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被偷走的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都藏在這部澳洲電影裡

2020-08-28 墨村故事

在中國,沒有什麼比拐賣兒童更令人恐懼與憤怒。無論《找到你》、《親愛的》還是《失孤》,都能輕易戳中為人父母的淚點。人販子當然罪不可恕,可是,假如,偷走孩子的你根本無力對抗呢?

今日推薦澳洲電影《防兔籬笆》,請自備紙巾網上搜索。


在上文,我推薦了最具澳大利亞代表性的影片《Australia》,在這部電影的首尾字幕裡,介紹了一段令人震撼的灰暗歷史:20世紀初,澳洲政府為推行「白澳政策」,規定當局可以隨意從土著家庭中帶走混血土著兒童,送至教會或白人家庭,進行「去黑」同化教育。自1910至1970年,全澳近10萬名土著兒童被強行從家人身邊帶走,造成了無數人的悲劇一生。這些人,後被統稱為「被偷走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

其實,這兩段字幕,放在另一部電影裡更為適宜。

那就是《Rabbit proof fence》(《防兔籬笆》)。有一中譯名《末路小狂花》,另一譯名《漫漫回家路》,尚可接受。

電影海報

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本片根據澳大利亞原住民作家多莉絲·皮爾金頓·加利梅拉1996年的同名小說改編,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主人公原型正是作家的母親-莫莉·克雷格。這部講述年少的莫莉帶著兩位小姐妹,自白人訓練營逃脫,沿著綿延1500多裡的防兔籬笆,歷時三個月逃亡歸家的小說一經出版便引發轟動。6年後終被搬上大銀幕。

導演、編劇、製作皆為一人:菲利普·諾伊斯,澳洲一產量較高的導演。攝影是澳洲人杜可風,因任王家衛的御用攝影師而被中國人熟知。這也是他載譽歸鄉後所攝製的第一部澳洲電影。此片在各大電影節上獲得好評無數,更常被視作澳洲歷史教材在各國學校裡反覆放映。

常被當作澳洲歷史教材書

隨時被搶走的土著兒童

影片一開頭,便用字幕簡介了那部反人性的土著法及西澳土著人管理官員內維爾的「漂白」政策。隨著鏡頭緩緩拉開,廣袤無限的澳洲西部大陸美景展現眼前,畫外音則介紹了白人來此的歷史及這條著名的橫貫西部防兔籬笆的建成。

西澳的防免籬笆標誌

而主人公13歲的莫莉和8歲的妹妹黛西和10歲的表妹格蕾西,正是生活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每日在叢林赤腳奔跑,看鳥兒高飛,學母親外祖母狩獵,孩子們的臉上全是笑容。小小的部落,濃濃的親情,雖物質貧瘠,卻充滿了歡樂。

土著人們簡單快樂的生活

而這一切,在白人的眼裡,卻是野蠻與落後的象徵。女孩們應當被保護,被教導,成為純正的文明人。

警察強搶土著兒童

當警察到來,手持政府公告,強行帶走三個女孩時,無論是莫莉的掙扎,還是母親們的哀嚎,在政府的強權面前,都無力虛弱,不堪一擊。

汽車穿越西大陸,將孩子們送到了遙遠的摩爾河土著兒童訓練營。在這裡,孩子們要接受語言、宗教及生活技能的訓練,以便成為一個合格的白人奴僕或工人。

受訓的土著兒童

在營地裡,孩子們受到嚴厲的管制。被禁止使用土著語言和習俗,甚至被告之他們是沒有父親的孩子。惡劣的生活條件,嚴格的懲罰更讓她們身心飽受摧殘。

最嚴厲的管制

年歲稍長的莫莉不堪忍受,對母親的思念讓她下定逃離的決心。終於,在一個清晨,她帶著妹妹們冒險逃出了營地。

逃亡歸家之旅,也是見證人性之旅

莫莉牢記住母親離別時的話:家就在防兔籬笆的盡頭。聰明的她以防兔籬笆定位,向著故鄉一步步走近。

逃亡之旅

這一路上,她們乞討為生,遇見了形形色色的各種人。有伸出援手送上衣食的牧場主妻子,有熱心指路的打工白人小夥,當然也有一言不發就報警的大叔,更有謊言誘騙她們的同族。

見證人性之旅

當得知女孩們逃跑的消息,以土著保護人自居的政府官員內維爾勃然大怒,出動警察全力搜索追蹤。

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女孩們最大的威脅-營地派出追蹤女孩們的主要人物-穆都,也是一位土著。他甚至用上了祖先們代代相傳的狩獵方法,來尋找女孩們的蛛絲馬跡。

一路追蹤

女孩們忍受著飢餓和痛楚,一路膽顫心驚,躲避營地與警察的追蹤。終於,原本就立場不堅定的格蕾西出現了動搖,她聽信告密者的謊言,放棄了回家的夢想,被警察再次抓回營地,從此,音信全無。

再次被捕

而莫莉,咬牙背起妹妹,沿著漫長的防兔籬笆,一步步,走回夢想的家園。

當祖孫三代在夜幕降臨的土地上再次重逢,抱頭痛哭。觀眾是否會以為,從此母女相依,歲月靜好?

可惜結尾的字幕告訴大家這仍只是一個夢想。事實上,回家之後的莫莉仍是政府「改造」的對象,即便在她結婚之後。1940年她和兩個女兒再度被抓進摩爾河營地。大女兒多莉絲(小說原作作者),自小與母親分離,獨自在營地長大。

籬笆盡頭就是家

倍受爭議的電影

關於這部電影,其題材本身所飽含的巨大震懾力,曲折的故事情節再加上杜可風精心捕捉的澳洲自然風景都使其成為一部不容錯過的優秀作品。當然,客觀來說,它也的確存在著 「煽情有餘批判不足」這一缺陷。

作為一名離國10年的導演,菲利普似乎並不想挑起太多的政治紛爭。因此,在影片中他將曾經的政府錯誤和人權汙點全部歸咎於一名狂熱的種族主義者(內維爾)的個人行為,從而削弱了對這一社會問題政治根源的追問。

儘管如此,這部電影仍在當時引發了澳洲社會的極大爭議,很多新聞媒體對它進行了口誅筆伐,聲稱電影完全扭曲了事實真相,更有政府官員強烈要求劇組向政府道歉認錯。

被偷走的一代人

然而,真相到底是什麼?

生而為人,誰又比誰更高貴?又憑什麼來認定,一種文化比另一種文化更先進文明?

白人強行替土著選擇生活方式

​真相可以暫時被掩飾,被改寫,但不能永遠被埋沒。

在這樣一個移民國度,當人們唱著澳大利亞國歌,當人們唱著「We are one ,we are many」,人們所唱的,更多是外來者的心聲。而原住民們內心的傷痛,卻鮮有人體會。

正因如此,這部電影,對澳洲原住民,以及後來無數的澳大利亞人,在影像之外,有更為深重的意義。

相關焦點

  • 澳洲土著:被澳大利亞偷走一代人,卻從未被偷走文化與信念!
    因為大英帝國生怕把澳大利亞人給惹急了,使得澳大利亞出一個澳洲版的喬治華盛頓。從歷史來說,澳洲歷史上就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大規模的革命。但是呢,從現代文明的眼光來看,澳洲的歷史上血腥的過程還是有的。澳洲政府強制帶走土著人孩子的這段歷史,也是澳洲歷史上最無人性的一幕。這個事過去100多年了,直到2008年2月13號,土著長老還有上千名土著居民,從全國各地趕赴首都坎培拉,這一天,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代表新一屆政府和議會向澳大利亞被偷走的一代正式道歉,宣告了這段悲慘歷史的終結。
  • 電影《防兔籬笆》,讓我們看看一代人在澳洲的歷史中被盜
    無論是《找到你》、《親愛的》還是《失孤》都可以很容易地在為人父母中標記淚點。人販子是有罪的,但是如果是政府偷了你的孩子呢?你呢?我們推薦澳洲電影《防兔籬笆》,請自帶紙巾上網搜索。在上面,我推薦最具代表性的電影澳大利亞,在這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字幕中,介紹了一段令人震驚和黑暗的歷史:在20世紀初,為了實施「白澳政策」,澳洲政府規定當局可以從土著家庭中接收混血土著兒童,並將他們送到教堂或白人家庭接受「去黑」同化教育。從到澳大利亞近10萬名土著兒童被強行帶離家庭,造成無數悲慘的生命。這些人,後來統稱為「被偷走的一代」(TheStolenGeneration)。
  • 一部震撼你心靈的二戰電影,講述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今天和各位客官聊一部二戰時期的影片《地雷區》,它是由馬丁·贊裡維特執導,羅蘭德·莫爾,米科爾·弗爾斯加德、路易斯·霍夫曼、喬爾·巴斯曼等主演的影片。講述了1945年5月德國納粹投降之後,一群年輕的德軍俘虜被交給丹麥當局,他們被送往西海岸在丹麥軍官卡爾·萊奧博德·拉斯穆森的率領下,開始了極其危險的排雷工作。
  • 澳大利亞「被偷走的一代」——人種改造計劃
    屠殺原住民尚且不說,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澳大利亞政府推出了一個政策,差點就讓澳洲原住民徹底斷根!這個計劃的目的在於同化,當時無數的澳洲土著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孩子被帶走,寄養在白人家庭,因此那一代的孩子也被稱為「被偷走的一代」。
  • 【電影】你不知的五部澳洲小眾電影
    其實,在澳洲影院裡,也有一些不錯的小眾影片,下面就簡單給大家介紹幾部吧。鱷魚鄧迪(1986)《鱷魚鄧迪》將澳大利亞內陸和紐約市作為背景,主角是一個性格古怪的鱷魚偷獵者,麥克鄧迪(由Paul Hogan 扮演), 被一名美國記者邀請到紐約後,發生了一系列故事。
  • 一部電影,帶你認識澳大利亞
    在長達160分鐘的時長裡,它揉雜了愛情、戰爭、西部等多種影片類型,融入了種族、文化、宗教、自然、文明等多個主題,再現了上世紀三十年代澳洲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諸多事件,性別歧視,種族對立,牧業競爭,被偷走的一代,二次大戰,日軍轟炸…在這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亂世佳人》《走出非洲》《阿拉伯的勞倫斯》等大片的蹤影與痕跡。
  • 一部電影,帶你認識澳大利亞!
    在長達160分鐘的時長裡,它揉雜了愛情、戰爭、西部等多種影片類型,融入了種族、文化、宗教、自然、文明等多個主題,再現了上世紀三十年代澳洲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諸多事件,性別歧視,種族對立,牧業競爭,被偷走的一代,二次大戰,日軍轟炸…在這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亂世佳人》《走出非洲》《阿拉伯的勞倫斯》等大片的蹤影與痕跡。
  • 澳大利亞電影的一段歷史,雖然短暫卻十分輝煌
    《凱利幫的故事》(1906)隨後的幾十年裡,澳大利亞電影幾乎都處於冬眠期,雖然四十年代達到了觀眾入場人次的最高峰,五十年代英美片商看上了澳洲大陸獨步天下的自然風光,前來取景的劇組絡繹不絕,但那都不過是別人的風光。整個六十年代,澳大利亞本土獨立攝製的故事長片只有個位數,已經談不上還有電影這個行業了。
  • 歧視與不公,造成了半個世紀的悲劇,澳大利亞「被偷走的一代」
    而這些倖存的原住民後代,他們在澳大利亞民眾眼中,有著一個十分悲慘且發人深思的名字——"被偷走的一代"(英語:Stolen Generations)。一、歧視與不公的產物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0-50000年前,遠古的"芒哥人"經過DNA檢測被發現與現在的原住民有一定的關聯。
  • 關於烏龍茶,流傳著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傳說……
    這其中流傳著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傳說相傳有一位福建的茶農在茶山上採完茶後,將新鮮的茶葉放在背簍裡,徒步下山回家。下山時,山路崎嶇,背簍裡的茶葉隨著人體的顛簸也在不斷碰撞、搖晃。等到茶農走回家後摘下背簍,竟驚奇的發現這些新鮮的茶葉變得格外清香。茶農不知所以,便將這種茶稱為「烏龍茶」,也就是「稀裡糊塗的茶」。
  • 這部電影讓你看懂澳大利亞
    那時的天或許是暗灰的,海或許是腥紅的,映照著一段令人蒙羞的過去。這部電影卻將這些瘡疤一一揭開,帶你走近那段盛滿了愛與痛、承載著血與淚的歲月······     上世紀90年代,澳大利亞女作家多莉絲·皮爾金頓·加利梅拉出版的暢銷書《防兔籬笆》(Rabbit-Proof Fence)詳述了「被偷走的一代」的悲慘人生,並被改編成電影,引起極大的轟動。
  • 電影《元首偷走了粉兔子》裡小女孩一家為什麼讓希特勒如此害怕?
    電影《元首偷走了粉兔子》和寡姐主演的《喬喬兔》異曲同工。這兩部影片都是2019年底上映,都改編自反納粹主題的小說,都選擇了以孩子的視角來反諷這個沉重的話題,但影片表面的基調又都詼諧幽默。而《元首偷走了粉兔子》的原著是片中小女孩安娜原型的半自傳小說,其中的人物都真實存在,流亡過程也是原著作者的親身經歷。所以,《元首偷走了粉兔子》更貼近真實,也許是和影片原著揭露的那段往事有關。
  • 【扒一扒】澳洲旅遊局暴殄天物,原來這些如雷貫耳的電影大片都是在澳洲拍的!
    上集:【最熱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經典大片場景都是澳洲造,你造嗎?事後,德普對媒體發誓,電影拍完後終生不會在踏足澳洲國土。本來拍電影宣傳澳洲的一場好戲,結果變成了這個怪誕的結局,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部《碟中諜2》是由香港大導演吳宇森和阿湯哥一起合作,演出了史無前例的摩託車飆車大賽。也許那個時候正是阿湯哥和澳洲的國寶天后妮可基曼婚姻最幸福的當下,這部片子就是選在了妮可的家鄉雪梨拍攝的。
  • 《元首偷走了粉兔子》裡小女孩到底是啥家庭?
    電影《元首偷走了粉兔子》和寡姐主演的《喬喬兔》異曲同工。這兩部影片都是2019年底上映,都改編自反納粹主題的小說,都選擇了以孩子的視角來反諷這個沉重的話題,但影片表面的基調又都詼諧幽默。電影中全家開始流亡之旅是1933年,那時朱迪絲·克爾大約10歲。電影上映前8個月的2019年5月,95歲高齡的朱迪絲·克爾在倫敦逝世。這部電影也有著紀念這位老人的意思。
  • 這部神仙陣容的電影值得每個人去看
    明天這部電影就會正式上映,這部堪稱神仙陣容的大片,這部有望掀起國慶檔之後新一波票房高潮的電影,是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人聯合執導,張譯、吳京、鄧超、魏晨、李九霄等人主演,猛獁記者也從看過片的院線經理處得知,這部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而打造的影片,質量相當有保證,值得每個人去看。
  • 一部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動畫,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的作品就是基於南京大屠殺時期下的真實事件改編,來自電影大師楊德昌生前未能完成的動畫遺作。楊德昌是揭開臺灣電影新浪潮序幕的旗手,亦是整個華語電影界最無愧大師稱號的電影人之一。他曾經拿下坎城最佳導演獎,作品《一一》至今也被許多人視為最好的華語電影。
  • FILM | 這是屬於澳洲電影的「黃金時代」.
    一部好的電影給你更開闊的眼界,讓你更多的用腦思考,而不是單純的追求視覺刺激。電影裡的哲學,比書本更有趣,比生活更明了。電影讓人類延長了近三倍的壽命,它讓人明白了許多窮盡一生都無法明白的道理。用不同角度看待人生,接受你終究平凡的現實,卻永不放棄追求理想,心地善良,熱愛生命,享受當下。也許,明白了這些,你就領悟了人生的真諦。
  • 這部聚焦澳洲「超級碗」的電影,為何「被下映」?
    「墨爾本杯」自1961年創辦以來,到今年即將迎來第160屆比賽,在它漫長的歷史中,無論是冠軍的榮耀還是場上的選手席位,都一直被男性所壟斷著。《賽馬女孩》海報從影片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米歇爾·佩恩出身於一個「賽馬世家」,兄弟姐妹十人之中有八個都成為了職業騎手
  • 難得,華語高分電影片單,都在這裡了!(上)
    這部電影被譽為雄性荷爾蒙爆棚的影片——顯然不是因為片中男人多女人少,或是主要角色是男性——雖然它講的故事的確是以三個男人為中心的。 兇案背後也藏著巨大的陰謀,出獄不久的夜總會領班董小鳳正為帶舞女萍姐遠走高飛做著最後的準備。 因為這起謀殺案,宋老二、王友全和董小鳳三個人的生活都徹底改變了,三人的命運彼此牽連,在荒蠻西部上演了一場追兇大戲。
  • 電影《一代宗師》,一段遺憾的感情
    看完《一代宗師》後,我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這仍然王家衛的風格,故事的核心仍然是男女相惜終不能結合的感情,功夫,只不過是一個堅強的外殼而已。看片以前,我一直在想,王家衛說要重現民國武林的神韻,但是,具體該如何展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