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幾個國產電影趨勢,世界並沒有那麼糟糕

2021-02-14 虹膜

2018年即將過去,我們終於可以坐下來,好好盤點盤點今年的電影市場。

有人說今年是寒冬, 600億大關勉強突破,多家電影公司股價下滑,就連平安夜的票房都創下了八年最低,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完全是。

與其說是寒冬,倒不如說是影視行業迎來了新一期的洗牌輪換。更優質的、更新銳的力量得以被看見,良幣開始漸漸能從劣幣中奪回市場,流量神話已經不再奏效,優質的內容和好演員的春天才剛剛來臨。

為了證明這點,我們分析了2018年院線上票房前列和最值得關注的影片,從中也能窺見行業的新趨勢,這些趨勢預示了中國電影之後發展的新方向,新希望。


趨勢一:國產電影強勢崛起


當我們回憶起今年最火的電影,大部分人想到的肯定都是《我不是藥神》,而非好萊塢的某部大片。

在2018的年度票房榜裡,前四名分別是《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票房最高的外片是《復仇者聯盟3》,只排到第五;而在前十的陣列中,除去《復仇者聯盟3》,也只有《毒液》和《侏羅紀世界2》,以及票房還在穩步上升的《海王》。

也就是說,2018年的票房前五名中,有四部都是國產電影,即便是在前十名中,它們也超過半數。

而在2017年,好萊塢的《速度與激情8》直接霸佔年度票房第二名,年度前十名裡外片也佔去了五部。

再往前的2016年,年度前五中更是有《瘋狂動物城》《魔獸》《美國隊長3》三部外片,國產電影在好萊塢大片面前的競爭優勢微乎其微。

由此再看今年,你就會承認國產電影的強勢崛起並非虛言,即便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漫威迷哀悼、堪稱年度文化現象的《復仇者聯盟3》都沒能擠進年度三強,其實也是在表明,我們的電影,正在逐步擁有與好萊塢正面競爭的實力。

這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電影工業的成熟化,類型片研習的精進無一不是原因,當然也還離不開這些電影背後的支持者。憑藉作品擠進今年票房最高梯隊的電影企業,除了有傳統「五大」的萬達、光線、博納之外,也能看到壞猴子影視、開心麻花影業這樣的新秀公司,以及阿里影業、騰訊影業這樣的網際網路影視公司。憑藉強勢平臺淘票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藥神》等影片背後,都能看到阿里影業的影子;而在《毒液》這樣的好萊塢A級製作中,也看到騰訊影業作為主要出品方出現,種種現象,都暗示了今年電影市場的另一個趨勢——新勢力正在擁有越來越大的行業話語權及影響力。

 

趨勢二:年輕導演+年輕公司

同時,在今年的電影市場裡,青年導演是無法被忽視的一個群體。

他們大致可以被分為三類,一類是純新人導演,都很年輕,處女作一出手就讓人驚豔,代表者有《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超時空同居》的蘇倫等等。

第二類則是在電影圈摸爬滾打多年的熟面孔第一次轉戰導演,他們也交出了觀眾認可的答卷,憑藉《後來的我們》一躍成為華語片最高票房女導演的劉若英,以《一齣好戲》票房和口碑雙收的黃渤皆屬此類。

第三類是青年導演中的自我突破者,他們曾經有過一兩部作品,但在今年拿出的新作卻讓人眼前一亮,比起前作體現出了讓所有人都能感覺到的明顯突破,比如《無名之輩》的饒曉志,他之前的作品《你好,瘋子》雖然口碑不錯,但票房表現並不理想,《無名之輩》的黑馬之勢讓他完成了自我躍升。

韓延曾經憑藉小妞電影《滾蛋吧!腫瘤君》為人所知,而此次的《動物世界》卻轉向了一個他自己從未嘗試過,國產電影中亦極為少見的工業化和漫改挑戰,最終票房5億,不算驚喜,但行業口碑不俗,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韓延的潛力。

如果不考慮舞臺導演經驗,這批導演裡大概還要算上閆非和彭大魔,從《夏洛特煩惱》到《西虹市首富》,時隔三年,他們從年度票房第五跨越到第四,票房卻足足上漲了11億。

這是代表了國產影片未來的一批導演,而他們之所以被看到,跟背後操盤這些電影的影視公司不無關係。

除了《無問西東》背後是老牌萬達,《後來的我們》和《一齣好戲》背後同有光線以外,《我不是藥神》來自壞猴子影視,《超時空同居》來自真樂道文化,都屬於寧浩和徐崢這對老搭檔對新人的扶持。《西虹市首富》則代表了近幾年異軍突起的開心麻花一系。《無名之輩》和《我不是藥神》背後也還有這幾年每每押中爆款的北京文化。

回看2015年,年度票房前十中,有八部都來自「五大」,而今年,這些勝利果實大多都被和這批電影人同樣年輕的新興電影企業摘得。

除了這些新興製作型影視企業外,還有一股力量同樣值得我們關注,《無名之輩》和《動物世界》雖然分別來自英皇和儒意,背後卻都有網際網路影視企業騰訊影業作為聯合出品方,《我不是藥神》背後也有阿里影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際網路正在影響,甚至改變影視產業。其中為首的要數騰訊影業和阿里影業,前者以「開放的內容平臺」為定位,是騰訊新文創生態的一環,業務線除創製外,還有版權、授權和宣發;後者主打「優質內容+新基礎設施」雙輪驅動模式。

與這些青年導演一樣,這些新興的影視公司也正在逐漸成為中國影視行業的主力軍。

趨勢三:聯合好萊塢打造爆款

猶如一位空降兵,今年暑假,一部中美合拍的B級怪獸片《巨齒鯊》,居然能和《碟中諜6》這樣的超A級製作平起平坐。在北美,它的首周票房甚至是《碟中諜6》的兩倍。

這是所有人都沒預料到的,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外合拍片都還深陷於要麼是中國演員打醬油的「特供片」,要麼就口碑票房都不盡如人意的尷尬境地。

《巨齒鯊》的成功或許和引力影視背後的操盤手姜偉有關,他早在1997年就參與策劃發行了《臥虎藏龍》,《巨齒鯊》光是在小說改編成劇本、實現中國在地化上就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最終我們看到這個故事中,中國不再是一個突兀插入的元素,而是在背景和人物層面都與故事深度結合。


這樣的成功合作並非今年的特例。在國內拿下近19億票房的《毒液》,騰訊影業是影片三大出品方之一。據Deadline爆料,騰訊影業能獲得影片三分之一的全球收益,保守估計超過1億美金。

另外,即將正式上映的《大黃蜂》,出品方中也有騰訊影業的身影,再加上拿下今年超級英雄電影最高口碑的《海王》和史匹柏的《頭號玩家》,騰訊影業也有助力中國區推廣,成立三年多來,在海外合作方面,經歷過《魔獸》《金剛:骷髏島》《神奇女俠》等項目,騰訊影業似乎越來越駕輕就熟了,合作模式也越來越趨向多元。

《毒液》

必須要提及的還有《捉妖記2》和《唐人街探案2》,前者有好萊塢頂級特效團隊工業光魔參與製作;後者則幾乎全程在美國紐約拍攝,深度與美國電影行業工會進行了合作。它們背後的安樂和萬達,則為我們提供了聯合好萊塢打造爆款的另一種思路。

商業類型片因為它們亮眼的票房和高討論度,是我們在一年盤點中最容易關注到的群體,而在它們背後,還有很多藝術電影,同樣構成了今年的另一股趨勢。

《捉妖記2》

趨勢四:藝術電影找到觀眾

如果你是藝術電影的關注者,肯定明顯感覺到這幾年我們能在院線上看到的藝術電影開始漸漸增加。像是《水形物語》和《三塊廣告牌》這樣的奧斯卡新貴,在加冕後不久就獲得了在國內上映的機會;諸如《小偷家族》這樣在歐洲電影節上斬獲最高獎的影片,也在國內拿下了接近一億的票房。

藝術電影在時效、關注面、票房上的逆襲不僅體現在外語片上,國產片中亦是如此。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將在今年的最後一天上映,其預售票房早早破億,創下了近年來藝術電影的最好成績。這樣的逆襲,雖然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一吻跨年」的營銷助推,但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了,只要找對了介紹它們的方式,觀眾們是願意走進電影院看藝術影片的。

藝術電影面臨的難題,並不是沒有市場與觀眾,而是如何找到市場與觀眾。

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尋得了某種平衡的《影》也可以被看做這股趨勢中的一員,它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在美學和文化層面上,張藝謀用這樣的一個故事,又一次完成了東方文化的對外輸出,影片在威尼斯電影節亮相後,中國山水、陰陽、太極一度引起外國觀眾熱烈討論。出品方樂創文娛、騰訊影業、完美威秀是背後的三大推手。

這是與合拍片並行的另一種「走出去」,在好萊塢超級英雄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強勢湧入世界各地的當下,《影》也為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提供了一種思路。

《四個春天》則是更為特殊的一位,紀錄片向來都是這個市場裡最「弱勢」的一類群體,而這部由陸慶屹執導的純私人化的家庭記錄式影片,不僅能走向院線,還頻頻得到多位明星的獻聲支持,這在幾年之前,幾乎完全不可能發生。

類似的還有佟晟嘉的《大三兒》,這部聚焦於小人物大三兒身上的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了艱難生活的熱情。

拿下《小偷家族》和《迦百農》中國版權的路畫影視同樣也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在世界最頂級、最具影響力、也是最重要的電影版權交易地之一的坎城電影節上拿下這兩部影片,不僅需要準確的判斷力,更要有當機立斷的執行力。

據路畫影視CEO蔡公明在採訪中透露,《小偷家族》的版權其實在獲獎前就已經敲定,雖然在影片獲獎後,中方還需要按約定支付一筆獎金,但對於他們而言,將中國觀眾喜歡同時又有藝術水準的影片帶到國內,是比押中最高獎更為重要的事。

《小偷家族》

 

趨勢五:市場多樣化

順著奧斯卡和歐洲電影節得獎作品進入院線的發展看去,我們還能發現,今年院線上不管是外語片還是國產電影,都開始呈現出一種多類型化的趨勢。

在國產影片中,有《熊出沒:變形記》這樣的動畫片拿下6億票房,亦有《四個春天》這樣私人家庭式紀錄片的亮相,還有《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類型片強勢進入春節檔的競爭,更有《阿拉姜色》《清水裡的刀子》這樣關注少數民族群體生活的影片。

在這些多類型、多語種的影片背後,是我們的電影市場接納能力在不斷擴大的表現。就以《海王》為例,影片先於北美一周在中國地區上映堪稱一場豪賭,而最終中國市場的票房和口碑表現,都極大地推動了此後影片在北美市場的賣埠能力。這證明,我們的市場不僅有著遠高於以前的吸納能力,更可以成為北美市場的風向標。

《海王》

在外語片中,有《寂靜之地》這樣小成本驚悚片,也有《龍貓》這樣的經典重映,《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花滑女王》這樣的小語種影片也開始變多。有數據證明,2018年的批片數量接近80部,去年的這個數字只有63部而已。

雖然今年批片的爆款產出不如去年亮眼,但多樣化、豐富類型、小成本外語片的引入,無疑也在證明市場的積極性和熱度,作為進口分帳片的補充,它們撐起了更為趣味性、次主流的市場。


《寂靜之地》

新的一年到來,是新的一輪競爭,也是新的一輪洗牌。在這場不動聲色的比賽中,比拼的不僅是電影是否吸引觀眾的內容實力,也是電影人踏實創作、突破自我、找到觀眾的能力,更是背後的各家電影企業如何在市場中謹慎前進,在扶持新人的同時挖掘更加成熟化、類型化的業態模式的耐心與堅持。

 

寒冬並不可怕,只要回歸電影品質本身,市場就一定認可,第一流的人永遠笑傲江湖。

合作郵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今年推薦的最後一部美劇,最好的總是最晚才來!

他已經是活著導演中最偉大的一個,每年仍拍一部沒幾個人能看懂的電影

看到一半以為是大爛片,看完才發現是年度絕無僅有的神作

《電影日子·2019電影歷》

365天,365部電影

極致美學設計,增加生活的儀式感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盤點及2019年發展趨勢預測(附圖表)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二、年度電影票房排行榜6部電影票房超20億《紅海行動》36.5億問鼎年度冠軍2018年一大批國產電影通過口碑實現逆襲,取得了優異成績,有六部電影票房超20億元。2018年度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有六部國產電影,四部引進片皆來自美國。
  • 2018年最好看的國產電影,第一名《我不是藥神》實至名歸!
    時間飛快,轉眼間已是2019年,最小的80後也已步入而立之年,而回望2018年,你又是怎麼看待過去的這一年呢?有多少收穫,又有多少遺憾呢?2018年,對國內電影票房來說,無疑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國內電影票房突破了600億大關。這裡,既有中國電影人的努力,也有你我對電影的支持。
  • 2018年國產電影女演員一番票房TOP10
    2018年已經過去了,各種關於年度電影的榜單層出不窮,今天我們也奉上一份關於國內女演員的榜單。那就是2018年國產電影女演員一番票房TOP10,上榜的都是一些實力派演員,而且年齡段上也是老中青三代齊亮相。Top10 閆妮閆妮在娛樂圈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雖然處在二線演員的序列,但是絕對算的是影壇的長青樹。
  • 2018年,19部國產電影讓人期待!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再創新高讓人對2018年電影市場充滿期待此前公布了今年的好萊塢大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 回顧2018年票房最高的三部國產電影
    根據國家電影局提供的數據來看,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國產電影票房為378.97億元,佔票房總額的62.15%。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2018年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榜前3名。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累計票房36.51億。票房位居中國電影史第二位。該片運用了"海、陸、空三線調度」和「實景拍攝"的拍攝形式。在非洲摩洛哥取景,從陡峻的高山到荒蕪的沙漠,從繁華的城市街頭到落寞的古城老巷,輾轉近十個地區 。《紅海行動》整部電影只有極少的文戲,角色的思想和情感都在幾個特寫鏡頭中展現出來,有一種無聲無息觸動心靈的感動。
  • 2018年高分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很深刻,李易峰動物世界很意外
    2018年已經接近了尾聲,回首往昔,今年不知道大家都是貢獻了多少的電影票。這幾年隨著國產電影的水平呈現特別好的發展趨勢,觀眾們的口味以及賞鑑水平都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了,而且現在人們的意識是會自願充當好電影的自來水,比如說這三部電影,在我的朋友圈裡面就時常會有人推薦,現在絕對不是過去那種酒香怕巷子深的時候了。那麼關於今年評分比較高的電影,主要還是我下面為大家介紹的,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呢?
  • 2018年五大喜劇電影,力捧國產影片,你看過幾部?
    2018年五大喜劇電影,力捧國產影片,你看過幾部?每一年都會出現一些優秀的電影,電影製作商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影片水平。2018年已經過去了,一些電影精華都留下來了,喜劇當然是最受歡迎的電影種類之一,因為大家看電影就是消磨時間找樂子嘛,下面我為大家推薦2018年五大喜劇電影,其中有三部都是國產片,國產片真的越來越好啦,支持!一、《我不是藥神》看完這場電影有多少人是紅著眼睛走出電影院的?
  • 2019國產動漫行業五大趨勢
    實際上,隨著經濟周期的迭代、市場消費群體的變化和娛樂內容消費的成熟,國產動漫上行趨勢毋庸置疑。綜合他們的經驗、觀點、規劃以及公開信息和小道消息,河豚君選擇以漫畫平臺、動畫產能、虛擬偶像、低幼動畫、以及消費&文旅5個話題切入,預測2019年國產動漫行業將出現的小趨勢 。
  • 2018-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運行狀況分析
    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共609.76億元(約合90億美元),較上一年有9.06%的增長,票房增長的總體速度呈現下滑走勢,但依舊位列全球第二,與北美電影市場的差距並沒有明顯縮小。  圖表 2012-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趨勢
  • 電影世界||2021年國產電影趨勢:類型電影全面開花
    伴隨著中國電影類型逐漸豐富、電影市場的不斷成熟,2021年類型電影的題材範圍變得更加多元——國漫宇宙深度開發,喜劇電影百花齊放,電影IP向多空間延伸,科幻類型片多維探索,犯罪題材充分挖掘,2021年待映新片整體呈現良好態勢。動畫:神話宇宙恣意生長自《大聖歸來》帶熱國產動畫市場後,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動畫電影在業內外掀起話題。
  • 2018年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
    值此,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發布《2018年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對這一年裡的諸多趨勢進行了展示和分析,更集合了觀眾與影評人之力,票選出大眾與專業人士心中的年度佳片。1. 助力600億,城市院線場次破億2018年,中國年度票房進入600億的時代。
  • 2018國產電影海外票房成績單
    在2018年,國產電影中出現了3部票房30億級的作品,2部票房20億級的作品,歷史票房榜單亞軍、季軍、第五名全部更新。然而,國產電影的海外票房成績,似乎並沒有多少長進。作品和市場、國內和國外形成的強烈反差,既令人尷尬,又令人費解:華語電影何時才能真正走向國際市場?
  • 2018年131部國產動畫電影立項,有這幾大特徵|三文娛
    1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發布2018年12月(下旬)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式通知。至此,全年電影備案、立項全部公示。三文娛整理了2018年12個月的完整備案和立項公示列表,發現,2018年共有131部國產動畫電影立項,創三年最低 —— 2017年有159部,2016年則高達182部。與2016年相比,2018年的立項動畫電影減少了49部。
  • 總局推薦2018年第三季度優秀國產電視動畫片
    《小雞彩虹(第五季)》《宇宙護衛隊》《阿優的奇妙實驗室(一)》等12部國產電視動畫片為2018年第三季度推薦播出優秀片目。
  • 2018國產電影海外票房成績單
    在2018年,內地電影票房首次邁過600億大關,這其中,國產電影貢獻379億,不但創歷史新高,也將對進口片的優勢大幅拉大(進口片年度票房約
  • 2018年進口電影報告:好萊塢大片不行了?
    2.國產片檔期優勢國產電影的爆款一般出現在春節檔,以及暑期檔的「國產保護月」中,特別是春節檔,2018年7天的檔期就吸金57.71億,單日,周末票房超越北美影市,而在這個檔期,往往都是只有國產片上映。引進片則只能在比較普通的檔期上映,哪怕像賀歲檔,國慶檔,觀眾也更願意選擇國產電影。除非國產片自己口碑不給力,2018至19賀歲檔就讓《海王》撿了個「漏」。
  • 2018年十佳國產電影,第一名根本毫無爭議!
    2018年的國產電影驚喜連連,既有票房爆款,更有不少口碑爆款。在2018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中,6部都是國產電影,更厲害的是,前4部都是國產電影。今天,就來盤點一下2018年的十佳國產電影。No.8:《江湖兒女》豆瓣:7.6分票房:6950萬元賈樟柯票房成績最好的一部,可惜票房終究還是沒有爆起來。《江湖兒女》便是一個時代的江湖縮影,道出了命運的悲涼。
  • 2018電影票房解析——排行榜及口碑榜
    二、國產電影票房解析隨著國內觀眾觀影心理的不斷成熟以及國產電影的精品化、多元化發展格局的出現,國產電影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8年截至目前,國產電影票房達到347.28億元,佔比更是高達64%。創下了2013年至今的新高。伴隨國產電影高票房的,是國產電影的好口碑。
  • 十大最佳2018年院線國產電影,你都看過了嗎
    2018年國內電影票房達到600億,雖然有保護月的作用,但是2018年無疑是國產電影擠水分的一年,爛片雖然依然蓬勃,但有質有量的電影相比以往,會顯得更加紮實。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十部最佳華語上映電影,到底有哪些,他們為什麼能上榜。
  • 2018年,國產喜劇的深度發展元年
    今年的國產電影中,喜劇並沒有佔太大的份額,但奈不住喜劇成為今年的國產電影排頭兵,在今年全年的電影票房排名中,前五的行列裡喜劇佔據了三席,小而精的成果讓國產喜劇電影走上新的臺階。如果說前兩年開心麻花和大鵬工作室在大熒幕上將喜劇大眾化,那麼今年的喜劇就向下的垂直發展,在讓人發笑之餘普遍性地展開了對人性的思考,有很多的喜劇會在爆笑過後給觀眾心裡敲上一悶棍,從荒誕凌空的劇情裡感受到現實的辛酸。在前兩年的電影市場中,綜藝IP衍生的電影都被劃分到喜劇的範疇裡,搞笑的情節和大團圓的結局使電影的畫風變得圓滿,但是其內容總是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