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至,風清氣爽。5月12日至29日,受疫情影響,延遲一個多月的貴陽市體育中考拉開大幕。對於貴陽市教育系統而言,這場考試,不僅考驗著近5萬名初三學生體育能力,還考驗著全市教育系統在非常時期,開展體育中考組織力及執行力。
十八個日夜,432個小時……近5萬名初三學生參加,期間,零失誤、零差錯、零投訴!看似簡單的一組數字背後,體現的是貴陽市教育系統在加快「教育立市」步伐過程中,克服重重壓力,堅持開展體育中考的初心與決心!
考與不考 讓科學進行研判
少年強則國強,學生的體質關係著民族的強盛和國家的未來。不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學生們體育鍛鍊的時間明顯減少,加之全國各地各級學校複課後,體育課上發生多起危險事件,是否進行體育中考,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
困難之下,部分省份做出取消中考體育考試決定,也有部分省份則明確表態,將取消中考體育長跑項目。
前有不可避免的疫情影響,後有多省停考的「前車之鑑」,貴陽考或不考?考試標準是否降低?一系列問題,令貴陽市陷入思考。
時針回撥至三年前,為加快實施「教育立市」戰略,貴陽市出臺《貴陽市「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專項規劃》,其中指出,要加強體育教育,堅持實施陽光體育運動,保障學生每天體育鍛鍊時間。
「體育精神,代表著堅毅和永不言棄;同時,體育課也是學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鍛鍊對於體質的增強也不容置疑。因此,結合體育鍛鍊在貴陽『教育立市』中的重要性,在沒有做出科學預判之前,我們不會對其做出考與不考的決斷」。市教育局終於發聲。
為了得出科學合理的依據,今年2月,貴陽市教育局在對20多個省市是否進行體育中考的原因進行整理和分析的同時,積極與衛健部門及體育類專家聯繫,制定學生體能恢復方案,並在學生復學一段時間後,進行體育模擬測試,了解學生疫情過後體能恢復情況。而教育系統還以學校、班級為單位,與家長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學生身體及心理情況。
最終,經過綜合分析,貴陽市教育局衝破重重禁錮,不怕擔責,迎難而上,做出堅持體育中考的決定。
按照相關制定方案,貴陽市教育局提出,學校可以在上午第一、二節課的黃金時間安排體育課,通過漸進式的增加體育訓練,消除和釋放疫情給學生帶來壓抑和影響。
「退讓沒有風險,也很容易,但是,會失去教育的意義。因此,在危機來臨時,教會學生以怎樣的精神,面對困難,接受挑戰,也是教育應盡的責任。」貴陽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稱。
沒有播種,何來收穫;沒有辛勞,何來成功。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中考,貴陽市近5萬名學子參加考試,在沒有降低考試難度的情況下,實現零失誤的目標,同時,「三區一地」考生個人考試成績平均分同比高出0.5分,再創歷史新高。
這一結果也驗證:在社會、家長、學校的共同支持下,貴陽堅持體育中考,是正確的選擇!
安不安全 用汗水遞交答卷
疫情的發生,增加了今年體育中考的「難度係數」。如何保證學生的健康安全,市教育局開始進行制定方案,周密部署。
回顧過往,過往十八天裡,每一項舉措抓鐵有痕,踏石留印——
考試前,為了減少疫情期間交叉接觸,貴陽市制定相關方案,將以往「三區一地」考生集中統一考試,改為各區(市、縣)在相同時間,各自組織學生統一考試;
為了避免突發意外,在貴陽市統一協調下,貴陽市急救中心每天安排一輛救護車和不低於3名急救人員駐守體考現場,對考場上疫情防控和突發疾病的學生及時救治,同時在醫院開通綠色通道,對體考學生優先就診,極大地確保了學生的生命安全;
為了降低考生在考試途中感染病毒的可能,考試期間,貴陽市還開通體育中考直通車,統一辦理學生乘車備案手續,並由直通車直接入校接送……
回顧每一處細節,一切猶如昨天,歷歷在目——
「請按順序,前面的同學先下車,後面的同學陸續跟上,不能擁擠。」考試過程中, 學生們攜帶準考證,間隔1米距離下車,經過身份核實、消毒池、體溫測量後,經過專門隔離出來的體育考試專用通道,進入候考區;
在考試區內,為了保證空氣自然流通,在搭建臨時考場時,各區將考場搭建成前後通風型,同時,還增加考務人員,限制每場考試人數,做到考試用具「一人一具一消毒」,全力確保學生安全……
在這一系列舉措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教育系統員工不分晝夜,用智慧與汗水鑄成的「鋼鐵長城」。
有心人,天不負。據悉,此次體育中考過程中,各考點將每天考試學生人數控制在800人左右,較往年相比減少三分之一人數,以此避免考生堆積,降低安全風險。根據統計結果,經過精細部署,貴陽市在體育中考期間,實現零差錯,未出現一起安全隱患。
公不公平 讓「大數據」當「裁判」
在這場備受關注的體育中考中,貴陽市利用大數據,讓各環節陽光透明,從而實現了「零投訴」。
考試一定要遵守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在教育系統內部,貴陽市根據「擇優」、「區域代表」、「迴避」等原則,從各區(市、縣)教育局、各學校推薦的人才庫中,選拔相關人員作為體育考試監考人員。其中,選派業務強,有經驗的體育骨幹教師擔任組長,並從疫情防控、考場設置、規範操作、身心關愛等方面,在考前進行了4輪培訓,確保在考試過程中,一個標準做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
為了加強考務紀律監察,貴陽市教育系統還抽調組織紀律強的黨員幹部擔任各組考務監察,安排專人對每個測試項目的測試工作全程監督,確保整個考試過程操作規範,公平有序。
為避免外部幹擾,各區(市、縣)考點則實行封閉管理,其餘人員禁止入內,以保證體育考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嚴肅考風考紀。
除了一系列「硬核」措施護航,今年的考試過程中,貴陽市還運用大數據手段,讓一批「電子裁判」上崗,以確保考試的公開公平公正——
為了加強測試過程性監督,在貴陽市的統一安排下,考試現場安裝了高清攝像頭,不留死角地對每一個測試項目進行視頻監控並保存錄像;
採用電子設備測試和記錄考生成績,每個項目測試結束後,當場宣布考生該項目成績,並通過區塊鏈技術,將考試結果直接上傳至考試中心……
掩卷而思,我們發現,縱觀歷史長河,學生的身體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才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而貴陽市在「教育立市」方針引領下,一直堅持將體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為致力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服務民族振興而砥礪前行!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們相信,經過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對體育教育的堅持與常抓不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圓夢可期!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尹香力 |編輯:忻玖 |審校:兆赫 |籤發:安輝
【來源:貴陽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