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介紹臺灣的小吃美食Are you ready?
因為工作關係,我常年在世界各地遊走,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 「臺味」,所以只要飛機落地,我一定拖著行李箱先找到滷肉飯美美的吃上一頓,才算感覺是真正的回家,這種情懷就像北京人在美國找水餃,日本人在中國找壽司一樣。
雖然世界美食遍地開花,但對每個人來講,都不如舌頭的評判來的更真實,尤其是根植於味蕾的家鄉味道。來臺灣旅遊除了賞臺灣美景、人文風情以外,更要嘗上臺灣味道,這樣臺灣之行才真的不虛此行。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屬於真正「舌尖」上的臺灣。
臺灣因歷經早期的先民移民,民國的大時代融合,這些獨有的歷史背景和數百年的風雨積澱,造就了現今多元化的臺灣。在歷史的車輪一路前行的同時,也未曾忘記給這片土地不斷注入新的元素,臺灣美食就是這些元素的其中之一。
除了歷史跟民族的融合外,臺灣也歷經了幾次環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美食與眾不同,臺灣人民在「吃」上面做足了文章。因此就衍生出很多的創意美食跟小吃。也成了除了風景觀光外另一個閃亮的賣點。
淡水老街
想到這裡,不得不回到淡水老街,最好吃的阿給在淡水,雖然位置偏離老街,但絕對值得一走,每天下午兩三點前就沒有了,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阿給是我年少時期的最愛,淡水老街阿給的味道也因我久久不能釋懷的鄉情,伴我一路走到今天,每每想起,都覺得心裡暖暖的。
永康街
臺灣牛肉麵,在大陸也可以看得到招牌,但是不知是不是正宗,而說到牛肉麵就一定要去永康街走一走。永康街的牛肉麵當屬永康公園旁邊的那家最為正宗,最早只是靠著別人家的牆搭起一個棚,零散放四五張小桌,老闆(應該是姓鄭,)廣東人個頭不高,退伍軍人,生性靦腆,不善言詞,很少招呼客人。來的都是常客,大都懂得規矩。大聲下單並自己排隊取食,忙起來連找錢都是客人自己來,生意出奇的好。很多演員、明星,下了妝都會到這裡來宵夜,我看過西裝革履的客人對著老闆滿臉堆笑……只為一面,實在好吃。
後來,有了店面,換了新的推車在店門口賣牛肉湯,從下午五六點鐘到晚上,賣到刮幹為止。忍不住告訴你,當年我和這老闆交情不錯,我去吃麵的時候,如果他很忙我也會幫他打打清湯。他曾告訴過我牛肉湯加的是什麼佐料。只是這是商家機密顧及店主的權益,在此礙難透露。
永康街的美食除了正宗的牛肉麵之外,還有席捲全臺灣的芒果冰,那一年,因為芒果盛產,永康街這家冰店就把芒果加在原有的冰品上,經過精心調配,製成了芒果冰,讓顧客讚不絕口,造成排隊熱潮。隨後便出現了處處可見的芒果冰,而永康街這家冰店也就理所當然成了芒果冰的發源地,並成為了永康街最響亮的招牌之一。
永康街,還有一個同時期代表臺灣美食揚名國際的「鼎泰豐」
若問我臺北有哪一樣美食推薦必吃,那鼎泰豐一定是答案之一,這間以小籠包聞名的餐廳,不僅在臺灣名聲響亮,分店還遍布世界各地,全世界的遊客來到臺灣,也都會去鼎泰豐朝聖一番。鼎泰豐的小籠包不油不膩,皮薄得透光,沾上醬油、醋,再搭配一點薑絲,口感實在完美!雖然一籠200多臺幣的價格,看似貴的離譜,但美味度絕對堪稱一流。
除了小籠包以外,他家的原盅雞湯、酸辣湯、粽子、排骨蛋炒飯、紅燒牛肉麵、鮮魚蒸餃、芋泥小籠包等也都是相當熱門受到推薦的菜色,個人除了小籠包以外,個人強力推薦排骨蛋炒飯。
公館夜市
曾經很多人問我什麼是大腸包小腸,其實就是米腸切開,夾上炭火現烤的香腸,灑上香菜、大蒜切片、薑末,淋上自製的甜辣醬提味,包裹在塑膠袋裡壓捲成橢圓型。大腸包小腸是臺灣特有的小吃料理,一口咬下糯米腸厚實的口感,糯米越嚼越香,傳統的古早味十足!
位於臺北公館夜市中在地有二十年歷史、著名的大學口大腸包小腸,是許多觀光客拿著指南尋訪,或是來公館逛街遊玩的遊客必要一嘗的特色小吃。老闆手腳利落的把手工自製的糯米腸剪開,放上炭火、烤出香噴噴的鮮嫩香腸,放在糯米腸外部紮實裡面柔軟的口感粒粒分明不黏牙,加入花生香味四溢,讓人一口咬下就愛上它的滋味!
饒河街夜市
饒河街夜市也是一個品嘗美食的絕佳地。蚵仔面線,曾一度讓臺灣拍攝美食節目的主持人讚不絕口。還有現場製作的胡椒餅外酥裡嫩,餡料考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東山鴨頭也是臺灣小吃的另一特色以鴨頭、鴨脖子為主,也有鴨翅、鴨內臟、鴨舌及其他食材,以糖漿或麥芽糖、醬油、中藥等配材調味。將鴨頭以醬汁滷煮,讓醬料味道進入食材。再以高溫將食材油炸至金黃酥脆,是臺灣普遍實用的休閒宵夜點心。
另外還有一種比東山鴨頭更為普遍有的小吃叫鹽酥雞,他的普遍性可以從大街小巷到百貨商場都可以看到。由此就可以看出他受歡營的程度。
在臺灣,有「藥補不如食補,醫食同源」的飲食觀,藥膳食補因此盛行,而藥燉排骨就是用中藥材搭配豬排骨燉煮,經過長時間燉煮的中藥材湯汁略帶甜味,形成了屬於臺灣的獨特味道,成為臺灣民眾的首選。
基隆廟口夜市
基隆廟口夜市是我心中最地道的小吃夜市之一。
基隆廟口夜市必吃的美食:鼎邊銼、營養三明治、天婦羅、奶油螃蟹、泡泡冰
來基隆廟口,如果沒有吃過鼎邊銼,就等於沒來過基隆廟口吃小吃
百年吳家鼎邊銼起源於公元1919年,是基隆廟口最早的小吃攤之一,遵循傳統方式手工製作的鼎邊趖,湯頭用魷魚、香菇…等食材煮成,搭配用白蝦仁、鮮肉與新鮮鯊魚漿製作蝦羹與肉羹,及金針、魷魚、竹筍…等12種上選物料,不可錯過的好滋味。
「陳記泡泡冰」,口味有10多種以上,人氣第一的是花生口味,香氣十足口感綿密,就算是寒冷冬天,也是大排長龍。
「廟口天婦羅」,選用肉質綿密的虎紋小鯊魚肉,搭配細緻的鱈魚肉製作而成,參雜著花枝塊的顆粒口感彈Q有咬勁,每一口都吃得到海之鮮美,搭配食用的小黃瓜與蘸醬也都經過特殊設計,讓天婦羅更添美味。
營養三明治,擁有如潛水艇相似的外觀,與平常三明治不一樣的是,三明治使用的是吐司麵包,營養三明治卻是用長橢圓的麵包來製作的。
當美食遇上臺灣,就像當啤酒遇上世界盃一樣,不能分割,也捨不得放下。可以跟大家分享的臺灣小吃實在是太多了,沒法一次全部跟大家分享,當然現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城包括國內也都可以看到部份臺灣小吃的蹤影,或許是因為食材取料的關係,都失去原本的 」臺味」。
今天,我把這是屬於我「家的味道」與各位朋友分享到此,後續還會不定期的分享我認為不可錯過的美食。希望你們通過我的分享,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不同的臺灣味道。
(本文轉自公眾號「愛玩幫」)
如果覺得內容還有意思,就請分享給朋友們吧^_^
怎麼關注重慶市渝臺經貿文化交流中心:
方法一:點擊「朋友們」→ 添加朋友 →「搜號碼」輸入「CQSYTJMWH」
方法二:點擊右上角的或後,選擇「查看公眾帳號」或「關注公眾帳號」
方法三:掃描二維碼加關注
歡迎有識之士在我中心的支持協助下開展赴臺考察、招商引資及項目合作,垂詢熱線:023-63630935!
請大家關注一下吧^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