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7日訊 「八極拳,吳鍾傳;槍中王,慶雲縣;莊科村,樹教範。」這首廣泛流傳的三字經,說的是傳統武術八極拳,而八極拳祖師吳鍾是德州慶雲人。就在八極拳的發源地——慶雲縣,一場3500餘人參與的八極拳盛會吸引了海峽兩岸的共同關注。
10月27日,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暨兩岸中醫學術論壇在慶雲縣開幕。大會在慶雲設主會場,在北京、臺北、天津、珠海等14地設分會場,邀請了海峽兩岸八極名家共打一套拳。在活動現場,由慶雲的八極拳愛好者和78歲高齡的武學泰鬥魏九如老先生合作的《八極震雲天》,以行雲流水、恢弘壯闊的拳術展演,給來自海峽兩岸的八極拳愛好者上演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咱們節目有氣氛感,有弘揚八極拳的緊迫感,在這個氣氛當中,能鼓舞大傢伙的勁頭。」吳鍾八極拳研究會首任會長魏九如稱, 期待藉助此次交流大會,讓八極拳今後越來越好,希望更多的後起之秀,加入到八極拳隊伍中,喜歡八極拳,傳承八極拳。
本次大會是慶雲縣繼2018、2019年後,第三次舉辦的海峽兩岸八極拳技藝交流盛會,活動開啟了慶雲與臺灣經濟文化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前來參會的臺灣中華洪門武術聯盟秘書長劉大立告訴記者,「通過八極拳的平臺,讓兩岸的人民更有機會走在一起,相互了解。我希望未來這個活動,能真正走向世界,讓全世界八極拳愛好者,共同齊聚慶雲。」
據了解,八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一種著名拳法,「八極」一詞用於武術,取意為「發勁可達四面八方極遠之地」。八極拳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普遍追求剛猛、樸實無華且發力迅猛的風格,有「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勢。生於1732年的吳鐘被尊為八極拳門一代祖師,他博採眾家之長,以八極拳、六合大槍為核心,創立了八極拳門戶武學體系,成為中國十大拳種之一。
記者了解到,慶雲縣把八極拳編印成教材,列為學校體育教學的常規課程,推進八極拳進校園、進課程,把所有中小學課間操變為八極拳演練,全縣有80餘所中小學校開展八極拳教學。此外,該縣還在校外教育機構大力推廣八極拳教學,使這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入人心。目前,慶雲縣有3萬多名青少年學生在練習、傳承,全世界八極拳習練者多達60萬人,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慶雲縣以「八極拳」為代表正式入選山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20年入選第五批省級非遺名單。
資料圖:電影《一代宗師》劇照
資料圖:電影《一代宗師》劇照
八極拳的輝煌歷史引起了著名導演陳勳奇、王家衛的關注,他們親自到慶雲採風,創作出了超6000萬票房的佳片《一代宗師》。王家衛先後兩次到金山登門拜訪,邀請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天華上海分會會長李天華出任電影《一代宗師》劇組八極拳教練顧問和演員培訓,臺灣演員張震為拍攝此電影狂練3年,終成八極拳高手,還登上了央視羊年春晚舞臺。除此以外,還有多部影視作品展現了八極拳的精彩之處,譬如電影《乾坤八極》 (2018)、電影《八極之爭》 (2018)、電視劇《城寨英雄》(2016)、電影《八極拳宗師》(2016)、電影《一代宗師》 (2013)、電影《神鞭》 (1986)、電視劇《康德第一保鏢傳奇》(1986)。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慶雲深入推進「八極拳+」發展戰略,將八極拳與文旅、康養產業深度融合,延鏈聚合壯大八極拳產業。該縣成立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形成資料完備的八極拳拳譜等。設立專門引導基金,成立八極拳文化交流和產業發展中心,建成吳鍾八極拳博物館,規劃建設八極文旅小鎮,修繕八極祖師吳鍾祠,打造慶雲八極拳產業龍頭和核心,延伸八極拳文旅產業鏈條。
八極拳強身健體,中醫藥可治未病,兩者在慶雲的康養產業上「同氣連枝」。慶雲縣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和醫養健康產業發展,現正與臺灣慈濟醫療集團合作,籌建以中醫診療特色為主的山東慈濟醫院。以江北最大的石斛生產基地為基礎,建設中醫養生基地,目前已建成沃森田園養生休閒觀光園及醫藥文化旅遊接待中心等附屬設施,醫養健康產業鏈不斷延伸。
「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給海峽兩岸、社會各界了解慶雲搭建了平臺,慶雲將以八極拳為載體,打造慶雲和臺灣兩地的文化交流品牌,促進慶雲文旅康養產業跨越發展,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慶雲縣委副書記、縣長孫洪昌說。
閃電新聞 劉振 攝影 寧洪巖 德州臺 張予騰 慶雲臺 張海兵 張潤澤 孟飛 通訊員 張秀葵 王凡存 馬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