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個人都在討論這部以《龍與地下城》(下稱D&D)為切入點的Netflix美劇,它給人的感覺就像E.T或七寶奇謀(The Goonies)這類經典的80年代電影一樣。說到底,「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到底是怎樣向公眾描繪桌面角色扮演遊戲的呢?
下含劇透,介意者慎入!
劇裡的孩子們到底在玩啥?
《怪奇物語》是一部由Netflix原創的美國科幻恐怖網劇。整部劇包含三條故事線,而所有故事線最終都指向一個神秘消失的小男孩:Mike的D&D「冒險小隊」成員齊心協力,在真實世界中尋找他們的朋友;Mike的姐姐尋找在聚會中神秘失蹤的朋友;以及負責調查案件的小鎮警長被捲入了一場巨大的陰謀。
《怪奇物語》的開場故事是幾個孩子聚在地下室裡玩龍與地下城遊戲——模型、地圖一應俱全。裡面還出現了幾個關鍵詞:Basic, Expert, Companion, Master, Immortal。
第五集「The Flea and the Acrobat」裡,我們終於知道了這是第幾版的D&D。當它們在暗影谷(the Vale of Shadows)調查時,場景中出現了一本被翻舊的專家級龍與地下城規則書(the D&D Expert Rulebook)。
TSR在1977年出版了龍與地下城基礎套裝(Basic Set)(TSR 1001),經過遊戲設計師Tom Moldvay的修訂後,於1981年出版了供1-3級玩家使用的模組。龍與地下城專家套裝(Expert Set)同樣出版於1981年,著名畫家Erol Otus為其繪製了封面。作為基礎套裝的一個擴展,它可供4-14級的玩家使用。Frank Mentzer在1983年對專家級龍與地下城進行了修訂,並邀請Larry Elmore來繪製封面。
在這場冒險中玩家們途經暗影谷,這個地方被認為是暗指影位面(Plane of Shadows)。看看暗影谷在劇中的描述就是最確鑿的證據:
暗影谷是一個異次元空間,它是現實世界的黑暗倒影或映射。這是一個充滿腐朽與死亡氣息的地方,詭異恐怖,還有怪物在其中遊蕩。它就在你的身邊,但你卻無法看到它。
再讓我們來看看影位面的描述:
影位面的重力和時間流逝速度都於主物質位面相同,但由於影位面是由魔法所形成,因此它更像是主物質位面的一種黑暗扭曲的映射。進入影位面後,你會發現一切看上去都很熟悉:施放尋找森林的法術,會將你帶到一片影森林;在水下時也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都浸沒在水中。但這裡的地形與景色變化的非常快,使得繪製影位面的地圖變得毫無意義。你可以識別出一些明顯的地標物,但它們的表現形式完全不同:建築物的結構會發生改變,材質會發生改變,所在地點也會發生改變,甚至會變為一座廢墟。總而言之,它會呈現出扭曲詭異的形態。這類場所通常被稱為「擬影」。
這就是《怪奇物語》中所重現的「倒置」世界(「Upside-Down」 World)——真實世界的黑暗倒影,也是能夠自由穿梭於兩個世界中的恐怖怪物的家園。
那麼咒語又怎麼說?
就像在開場故事中提到的,火球法術是一個整個劇的關鍵:
第一集開頭5分鐘其實就把整季故事講完了——遊戲主持人Mike警告大家:「它就要來了!」這讓萬年棒球帽不離頭的Dustin嚇壞了,他大叫起來:「是魔王狄摩高根!要真是狄摩高根咱們就完蛋了!」
在Mike要將狄摩高根放出來前,其他三個人已經為戰術吵得不可開交了。Lucas命令Will用火球攻擊魔王,但Will只有將骰子投出13或更高數值才能命中目標。而Dustin認為這種行為太冒險,他們最好使用保護法術來進行防禦。
雖然我們的火球法術通常不會發生「只有投出13或更高」才能「命中」目標的情況。但你不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麼?有可能他們應用的是D&D裡的一種變體規則:
在大型戰鬥中,玩家通常對不在自己回合中所發生的戰鬥無能為力。而這會導致玩家的注意力分散,從而影響接下來的遊戲進程。解決方法之一是讓玩家有更多的投骰機會:讓所有玩家都去投骰子。玩家會變得更積極主動,並且更關注當下的戰況。沒有一個玩家能在這種情況下分心,而且他們會比以前有更多的投骰機會,玩家也會覺得自己對戰局的影響和控制力在增強。
Will最終進行投骰,代表他決定施放法術,同樣也預示著失敗的後果會很嚴重。劇中用施放火球法術的成功與失敗來比喻故事中潛在的風險與收益。
好人們
在整部劇中,促使孩子們不斷探究的動力就是——成年人不可信任。其中一個象徵就是騎自行車這個行為,這在80年代的電影中十分常見:
它們(自行車)十分重要——可能比誰騎在自行車上更重要——因為它們是一種高度濃縮的象徵:無拘無束的自由,但危險也如影隨形。自行車讓孩子們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權——他們可以隨意選擇前進的方向,但又沒法走太遠。誰是自行車高手,只由肌肉和大腦來決定,而不是其他外在的東西。
這些孩子會相互爭鬥,但他們有一套特殊的規則來化解矛盾。更重要的是,他們會為別人犧牲自己,不論在遊戲內還是遊戲外。Gygax(龍與地下城創始人)曾專門指出這種特殊的聯繫:
角色扮演遊戲的精髓在於它所傳達出的信息——獨自生存十分艱難,巧取豪奪是愚蠢的行為。沒有人能獨自應對所有的挑戰,不論是在遊戲中還是在現實生活裡。
如果按照D&D中的職業進行劃分,這支冒險小隊的組成結構是:
• Mike=聖武士。聖武士是勇猛的戰士,秉承著秩序和善良的信念鋤強扶弱(Mike在劇中是一名遊戲主持人,但他的角色是一名聖武士)。
• Will=遊蕩者。遊蕩者善於躲藏和潛行,這些技能使得Will能夠與怪物周旋,而Barb卻沒能撐過來。
• Dustin=吟遊詩人。吟遊詩人能言善辯,同時也非常聰明,擁有高超的外交手腕。Dustin利用自己的能力確保隊伍團結一致,向著目標前進。
• Lucas=遊俠。遊俠是獨來獨往,是經驗老道的獵人,他們利用自己的野外知識來追捕敵人。Lucas與小隊分開後,僅憑自己一人就找到了影位面的入口。
• Eleven=術士。術士天生具有施法能力,他們同樣擁有驚人的專注力,這在Eleven施展能力時也有所體現。
雖然這種類比也許有點牽強,但不可否認的是,《怪奇物語》確實借鑑D&D的框架來講述了一個好故事。
壞人們
在遊戲中,我們的英雄遭遇的首位敵人就是他們最可怕的夢魘——魔王狄摩高根。狄摩高根是一隻強大的雙頭惡魔領主,關於它的傳說數不勝數:
在公元400年的基督教文獻中,狄摩高根的名字就有出現。它被描繪成一位惡魔王子,統治著一個叫做無底深淵的國度。無底深淵是惡魔的老巢,它們在這裡散播混亂與邪惡。狄摩高根擁有高大的身形,長著兩顆類似山魈的頭顱,手臂是兩條長毛的觸手。
有意思的是,劇中的怪物並沒有長著兩個頭,但他與Eleven之間似乎有著一種神秘的聯結:
在第八集中,在Eleven和怪物雙雙消失之前,她居然能夠控制怪物的身體(沒錯,用她的能力),這也許意味著他們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結。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怪物只在Hawkins鎮出現,而沒有去人口更多的大城市——它走不了,因為Eleven還在鎮子裡。而且在第六集裡情緒激動的Eleven曾親口告訴Mike她就是怪物。
在劇中,當怪物在真實世界中出現時,它的外貌和行為與《克蘇魯的召喚》中的空鬼(dimensional shambler)十分相似:
當我們終於能看清這個怪物時,我發現它看起來灰色的兩足獸,有著人類的雙手,頭像一朵花。真的,它的頭能裂開,像花瓣一樣分成四瓣,特別恐怖。它會讓受害者活著,就像Will和Barb那樣,把他們困住,用這些人類為一株網狀植物提供養分。但也許這些受害者會一直處於睡夢狀態?不然Will要怎麼與現實世界進行溝通呢?
空鬼首次出現,是在克拉克•埃什頓•史密斯(Clark Ashton Smith)的小說《來自彼方的獵手》(The Hunters from Beyond)中。而這些生物的能力在史密斯的其他故事中也有詳細的描述。在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P. Lovecraft)的小說《蠟像館驚魂》(The Horror in the Museum)中,洛夫克拉夫特暗示這種怪物並沒有很多腦袋。而劇中對它的描述則可謂登峰造極:
在黑暗中蹣跚向他走來的是一個巨大醜惡的黑色生物,既有猿猴的特徵,也同昆蟲有幾分相似。它的皮膚松垮地耷拉下來。布滿皺紋,呆板退化的腦袋在左右亂晃。它上肢向前伸展,爪子分得很開。儘管面無表情,但全身散發著一種兇殘怨毒的氣息。
劇中最兇殘的惡魔是打著能源部幌子的科學家。但我們的世界中的能源部有話要說:我們真的不是壞人。
戰鬥結束了?
第一季的結尾就如同那場D&D戰役的結尾:
Dustin說:「這就完了?你逗我?」「這場遊戲太短了,」Lucas補充道(也許是暗指這部劇本身的時間)。「這都10個小時了!」Mike說,「可是這根本說不通啊,」Dustin接著說。「失蹤的騎士去哪了?」有人冒出一句(也許是暗指這部劇的反英雄人物,Hopper警長),「對啊,還有驕傲的公主怎麼樣了?」又有人說(也許暗指消失的Eleven),「洞穴裡那些奇怪的花又怎麼解釋?」Will說(可能是倒置世界的那些奇怪植物),「我不知道,但是……」Mike搶在其他人繼續之前趕緊說。
可是,留下一個充滿遐想空間的開放式結局不是很好麼!?
原文作者 / talien 譯者 / D.E
現在,如果你對劇中孩子們玩的遊戲感興趣,或者你也一直想要嘗試進行桌面角色扮演遊戲(龍與地下城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現在你便有這樣一個親身體驗的機會:一部脫胎於D&D的角色扮演遊戲力作即將來到你我身邊,你想探索這個神秘的魔法世界?請到今天的附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快來DICE CON吧!
和會玩兒的人,做好玩兒的事!
華語地區最有趣的桌遊大會正在火爆售票中!
動心了沒?猛戳「閱讀原文」即可購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