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我們需要「在一起」

2020-10-22 未來電影局

《在一起》,一部展現抗疫過程的單元劇,與之前飽受詬病的《最美逆行者》比起來,可謂雲泥之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抗疫劇能夠做到尊重事實、還原事實就已經是及格線上,而《在一起》讓人驚喜的地方在於,每個單元都能夠從細節入手,講好屬於不同群體的故事,同時又能夠在整體上兼顧「疫情」的大環境,將小人物和大背景融合起來,勾勒出具有煙火氣息的人間萬象。



「煙火氣」是電視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缺了這一點感覺,總是會有種情感無處落地的軟綿綿的感覺,而構建煙火氣,並不是刻意加入小人物就可以做到的,對於觀眾來說「真實的情感和場景」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之處。



而這部劇中的「煙火氣」就體現於人物複雜而多面的想法和做法之中,他們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都與普普通通的我們非常相似,既不是崇高聖人,也不總是低劣。而更貼切的是,這種電視劇中所表現出來的心境與觀眾的生活體驗太相似了,太貼合了。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在年初的時候經歷過對疫情的恐慌和畏懼,會有種種對於生活中不確定性的擔憂和悲歡,這種情緒延伸到現在或許已經消散,《在一起》卻可以用相似的場景將人一秒拉回當時的場景之中,重新體驗那種困頓無力和有希望逐漸燃燒起來的感覺。



武漢封城前夜和快遞小哥和做直播的姐姐,小小的家庭在疫情的重壓之下顯得再渺小微茫不過,吞了口罩準備小賺一筆的心思也與大部分努力賺生計的人很相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想法並非自私貪婪,而是努力生活的人精打細算的平常生活本身罷了,無可指摘。



也是這種小小的私心讓他們顯得更「正常」,在疫情當前,並不是誰都有為了社會做貢獻的覺悟,讓自己更好地活下去才是大部分人的目標。而這種「常規想法」與後來兩人共同選擇的大公無私和善意進行對比,才具備衝擊力,超出意料的善良比「聖母光輝」貼近生活現實,也就更能打動人。



在好幾個月以後,那種在混亂之中努力尋求一線生機的緊張時刻仍然在讓我們感到窒息,而在這種環境下能夠展現關懷的人物也讓我們銘記,除了醫生護士等一線職業,快遞員、司機等群體其實也處在危險之中,但由於這種付出不被描繪為「偉大」而常常被忽視。《在一起》能夠關注到這些細微之處可以算的上啟發新視角。



單元劇的表現手法也讓《在一起》的重心明確而有條理,不會出現想要描摹群像,卻因為時間分布不合理而造成混亂的問題,能夠在每一個部分都講好主題故事讓整部劇的表現難度減弱,也能集中於某些點,進行集中描繪,加深印象。其中較為完整的一個單元是13、14集的《方艙》。



《方艙》一段的特殊性在於其中「時間點」的模糊,從方艙成立到最後的關閉,幾乎貫穿疫情最嚴重的全部時間,但是在表現中則是以幾位重點人物穿插其中進行牽引,在較為封閉的場景和空間內進行展現。由於時間線的模糊,矛盾衝突的製造也就更為精細。



從帶著寒假作業的小孩到脾氣倔強的老大爺,一老一少的典型代表讓觀眾看見處於漩渦中心的病人如何在方艙中度過艱難時期。



在實際上,集中隔離點的狀況也總是一個「未知數」,身處事外的人不免猜測其中的情況究竟是否緊急,一時間也出現了大量危言聳聽的假新聞,方艙醫院中病人的生存現狀仿佛毫無保障,直到通過視屏直播等方式闢謠之後才逐步還原出一個事實上充滿溫暖、希望和生命力的隔離點。



老人李爹爹從進入方艙的時候就開始念叨著要跟兒子一起,每每講起自己的兒子都充滿擔心,而這種執念甚至轉化為對工作人員無法找到他兒子的刁難和怨恨,這種無法排解的牽掛讓他開始將自己的病情放在身後,不肯好好吃飯休息。矛盾的最高點在於他兒子去世後的一天,這時工作人員已經無法帶來他兒子在醫院接受治療的視頻,也無法將這個消息直接告訴李爹爹。



「狸貓換太子」的手法被用起來,視頻中身型相似的男人被用來瞞著老人,但是顯然,這種套路並不成功。沒有挑明原因的失望和憤怒讓他把積壓的氣都撒在醫護人員身上。



但也正是這件事之後護士仍然毫無怨言的關心讓老人的觀念逐漸轉變:為孩子而活著到為自己的生命而活著。這種觀念轉變在影視劇中算是最最常見的俗套吧,但是劇中稍微巧妙一點地讓他沒有那麼單調乏味——製造出老人是否看出他的兒子已經離開人世的懸念,並且的最後經由老人自己的口中講出,帶有了一點悲愴的意味在其中。



抗疫劇中的主旋律色彩當然會非常濃重,生硬的表達會適得其反,這一點已經在《最美逆行者》中得到驗證,《在一起》好在沒有重蹈覆轍,而是加入詼諧、加入感動、加入大量渲染讓主旋律成為一種「基調」,埋伏在劇情背後,偶然出現一下也不至引起反感。



仍然是以《方艙》一段舉例,靳東飾演的院長形象甚至可以直接點出「不能辜負黨和國家」這種最直白不過的話,但是結合當時集體動員的情境以及前後情節中對於「老幹部」人設的調侃和善意玩笑,這種紅色雞湯顯得非但不突兀,反而更加貼近人物設定,讓觀眾感到其中的嚴肅和趣味並存。而《火神山》一段則在表現力上稍遜一籌,問題正是這種主旋律色彩太過刻板,失去了恢弘事件中的人情味。



劇集中整體上來說非常平穩,畫面乾淨利落,長鏡頭的運用讓整部劇都有點「娓娓道來」意思,色調在較為清冷的藍白之中也加入清透感,洗去疫情帶來的沉重、陰霾感,與電視劇的基調更貼近,也讓人聯想到「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這樣振奮人心的句子。



作為經歷過疫情的一份子,能夠在幾個月以後看到這樣的作品也有一點回味的意思,現在的武漢早已恢復正常,人間煙火氣又蓬勃地瀰漫在空氣中,經歷過絕望的人也會逐漸走出來,開啟新的人生階段,但是這些並不代表著我們要遺忘2020年冬日的寒冷嚴峻。

《在一起》無疑是一種提醒和回味,從那些簡簡單單又善良的小人物和大人物之中表現普通人和國家之間的強大凝聚力量。

相關焦點

  • 公益機構心理諮詢師:疫情結束之後,社會更需要我們
    當然有的人可能不太願意探索,那就做一點事情,把自己和恐慌的信息隔絕起來,比如做家務,和媽媽一起做個湯、包一次餃子等等。 當我們去做一些有控制感的事情時,會跟情緒保持一定距離,這對穩定我們的身心非常有幫助。
  • 疫情期間和疫情之後,關於咖啡豆儲存和咖啡設備維護,我們需要考慮...
    —————— 如今,處於疫情期間,很多咖啡館迫於目前形勢一直無法營運,保持已經囤積的咖啡豆的新鮮度成為我們面臨的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 戰勝疫情,我們《在一起》
    面對可能到來的新一輪疫情,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們在一起。戰勝疫情,我們在一起然而最近的疫情現實告訴我們,現在還不是放鬆警惕的時候!過去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心在一起,眾志成城,就能取得抗疫勝利。面對新一輪的疫情,也要繼續心手相連不離不棄。
  • 武漢,我們在一起!隔離疫情,不隔離愛!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後,還有4000多名湖北旅客仍在境外。該如何將他們平安運回?他們的操作,值得所有人為他們點讚!隔離疫情,不能隔離愛在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武漢人也是受害者。這座城市正在為防控疫情做出巨大的犧牲:城市封閉,公路、鐵路、航空停運。
  • 疫情之後的首個長假,我們太需要這樣一部電影
    當最後真相揭曉的那一刻,我們便會對自己刻板的偏見感到慚愧。更加難得的一點是,通過馬亮這個人物「棄學從農」的義舉,很好地挖掘和表現了鄉土之美,那些過去我們認為只能在象牙塔裡追求的美,其實就在我們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當中。
  • 【暖心故事】疫情之下,我們的心緊貼在一起
    【暖心故事】疫情之下,我們的心緊貼在一起 2021-01-15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控疫情 我們在一起」徵文
    有堅守城市交通要道及村口小區前的守護者,盡職盡責、為家而戰;有支援前線的醫護人員,不畏生死、為國而戰;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新聞工作者及文學創作者等,傳播正能量,為光明而戰…… 「若有戰,召必回」「疫情不滅,我們不退」「眾志成城,攻克時艱」……多麼振奮人心的勵志話語;「一個個紅手印」「一張張斑駁的臉」「一個個疲倦的身影」……多麼潸然淚下的默默感動;「一車車醫療物資」「一噸噸儲備肉菜
  • Milo Rau: 疫情之後,我們要吸取教訓,否則我們就完蛋了!
    當然,我擔心目前這個時刻只會是一個休止符--然後我們又會以同樣的方式繼續下去,讓發展中國家和普通民眾為這次危機買單,就像曾經所有的危機之後一樣。或者更糟糕的是:就像在匈牙利一樣,我們的生活中的一切將重新國有化並形成新的體系,歐洲或全球的團結將逐漸消弱。
  • 疫情後我們一起去看海!
    疫情後我們一起去看海!」5月2日,在賈靈的簡易婚禮上,丈夫金洪發大聲喊道。 90後的賈靈是界首市回民小學一名女教師,原計劃於今年年初步入婚禮殿堂,但受疫情影響婚禮一再耽擱。「本來想趁寒假把婚禮辦了的,那樣也不耽誤上課,還能去海南度蜜月,結果沒想到疫情持續這麼久。」賈靈說。 賈靈和男友終於等到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好時候,在雙方父母的再三催促下,他們決定趁五一假期舉行婚禮。
  • 疫情之後 大家還需要電影院嗎?
    2020年初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所有計劃,影視行業也是被迫得按下暫停鍵,有很多的電影從業者被迫離開了原有的舞臺和觀眾。而今年的7月20號我們的電影院已經開始了全面復工了。接下來就讓我們共同探討下疫情後的電影院吧。
  • 獨家專訪∣陳佩斯:疫情之後更需要喜劇和歡笑
    陳佩斯坦言,由於疫情原因,喜劇節原有的計劃沒能實現,今年的劇目基本是臨時「湊」起來的,他感慨道:「去年這個時候真是躊躇滿志,有五部新作品都等著要在今年的喜劇節上呈現。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被疫情弄得全都取消了!我們只好拿出《陽臺》《託兒》這樣的老作品讓年輕人來演。幸虧還有點兒老作品,幸虧還有年輕人能扛得住。所以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 疫情防控主題公益歌曲《我們在一起》發布
    MV也在全網播出,為抗擊疫情發聲加油。 《我們在一起》由胡海泉、汪蘇瀧、於文文、玖月奇蹟王小瑋演唱,瀋陽籍著名詞作家胡世宗聯合阿河、董楠作詞,董楠譜曲。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內容深情勵志,催人奮進,充滿力量,也傳遞著中國人不懼艱難,萬眾一心的希望與信心。有網友表示:「歌曲很溫暖,聽完後不禁流淚了:我們在一起,同舟共濟,一定能戰勝疫情。」
  • 後疫情時代,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房子?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不少人來說,是一次深度「宅」體驗。一兩個月內,24小時足不出戶,從客廳到臥室,從廚房到餐廳,從衛生間到書房……我們從未與房子如此「親密」,也讓更多人開始審視居所的安全性與舒適性。畢竟好的房子,不僅是生活品質的折射,更是對生命與健康的尊重。  正是如此深度的「宅」體驗,引發了人們對於居住環境的思考。
  • 疫情防控公益歌曲《我們在一起》溫情發布
    因為你不放棄,才有生命的奇蹟……」2月12日,由胡海泉、汪蘇瀧、於文文、玖月奇蹟王小瑋等遼瀋音樂人演唱的疫情防控主題公益歌曲《我們在一起》正式上線發行。這首溫情而又充滿力量的公益歌曲是由瀋陽市委宣傳部策劃、出品,瀋陽以及遼瀋地區文藝工作者獻給全國人民的一首精神力作。
  • 疫情結束,我們就一起去看海吧
    任由海風吹過臉龐,我們便忘記身後所有的不開心。我出生在一個西南小城。這座小城沒有大海,有的只是小河。我第一次看到海是廈大後面的海,那次見到海是我15歲的時候。我很喜歡海浪吹起的聲音我也喜歡和海浪玩捉迷藏。第二次看見海是我18歲的時候。
  • 致敬時代,抗擊疫情,我們始終《在一起》
    疫情肆虐,有人身披白衣,決然選擇逆向而行,奔赴一線;城市停擺,有人穿梭在空蕩的街頭他們彼此不相識,但為了同樣的目的凝聚在一起,電視劇《在一起》今晚播出,向每一個在抗疫中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致敬!電視劇《在一起》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打破了「時間線」這一概念,而是依託「抗疫」這個表達核心來組織不同場景、不同抗疫人物的故事。
  • 致敬時代,抗擊疫情,我們始終《在一起》!
    疫情肆虐,有人身披白衣,決然選擇逆向而行,奔赴一線;城市停擺,有人穿梭在空蕩的街頭,全力拯救這片熱土的脈搏。在寒冷中創造溫暖,在絕望時鑄就希望。他們彼此不相識,但為了同樣的目的凝聚在一起,電視劇《在一起》今晚播出,向每一個在抗疫中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致敬!
  • 他們與我們一起抗擊疫情!等疫情結束,我們一定...
    都印證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9噸醫療物資、100萬隻口罩、5萬副手套旗袍募捐、地標亮燈「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疫情結束了讓我們一起去暢遊日本提及日本一定要去打卡的那一定北海道抵達北海道之後,到指定地點換成北海道鐵路週遊券。北海道指定JR站直接購買指定兌換、購票點:札幌站、新千歲機場站、函館站、新函館北鬥站、登別站、旭川站、帶廣站、釧路站、網走站。4.使用方式:持有週遊券進站的話,不需要走軋機通道,直接走人工通道即可,他們會在週遊券上敲章。
  • 李源豪:抗擊疫情,我們在美國一起行動
    我們幾個留學生開著⻋,幾乎跑遍當地所有的藥店,只是想為國內的同胞們,帶來哪怕一點點的幫助。」他記得很清楚,在那個星期天,他們轉變周圍的每一家藥店每一家超市,希望能夠為新冠疫情出一份自己的力,可惜國外的疫情也初現端倪,物資也早已被搶一空了。
  • 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而現在大家也正經歷著一個特別的冬天,成都疫情的反覆,大家又開始時刻戴上口罩,隨時保持戒備。面對這場特殊的戰役,大家能做的便是團結一心,共同防疫,努力做到遠離新冠病毒。為加強全校師生的防護意識,成都高新中和小學以「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為主題,進行了國旗下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