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高新區將舉辦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

2020-11-18 這裡是安徽

日前,從黃山市黃山高新區管委會得知,黃山高新區日前已經會同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召開首屆中國非遺論壇籌備工作推進會。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黃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金濤,黃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胡建斌等參加會議。

會議研究討論了首屆非遺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和正式會議議程、擬邀請參會人員、宣傳報導等各項籌備工作,要求相關部門相互配合,提前謀劃,高質量的辦好首屆非遺論壇,更好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創新。

近年來,黃山高新區在突出抓好產業新城、城市新區建設同時,充分利用高新區交通四通發達、園區茶葉及非遺文化產業資源等多種優勢,全力建設黃山徽藝小鎮項目,通過國家級、省級優秀非遺傳承項目與傳承人的入駐與文化傳承,打造非遺文旅小鎮,目前,已有40位傳承人入駐小鎮。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06年9月掛牌成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承擔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關具體工作,履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政策諮詢;組織全國範圍普查工作的開展;指導保護計劃的實施;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研究;舉辦學術、展覽(演)及公益活動,交流、推介、宣傳保護工作的成果和經驗;組織實施研究成果的發表和人才培訓等工作職能。

相關焦點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文明的結晶9月19日上午,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屯溪舉行。發布會現場還有這一大波內容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籤約儀式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指定用茶,為什麼是小罐茶
    小罐茶給我們的驚喜真的是層出不窮,從之前舉辦書展,到推出彩罐系列,聯合清華色研所推出中秋藍產品等,小罐茶總是吸引著不少年輕人的眼光,而在9月19日,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黃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本次會議正式公布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
  • 助力非遺文化傳承 小罐茶與2020首屆中國非遺論壇大會達成戰略合作
    9月19日,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黃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本次會議正式公布了「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的重大消息,以此推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與創新。
  • 這個國家級論壇大會落戶黃山!
    9月19日上午,記者從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將於11月19-20日在黃山市高新區徽藝小鎮舉行。
  • 小罐茶與2020首屆中國非遺論壇大會合作,推動非遺文化的發展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9月19日在黃山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黃山小罐茶業有限公司作為協辦單位,與大會組委會籤約戰略合作。同時,小罐茶被指定為「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官方指定用茶」。
  • 【張家界市】舉辦「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
    「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將於11月16日至22日在張家界市舉辦。此次大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張家界市政府主辦,希望通過舉辦此次攝影大展,將張家界打造成為世界遺產影像展覽中心、世界遺產影像大數據存儲中心和世界遺產交流中心,為宣傳和保護世界遺產、為全人類傳承和分享世界遺產,為張家界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示範區的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 首屆數字工程論壇在貴陽高新區舉辦,他們都在討論……
    11月14日,在貴陽高新區成功舉辦了首屆「數化工程 智在融合」數字工程論壇。論壇以「數位技術打造工程行業新生態」為主題,此次論壇可謂是建築「盛宴」吸引了300多名專家代表參加。▲論壇現場BIM作為建築工程領域的一項新技術如今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很多著名建築已經將BIM技術運用到實施過程中那麼什麼是BIM?
  • 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在湖南張家界開幕
    匯集了「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主題展、世界遺產攝影名家邀請展、中外世界遺產地攝影聯展、首屆世界遺產影像創作培優計劃展、《賀龍在延安》影像老圖片展、「文化與生活」報名展、影像張家界專題展、世界遺產地創意打卡照徵集作品展等等。
  • 「地上最高絕景」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開幕
    匯集了「中國·張家界」首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主題展、世界遺產攝影名家邀請展、中外世界遺產地攝影聯展、首屆世界遺產影像創作培優計劃展、《賀龍在延安》影像老圖片展、「文化與生活」報名展、影像張家界專題展、世界遺產地創意打卡照徵集作品展等等。
  • 北京聯合大學牽頭舉辦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
    兩位專家是在11月14日上午9時的「首屆大運河非遺論壇」上發表這些觀點的。本次論壇以「融匯貫通 南北對話」為主題,由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聯合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學院、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戲曲研究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共同主辦。
  • 【學術】中國傳媒大學首屆博士生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12月19日,中國傳媒大學首屆博士生創新論壇成功舉辦。主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姜緒範主持,他介紹了本次論壇的舉辦背景,指出了論壇舉辦的重要意義,並簡要點評了主論壇7位嘉賓的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王潤澤教授在「實踐唯物主義與中國特色新聞研究」演講中,將「新聞」看成一種人類構建世界的主體實踐,她認為,當下新聞學研究要從「文本中」的新聞走向「實踐中」的新聞,要從新聞傳播活動的物質性、過程性和能動性出發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漫評 |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融入人民生活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漫評 |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融入人民生活 2020/12/23 21:14:21   來源:人民論壇網
  • 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開幕
    此次活動的召開是在2018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精神,更好地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現代生活,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支持下,經過前期籌備,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牽頭,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北京服裝學院、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等單位,於6月4日至6
  • 地區文化 | 「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暨首屆「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
    地區文化 | 「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暨首屆「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圓滿舉辦!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促進昭烏達民歌的傳承與傳播。在草原音樂周期間,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內蒙古昭烏達民歌學會籌備委員會、內蒙古曲歌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昭烏達民歌專場演唱會」和「昭烏達民歌學術論壇」在呼和浩特圓滿舉辦。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換屆大會在丹寨召開,選舉產生第二屆...
    10月17日,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期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在丹寨萬達小鎮召開第二屆會員大會,選舉產生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當選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張雅芳、李永軍、王軍、鄭曉幸、亢清泉、陳吉當選為副會長,副會長張雅芳兼任秘書長。
  • 昆明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保護融入城市古鎮旅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文凌)6月13日,2020年中國(昆明)官渡第十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在昆明市官渡古鎮非遺中心拉開帷幕。活動引得大量遊客駐足圍觀,參與「非遺練習生」活動,親身體驗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
  • 韓國佛教燃燈會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佛教...
    (觀察者網訊)12月16日,繼江陵端午祭、阿里郎、醃製越冬泡菜文化等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後,韓國佛教慶典活動「燃燈會」(Lantern Lighting Festival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
    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1988年夏,八一電影製片廠和解放軍畫報以《飄香的金牌》為題,報導了他成才的事跡。1991年10月,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播出了李春祥的個人事跡。1992年11月10日,參加首屆世界中國烹飪大賽,榮獲遼寧代表隊團體與個人冠軍,特別金獎兩枚,榮立一等軍功。在遼寧、在軍隊系統中,李春祥可謂是一位傳奇人物。
  • ...第四屆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和第二屆中國(瀋陽)旗袍文化節開幕
    9月20日19時,在絢麗的開場表演雷射秀——《溯》中,第四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和第二屆中國(瀋陽)旗袍文化節開幕式在中國工業博物館拉開了大幕。開幕式上,一場旗袍的視覺盛宴華美上演,引領了旗袍流行趨勢,更實現了紡織非遺和旗袍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