍頭烤……寧波又給馳援湖北勇士投食了,全是家鄉風味
    上周六晚20點,鄞州人民醫院黨政辦主任葛靜在支援湖北醫療隊微信群裡發了一條消息,想問問身在湖北的小夥伴們想吃什麼。ICU的洪遂鳳回復,想吃香煎帶魚。醫院院長陸勤康看到隊員的留言,馬上讓醫院膳食科吳科長去準備,因為他炸帶魚的手藝很不錯。上周日,吳科長到市場上買來20斤帶魚,去頭去尾,把最肥美部分煎好給前方的同事帶去。
  • 繼《舌尖》後,央視新播的《家鄉至味》,杭州5家餐廳上榜!來看看有哪些美食被全國人民羨慕了
    ⭐️央視《家鄉至味》拍攝的弄堂裡菜餚:在弄堂裡,每天要賣出幾千隻滷雞爪。上下兩層樓的餐廳完全不夠坐,等座位的人擠到了耶穌堂弄巷子裡,白鹿很快成了杭州市民心中一家傳奇的餐廳!白鹿麵館,就是杭州知名的人氣排隊餐廳——「新白鹿」的第一家門店,也就是以後的新白鹿耶穌堂弄店。2003年後,「新白鹿」迅速在杭州布點開店,走進了購物中心,走進了杭州各大繁華商圈。
  • 一份來自家鄉的問候 大慶市為援鄂援哈醫護人員送上溫暖「補給包」
    大慶市愛心女企業家、基金會理事何江慧遠在海南,線上會議後,當即為活動捐贈1萬元。3月1日,梁華帶著婦聯和基金會的4名工作人員既當採購員、又當搬運工,為55名醫護人員配齊了暖心禮包中的生活物資。 大慶市手工編織協會了解到前線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後,隨身攜帶的東西無處可放,便號召巧手繡娘們為醫護人員縫製小掛包。
  • 鮮面傳聯名《我和我的家鄉》,中秋送來「家鄉味道」
    中秋節來臨,遊子歸家,記憶中家鄉的味道又再次被喚醒,家鄉的美食也會再次變得火熱。今年主打「家鄉味道」上線的高端速食麵新品牌「鮮面傳」,洞察到了契合擴大品牌聲量的借勢良機。恰逢今年的國慶檔《我和我的家鄉》強勢走紅,無論是電影的主題還是熱度都和品牌本身極為契合。
  • 年夜飯 有一種味道叫家鄉
    「潮Fun中國年」年夜飯套餐文昌雞翡翠麒麟印尼紅東星斑農曆新年進入倒計時,它來了,它來了,它帶著家鄉的味道來了。它,代表著一家人的團圓聚首,是我們一整年的翹首以盼。它是熟悉、是歡欣、是熱鬧。它是誰?是舌尖上帶著暖意,混合著水土、人情的年夜飯。
  • 醫護日記|為病人擔心,我帶了蘋果值夜班希望「平安度過」
    從1月26日起,澎湃新聞浦江頭條欄目推出《醫護日記》,記錄那些在臨床一線為人民健康而戰的醫護人員。酒店對面的馬路,原來停著的國家緊急救援車都不見了。本文圖片 查瓊芳 供圖3月18日,支援湖北第五十四天,武漢,晴。
  • 記憶中的家鄉——楊芳
    現在想來,一方面是村裡那麼多高大寬闊的深宅大院,一到晚上就像生活在迷宮一樣,讓我這個從小就離開家鄉的人不適應;二是我的膽子小,每每農村人茶餘飯後的鬼故事著實把我嚇壞了。依稀記得是1978年的冬天,那時家鄉還沒有通電,農村生活也不豐富,晚飯後大家就搬個小凳子坐在大廳裡天南海北的吹牛。男人們特別喜歡講鬼故事來嚇人,有些人還專門愛嚇唬膽子小的人。
  • 家鄉美食不僅僅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家鄉情懷,智哥分享家鄉美食
    家鄉美食不僅僅是一種味道,也是一種記憶,更是一種對家鄉的情懷。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款屬於自己的家鄉美食,當我們在外時間久了就會十分懷念它。我是農村智哥,土家族,來自重慶秀山,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記憶中的家鄉美食:1、油粑粑油粑粑也叫油城兒,是武陵山區土家人的特色美食;是土家族逢年過節製作的食品,小朋友們甚是喜愛的零食,其味外面焦脆、裡面香軟。
  • 馳援筆記|莘縣醫生李欽棟:默望家鄉,我也想念自己的娘親了!
    「齊魯兒女不遠千裡馳援荊楚大地,家鄉父老無微不至關懷家庭冷暖,黃梅人民事無巨細照顧增援醫護,我等定傾盡全力護百姓身體平安。」李欽棟是山東省組派的第九批醫療隊馳援湖北的莘縣人民醫院一名醫護人員,2月11日,抵達武漢後被分派到黃岡市,目前在黃梅縣雷焱山應急院區。
  • 家鄉送來120個保溫桶,在武漢的河南醫療隊員能吃上熱乎飯了!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2月10日下午6時,一輛滿載救援物資的卡車疾馳500多公裡後,從鄭州抵達武漢。隨車裝載的除了支援武漢方艙醫院的物資外,還有120個保溫桶和120套筷子勺子——這是家鄉人送給河南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一份心意。
  • 家鄉送來120個保溫桶,在武漢的河南醫療隊員能吃上熱乎飯了
    隨車裝載的除了支援武漢方艙醫院的物資外,還有120個保溫桶和120套筷子勺子——這是家鄉人送給河南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一份心意。不少人也許會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關鍵時期,為何要千裡迢迢運送120個保溫桶到武漢?殊不知,在這小小保溫桶的背後,卻凝結著一個真實的、無名的愛心接力故事。
  • | 新餐廳 | 久席:一個人對家鄉美食最大的敬意
    無論是餐具擺盤,還是口感,以及創新,都是經過反覆推敲後的出品。品牌以鶴為形,化其高貴靈動之感,取其長久富運之意,傳達長長久久尊貴的久席理念。一個人對家鄉最大的敬意,就是無論走到哪兒都惦記著家鄉美食。這在久席體驗的淋漓盡致,餐廳老闆懷揣著對家鄉美食的熱愛和情懷,食材大部分來自家鄉江蘇射陽。江蘇射陽處黃海之濱、太平洋西岸,后羿射日、精衛填海故事相傳就發生在此地,因此有射陽之稱。
  • 回家 舌尖上的家鄉味兒
    有人說過,對故鄉的懷念其實是從吃開始的。家鄉菜,承載著我們許多年成長的記憶,飄散著氤氳熱氣的家鄉菜,是遊子心中不變的牽掛。在南通人的味覺記憶裡,有一個位置留給了黑菜粉絲。黑菜在隆冬的菜地裡受過霜以後葉肉長得肥嫩,綠豆粉絲在沸水中變得彈性十足,晶瑩透亮,大碗的湯底在墨綠的菜葉和起鍋時加入的滴滴豬油的映襯下顯得誘人。
  • 家鄉的芋頭
    家鄉的芋頭李志傑家鄉人稱芋艿為芋頭,與喚女孩為丫頭一樣,淳樸而親切。家鄉人在清明前後買來芋頭種,在菜園一角集中育苗,然後選擇適宜的地塊移栽,經春歷夏入秋,芋頭苗杆越長越高,越長越粗壯。紫黑色的苗杆,光滑油亮,像鄉村的漢子,壯實健康。苗杆輕輕託起碩大的綠葉,像舞蹈中的男子,輕輕託起穿綠裙的舞伴,翩翩起舞,曼妙多姿。
  • 湖北擬新增一批示範基地,孝感這三地被選中!快來看看有你家鄉的嗎?
    湖北擬新增一批示範基地,孝感這三地被選中!快來看看有你家鄉的嗎?: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從省科技廳了解到
  • 除夕 | 天南地北年夜飯,快來pick你家鄉的「年味兒」
    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孟浩然《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盼望著,盼望著除夕來了春節的腳步近了除夕夜,少不了的是年夜飯在百度百科的詞條裡年夜飯的「參與成員」是「闔家所有成員」一個學期結束我們終於又背上行囊回到家鄉 「 相隔千裡終團圓 共坐檀桌前 」還有幾個小時
  • 看看舌尖上的《忘不了餐廳2》,怎樣讓金靖心甘情願吃到胖!
    直播時曾吐槽自己「從105斤減到115斤」的金靖,一進餐廳就大喊著:「我不吃我不吃!」結果,勇哥的油燜大蝦,王彥霖的奶蓋,大橋爺爺的蝴蝶酥,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來。 陳赫到店時,更是完全放下藝人包袱,來食不拒。毛蟹年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