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說「香港形勢沒那麼嚴重,我沒看到暴行」的人,不是壞就是蠢

2021-03-02 北美留學生日報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緩緩說

ID:huanhuanshuo520

01

有讀者留言問我,香港的形勢是不是被過度誇大了?

這樣的疑問並非沒有依據。

因為確實有一些親歷者,以及一些香港媒體認為,情況並沒有內地媒體報導得那麼嚴重。

比如有內地學生發朋友圈稱,「媒體消息來源不可靠,學校現狀其實沒有報導的那麼嚴重」,內地生並沒有全部撤離,也沒有撤離的必要,有相當一部分人回來是因為很多食堂關閉,沒有好吃的東西才決定回內地,並表示不希望CU(香港中文大學的縮寫)被媒體抹黑。

也有學生家長表示,有當地學生給他的孩子送食品,宿管還給他們熬粥喝,沒走的內地生並沒有感到有危險。還有一名內地女生在接受港媒的採訪時,也明確表示國內媒體報導的根本就不是事實,他們回內地只是有如放假般在深圳玩和吃。另外還有讀者給我發來一篇10W+的文章,標題是《作為一名港中大內地生,我想說》。作者在文章中表示,學校確實發生了衝突,但主要集中在幾個出入口,中心校區依然是平靜的。對於和 local (香港本地生)的關係,作者表示儘管彼此政見不同,但在保有底線的情況下,大家依然可以很愉快地相處,所以她「很愛他們」。最後,作者表示希望所有關心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不要僅憑自己獲得的一些信息就高談闊論甚至施加網絡暴力,她希望大家能夠尊重他們的意見,她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也表示自己會等待香港變得好起來。早在11月8號那天,因為看到新聞說港科大出事了,所以我問了在香港的朋友,他們那邊還好嗎。朋友回復我說:「鬧事從每周五晚開始到周日晚,周一大家又正正常常去上班了。」但後來的事大家知道的,11月11日,示威者在周一那天發動了「三罷」(罷工、罷課、罷市)行動。極端分子開始在地鐵車廂縱火,火燒校車,打砸學校,癱瘓交通,甚至是向持不同意見的大伯潑灑易燃液體和點火。說明局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即便是親歷者,也完全有可能對局勢做出錯誤的判斷。香港中文大學有一座二號橋,橋下就是新界連接各地的交通主幹道。12號那天暴徒佔領了二號橋,並往橋下不斷扔東西,造成主幹道癱瘓。警方為了疏散交通,趕往香港中文大學驅散暴徒,期間港中大校長段崇智試圖調停,但未能達成一致,於是就有了警方向暴徒扔催淚彈,暴徒還以燃燒瓶的場景,港中大也因此煙霧瀰漫、火光沖天。晚上9點,校長再度做了調停,讓警方和示威者各退一步:即警方按照示威者的要求撤出學校,而校方派保安駐守二號橋來確保交通安全。雙方一度達成一致,但就在警方撤退過程中,示威者群體中又有人向警方扔了燃燒瓶和磚塊,導致撤離一度中斷,直到夜裡11點警方才全部撤出。而在逃港事件中,不同的親歷者,他們的觀點和感受可能會完全不一樣。除了我在前面列舉的那些之外,有人發朋友圈表示,「黑口罩」迎面走過時,曾和他熱情打招呼,所以他嚴重懷疑「港人針對內地生」這一說法的可靠性。他還表示,學校周邊似乎已恢復了平靜,儼然一副明天要複課的模樣。但同樣是逃港事件的親歷者,我老婆以前帶過的一個學生,她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樣。「真的太難了,臨近期末天天停課,普通話也不敢大聲說,現在還要往深圳逃,活了十九年了,沒這麼憋屈過。」因為深圳給那些逃離香港的內地學生提供酒店,他們感到非常暖心,而當推門看到床上還有五星紅旗的時候,他們感動到哭。還有一些逃回來的人,他們反對示威者中的激進分子,但他們同情「和理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簡稱,反對派大致可分為激進派和和理非,而激進派又可細分為勇武派和「攬炒」派,這裡不細講了)。面對同一個事件,不同親歷者,會因為各自的立場、價值觀不同,會因為對未來形勢的判斷不同,他們的感受,他們做出的表述,可能是截然相反的。所以,並不是你聽了幾個親歷者的觀點和表述,就代表那是真相或者代表那是大多數。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辦法去了解香港的局勢,通過交叉對比不同的信息源,通過各方的具體行動,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事態發展的大趨勢的。就在11月12號警方撤出港中大後,暴徒佔領了學校。他們設立關卡,要求進出的人員都必須經過他們的「安檢」。11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通過學校官方網站發表公開信表示,「過去數天,有為數過千的蒙面人士因應網上號召來到港中大,相信當中大部分並非港中大學生」,他要求「所有外來人士即時離開(港)中大」,並以安全為由呼籲留在學校的本校學生儘早離開,直到校園恢復秩序。「當前的社會紛爭,已令大學校園化身成政治角力的場所,而(香港)政府的響應至今未能有效化解危機。任何認為大學可以化解這場危機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些極其複雜而艱難的困局,並非由大學造成,亦無法透過大學紀律程序來解決。」九大高校校長呼籲香港政府肩負起責任,恢復公共秩序和社會安定。對此,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16日發文進行了駁斥。梁振英表示,目前時局的源頭是逃犯條例修訂,並非由大學造成,但部分大學管理層向少數學生和校外暴徒屈服,至今從不對犯法犯規者行使大學紀律程序,助長了少數學生和校外暴徒的氣焰。梁振英還表示,如果大學一開始就懲處犯事學生,協助警方拘控犯法暴徒,今天的時局不會惡化至此。梁振英的表態並非沒有道理,就拿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來說,他最初其實是譴責示威者的暴力行徑的,但也因此被學生譏諷為「段狗」,在多次和學生的對話會中雙方都各執一詞,還一度被學生用鐳射筆照射眼睛。直到10月份的時候,段崇智的態度突然發生了180度的大反轉,他在一封公開信中表示,校方在接觸了超過30名被捕的港中大學生後發現,大部分學生稱曾遭到不合理對待,於是譴責警方涉使用不當暴力對待學生。港警四協會(警司協會、香港警務督察協會、海外督察協會和警察隊員佐級協會)隨後發布聯署信,批評段崇智僅憑學生片面之詞就公開譴責警方,對此他們深感遺憾。「我們難以理解為何被捕(港)中大學生應該獲得機制以外,有別於其他香港市民的對待,難道這是(港)中大學生的特權嗎?實在難以相信這種荒誕的建議會由一名大學校長的口中貿然提出。」11月12日那天晚上,段崇智也以調停人的身份,要求警方撤離學校,這才有了後續港中大被暴徒佔領的事實。顯然,校方對於局勢演變成這樣,是有一定責任,九大高校在公開信中把鍋完全甩給政府(說局面「並非由大學造成」),確實存在偏頗。13日-14期間,中國臺灣以及英美多所高校都撤回了在港學生。11月16日,解放軍駐港部隊身著便裝、以個人身份幫助清潔街道,一度贏得現場市民掌聲。比較有意思的是,解放軍打掃街道時,日本記者把攝像頭對準了暴徒,發現他們躲在高處觀望,不敢上前阻止。11月17日,一名香港警察在距離理工大學附近三十米處被暴徒用弓箭射中小腿。看到第一張照片的時候,我以為弓箭只是射中,並沒有插入太深,後來才發現,這支弓箭幾乎穿透了警察的整條小腿。另有《蘋果日報》記者在直播時差點被突然飛過來的燃燒瓶擊中,嚇到失聲大叫,並罵了一句「神經病」。暴徒把30幾個汽油罐捆在一起,被質疑是想炸掉天橋。而這座連接香港理工大學與港鐵紅磡站的行人天橋遭到暴徒焚毀,期間不斷有火球從高處掉下,火勢一度蔓延到橋下。在止暴治亂過程中,警方一輛裝甲車被暴徒用汽油彈燒成了一團大火球。甚至還有暴徒在網上威脅,氯氣彈已研發成功,要求警方一小時內立即撤離,否則將用「毒魔法」發動屠殺。今天零點過後,香港警方發布聲明稱,如果示威者繼續用汽油彈、弓箭、汽車等致命武器襲擊警方,警方將以實彈武器還擊。這也是修例風波以來,警方首次發出要用實彈進行還擊的聲明。昨晚港理工的混亂,導致一大批武勇派被捕,並且警方也發出了前所未有的警告,我個人傾向於暴力行動應該不會再升級了。但真正讓我在意的是11月24開始的香港區議會選舉。過去我們總說,香港大部分市民並不支持示威者的暴力行動,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但這批「沉默的大多數」,他們究竟站在哪一邊,其實現在誰都沒有底氣去回答這個問題。比如支持反對派的媒體一直說,香港市民是支持他們的,並沒有多少人站出來否認。也有少數人會站出來斥責這些暴徒,但他們立即就遭到了報復。所以你根本搞不清楚,那些沉默的人中,有多少人是因為怕遭到暴徒報復所以不敢站出來,又有多少人心底裡其實是支持這些暴徒的。一直以來我們都不清楚,但區議會選舉的投票會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如果建制派(指擁護或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現有建制及中央政府的政黨和愛國人士)贏得了選舉,那麼說明這些暴徒確實不得人心,但如果建制派輸掉了選舉,那意味著香港的濃瘡已經爛到了深處。有解放軍駐港部隊在,有中國的國力做依託,香港問題終究是能夠解決的,這毫無疑問,但解決的成本和代價會很不一樣。如果選舉結果證明暴徒不得人心,那麼在民意的支持下,香港政府想必是完全有能力自行解決問題的,這樣無論是對中央政府還是對香港民眾來說,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都相對是比較低的。但如果選舉結果證明香港的大多數老百姓其實在心底裡默默地支持著這些暴徒,那意味著濃瘡已經爛到了深處,需要一場大的手術才可以解決這一問題。若是如此,不僅是我們要付出更高昂的成本(這個在《我承認我低估了香港暴徒》一文中已經做過分析),香港也將失去更多,包括現在已有的一些,也必將失去。要往哪各方向走,要在途中付出多少代價,香港民眾會通過選票來揭曉答案。今天香港的局勢,讓我想到寒戰這部電影,不知道還會不會有第3部,有的話又該怎麼拍?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籤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相關焦點

  • 《安家》:你不是蠢,你就是壞
    這一段看到女主媽媽給女主要錢的時候,我只是單純的對角色生氣,但是看到她媽媽面對對方家那麼多人,氣場上馬上就慫了的時候,我一下子就笑了。她當時給她自己閨女要錢用來給兒子還房貸的時候態度可不是這樣的。面對家人「口吐蓮花」,面對外人點頭哈腰。沒法形容這種人,像不定時炸彈一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炸了。
  • 女性長期沒性生活,會導致卵巢早衰?丨那些又蠢又壞的謠言
    (來源:《西遊記》)所謂「內分泌失調」,簡單來講就是消息沒發出、沒送到,或消息太多,導致器官的運轉出現問題。那性生活跟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來源:網絡)這種謠言就是瞄準了大家愛美的心,簡直又蠢又壞!退一萬步講,性生活,也不是非要有伴侶啊!
  • 愛說酸話的人,不是沒見過世面就是壞
    每個人身邊總有幾個愛說酸話的路人,不管你是與人為善還是我行我素,他都能找到時機挖苦揶揄一下,並非一針見血的犀利毒舌,卻總會讓人心裡膈應,不那麼舒服。有時會發現,他們也並非惡意,只是習慣性地以挖苦和尖酸的口氣說話,並非針對你,而是對身邊的人都這樣。如果不是壞,大概就只是沒見過世面。
  • 杜汶澤,好一隻又蠢又壞又沒教養的白眼狼啊
    杜汶澤攤手:那你說。杜汶澤的邏輯是:我耍潑可以,我挑釁司法可以,我無理取鬧可以,我非法……我都可以,但你阻礙我,就是你不對。一副「全世界都是我爹都得讓著我」的弱者思維。建議杜汶澤啊,下次出來辯論前,還是在家裡多讀幾本書,或者回學校重造一下,要麼呢,多上網看看視頻。看人家小姑娘是怎麼用三種語言切換,還能條理清晰的做出表達。
  • 捐錢而鼓動戰爭的人,既蠢且壞
    推薦親們關注我的視頻號,有趣有料牠以為戰爭是拍橫店劇嗎?大家眾籌一把找吳京領銜三拳兩腳就贏了?不,戰爭不是橫店劇,戰爭中我們都是輸家。有一位死在越南戰場上的年輕士兵,叫趙佔英。以前我看過另一個視頻,視頻中,敘利亞一位父親和一位母親徒手在轟炸過後的廢墟裡拼命刨,終於刨出來一個幼兒小小的身體。看到那個毫無生命跡象的小人兒,我心都碎了。孩子何辜,卻不幸葬身炮火?大人造的孽,為啥要讓孩子來陪葬?而這就是戰爭最殘酷的地方,它讓無辜的人受傷死亡,讓脆弱的個體無處可逃無法設防。不,戰爭不是橫店劇,戰爭是一場可怕的死亡遊戲。
  • 電影《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傭人阿春並不是壞,而是蠢
    於是我們在這部作品裡看到了濃濃的宮崎駿的影子。從少年「翔」的身上,我看到了《側耳傾聽》的聖司,從阿春猙獰的臉,我想到了《龍貓》中的鄰居婆婆……那些豔麗的花,滿屏的綠植,古樸的木質小屋,全都是宮崎駿的風格。在沒有看到米林宏昌的名字之前,我幾乎都以為這是宮崎駿導演的作品了。
  • 《美國夫人》她不是蠢,是壞
    其實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不引人注意的細節;照全家福時菲利斯穿上了毛衣並跟香蕉姐說給孩子脫了毯子,熱。然後她始終穿著毛衣,在最後脫掉時,一背的汗。她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感覺不到,只是這樣做符合她的利益。所以她不是蠢,是壞。(但我認同她這麼做,某種意義上也推動了主婦們的自我意識覺醒,雖然並非她本願
  • 讓我差點就要掛掉的2015年,其實也沒那麼壞
    2015年的開端,回頭想想就不是個好起頭,患了嚴重感冒頭暈腦脹還鼻塞的我,躺在長沙閨蜜的家裡,我們美好又八卦的girl’s talk根本就被毀掉,那幾天,好多家族事務迫在眉睫尚無標準答案,逼著我很想掉頭就跑,雖然我心裡清楚知道,長到一定年紀,我們都無處可逃。
  • 《大壞狐狸的故事》「豬媽媽」「傻兔蠢鴨」「好心腸狐狸」
    ———————嚴重劇透觀後感——————打一開始,我是衝著畫風去看這部高分動畫電影的。從電影名稱就可以隱隱猜出,這並不是個那麼黑暗的故事(畢竟以「xxx的故事」為名的動畫,再加上那海報畫風的可愛程度,清新的用色,大概率也是個溫馨治癒片吧)。我原以為主角就只是那隻「大壞狐狸」,所以電影的舞臺劇開場著實讓我有些驚訝。一場由狐狸主持,各動物當演員的演出拉開了帷幕。
  • 陳冠希13歲破戒、成名後挖吳彥祖女友,如今他說:我沒那麼壞
    陳冠希的外表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父親的基因,他的父親年輕的時候高大俊朗,家境富有,自身又懂得做生意,所以生意做的特別大,在香港的商政兩邊都很吃的開。他的父親早年把陳冠希從溫哥華帶回香港居住過一段時間,還為他取了名字,取自酒以陳為美,人以冠為首,物以希為貴之意,可見父親還是很疼愛陳冠希的。
  • 《新聞聯播》評香港恐怖暴行:亂港分子是汙泥濁水 必將被滌蕩乾淨
    8月1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欄目重磅發聲,播發央視快評《依法嚴懲恐怖暴行 堅決恢復香港秩序》。△《新聞聯播》視頻:央視快評 | 依法嚴懲恐怖暴行 堅決恢復香港秩序快評指出,這種嚴重威脅人身安全的極端暴力行徑無異於公然謀殺,已明顯帶有恐怖主義的色彩,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對此,香港各界強烈要求堅決打擊極端暴力行徑,還香港社會以安寧有序。
  • 霍建華 我沒那麼嚴肅,更不是個自戀的人
    從《天下第一》裡痴情孤獨的歸海一刀到紅遍大江南北的《花千骨》,轉眼十多年,他說自己沒什麼轉變。「確實《仙劍奇俠傳3》(以下簡稱《仙劍3》)之前的部分作品不太被觀眾認識,這段蟄伏期對我來說也不覺得很鬱悶,我一直認為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很快樂,不需要那麼多人認識我或是知道我。」「那麼走紅對於你來說是苦惱,甚至很牴觸?」「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命運就這麼安排的。
  • 《我的拳王男友》為什麼香港電影沒了?
    1香港電影,越來越沒落了。首個原因,是人才沒了。近幾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演員,還是任達華、古天樂、劉德華、郭富城、周潤發和吳鎮宇、劉青雲、張家輝、黃秋生這幾位50多60歲的人在爭奪影帝。這幾個人裡面,年齡最小的古天樂也49歲了。
  •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影評,以暴制暴,會帶來更嚴重的暴行
    每個人其實都有他得偉大之處,只要我們儘量支持著那點光亮,使它找到縫隙之處不變質,每個人都擁抱這份光的熱度,城市會越來越好得。正義不是只拿出來敲敲鍵盤,可能只是你看不到的天空下得微笑。兩個城市之光過於突出,女主角不是很出挑,當然,我還是覺得詩詩這部戲接對了。
  • 韓綜《Running Man》將中國和臺灣並列,既蠢又壞,其心可誅
    之前,該節目在香港和澳門錄製節目的時候,說的都是澳門和臺灣,前邊並沒有加上中國兩個字。之所以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為在國內播出時,字幕組的工作人員給,在字幕中加上了「中國」這兩個字。但是這次節目組用的是圖,所以即使那些粉飾太平的工作人員,也買辦法隱瞞。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一代巨星張國榮,童年最失落的,不是沒那麼多人疼,也不是沒玩具
    「別人以為,張國榮打小就有那麼多人疼他,是可以任性地把玩具隨便扔的孩子。可其實根本不是」。「因為我根本就沒有什麼玩具......最寶貴的就是一部三輪車,那是一部小單車,會叮叮響的那種。」在《不羈的風》一書中,張國榮這樣描述自己的童年。
  • 《門徒》背後那些細思恐極的事,其實古天樂沒那麼壞,他是受害者
    香港電影人在這些江湖中人物和黑白兩道之間的角色雖然迷人,劇情也是頗為精彩;香港電影從不缺乏深度,卻為了迎合市場,總是在宣揚兄弟義氣這種江湖中的一些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在香港新世紀的佳片中《掃毒》就像一杯烈酒,雖然有瑕疵泡沫,卻讓人喝了感覺很暢快。《門徒》就是一杯讓觀眾久久難忘的咖啡,味道苦澀濃重但讓人久久回味,這部電影確實值得我們觀看。
  • 別打聽我這個人怎麼樣,沒壞到你身上就是好人
    別打聽我這個人怎麼樣,沒壞到你身上就是好人1:張牙舞爪的人,往往是很脆弱的。因為真正強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會溫和,溫和就會堅定。5:人生路,自己的路,別人的話,無所謂剛強和柔情,時間是最好的安排,生命是最大的收穫,如果利益真的很重要,那麼失去的時候,也不要抱怨。6:所謂壓力,其實是自身的能力不足;所謂困難,其實是自己的本事不夠。7:我一直都站在你記憶猶新的地方在等你回來,而你卻是一直不肯回頭。
  • 《演員請就位》:沒見過如此「蠢」的演員
    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惹爭議其實也不討厭郭敬明,但是這個S卡發的讓人大跌眼鏡,S卡是對演員演技的評價,而不是外表的評價,比如黃奕的那段表演,陳凱歌說演的好,郭敬明說演的不好,這種可以說是導演的個人喜好,給黃奕S卡觀眾都不會說什麼。
  • 狐狸媽微博長文:我沒那麼脆弱 我非常勇敢
    狐狸媽更在微博中寫到「也就2個bo3別那麼大怨念」,可以看到小情緒已經醞釀起來了,晚上9點42分一篇名為《沒寫完還是發給你們看吧》的微博長文一發,再度引爆正反兩派的評論。  我寫出這些,不是想告訴你,我有多脆弱,而是想告訴你,我有多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