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

2020-12-26 傅二爺講故事

盛京滿漢全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春祥

1988年夏,八一電影製片廠和解放軍畫報以《飄香的金牌》為題,報導了他成才的事跡。

1991年10月,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播出了李春祥的個人事跡。

1992年11月10日,參加首屆世界中國烹飪大賽,榮獲遼寧代表隊團體與個人冠軍,特別金獎兩枚,榮立一等軍功。

在遼寧、在軍隊系統中,李春祥可謂是一位傳奇人物。

1988年5月作為人民解放軍烹飪代表團主要成員參加第二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成績卓著,榮獲金牌、銀牌、銅牌七枚,被命名「全國十名最佳廚師」的光榮稱號,瀋陽軍區後勤部在軍人俱樂部召開後勤部上千人的軍人表彰大會,當場宣布李春祥榮立一等軍功。

1992年,《解放軍報》、《遼寧日報》、《瀋陽日報》等新聞媒體多次報導榮獲世界烹飪大賽冠軍的消息,稱讚他是「東北升起的世界烹飪新星」、「世界烹飪第一人」、「躍上世界烹壇——記中國烹飪世界大賽特別金牌得主李春祥」、「雄姿,矗立在世界烹壇」、「烹壇王子」、「烹飪世界冠軍——李春祥」等。

1992年12月17日,在瀋陽軍區舉行的兩用人才報告暨表彰會上,軍區司令員劉精鬆、政委宋克達等首長,宣布了瀋陽軍區黨委的決定:嘉獎李春祥同志由專業技術八級晉升為十級;軍銜由少校晉升為中校。

1992年12月25日,國防大學在北京隆重舉行聘請儀式,聘李春祥為國防大學烹飪高級顧問。

1993年9月25日,經遼寧省政府批准,由遼寧省商業廳、遼寧省烹飪協會,正式授予李春祥等十名為遼寧省烹飪大師的榮譽稱號。

作為繼劉敬賢之後,再獲殊榮的遼寧籍烹飪大師,李春祥對於遼菜、滿漢全席的發展與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令烹飪界同仁欣喜的是,生於1959年的李春祥大師,依然活躍在烹飪教學第一線,出席全國的烹飪會議與論壇,將所學所長毫無保留地貢獻給烹飪藝術的後學者。

滿族文化網

相關焦點

  • 關於蚌山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的公示
    為了有效保護和傳承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蚌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蚌山區開展了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和評審工作,確定了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 喜訊| 甘肅省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
    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公布的關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2017年支持項目驗收結果中,由西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民間美術研究所所長牛樂教授擔任學術專員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2020-12-08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州市文廣新局關於公示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加強對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鼓勵並支持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常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根據《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與認定辦法》的相關規定,在各轄(市)區傳承人自願申報、當地文化行政部門推薦的基礎上,經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評審委員會審議,初步確定65名傳承人入選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 海南十大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南除了我們熟悉的陽光、沙灘、海水之外,還有許多令人稱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到目前為止,海南省已基本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搜集各類資源線索10萬多條,建檔2千多個。
  • 閩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作品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主要形式有表演藝術、民俗文化、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 【西寧非遺】湟中農民畫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旦正
    湟中農民畫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旦正 2008年,旦正被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湟中農民畫代表性傳承人。這個樸實的藏族老人將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湟中農民畫,由他培養的農民畫家更是遍布湟中地區,成為在全國甚至國外都有影響的人物,湟中縣也因此贏得了中國現代民間繪畫鄉的美譽。 —END—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義無反顧
    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也是世界級難題,中國的非遺保護是上世紀末開始的,在本世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體系。例如,景泰藍工藝,到上世紀末其傳承人已經出現斷層,工藝產出規模縮小,社會知曉度下降,新中國成立初期,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清華大學營建系成立了一個工藝美術教研組,搶救瀕於滅絕的景泰藍工藝,對於景泰藍工藝的恢復、傳承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開幕
    此次活動的召開是在2018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精神,更好地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現代生活,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的支持下,經過前期籌備,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牽頭,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公室、北京服裝學院、中國國際時裝周組委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等單位,於6月4日至6
  •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太極拳
    · 非物質文化 · 12月17日,發源於中國的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
  • 黃山高新區將舉辦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
    會議研究討論了首屆非遺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和正式會議議程、擬邀請參會人員、宣傳報導等各項籌備工作,要求相關部門相互配合,提前謀劃,高質量的辦好首屆非遺論壇,更好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創新。近年來,黃山高新區在突出抓好產業新城、城市新區建設同時,充分利用高新區交通四通發達、園區茶葉及非遺文化產業資源等多種優勢,全力建設黃山徽藝小鎮項目,通過國家級、省級優秀非遺傳承項目與傳承人的入駐與文化傳承,打造非遺文旅小鎮,目前,已有40位傳承人入駐小鎮。
  •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
    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世界文明的結晶9月19日上午,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屯溪舉行。發布會現場還有這一大波內容2020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大會落戶黃山籤約儀式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保護方法、申報流程
    2.開發式(經濟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視為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資源,進行產品、服務、體驗活動、交流項目等方面的內容轉化,展現其中的資源價值。三、保護的方法遺產普查、建立名錄、傳承人登記、建立保護區、建立資料庫、確定口述史調查制度。
  • 正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它曾是正定地區繁盛的戲曲文化中的一員,是正定古老戲曲文化的延續。2005年入選石家莊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趙向榮,1950年出生,現為「中國剪紙學會會員」,河北省民間美術研究會會員,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趙向榮自幼酷愛剪紙藝術,兒時即跟母親剪窗花,上小學便能剪各種動物和花鳥魚蟲。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現身」手遊 搭網際網路「快車」-油紙傘,傳承...
    東方網記者曹磊8月7日報導:與大眾印象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時」和與社會脫節不同,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傳統文化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於日常生活中,為大眾所談論與欣賞。  近日,蘇繡、油紙傘、惠山泥人、口技、以及四川巴中皮影戲等紛紛出現於騰訊手遊《尋仙》中,引發新一輪關注。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總結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寶貴經驗,充分發揮優秀保護實踐的示範引領作用,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振興水平。
  • 南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美術
    目前,南安市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8類79項,其中國家級保護名錄2項,省級保護名錄9項,泉州級保護名錄34項;共有代表性傳承人32人,其中省級傳承人2人、泉州市級傳承人26人;建有英都拔拔燈、蛇脫殼古陣法、南音、高甲戲、木偶雕刻等5個泉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  南安非遺傳統美術有4項,泉州市級3個,南安市級1個。
  • 西藏拉孜: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留客名片
    中新社日喀則7月24日電(記者 楊柳)隨著先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拉孜藏刀和拉孜堆諧好似兩顆明珠「包了漿」,愈發晶瑩剔透。  普達瓦是拉孜藏刀鍛制技藝的第六代傳承人。13歲跟隨舅舅多吉傑布學習藏刀鍛制的他,如今已近六旬。「舅舅曾在扎什倫布寺為十世班禪鍛制藏刀」。說起這件事,普達瓦嘴角上揚,透著一絲驕傲。
  • 六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品齋毛筆展研中心正式揭牌
    六安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穎(左一)為一品齋毛筆展研中心揭牌    12月18日下午,六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品齋毛筆展研中心正式揭牌,這標誌著六安一品齋毛筆,這一富含歷史文化氣息與底蘊的文化遺產將邁向新的發展歷程。
  • 【壹讀百科】泡菜憑什麼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新華網)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文 | 壹讀百科值班君沐風       最近,韓國聯合通訊社刊發消息,稱韓國泡菜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消息一出,一時引來了眾人圍觀和驚呼:日本料理製作考究,聞名於世,珠算技術是計算機出現之前最有效率的計算工具,而這入選非遺實至名歸……但泡菜這種天天吃的普通貨色,居然就世界遺產了?!不少人還聯想到前兩年韓國人還「搶註」端午節為自己的文化遺產,更是義憤填膺。不過且先把憤怒收到一邊,讓我們細細研究一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