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致周星馳破產的影片,多年後再映獲高票房,極獨特的文化現象

2020-09-05 孤木覓林淘古今

01

25年前的《大話西遊》被稱為不可複製的經典,不能不說,其前世今生是一個奇特的文化現象。相關的一些歷史細節值得記憶和回味

  • 該片開拍前,沒有成型的劇本,只是一個大概的構思而已;
  • 西影廠的人看了劇本提綱後,覺得不可理喻,同意合作,是出於周星馳的號召力;
  • 影片成片後,西影廠有異議,藝術副廠長甚至認為是文化垃圾;
  • 1995年該片上映,票房慘敗,致周星馳的星彩公司倒閉;
  • 1997年後,此片在網絡上躥紅;
  • 2014年10月,該片上下兩集重映,票房不佳,十天後下檔;
  • 2017年,再映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創下了華語電影重映1.8億的票房記錄。

02

2018年,周星馳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談到了《大話西遊》。竇文濤認為,一段時間裡對《大話西遊》有過度解讀的地方。梁文道也認為是有些牽強附會。

竇文濤相信,周星馳最初的目的可能很單純,就是想搞笑,讓人開心,可是後來被人進行了很多闡釋。他問周星馳:&34;

周星馳略帶幽默地說:「我也希望大家覺得我很有水平,越高越好。」 他接著說,一個喜劇,首先要做到搞笑的效果,這個更重要。有一些很基本的東西其實是最難做的,能真的把它做到搞笑的話,太不容易,還是要把最基本的東西做好。

顯然,周星馳自己並不認同對該片過多的解讀,雖然他沒有直接地否認。

03

竇文濤覺得有一點很有意思,就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很多人對周星馳的喜劇著迷,每一部影片都要看。但當有人學他影片中的那些表現方法時,卻常被批為低俗。而同時,又有很多人覺得談周星馳是一種哲學,覺得很有文化。他問周星馳:&34;

周星馳笑答:&34;他很策略地將問題踢回給了竇文濤,避開了直接的回答,有點老謀深算的感覺。

竇文濤也沒有直接回答周星馳的提問,而是採取了迂迴的方式繼續訪談的話題。他說,很多港臺式的搞笑被內地稱為三俗,可是周星馳的表現手法,被大陸文化人和研究電影的人當成後現代主義的文本,用的那些詞都晦澀難懂,比如反諷、倒錯等。

梁文道認為,從星爺開始演電影,到後來參與執導,再到獨立拍片,他的喜劇裡面有個很重要的東西,其實就是自嘲。所謂的反諷、後現代、瓦解高雅,其實最根本的就是自嘲。有多懂得笑自己,就有多懂得自嘲,這一點很重要。

聽完兩個人的話,周星馳轉動著轉椅承認道:&34;

04

竇文濤繼續問星爺:&34;

周星馳說,其實那些搞笑的點子都來自於不同的地方,任何東西都會有啟發。喜劇有很多搞笑的方法,笑自己就是其中一個,可以說,自嘲也是喜劇裡的一個套路。

竇文濤問他是不是看過所有喜劇大師經典的影片。

周星馳回答:&34;對於常看什麼書的問題,他說亂七八糟的都看。並且坦陳自己並沒有從頭到尾完整地看過《西遊記》,只是看過一些片段。

對此,梁文道笑著插話道,星爺如果從頭至尾看完,就拍不出來了。

05

說到如何理解《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幾個人物的問題,周星馳說,唐僧的幾個徒弟也是妖怪,雖然跟著師傅去取經,但他們心裏面的魔性一直是有的。其實,好玩的地方就是唐僧,他帶著幾個妖怪在取經的路上,要面對其他的妖怪。他們對抗其他的妖怪,而自己就是妖怪,這個蠻好玩,裡面會有很多矛盾。

周星馳認為,唐僧師徒幾人的這個組合裡面充滿著戲劇性,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因此,梁文道問他是不是對西遊有一個特別的情結,因為很少有一個題目重新再做一遍。

對此,周星馳稱,他覺得這個神話故事裡面有太多豐富的環節,不同的段落裡面都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有很多東西現在最高的科技要把它做出來還是很難很難的,因為想像的東西太大了,比如海龍王、定海神針,都是曠世的想像力。肯定要把它做出來,就是不知道怎麼做,也是想了很久才得到現在這個方向。

聽到這裡,竇文濤對梁文道說:&34;

06

儘管《大話西遊》系列在1997年後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一路躥紅,但在2014年《大話西遊》系列重映前,對票房預計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會有上億的票房,另一種認為票房註定慘澹,甚至不會超過一般的驚悚懸疑的國產片。

看低票房者列出了幾個依據,除了該片的版權已不屬於周星馳,因此星迷會理智消費等等外,還認為該片由於在網絡躥紅而被嚴重高估,而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該片用怪誕的方式演繹了正經的事情,可以說,實際上是在無意中暗合了當時的思潮。而周星馳善於瓦解神像的藝術風格被人推上神壇,很可能會引起一些觀眾的反感,從而影響到該片重映的最終票房成績。

後來,不佳的票房證明了看低者當時的預計。

緣於此,該片2017再映時,立刻又引起了一番討論。

07

有人認為,《大話西遊》本身已被高估,重映版已不值,再映版更為不值。

另一種看法認為,該片把悲劇通過喜劇的手法演繹到了極致,這在整個華語電影中還未見到第二部。說它被高估了,正是低估了該片和周星馳。

後來再映的票房大賣。

一部影片重映後又再映,且票房還比重映時高,極其少見,值得探究。

該片從最初被看做文化垃圾,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藉助網絡逐漸成為一種文化圖騰和極具影響力的文化現象,可謂獨特。

有人認為,該片能成為很多人的電影文化記憶,是因為更多的觀眾認識到,其搞笑外表下蘊含著的關於責任和成長的主題,等等。

其實,這一切似乎都已經與周星馳無關。我相信,現在人們看它,更多的,是為了一種情懷。

--------END--------

相關焦點

  • 周星馳當年這部電影,票房慘敗致公司倒閉,為何多年後卻成經典?
    因為電影票房的失敗,在當年直接讓周星馳的彩星電影公司倒閉,那時33歲的周星馳,經過1992年的周星馳年,風光無限但是礙於周星馳當年強大的明星號召力,也只能是全力地配合他的拍攝工作,電影出來的票房效果也正應了西影廠的擔憂,他們希望的是能拍出類型之前《霸王別姬》那樣有深度影響的電影,然而這個《大話西遊》卻讓他們「看走了眼」。
  • 周星馳3部電影復映,執導的《美人魚》票房,遠不如其主演2部影片
    《美人魚》復映後票房並不如預期中的好!2部特別老的影片復映後,票房卻比半新不舊的《美人魚》好許多!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與《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復映後,票房雖然不如《誤殺》、《哪吒之魔童降世》,但卻比《美人魚》、《戰狼2》要好許多!
  • 周星馳3部電影復映,執導的《美人魚》票房,遠不如其主演2部影片
    電影院復工之後,復映了大批(無本生意)免分票房的經典老電影,其中周星馳的電影就復映了三部之多。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復映後票房並不如預期中的好!口碑也是迎來了一片差評,豆瓣網近幾天的評分都不高!或許,像《美人魚》這樣老影片觀眾已經在網絡上「看夠」了,已經讓大家找不到重溫的感覺了!就連影史票房最高的《戰狼2》,此番復映票房也不如意,票房遠不如去年上映的《誤殺》、《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的「新片」復映!但,周星馳2部特別老的影片復映後,票房卻比半新不舊的《美人魚》好許多!
  • 當年票房慘敗,反響平平的3部電影,為何多年後卻被眾人奉為經典
    有些電影,當年在上映時卻反響平平,票房不高、話題不夠,有的可能還出現賠本現象。但在多年之後,這些電影反而卻成了經典,甚至很多影評人士,又或者電影發燒友等,時不時都會拿出來做出對比。今天,十點叔就給大家盤點盤點,那些年被遺忘的「金子」!
  • 《回魂夜》:大話系列撲街後,周星馳迎來最低票房,劉鎮偉敗走!
    這個說法指的是,周潤發、周星馳,以及成龍就代表著高票房的保證。三人中,因為年齡原因,成龍出道最早,成名最早,崛起的也是最早。他前期經歷了迷茫期後,在袁八爺父子倆的通力打造下,以《醉拳》和《蛇形刁手》確立了動作喜劇片的風格,就此一路走紅。
  • 兩部新老影片讓電影院票房再創新高
    網視導讀:上周末,電影院的活力被兩部電影點燃,一部是重映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另一部是點映的《八佰》。​截止目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累計票房已突破1.54億,其中,重映這四天的票房達9800多萬。《八佰》雖然只是點映,但話題已經相當高,8月14日點映當天,票房就突破1千萬。
  • 蒙太客專欄|臺灣現象級影片與大陸票房神作的「兩地境遇」
    這一系列的政策為臺灣電影在大陸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從2010年開始,每年在大陸上映的臺灣電影數量在不斷增多。但少有能在兩岸同時引起巨大反響的作品。不是臺灣現象級影片在大陸石沉大海,就是大陸票房神作在臺灣遭遇滑鐵盧,同一部作品兩岸票房差距巨大。  來源:網際網路,部分電影票房僅有通稿信息,就不列在表上了。
  • 羅慧娟是周星馳一生最愛卻命運坎坷 破產耳聾今患癌去世
    今年周星馳的電影橫掃華語院線,一部美人魚更是成為中國票房冠軍。但如今已經54歲的星爺卻至今未婚。
  • 華映正式進入破產重整 華映科技業績補償獲賠比例或甚微
    30日早間,華映科技公告稱,中華映管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申請的緊急處分已於2019年7月29日屆滿,緊急處分期間依法已不能再延長。
  • 李連杰「最差作品」,半個月就下映,票房僅1千多萬,今卻成經典
    ,導致在上映的時候,熱度並不是很高,僅僅上映半個月,就因為沒人看就下映了,總票房也只拿下了是1450的票房,而且口碑也是十分低下,而這部作品也是李連杰所有作品中口碑和票房最差的片子!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現在看來,這部影片卻成了大家心中的經典,或許是時代背景不同所導致的文化差異吧
  • 李連杰「失敗之作」 上映16天就下映,票房才1000多萬,今成經典
    上映16天就下映,票房才1000多萬,今成經典 現在的星爺的名氣有多大,曾經的他就有多落魄。其實周氏喜劇風格,是在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突然爆紅之後,才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的。星爺的《大話西遊》在上映了多年之後突然爆紅,也是因為當年的很多大學生在看了這部影片之後,給了星爺的這部影片以很高的評價。
  • 為什麼電影股都在映後「見光死」?
    然而,在節節攀升的票房數字和加速復甦的大盤背後,我們看到,從復工後上映的首部國產大片《八佰》起,無論是國慶檔兩強《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亦或是上周公映的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影片《金剛川》,卻無一例外均遭遇了影片上映後主要相關公司股價不漲反降的特殊待遇。
  • 周星馳成名後的兩次配角,就服第二個,比主角片酬還要高
    作為華語電影的「喜劇之王」,周星馳的無釐頭電影可謂風靡了整整一個時代。在九十年代時期,他是最賣座的「雙周一成」之一,其主演的影片多次打破票房紀錄。因為名聲在外,所以很多影片都打著他的旗號圈錢,有時候即使只是出演配角,片方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 落選訓練班十年後,周星馳成為票房霸主,梁朝偉卻接連票房失利
    起初,梁朝偉並沒有成為演員的意願,反而是周星馳對此興趣濃厚。周星馳在1980年成為電視臺的特約演員後,又於1982年報名第11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怎料,報名的周星馳沒被錄取,反而是陪同他前來的梁朝偉被錄取。但周星馳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進入夜訓班學習。
  • 西影經典IP創奇蹟 《大聖娶親》加長版票房過億
    然而沒想到,僅僅上映了四天時間,《大聖娶親》的票房就衝破了億元,截止16日18:05,《大聖娶親》票房過億,開創了華語復映影片的票房之最。4小時,也就是提前到13日晚8時上映,僅僅36分鐘後,票房就達到了2600萬元,衝破了華語影壇2D影片的復映記錄。
  • 周星馳《大話西遊》重映,首日票房15萬,無釐頭情懷還能持續多久
    月24日首映的兩部影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和《喋血戰士》,票房都突破了100萬。在7月24日當天,有兩部電影的重映引發了關注,那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和《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因為時長限制而被拆成兩部的電影,在當年進入內地時曾掀起一波無釐頭熱潮,至今還讓不少老觀眾深深懷念。
  • 周星馳《大話西遊》重映,首日票房15萬,無釐頭情懷還能持續多久
    周星馳《大話西遊》重映,首日票房15萬,無釐頭情懷還能持續多久文/娛樂酸檸檬儘管上半年電影市場遭遇重大打擊,但是隨著各大影院的陸續開放,回暖趨勢日漸顯現,截止到本文發布時間,7月24日首映的兩部影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和《喋血戰士》,票房都突破了100萬。
  • 從內地票房變遷史,看周星馳所謂「江郎才盡」的原因
    很多觀眾認為,周星馳近些年把重心轉移到內地市場之後就愈發呈現出「賣情懷」、「江郎才盡」的狀態。其中關於審查制度、文化差異等影響因素的分析已經有很多了,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想從最現實的「票房」因素,也就是這二十多年來的內地票房變遷史,來談談對於周星馳這樣的港臺電影人的創作影響。
  • 為什麼當年票房失利的《大話西遊》,會在20世紀末的內陸回溫?
    為什麼當年票房失利的《大話西遊》,會在20世紀末的內陸回溫?提起《大話西遊》這部作品,不禁讓人回味無窮,這部劇在開拍時,就不被看好,全劇組都在大罵周星馳是個瘋子,劉鎮偉覺得自己寫了個天才劇本,卻被當時的人們噴的體無完膚「這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兒」。
  • 不是臺灣現象級影片在大陸石沉大海,就是大陸票房神作在臺灣遭遇...
    不是臺灣現象級影片在大陸石沉大海,就是大陸票房神作在臺灣遭遇滑鐵盧,同一部作品兩岸票房差距巨大。歷史因素和動蕩造就了海峽兩岸文化雖同宗但卻漸行漸遠,沒有共同的文化認同感是無論怎麼修改劇本和臺詞都無法彌補的,這關乎受眾的情感寄託。臺灣電影的歷史非常具有戲劇性,可以說是將重大的動蕩和發展在極短的時間內壓縮,它的反響和後續影響是劇烈的。從當年用瓊瑤影視劇引領亞洲文藝風潮的領軍者到被壓抑扭曲的政宣工具,到突破枷鎖的新浪潮運動的到來,再到今天徘徊於電影工業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