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這些國產電影可不只是電影

2021-01-13 澎湃新聞

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突破600億元了,這裡面有多少你的付出呢?

到了年終,愛看電影的人會給自己的觀影清單做個盤點。評個年度十佳,比較著哪些電影給出最多感動,或者評個爛片TOP10,給自己辣過的眼睛來個清算。這次我想來盤上若干華語電影市場上有意義的電影,這些電影有好有壞,但共同的一點是,除了電影之外,還有額外的意義。藝術審美是個人的,但有些電影發生在2018年,讓我們看到的,應該不只是電影。

年度票房:《紅海行動》

春節檔冠軍的電影,從開年到年底依然穩坐年度票房冠軍的寶座。

36.5億票房的《紅海行動》告訴我們,主旋律電影可以很好看;告訴我們,賀歲檔不是一定要看喜劇。值得注意的是,一開始《紅海行動》在春節檔中是最冷門的一部,《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西遊記之女兒國》都是「IP」電影,排片遠超過這部。而一部並不算應景的片子全然憑藉口碑逆襲殺出一片「紅海」,觀眾們用電影票投票的方式告訴這個行業,他們對於好電影的判斷和訴求,IP和明星不是萬靈藥。

同時,以《紅海行動》為代表的是2018年整個春節檔的超強表現,從2017年底上映的《前任3》20億票房帶熱大盤開始,2018年2月單月票房突破100億,不僅刷新了之前73億的單月紀錄,同樣刷新了全世界電影票房的紀錄,絕對是今年電影的「開門紅」了。

在此還要感嘆一下博納於老闆的眼光。《紅海行動》春節檔排片墊底的時候他放話說「春節檔冠軍一定是《紅海行動》」,到了國慶的時候,幾部主要影片中熱度最低的《無雙》他同樣一早放話「鎖定國慶檔冠軍」。後來《無雙》一路逆襲的戰績大家也看到了,很聽自家老闆的話了。

年度貓膩:《後來的我們》

小清新的青春電影,懷舊的初戀情懷賣出了高價,尤其是在預售階段。之後的

退票風波

,也讓一部電影逐漸失去了它的焦點。作為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這部電影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從金馬獎項的肯定中也能看出。但在盤點裡提到它,是因為這部電影我們知道了,原來如今票務網站可以有一種「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的營銷新玩法。這部電影的「貓膩」讓之後貓眼、淘票票的專業版都上線了顯示「退票率」的新功能,而電影發行行業背後的深水和套路,也引發了眾多討論,是否被進一步推向規範未必能夠言說,但讓院線經理和觀眾更擦亮眼睛,對於市場回歸公平總是積極的。

順著這部電影可以再看另一部《

英雄本色2018

》,就電影本身而言是畫蛇添足、狗尾續貂的奇怪產物,搭著前些年的資本順風車,用IP,流量演員和新晉資本組合而成的典型項目。上映後票房口碑都平平,沒想到幾個月後導演丁晟突然在微博髮長文質疑電影宣發方光線傳媒在「宣發」和「票補」款項上存在問題,要求對方出示帳目明細。而光線傳媒回應稱已經按照相關合同履行宣發方面的合約,沒有權利和義務向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包括宣發明細在內的任何信息和資料,並表示不願意看到,「票房不好的都讓宣發背鍋的行業怪象」。且不說孰是孰非的因果關係,場外的這場熱鬧倒是讓普通觀眾都知道了,原來宣發的帳目是不能說的秘密呀,貴圈水好深。

年度爛片:《阿修羅》

這部電影也堪稱「修羅場」。號稱「歷時六年」耗資7.5億元,卻像個笑話,和電影裡劉嘉玲、梁家輝、吳磊三頭一身的形態一樣,一部「怪物」,是過去這些年裡面資本湧入電影市場帶來龐大泡沫的產物。而唯有上映三天就

撤檔

這件事情,想對片方說,幹得漂亮!希望它沒有捲土重來的一天。

年度過山車:《西虹市首富》和《李茶的姑媽》

今年算是「票房保障」開心麻花大起大落的一年。

暑期檔的《

西虹市首富

》,25.4億票房作為一匹黑馬爆紅得令人措手不及。在全民被「藥神」震撼得有些沉重的暑假裡,一部單純而接地氣的喜劇顯得比較討喜。

而《

李茶的姑媽

》成為了開心麻花歷史上第一部惡評如潮的電影。同樣改編自開心麻花久演不衰的舞臺劇,最終只剩下低俗的玩梗,觀眾便不再吃這一套。上映前被預測20億級別票房,不料上映後票房走勢可以形容為「急轉直下」。作為「低俗喜劇」的代表,《李茶的姑媽》的滑鐵盧值得引起創作者的思考了。

年度正能量:《我不是藥神》

今年最具話題性的電影,也是近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形容起這部電影,正面標籤滿滿,年度神片,高能票房,現實主義力作,電影推動現實改革案例……是的,我們終於有了一部有力量的電影足以讓現實向好的方向發展那麼一點點,我們終於能夠全民為一部有力量和意義的電影去買單。這簡直是,中國電影,這麼多年以來,最正能量的事情!

《我不是藥神》至今的豆瓣評分還在九分以上,對標的是《活著》《霸王別姬》這樣的華語電影傳世佳作。從電影本身來看,也有人會覺得不服,說它明明沒有達到這樣的藝術高度。而這部電影引發的討論在電影之外,不屬於電影本身。但電影之外討論越烈,反倒覺得這個9分在這個時代實至名歸。一部電影的生命不止發生在劇作演員畫面剪輯這些內部環節之間,它和觀眾的觀看共同形成一個新的生命體。這些年無數次聽到一種言論,說「生活已經這麼辛苦,進電影院就想開心開心,電影就是娛樂,為什麼要給自己花錢買難受」。至少「藥神」的票房和熱度,讓更多人心甘情願體驗了「花錢買難受」的意義。

而且,這還是一部青年導演的處女作,這就更有意義了。

年度轉型:《一齣好戲》

這齣「好戲」在好看之餘,傳遞給我們的一個好消息是:又有一位演員成了好導演。

這些年演員做導演的熱潮沒退過,但大多憑著的是熱錢的追捧,而非真正的本事。而《一齣好戲》帶來的驚喜是超乎意料的,黃渤沒有在自己的舒適區裡賺方便錢,甚至貢獻了一類中國電影市場上此前幾乎極少見的電影,四兩撥千斤地展現了「兩小時看完人類簡史」的創作野心。而13.5億的票房是觀眾給這份誠意和勇氣的回應。

相比之下,另一位演而(yi)優(ban)則導的包貝爾,用《

胖子行動隊

》給市場做了一份生動的反面教材。故事單薄,笑點低俗,最重要的是對於胖子重複的惡意詆毀,對女性庸俗的物化意淫,都讓這部電影的評分一降再降。真心奉勸想做導演的演員們,長點知識長點眼,長點胸懷長點心吶。

年度「情懷」:《愛情公寓》

「情懷」的這顆羊頭,終於在這部電影上映的經歷裡徹底腐成了一盤臭狗肉。《愛情公寓》在電影市場上的表現也堪稱「現象級」,首日排片45%,單日票房3.1億,預售破億。如此輝煌的成績,因為有「情懷」。粉絲說演什麼不重要。然而演什麼真的不重要嗎?

這裡我們來回顧一下這波神操作,把全新的盜墓故事,套上懷舊IP,改頭換面,硬扯情懷騙人買單,這個玩法也是令人長了見識。況且《愛情公寓》本身背著滿滿黑歷史的電視劇,為什麼要讓觀眾覺得欠了它一張電影票,簡直就是莫名其妙。好在之後急轉直下的劇情,這一屆觀眾立馬翻臉不認人的覺悟,還挺給自己的智商爭氣的。

年度黑馬:《無名之輩》

「好演員的春天來了。」趁著這句話的熱乎勁,《無名之輩》居然真的在歲末的電影院裡從《毒液》《神奇動物2》等歐美大片裡殺出一條閃耀的平凡之路。

上一部饒曉志的電影《你好,瘋子》票房慘澹,讓導演苦惱感慨「答對了題,老師卻不判分」。好在今年一系列表演類的節目,讓觀眾把演員的演技當回事去了解和品評。在「流量」們失效後,市場似乎更加渴望好演員帶來的能量。而任素汐恰逢其時地帶著「無名之輩」名頭殺入大眾視野,章宇也憑藉此片加深了在觀眾心中好演員的印象。作為一部兼具敘事技巧和人文關懷的小成本電影,好票房所昭示的好演員、好電影的春天,在這個「寒冬」裡顯得格外溫暖。

不過,也不是每一部口碑佳作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溫暖,比如藏語電影《

阿拉姜色

》受到不少觀眾的喜歡,這個不動聲色地將愛與道德、信仰與責任講得克制又動人的電影拿下國內許多電影節的大獎,也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年度最佳,但最終僅收穫了244萬的票房。此外,《

狗十三

》《

淡藍琥珀

》等文藝片同樣僅僅收穫了口碑而沒能走得更遠。

年度「失利」:《影》

這個歸類,其實是想說以張藝謀為代表的幾位大導演的作品,似乎都有些被「淹沒」得沒什麼存在感了。《影》作為張藝謀藝術探索的新嘗試,用了包括實力派、綜藝咖、流量小鮮肉的組合拳演員陣容,國慶檔6億級別的票房對於張藝謀來說真不能算成功。鄧超減肥的故事很勵志,但話題並不沒能轉化成觀眾看電影的動力。形式的用力和敘事的蒼白對比之下,讓電影顯得吃力不討好。

除了張藝謀之外,姜文的《

邪不壓正

》和徐克的《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也沒能帶來驚喜。姜文此次將第一主角讓位給了彭于晏,新鮮的肉體並不能填補觀眾沒能在電影裡接收到足夠養料的遺憾。而徐克似乎過於醉心特效了,不破案的狄仁傑觀眾也不太願意買帳。

年度期待:《地球最後的夜晚》

這部電影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公映。今年5月參賽坎城電影節時得到了「載入史冊的3D長鏡頭」這樣的評價,但這個不是筆者把它放進盤點的原因,而是這樣一部完全和絕大多數以娛樂為訴求的觀眾無關的文藝片,竟然預售破億元。在小眾的文藝片裡,這算「爆倉」級別了吧。

同樣今年亮相坎城的賈樟柯的《

江湖兒女

》,6000萬的票房是蜚聲國際的賈導從影二十多年的票房巔峰。而「地球」通過「抖音」和上熱門網綜的宣傳,讓原本曲高和寡的文藝片「下沉」到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可能並不算對口,奔著「跨完年和身邊的人說一聲新年快樂」去的普通觀眾,會怎樣評價這樣一部夢境般的非常規敘事電影。畢竟,當小眾電影只在小眾範圍內傳播的時候,也沒什麼機會見識大眾的看法。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部「文藝片中的戰鬥機」電影要刷新文藝片的票房紀錄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8國產高性價比電影鏡頭盤點,中國光學廠家開始集體發聲!
    影像麥客從去年就開始關注電影鏡頭全畫幅的動向,在9月盤點了高端全畫幅電影鏡頭陣容,請戳全畫幅電影攝影機即將普及,你的電影鏡頭投資策略應該如何選擇?。除了這些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鏡頭之外,還有哪些高性價比電影鏡頭值得關注?尤其是2018年我們見證了國產電影鏡頭的集體發聲,這給高性價比電影鏡頭陣容帶來了更為新鮮的血液。
  • 年終盤點!2016國產電影十大佳片 | 電影最TOP 40
    但今年這些統統沒有,回頭一看只有做完的40期節目和一堆公號文章,但這些並不是哪個人給我布置的任務,現在看來我也不知道要結束在哪兒。我平生第一次用幾乎一整年的時間,去做了一件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兒。其中的甘與苦,真是欲辯已忘言。好了,不扯這些有的沒的。年終必盤點,這似乎成了習慣,好像不做這麼件事情一年就不完滿。
  • 這些國產恐怖電影顛覆你的認知!盤點近十年國產恐怖佳作
    今天又到了分享恐怖電影清單的時間啦~上期《跟著恐怖電影環遊世界——中國站上篇》我們簡單分析了80年代-21世紀初期的國產恐怖電影,推薦了眾多精彩的國產恐怖電影。今天,守墓人推出《跟著恐怖電影環遊世界——中國站下篇》,盤點2010-2020十年間國產恐怖電影的高光時刻!有朋友會說,國產恐怖片嘛,都是笑話,用得著分兩期嘛,搞得這麼隆重!
  • 2018電影暑期檔盤點,這些電影你看了幾部?
    這背後,是中國電影觀眾的日漸成熟和國產電影創作者的穩紮穩打。1國家電影專資辦9月1日提供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8月全國城市影院票房173.77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國產片票房125.88億元,佔比72.4%,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票房前10名榜單上,包括7部國產片和3部進口片。
  • 2018年終電影盤點,神作爛片全都有,你看過幾部?
    今日推薦|2018年度盤點
  • 盤點國產電影票房十佳
    在票房貢獻上,進口片一直佔據著一大塊,但隨著近年來質量過硬的國產電影頻頻出現單部國產電影的票房也在不斷被刷新。那究竟我國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都有哪些電影,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一一盤點:這部國產首部硬科幻通過春節檔算是徹底打開了國產科幻的大門,從剛開始的資金鍊斷裂,到現在的國產票房第二位,《流浪地球》用實力證明了質量才是電影的生命。
  • 2018電影暑期檔盤點 這些電影你看了幾部?
    《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一齣好戲》三部「笑中帶淚」的喜劇片成為市場寵兒,《巨齒鯊》《風語咒》《動物世界》《北方一片蒼茫》《邪不壓正》等誠意之作也在市場上各有所獲……2018
  • 盤點一下2018年十部最值得一看的國產電影!
    2018年已經過去了,在2018年上映了很多影片,這些影片良莠不齊有好有壞,今天我就跟大家盤點一下,2018年十部值得一看的國產電影。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徐崢、章宇、王傳君等主演。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 2018年十佳國產電影,第一名根本毫無爭議!
    2018年的國產電影驚喜連連,既有票房爆款,更有不少口碑爆款。在2018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中,6部都是國產電影,更厲害的是,前4部都是國產電影。今天,就來盤點一下2018年的十佳國產電影。水墨風格的畫面富有美感且充滿意境,最出色之處在於結尾的巧妙安排,反轉的情節帶來了驚喜,而最後留足遐想空間更是讓這部電影提升了一檔次。No.9:《無問西東》豆瓣:7.6分票房:7.5億元四個時空的青春故事,獨立成章,卻又相互關聯,故事設定相當巧妙。
  • 2018年的幾個國產電影趨勢,世界並沒有那麼糟糕
    2018年即將過去,我們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盤點盤點今年的電影市場。
  • 盤點2018即將上映的國產電影,這七部或將入圍票房十強
    截止2018年2月28日下午3點40分,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突破100億大關,這也破了當月票房的世界紀錄。對於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來說,2018年的二月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個月,大年初一,中國電影票房12.6億,打破了全球單日票房紀錄,當日觀影人數達3200萬,打破了全球單日觀影人次紀錄。
  • 2018內地票房排行前10的電影,國產電影獨攬前3
    不知不覺2018年已經快要走到了盡頭,再過二十天,我們都將邁入2019年。
  • 2018口碑炸裂的10部國產電影!
    2018年的電影市場尤其熱鬧進口大片席捲各大影院而最令人驚喜的是不少高品質國產電影也在今年頻頻亮相今天,咪小咕就為大家盤點了 ✨ 2018國產佳片TOP10長按上圖二維碼觀看完整影片▲▲▲說本片是2018年國產電影TOP絕不誇張。
  • 2018國產電影海外票房成績單
    在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首次邁過600億大關,這其中,國產電影貢獻379億,不但創歷史新高,也將對進口片的優勢大幅拉大(進口片年度票房約
  • 2018年上半年電影盤點
    既有《復仇者聯盟3》、《侏羅紀世界2》這樣的視覺盛宴,也有《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這樣的喜劇電影,既有《超人總動員2》、《犬之島》這種合家歡的動畫電影,又有《暴裂無聲》、《我不是藥神》這樣有深度的作品,不過不比不知道,原來電影之間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各有千秋,讓小編一一盤點2018年上半年的各路電影。
  • 2018上半年電影票房報告,國產電影要崛起?
    );總人次為9.01億(去年同期為7.81億,同比增長15.34%);國產影片票房為189.65億元 (去年同期為105.31億元,同比增長80.1%),國產影片份額為59.21%(去年同期為38.74%)。
  • 電影大盤點|9分以上的國產經典電影,你看過幾部?
    窩在家裡,零食飲料備好,和家人朋友看看電影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國產經典電影,看看你看過了幾部,每一部都是影史經典,強烈建議小夥伴收藏起來,沒看過的趁著假期抓緊補上吧!TOP1:霸王別姬國產電影的巔峰之作。不瘋魔,不成活。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經看過了,如果您還沒看過,那麼一定這部可能是中國最牛逼的電影。
  • 盤點2018最好看的3部國產電影,哪些是你心中的前三甲?
    昨天我們聊了2018年不可錯過的國產電視劇,那今天來跟大家說說2018年在小編心中最好看的三部國產電影。歡迎大家圍觀,看看和你心中的「良心作品」是否一樣。第一名:《我不是藥神》和當時的天氣一樣熱辣辣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2018年的盛夏上映了。電影講述了中年男子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不成功的賣著「印度神油」,生意的失敗沒有為他的情感帶來一絲好運,反而他的妻子也受不了他的一事無成,帶著孩子離開了他。隨著不速之客呂受益的到來,他開始開闢出一條由印度代購「山寨藥」的致富之路。
  • 2018國產電影TOP3:《我不是藥神》瘋狂催淚,而它卻令人沉默無言
    而隨著今年的《流浪地球》的熱播,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國產電影的新方向與新的希望。那麼在去年的時候,依舊上映了不少好的片子。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2018年的國產電影TOP3,看看哪一部是你心中的NO.1?TOP3.《我不是藥神》其實,說句良心話,這部電影足可以問鼎2018年的最優國產電影行列了。而它也可以說是近年來最佳國產電影。
  • 盤點10部2018年國產片黑馬,中國電影看到了希望
    回顧2018年,國產電影交出了一份甚是令人驚喜的成績單。不但票房收入方面再創新高,而且電影的整體品質也有一定的保證。豆瓣8分以上的作品顯著增多,平均一兩個月就有一部高口碑的國產片引爆朋友圈,越來越多的觀眾願意買票捧場。有了更多類似這些驚喜之作,以及觀眾的慧眼識珠,爛片將會越發沒有容身之處。難怪人們常說,不管長夜有多黑暗,黎明總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