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烏龍茶,流傳著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傳說……

2020-12-20 懶人茶舍

烏龍茶大家聽著不是很熟悉,但提到鐵觀音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其中鐵觀音就是烏龍茶中的一種茶葉種類,當然常見的烏龍茶種類還包括:武夷巖茶、鳳凰單叢、鳳凰水仙等。生活中茶葉的種類有很多,但目前最為一致的分類法是依據茶葉的發酵程度以及加工工藝進行分類。

中國目前茶葉的分類按發酵度分為綠、白、黃、青、紅、黑六大茶類,為什麼其中沒有烏龍茶,其實青茶又叫烏龍茶,那青茶為什麼叫烏龍茶?這其中流傳著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傳說

相傳有一位福建的茶農在茶山上採完茶後,將新鮮的茶葉放在背簍裡,徒步下山回家。下山時,山路崎嶇,背簍裡的茶葉隨著人體的顛簸也在不斷碰撞、搖晃。

等到茶農走回家後摘下背簍,竟驚奇的發現這些新鮮的茶葉變得格外清香。茶農不知所以,便將這種茶稱為「烏龍茶」,也就是「稀裡糊塗的茶」。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种放在背簍裡搖晃的過程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搖青」工藝。這也是烏龍茶區別於其他茶類的特色工藝所在。

「烏龍」,在福建的方言中有稀裡糊塗之意,雖然傳說缺乏一定的科學依據,但這也能讓我們很快記住烏龍茶這個名字,以及它的「搖青」工藝。

對於以前的人們來說,青茶經過搖晃後香氣撲鼻只是一個烏龍。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烏龍的謎團已經被解開。

在搖青的過程中,茶葉中的內含物質相互作用,由50多種增加到300多種,繼而產生了花果香等香氣。

與此同時,新鮮茶葉相互碰撞導致茶葉邊緣破碎,其中的茶多酚發生少量氧化轉化為茶紅素,從而形成「綠葉鑲紅邊」的外形特徵。

關於烏龍茶名字由來的傳說其實有好幾個,但目前這個傳說更方便大家識記、辨別。其中一個版本是說,在福建省安溪縣有一個茶園主人,這天茶園主人趁空閒去看曬制的茶葉,翻翻撿撿的過程中,突然發現一條烏龍,給這位茶園主嚇的幾天都沒敢再去,忐忑了好幾天等再去的時候,發現茶葉經過陽光和氧化,不似以往綠葉綠湯,但是滋味卻濃醇可口,於是這位主人便將這款茶命名為烏龍茶。

相關焦點

  • 關於烏龍茶的那點事
    今天我們點主角是烏龍茶,帶大家走進烏龍茶的世界:烏龍茶(英語:Oolong tea),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1、延緩衰老 烏龍茶和維生素E一樣有抗衰老功效。在每日內服足量維生素C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中維生素C含量持較高水平,尿中維生素C排出量減少,而維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因此,飲用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
  • 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 烏龍茶的禁忌
    對於烏龍茶這種茶飲,很多朋友會在生活中經常喝到,但是對於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我們卻了解的很少。其實,我們在平時多去了解一些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對於我們利用烏龍茶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烏龍茶的功效與作用1、改善聽力烏龍茶具有養顏、排毒、利便、抗化活性,消除細胞中的活性氧分子等功效。
  • 一部震撼你心靈的二戰電影,講述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一個接著一個,這一段在電影裡足足持續了近十分鐘,簡直是一個巨大的flag。在沒有確定主角光環的前提下,我們都心知肚明,接下來肯定會有一個人不小心成為「第一個死去的人」。漫長的等待,所有的觀眾都在煎熬。一方面有些「期待」那聲爆炸快點來,但又害怕那聲爆炸的到來。果不其然,那聲爆炸終於來了。這群孩子直面了他們第一個死去的夥伴。他們開始意識到在這裡沒有人在乎他們的生命,這裡的所有人似乎都在期待他們的死亡。
  • 民間流傳李白因喝酒太多,生下的兒子是傻子,歷史的真相是什麼
    李白的詩很多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他的詩灑脫不拘,非常的有個性,關於他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傳說,比如他與楊貴妃的恩恩怨怨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像這樣一個傳奇人物,人們也肯定也對這位大詩人的生活很感興趣,不過,民間卻有一些傳說,說大詩人李白的兒子是個傻子,如此才華橫溢的李白,兒子怎麼可能是傻子呢?
  • 經常喝烏龍茶減肥嗎
    核心提示:在日常生活中,關注自己外表的人越來越多,而且不僅只關注自己的外表,而且還非常的注重自己的身材,尤其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她們都想擁有苗條的身材,在平時很多人都喜歡喝烏龍茶,那麼,經常喝烏龍茶減肥嗎?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 黃金桂,茶湯金黃,香似桂花,烏龍茶中的極品,有一早二奇之譽
    我們都知道,白茶、黑茶、紅茶、綠茶、黃茶和烏龍茶是我國的主要六大茶系,其中,烏龍茶是這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一般來說,烏龍茶都屬於發酵茶,很多地方也稱之為「青茶」,是經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酵和烘焙等正常的工序製作而成的品質優異的茶。
  • 「豐都鬼城」的由來,關於鬼城的歷史傳說竟然有這幾個
    豐都,作為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鬼都,集中表現了我國人民對地獄、陰間、輪迴和神鬼方面的觀念。古稱「巴子別都」的豐都是在東漢和帝永元二年成立的縣,距今已有二千年左右的歷史。有關於「鬼國幽都」的說法,起源於《豐都縣誌》和晉代葛洪的《
  • 茶知識:什麼是烏龍茶(青茶)?
    烏龍茶(oolong tea),也稱青茶,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六大茶類中,特點比價鮮明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貢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安溪鐵觀音制茶大師獲百萬元重獎 推動烏龍茶傳承與發展
    12月18日,一場關於福建與廣東兩省工夫茶的深刻對話在福建安溪展開。 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兩大代表性傳承人共話工夫茶,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共同探討烏龍茶的文化與市場,傳承與發展。烏龍茶產業下一階段的突圍方向在哪裡?如何保持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趨勢?在這一場難得一見的烏龍茶的碰撞中可窺探一二。
  • 都市傳說:「蠟燭灣」是否真實存在?至今仍在發酵流傳的網絡傳說故事
    不知道各位曾經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過去看過一些節目或者一些視頻,但是之後想去尋找的時候不管怎樣都找不到呢?
  • 隱退一周年,江湖上依然流傳著關於她的傳說
    時光飛逝,一眨眼間,A拉已經隱退一周年了,儘管她人不在江湖,江湖上卻依然流傳著關於她的傳說。 她走之後,再無靈光 不在江湖,傳說依舊,或許這就是A拉的魅力所在吧!祝福她退役後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幸福美滿!
  • 100張贛州絕密照片,帶你揭開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974年滴文清路~~傳說中的文清路哦~~~這些老照片,讓我們看到了一段段關於贛州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後,誰還敢說贛州是一座沒有故事的城市呢?....
  • 盤點《秦時明月》鮮為人知的五大歷史人物原型,雪女讓人措不及防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五位歷史人物原型,沒有以上那麼大的名氣,所以稱鮮為人知,看看你都知道哪些?TOP5 盜蹠秦時明月江湖人稱「盜王之王」的盜蹠老弟,其幽默詼諧的人物形象,以及獨步天下的「電光神行步」,獲得廣大粉絲的熱愛。如果要說全漫中最精彩的動作戲擔當,盜蹠當之無愧。
  • 烏龍茶屬於什麼茶,烏龍茶和黑茶、普洱茶的區別
    烏龍茶是什麼茶烏龍茶是什麼茶?烏龍茶是一個茶類,所以不再屬於什麼茶。普洱茶是一個茶葉品種名稱,屬於黑茶類。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清香味,是介於不發酵茶和全發酵茶之間的一種。在六大茶類中,烏龍茶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最講究,所以烏龍茶也稱為工夫茶。烏龍茶的種類有哪些?
  • 重慶「85後」插畫師繪製山城美德傳說「獻禮」家鄉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重慶10月19日電 (記者 鍾旖)「青獅白象鎖大江」「三塔不見面,一塔河中間」「呼歸石」「金竹寺」……這些都是重慶在歷史長河中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不少情節已鮮為人知。作為一名「85後」插畫師,重慶崽兒(意為「小夥兒」)劉何躍自2013年起,用手中畫筆將傳說故事轉化為繪本。
  • 三分鐘看懂烏龍茶的分類
    關於我國6大類茶的分類方法,茶道君已經給大家講過白茶和綠茶的分類,還沒看過的茶友們可以回顧我們前面講過的內容,今天來講烏龍茶的分類。現在就開始跟茶道君一起進入烏龍茶的世界吧。烏龍茶,也稱為青茶,屬於半發酵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葉。
  • 烏龍茶的四大分類
    上述品種都是純種烏龍茶。在閩南當地,人們常將不同品種的茶混合採制或制好後混合拼配,這樣生產出來的烏龍茶統稱為「色種」。閩北烏龍茶講究的是「活、甘、清、香」和「巖韻」。大紅袍廣東烏龍茶主要產於廣東潮州地區,最知名的是鳳凰單叢和鳳凰水仙,其次是嶺頭單叢和饒平色種。
  • 聊一聊烏龍茶的做青
    烏龍茶的工藝特徵是做青,做青是怎麼來的呢?非常好玩,它是來自追兔子的故事。傳說有個年輕人,摘了一簍茶葉,回去的路上碰到一隻兔子,他就去抓這隻兔子。等他跑累停歇的時候,這隻兔子也停下來等他。等他休息好再追,兔子又繼續跑。就這麼追一會兒,停一會兒。最後也沒追到兔子,他只能失地回去了。
  • 《吳越春秋》的兩把寶劍:關於幹將莫邪的傳說
    在闔閭時期,吳國湧現出了一批著名的歷史人物,這些人使吳國的歷史生動、輝煌。在這些人中,除了貴族、官僚隊伍當中的伍子胥、孫武、伯嚭幾人,還有一對擁有著更加生動、傳奇故事的夫婦,丈夫叫幹將,妻子叫莫邪。他們都是鑄造寶劍的大匠人,他們的名氣,來源於他們所鑄造的兩口寶劍。
  • 關於中秋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人們往往會一家團聚,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它使大家有機會聚在一起,相互聯繫。在中秋節吃月餅只是一種形式。相傳在元朝時期,中原地區的大多數人民不願被蒙古人統治,他們起義反抗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