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入人心》音樂劇小哥哥圈粉無數 聊聊到底什麼是音樂劇(一)

2021-01-12 羊仔陪你聽歌

湖南衛視的原創音樂節目《聲入人心》自從開播以來便好評如潮,剛播出的第四期更是引起全網熱議。無論是王晰充滿磁性的低音,還是蔡程昱直衝雲霄的高音,無論是高天鶴華麗多變的花腔,還是周深如夢似幻的吟唱,都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而在觀眾深陷眾多小哥哥們的驚人的顏值和才華的同時,也讓一個名詞越來越被觀眾熟知,那就是音樂劇。

因為缺乏文化背景和氛圍,我國的音樂劇的發展遠不及歐美發達國家。甚至,很多音樂劇演員連生存都成為困難,更別說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了。而因為舞臺的有限,很有可能一個音樂劇演員都一生都不能演A角,聚光燈的焦點永遠屬於別人。音樂劇三個字,對於國人來說聽起來似乎很熟悉,但距離我們的生活非常遙遠。大部分人可能從來沒有走進過劇場去看過一場音樂劇。而音樂劇對於國人來說,也只是一項曲高和寡的藝術。真實的情況是,往往一部音樂劇的觀眾本身就是音樂劇演員出身。

而《聲入人心》這檔音樂節目的誕生,正是為了通過綜藝的手段顛覆觀眾對音樂劇和演唱者的固有印象,強烈的反差感將給觀眾帶來新鮮的體驗,讓大家重新認識更多高雅且極具正能量的音樂作品。作為一檔原創勵志聲樂競演節目,36位演唱成員在「首席」和「替補」兩個角色間輪換,而僅有的6個首席之位也將引發他們最為激烈的角逐。演唱成員對聲樂作品的演繹形式也將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多樣的變化,新鮮的組合和搭檔將給你別致的感受。 36位演唱成員也是在以往電視節目中難得一見的「高學歷、高素養、高顏值」的群體,他們來自世界各大頂尖音樂學院、藝術學院,包括中國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朱莉亞音樂學院、維也納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耶魯大學等,很多成員都獲得過世界級專業大獎。

在大家沉醉於《聲入人心》小哥哥們的美貌與才華的同時,羊仔作為課代表為大家補補課,和大家一起學習音樂劇的相關知識,在豐富自己的音樂素養的同時,也更能理解小哥哥們的艱辛與不易。

音樂劇,英文全稱為「Musical Theater」,常用簡稱「Musical」,顧名思義是以音樂與戲劇為主要元素的舞臺藝術,確切地說音樂劇是一種以聲樂、表演、舞蹈三項基本技能結合於演員一身,同時輔以舞美、聲光、特效等舞臺技術的戲劇表演形式。

嚴格意義上,西方音樂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公元前五世紀,音樂劇指的是包含舞蹈和音樂在內的一種悲喜劇。19到了都鐸王朝,舉辦的宮廷假面舞會逐漸在戲劇演出中加入音樂、舞蹈、歌唱和表演等多種形式,並配以昂貴的服裝和複雜的舞臺設計,繼而形成了最早的英國歌劇,標誌性的作品是 1656年《圍攻羅斯特》(The Siege of Rhodes)。

從 18 世紀起,英國最常見的一種音樂戲劇是敘事歌劇,這類劇目中會引入一些當時流行的曲調,並在戲劇表演中配上歌詞。1928 年上演的《乞丐歌劇》(The beggar’s opera)是當時敘事歌劇的代表,也是當時演出時間最長的歌劇,在 18 世紀 20 年代創造了演出場次近 150 場的紀錄。

1752 年,倫敦的企業家威廉·哈勒姆在殖民地地區開設了一家演員經紀公司,逐漸將英國的戲劇、音樂劇傳入美國,在此之前美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戲劇。早期的美國音樂劇主要是沿襲了英國的形式,比如喜歌劇、歌舞雜耍表演等。到了 18 世紀中葉,音樂劇開始在美國進行第一輪的「本土化」,英國音樂劇逐漸與美國的當地表演相結合,發展出歌舞雜耍、黑人說唱秀等多種形式,並傳回英國。

1866 年《黑色牧羊棍》(The Black Crook)的上演,標誌著現代音樂劇的開端。音樂劇作為通過音樂、舞蹈來講述故事的表演形式也逐步確立。同年,又出現了一批喜劇音樂劇,多通過音樂劇來反映紐約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這也是音樂劇逐漸走向通俗化、大眾化的重要一步。

19 世紀末,越來越多的喜劇音樂劇進入百老匯,開始出現美國風格的吉爾伯特與蘇利文音樂劇,一些成功的紐約演出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巡演。同時,在英國,音樂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逐漸出現了現代舞音樂劇、家庭友好音樂劇等多種音樂劇風格,配以流行音樂、輕音樂,以及一些華麗的表演,而這類演出也很快在美國得到複製。在此時期,英國音樂劇帶動著美國音樂劇的發展,而美國則在此基礎上又不斷融入本土化元素進行創新,再將創新發展的成果傳到英國,二者相輔相成。

1927 年,百老匯音樂劇《演藝船》(Show Boat)的誕生真正標誌著整合音樂劇的形成。通過音樂、對白、背景和織體來表現戲劇性主題。整合音樂劇中最重要的三個元素是音樂、歌詞和劇本。音樂和歌詞構成了音樂劇的配樂,而創作團隊決定劇本在舞臺上的演繹方式。相比之前的音樂喜劇、歌舞綜藝秀,在整合音樂劇中,創作團隊扮演更為重要的地位,也由此開始更加細緻的分工。整合音樂劇的創作團隊主要包括導演、音樂劇導演、編舞和交響樂演奏家。另外,音樂劇的技術團隊也會參與到音樂劇的後續創作中,技術團隊主要包括舞美、燈光、音響。在演出時間上,整合音樂劇沒有固定的長度限制,但總體上是在 1 個半小時到 3 個小時之間。一般由兩幕組成,中間穿插一個短暫的幕間休息。所有劇中的演員和主要歌曲會在第一幕中得到表現,第一幕往往伴隨著最主要戲劇衝突的出現而結束。第二幕會出現一些新的歌曲,並重複音樂劇的主題,最後解決戲劇衝突。在整合音樂劇中,歌曲都是根據情節和角色而進行設計,用歌唱的形式來代替原本戲劇中的對白。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理念上,我們所常提到的現代音樂劇正是整合音樂劇的不斷發展和延續。

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音樂劇無論是戲劇主題上還是表現風格上都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趨勢。尤其在美國,很多拉美元素、流行元素、搖滾元素被融入到百老匯以及外百老匯的音樂劇表演中,出現了搖滾音樂劇、概念音樂劇、巨型音樂劇等多種類型。音樂劇也越來越注重其文學性與思想性。20 世紀 80 年代,有著豪華演員陣容、高預算、大製作的巨型音樂劇多改編自文學著作,最具代表性的有至今仍風靡全球的《劇院魅影》和《悲慘世界》,這類音樂劇必須要依託長時間的演出才能收回成本。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一大批新一代的音樂劇創作人才開始湧現,音樂劇創作呈現出整體繁榮的景象。一些低成本、小規模的音樂劇再次回歸音樂劇市場,與大製作音樂劇並行,構成音樂劇市場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如《綠魔先生》(littleshop of horrors)、《蝙蝠俠:音樂劇》(Bat Boy: the Musical)、《結盟兄弟》(Blood Brother)。在此階段,大型企業也開始逐漸涉足到音樂劇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是迪斯尼戲劇產業,1994 年的《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1997 年的《獅子王》(The Lion King);2000 年的《阿依達》(Aida),從整體運作上進一步推動了音樂劇產業的發展與繁榮。

到了 21 世紀,音樂劇開始更加注重商業價值和產業化運營,百老匯以及倫敦西區也逐漸被重新定義為吸引遊客的商區,而不僅僅是音樂劇創作的輸出地。百老匯逐漸被一些大企業投資人所控制,這些投資人往往通過聯盟的方式來為某些音樂劇做聯合投資。但從市場表現來看,很多大製作的音樂劇如一些根據電影翻拍的音樂劇,2007 年的《指環王》(The Lord of Rings)、2008 年的《飄》(Gone with the Wind)等,均因詞曲作家缺少戲劇經驗,劇目難以吸引大量觀眾,使票房無法彌補高額的製作費而最終虧損。反而是一些小規模的劇目如《Q 大道》(Avenue Q)、《半醉的護花使者》(The Drowsy Chaperone)等在短期內獲得盈利。

從整個音樂劇的創製作形式來看,從 20 世紀至今基本沒有大的改變。只是在劇本題材方面更加豐富了,在技術表現方面更加先進了。從音樂劇的功能來看,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音樂劇不再單純的只是一種舞臺表演藝術,而逐漸演化成一種具有極大產業價值的文化符號,甚至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文化產業源動力。

相關焦點

  • 音樂劇盤點丨《聲入人心2》成員鍾愛的這12部音樂劇,你都提前get了...
    沒日沒夜搞聲1的日子仿佛還在昨天,《聲入人心2》的36位新成員就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試唱」表演。看完第一期,橙子深感音樂劇《鋼的琴》、《我,堂吉訶德》、《屋頂上的小提琴手》、《變身怪醫》裡的唱段不夠聽,於是把《聲入人心2》的小哥哥們節目開播前就公開的自己喜歡的音樂劇統計了一下,12部裡果然它的人氣最高……
  • 聲入人心?音樂劇火了,卻依然小眾
    不少人可能還記得那梅溪湖的36子,梅溪島的36子,兩季的聲入人心,請來了很多優秀的音樂劇演員和歌劇演員。 音樂劇火了嗎?火了,但是依然小眾。
  • 《聲入人心》成員頻上綜藝 主演音樂劇一票難求
    最近成功「出圈」的,是在大眾印象中「曲高和寡」的音樂劇!   在高口碑綜藝節目《聲入人心》播出時,音樂劇和幾位音樂劇演員成為熱議的話題。節目播完了,話題卻沒有結束,「聲入人心男團」以超高人氣登上新一季《歌手》,「梅溪湖36子」組成不同的小分隊,在各大衛視春晚及元宵晚會搶盡風頭,其成員鄭雲龍、方書劍的音樂劇門票開售即售罄……音樂劇成功「出圈」,綜藝節目的助力十分明顯。
  • 扎西頓珠:《聲入人心》舞臺上逐夢音樂劇
    湖南衛視《聲入人心》第二季近日開播,扎西頓珠動情開唱,一曲音樂劇《變身怪醫》中傑克與艾瑪互訴衷腸的選段——《只有你最懂》,贏得了眾多音樂劇粉絲的支持。大型原創勵志聲樂競演節目《聲入人心》因為去年的熱播,意外掀起了一股「音樂劇熱」,引發行業內外廣泛關注。時隔8個月,全新升級的《聲入人心》第二季再度來襲。
  • 《聲入人心》的男神們火了,中國音樂劇市場能跟著火起來嗎?
    另一位因《聲入人心》走紅的音樂劇演員是阿雲嘎,他和鄭雲龍是北京舞蹈學院09級音樂劇專業的同學,兩人因在節目中的默契配合和有愛互動,成為了節目中人氣最高的一對CP,被粉絲稱為「雲次方」CP(英文為Coupling,簡稱CP,表示人物配對關係。本意指有戀愛關係的同人配對,主要運用於二次元ACGN同人圈,近年來在三次元等其他場合也開始廣泛使用)。
  • 鄭雲龍音樂劇一票難求 《聲入人心》帶紅「寶藏男孩」 個人資料
    ­最近,由兩位音樂劇演員、一位跨界創作人、一位高音擔當組成的「聲入人心」男團被觀眾稱為「阿龍川菜」(阿雲嘎、鄭雲龍、鞠紅川、蔡程昱)。  ­私下高冷人設「崩壞」,鄭雲龍音樂劇一票難求  ­說起這個男團的走紅,就不得不提《聲入人心》這檔節目。選秀歷經快男超女、各種練習生,發展到把小眾的美聲、音樂劇、歌劇領域的才子、帥哥們輸送到大眾視線裡,令美聲出圈,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通過這檔「放棄偶像流量」的節目,發現了這些有才有顏、有修養的年輕大男孩。
  • 圈粉韓紅,被騰格爾怒贊,14歲當兵20北舞27春晚,今成音樂劇王子
    阿雲嘎一唱歌,同鄉人便說:「以後家裡要出第二個『騰格爾』了。」6歲那年,母親也走了,年幼的阿雲嘎不懂得什麼是癌症,只是一遍一遍地問:「我再也沒有額吉了嗎?」但他依然滿懷信心,只要有飯吃,有錢掙,有上學的希望,他就要拼一把。2009年,阿雲嘎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如願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專業,開始了自己的逆襲之路。「有志者,事竟成。」
  • 《聲入人心》播到第二季了,美聲、音樂劇出圈了嗎?
    在《聲入人心》第一季中,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全A成績畢業的歌劇演員賈凡和音樂劇演員陸宇鵬合作二重唱《翅膀》。陸宇鵬右耳長過腫瘤,手術後聽力受到影響,賈凡說:「我想給他插上一雙翅膀。」「我舅舅這樣一個遠在新疆的退休公務員,平時都不怎麼看電視,居然和我聊起了音樂劇的選歌和舞臺效果。」任洋覺得這太不可思議。
  • 《聲入人心》鄭棋元挑戰《埋葬秘密》實力演繹音樂劇式唱腔
    上周五,《聲入人心》第二季第二期節目精彩播出,「首席」成員之一的著名音樂劇演員鄭棋元作為最後一位被請教的首席,他選擇了一首頗有難度的作品——音樂劇《簡·愛》中的歌曲《埋葬秘密》作為首唱曲目。這首歌也是著名音樂人、青年作曲家祁巖峰的代表作品之一。
  • 《聲入人心》火了後,音樂劇的春天來了沒?
    2018年,阿雲嘎以演唱成員的身份參加湖南衛視聲樂演唱節目《聲入人心》,獲得很多關注。他曾說,參加《聲入人心》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音樂劇。 (盧佳/圖)史航:《聲入人心》這個節目,阿雲嘎現在回頭看是什麼感受?阿雲嘎:我在北京堅持十多年了,什麼都做過,這麼多年唯一堅持還是本專業音樂劇。
  • 一年三部音樂劇,沒有《聲入人心》,就沒有現在的梁朋傑
    曾經參加了《聲入人心》第一季的梁朋傑,在個人社交媒體平臺發表長文,講述自己參加演出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的心路歷程,他自比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自信稱自己是一個音樂劇演員,因為他知道,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音樂劇演員,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 聲入人心男團爭議中進歌手決賽,8首歌證明中國音樂劇將走向世界
    《歌手2019》殘酷的10進3突圍賽中,賽前並不被看好的聲入人心男團,憑藉一首《總有一天》以第一名的成績突圍成功,晉級《歌手2019》總決賽。而在上一周的歌王前戰中,聲入人心男團聯合進口小哥哥迪瑪希為大家帶來的《Forever Queen》更是點燃全場。
  • 音樂劇《瑪蒂爾達》登陸廣州 「小瑪蒂爾達」實力圈粉
    音樂劇《瑪蒂爾達》登陸廣州 「小瑪蒂爾達」實力圈粉 原標題: 昨日下午,三位「瑪蒂爾達」扮演者凱蒂·哈裡斯、索菲亞·波斯頓、摩根·桑託提前來到大劇院,與在場近兩百名觀眾親密互動,還帶來了經典曲目《Naughty(淘氣)》,三位小演員過人的唱功和驚人的表現力令現場媒體和觀眾嘖嘖稱讚。
  • 2019音樂劇明星集錦音樂會主演見面會 音樂劇演員沒有大咖一說
    夢開始的地方對於許多音樂劇圈的演員或幕後工作者來說,劇場,是他們夢開始的地方。在那裡,他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音樂劇,在那一刻,漫天星光落入眼中,心也被感動填滿。從此,音樂劇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大部分活躍在一線的音樂劇演員,走到今天,他們大多都經歷了音樂劇圈最艱難、最默默無聞的時代。
  • 《聲入人心2》還能順利「出圈」嗎?
    說起《聲入人心》,不少觀眾對這檔讓一眾音樂劇演員成功「出圈」的節目記憶猶新。因此,當《聲入人心2》回歸螢屏時,很多觀眾有著很高期待。從已經播出的三期節目看,《聲入人心2》引入更加多元的元素,眾多「專業第一」的學霸,以及國內頂級音樂劇演員、美聲歌唱家為爭奪首席席位展開激烈角逐。但觀眾茫然的是,那些在節目中聽起來「很厲害」的歌曲,似乎沒有激發大家「單曲循環」的衝動、那些簡歷「很厲害」的歌者,也沒有一炮而紅,這是為什麼呢?還有觀眾依然懷念第一季成員,甚至認為,等到他們「幫幫唱」的那一期節目,《聲入人心》才有再次「出圈」的可能。
  • 《聲入人心》熱度背後,中國音樂劇正在爆發前夜?|深度
    這檔名為《聲入人心》的節目,主打美聲音樂的年輕化,邀請了眾多年輕的歌劇/音樂劇演員、歌手和學生參與。  《聲入人心》11月初開播,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1。截至第六期播出,播放量超過4.2億。「音樂劇畢竟還是小眾,音樂劇演員如果能多一些曝光量,有一些音樂劇歌曲能被聽到,可能會增加很多普通觀眾對音樂劇的興趣,沒準就會買一次票。」費元洪對數娛夢工廠說。  節目的參與者也有著同樣的願望。音樂劇演員鄭雲龍在《聲入人心》上說:「希望通過這個節目,讓更多的人能了解音樂劇,走進劇場。」  《聲入人心》也的確讓一些優秀音樂劇演員進入了大眾視野。
  • 動輒百場,票房過億,「出圈」成爆款……盤點2019音樂劇關鍵詞
    音樂劇在中國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速度卻不可忽視。年初,一檔綜藝節目《聲入人心》不僅讓鄭雲龍、阿雲嘎等兼具偶像氣質和實力才華的音樂劇演員一舉成名,也吸引了不少粉絲因此走進劇場觀看音樂劇現場演出。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經典作品的引進上演,原來屬於小眾,局限於大城市的音樂劇,終於「出圈」走向大眾市場。無論藝術水準,還是產業規模,都已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並值得思考的領域。
  • 阿雲嘎坦言音樂劇演員沒有大咖一說
    阿雲嘎坦言音樂劇演員沒有大咖一說 時間:2019.06.29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聲入人心》成員推薦的音樂劇劇目及歌曲,每一部都值得看
    《聲入人心》這檔節目結束了,不知道大家對音樂劇和歌劇有沒有了解一些了呢?在每次選手們演唱的時候,官方都會有所介紹和推薦,哪些歌曲來自哪一部音樂劇或者歌劇,講述的是什麼故事都有所介紹,這次給大家做個總結吧,要是有機會的話,希望大家都能去劇院觀看一下。
  • 翟李朔天:「音樂劇演員」是我永遠的標籤
    卡司駕到 | vol.1 翟李朔天專訪前言2月17日,在那個"淫雨霏霏,連月不開」的二月中為數不多的大晴天,我們很有幸地請來了《聲入人心》的人氣音樂劇演員——翟李朔天,同來自iMusical的記者們一起簡單探討了一下音樂劇的現今發展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