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蜜蜂爬到嘴上了,女孩一動不動:孩子,媽媽不希望你這麼懂事

2020-12-24 阿呆爸育兒

1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廣西梧州第六中學一個正在軍訓的女孩,嘴上趴了一隻蜜蜂,可她卻絲毫未動,任由蜜蜂放肆地在最初爬來爬去。

女孩這一行為,得到了教官的表揚——軍訓學生做到這樣的意志堅定不移,難得!

可評論區卻出現了不一樣的聲音:

這值得提倡嗎?有毒的蜜蜂蜇了救治不及時會死人的!

價值觀扭曲,一點也不值得提倡……

給這樣的評論點讚,我態度鮮明地站隊這樣評論的網友。

生命是最可貴的,人的本能是會保護自己的。尤其是孩子,更要學會自我保護,可這樣被蜜蜂蟄,依舊絲毫不動的女孩,她不是意志堅定,而是太懂事了。

可能是因為教官說了,軍人要有鋼鐵般的意志,所以嘴角有蜜蜂,她也不敢動。不敢動不是因為害怕被蜜蜂蜇,而是擔心被教官看到,被批評。

懂事的孩子,你隱忍的樣子,真的是讓人心疼。

2

女兒上小學二年級時,回來跟我說了一件事,至今我都記憶猶新。

班上有一個女孩,有一天,下課了不出去玩,體育課也不去上,說自己身體不舒服。

班上同學都知道,這女孩把臭臭拉在褲子裡了。三年級的孩子,已經8歲了,大小便已經懂得,只是因為老師說了,上課不可以去衛生間,她那天肚子不舒服,上課不敢舉手告訴老師,沒有憋住,於是……

我跟女兒說,不要去嘲笑這個女同學,她只是太懂事了。

因為懂事,孩子對身邊人說的話,很放在心上。也懂得察言觀色,分析別人的情緒,順應別人的想法,只是為了讓別人滿意,卻忽略自己的需求。

懂事的孩子,壓抑自己的需求,一點都不快樂,很絕望。明明不想去做某件事,卻謊稱自己喜歡。

《少年說》中,有一個叫楊栩楠的女生曾傷感地給出生僅兩個月的弟弟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個單純快樂的孩子,可以不那麼懂事,不那麼乖。」

何出此言?

因為楊栩楠自己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從來只報喜不報憂,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藏起自己的任性,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只為了不讓父母失望。

站在高臺上,楊栩楠哭著說完這些話,看似給弟弟寫信,其實,她是在心疼那個懂事的自己,為了當一個「乖孩子」,她真的是太累了。

當孩子乖了,他們也就「病了」。

教育學家說:「看一個孩子是否健康,就看她是不是與他年齡相符的單純。」

懂事的孩子不會單純,他們懷揣著別人的想法,去迎合別人,活得小心翼翼,成為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女主松子,也是一個很懂事的女孩。

因妹妹身體病弱,爸爸從小對妹妹格外的關照和疼愛,松子是被忽略的那一個孩子,她從小就特別希望爸爸看到她,愛她。偶爾一次,松子發現自己做鬼臉,爸爸笑了。於是,她常常做鬼臉,為了贏得爸爸對自己笑。後來,也不由自主地,在緊張害怕時做鬼臉。她按照爸爸的要求去讀書、工作。

小時候討好爸爸,工作後討好領導,戀愛後討好男友,這種討好讓她活得沒有自我,也讓她的一生都特別悲劇,再討好,也沒有逃脫被拋棄的命運。

假如松子不是一個只會討好別人的人,懂得拒絕,為自己考慮,或許她的一生會完全不同。

可懂事,像是一道枷鎖,被鎖在了松子身上,她無法掙脫,也不想掙脫。因為一旦懂事了,內心也開始絕望了。

心理學家Harriet Braiker在《討好是一種病》中說:「關於討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他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地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

孩子的懂事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和父母的教養有很大的關係。

逼迫孩子做他們不喜歡的事。

有的父母逼著孩子和不熟悉的人打招呼,不然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把自己心愛的玩具,和別的小朋友分享。摔倒了,明明很疼,卻不讓孩子哭,因為這樣便不勇敢。

小區裡,孩子們都在一起玩,有一個叫琪琪的女孩,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很漂亮的滑板車,大家都湊上去,想騎一下,可琪琪不願意,這是媽媽送給她的生日禮物。這時,站在一旁的爺爺說話了:「要和小朋友分享的,不然他們都不喜歡你,不和你玩了,你就沒有好朋友了。」

聽見這樣的話,真的是讓人著急。孩子自己的東西,他們有權利不給別人玩,我們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看見他們內心的想法。可以引導,但卻不能強迫。盲目地逼迫,暗示他自己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成了父母眼裡那個「聽話」、「不小氣」的人,可他們並不快樂。

一味地為了取悅別人,而讓孩子去犧牲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大的傷害。

3

「作為一個父母」,我不希望養出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我的孩子們只需要知道,你不能壞,但可以不必太乖。

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看見和尊重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父母關注,他們認為關注即是愛,通過被關注的多少而感受到父母愛自己的程度。

一個朋友離異後,因工作忙,無法自己帶孩子,只能把孩子丟在老家,為了給孩子好的物質生活,她努力工作,還接了兩份兼職,每天忙到深夜才結束。

孩子很聽話,姥姥讓他抱一抱媽媽,他會去抱。晚上,讓他和媽媽睡,他也會聽話。只是,哄兒子睡時,她卻發現兒子躲在被窩裡哭。

她問兒子怎麼了。兒子說:「我想姥姥。」可他不能去找姥姥,如果不聽話,不懂事,姥姥以後便不帶他了,聽了這句話,那一刻,她的心是碎的。

她摟著兒子說:「兒子,媽媽很愛你。」

可孩子卻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說:「你不愛我,姥姥最愛我,她做飯給我吃,陪我玩,還帶我一起去看戲。」

孩子的懂事,真的是被逼的。

允許孩子像孩子那樣長大。

孩子也會有情緒,疼了會哭,不高興了會發脾氣,生氣了會叫……,可這些都被父母喊stop,因為我們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其實我們要做的不是簡單粗暴地堵住孩子的情緒,而是,允許他們哭,鬧,等他們情緒散去了,平靜了,再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引導他們更好地表達情緒。一次又一次,把這些方法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心理學家費羅伊德曾說:「未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消亡。他們只是被活埋,並將在未來以更加醜陋的方式湧現。」

那個因為媽媽沒有滿足自己玩具要求,而摔了媽媽手機的孩子,一定是被壓抑久了,總是被要求聽話,不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而不被允許像一個孩子那樣,看見了玩具就有想買的心情。

我們可以不給他買,解釋不能買的玩具,但不能否定孩子的想法,指責他們因沒有得到玩具而傷心難過的心情。

因為我們的否定養出的孩子,可能是暴躁的,也有可能是低我價值的,認為自己不被愛,因此變得自卑而懂事。

當然,這裡並非是說讓父母教會孩子自私,霸道。只是,讓孩子懂事的有些病態,在心理上已經有了負擔。

孩子懂事,不是父母去要求,強迫,而是我們平時用平等的思想和心態,去尊重和理解孩子,用「同理心」引導孩子去理解別人,態度是積極的,而不是威脅或者逼迫。

當一個孩子身處危險,她第一想到的,不應該是別人的看法,而是我要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身為父母,我們更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只是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孩子,而不是因為他們懂事。

相關焦點

  • 教官手抓剩飯當場吃掉、女生被蜜蜂爬嘴一動不動,你的軍訓什麼樣
    學校在迎來久違的開學後,給新生們的第一份禮物就是軍訓。 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日子裡,軍訓顯得格外有趣。軍訓是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激發愛國熱情,在抗日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培養艱苦奮鬥,刻苦耐勞的堅強毅力和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國防觀念和組織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學風和生活作風,掌握基本軍事知識和技能。也是增強和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一個途徑。
  • 女生軍訓被蜜蜂爬嘴一動不動……網友吵翻了
    說起軍訓,最深刻的回憶莫過於曬過的皮膚「燙」過的頭髮還有美滋滋的大西瓜那麼軍訓時蜜蜂爬到嘴上的經歷這不9月2日有一則新聞上了熱搜一名高一女孩在軍訓時突然遭遇蜜蜂爬嘴但是女孩依然保持著端正的軍姿一動不動這也太嚇人了吧
  • 女學生軍訓被蜜蜂爬嘴一動不動,網友:下意識去驅趕反會被蜇
    今年的秋天,酷暑遲遲未去,但開學後有許多學校仍堅持軍訓。9月2日,廣西梧州,有一女生在軍訓時被蜜蜂爬嘴,但她卻仍然立軍姿,筆直站立一動不動。他們的教官也稱,當時學生正在站軍姿,隊列要求不能動,有一隻蜜蜂飛過來並落在了某女生的嘴唇上,還爬行了幾秒,但該女生仍紋絲不動。
  • 哈爾濱性侵5歲幼女案嫌犯被批捕 | 女生軍訓被蜜蜂爬嘴一動不動...
    你準備和誰一起去看?(石家莊發布、石家莊廣播電視)河北一男子宿舍床上長出幾米長青草 網友:再長就變森林了近日,河北保定一位妻子分享的丈夫辦公室宿舍長草的視頻讓網友哭笑不得。因為疫情原因,這位老公放了一個長長的假期,開學後他給妻子打電話說自己辦公室宿舍床上長草了。網友:如果假期再長一點,可能就變成森林了。
  • 魔都女痛斥現役教官靜對軍訓女生被馬蜂爬臉,你配嗎?
    據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報導:9月2日廣西梧州第六中學高一軍訓時,一隻蜜蜂在一名女孩嘴唇上爬,女孩仍一動不動。教官拍下了這一幕,並發文表揚道:「軍訓學生做到這樣的意志堅定不移,難得呀!」「不能趕啊,蜜蜂如果受到攻擊的話。肯定會攻擊你的。」他還表示蜜蜂沒蟄到人,「(最後蜜蜂)自己飛走了。」事後,女孩還跟拍視頻的教官合了影。
  • 鄭爽哭訴:「太早懂事,不是幸福!」你這是活該
    希望這些孩子能真正擁有很快樂的時光,準備好長大這件事吧。」於是我們似乎不難理解,為什麼長大後的鄭爽,會成為一個這麼矛盾、糾結、不肯放過自己的人。一半是驕傲自負、從不在意別人看法的明星,一半是從沒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讚許,至今還沒長大懂事的女孩。因為她從沒有感受過無條件的愛,甚至她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 小s微博給女兒道歉:孩子,你不必太懂事
    有多少人,即使長大成人,內心還是個無助的孩子。懂事的人,小的時候忙著取悅父母,長大了討好世界。卻唯獨忘了好好愛自己。 懂事的孩子,很委屈微博上曾有個大火的話題:因為太懂事你受過哪些委屈?是的,小孩的「懂事」,其實是他們照顧大人的方式。他們不爭不搶,不哭不鬧,不給大人添麻煩。 他們乖巧的背後,是深深的渴望:爸爸媽媽,我這麼懂事,你們多愛我一點啊。
  • 7歲女孩秒變臉: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
    「你要懂事一點,聽話。」這句話從小就在耳邊環繞不去。《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進行過一項關於「懂事」的調查。調查發現,有78.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喜歡懂事的孩子。貌似對孩子最好的誇獎就是「你真懂事。」
  • 鄭爽哭訴:「太早懂事,不是幸福」網友怒懟:你這是活該
    原以為她會細數童年的各種比賽或獎項,沒想到她低著頭說:「太早懂事的話,其實並不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希望這些孩子能真正擁有很快樂的時光,準備好長大這件事吧。」於是我們似乎不難理解,為什麼長大後的鄭爽,會成為一個這麼矛盾、糾結、不肯放過自己的人。一半是驕傲自負、從不在意別人看法的明星,一半是從沒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讚許,至今還沒長大懂事的女孩。
  • 原來懂事的孩子最可憐:媽媽我走了,我不想讓你為難
    而最令人心酸之情,則是孩子對父母的求而不得的依賴。 26歲的小柔是一個年輕的媽媽,結婚一年後就為丈夫林東生了兩個雙胞胎女孩。原本孩子的出生,應該是家裡最為高興喜悅的事。
  • 看了《以家人之名》,孩子我不想你太「懂事」
    ,我不想你太「懂事」「二姨知道這些話你不愛聽,你不能跟人家凌霄比呀,人家爸爸是給了錢的,他不一樣人家沒有義務負擔你的學費,所以說啊子秋,咱得知道珍惜知道感恩。」當凌霄的媽媽回來找凌霄時,他大聲問凌霄:「你媽不是不要你了嗎?」可轉身,他哭了,其實他也想媽媽,但是他知道媽媽拋棄了他,「他不能想」。凌霄媽媽因傷心難以自抑,走不出難過,開始變得抑鬱,在過去的一年裡,凌爸卻忙於工作疏於對凌媽的關心照顧,兩人開始不斷爭執,吵架,當著凌霄的面。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哈利曾當伊能靜主婚人,稱媽媽與秦昊絕配,婚禮上懂事發言超感人
    伊能靜和秦昊曾經參加過《媽媽是超人》,因為節目組的剪輯問題,這一家子當時沒少遭到網絡暴力,伊能靜當時氣到發文稱再也不參加此類綜藝節目。伊能靜談到自己剛告訴兒子找了男朋友時候,哈利的反應,雖然他的嘴上說是「好啊」,但是哈利後來坦言自己心裡其實是不接受的,不過後來想通了,他對伊能靜說:既然媽媽你希望我得到幸福,為什麼我會不希望你得到幸福呢?這孩子真是過分懂事了!
  • 軍訓簡報(三):軍姿颯爽
    其中謝子洲同學、彭海懿同學主動為班上搬水,張榮天同學在軍訓時為班上高舉班旗,體現出高度的班集體榮譽感。在軍訓場地,吳一洋同學克服腹痛參加軍訓,高程楓同學感冒了還堅持,吳陳祺同學雖有時不適但還是體現得勇敢,個別同學有想家的現象但克服了。總的來說,大家表現特好,希望明天更好。初一(1)班班主任 李亞老師軍訓第一天,孩子們滿懷憧憬來到軍訓基地。
  • —— 第一實驗軍訓家書(七一班)
    金展輝媽媽:金展輝,媽媽謝謝老師對你們的陪伴,看到老師發來的圖片媽媽很放心。好好珍惜這次軍訓,努力做到教官和老師的要求,希望通過這次軍訓讓你體驗一下軍人生活,使你成為能獨立,自理,有團隊精神的好孩子,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記得訓練完後不要吃冷飲。柯亦帆媽媽:親愛的兒子柯亦帆。
  • 比起那些太聽話的孩子,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不要那麼「懂事」!
    他們心中裝滿了他人,將自己逼進角落,身上貼滿了聽話、乖巧、省心、懂事的標籤,卻唯獨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做到謙遜禮讓、有教養,但這不意味著總是讓他們犧牲自我,事事忍讓。但其實她從小就活在了「必須懂事」的期待裡,匆匆結束了短暫又痛苦的童年。傅首爾與母親兩人從小相依為命,媽媽在糧店工作,1.5米不到的個頭卻要扛起200斤大米。在她的記憶裡,媽媽常常哭,而她最常聽到媽媽說的話也是「媽媽好難,你要懂事。」
  • 「你真懂事,你太好了」,太懂事的女孩,真的不適合談戀愛
    小時候,大人們都喜歡「懂事」的孩子。為了討得大人們的喜歡,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我們不得不聽話照做,循規蹈矩。因為他覺得你不愛他,感受不到你們兩人的心在靠近。也許太懂事的女孩,真的不太適合戀愛吧?不敢索取,不敢說出不滿,不敢做自己。看過一個名叫《態度娃娃》的日本短片。女主艾利被稱為「微笑天使」。
  • 為什么爸媽一吵架,孩子就變「懂事」了?
    正相互懟在興頭上,突然傳來一個弱弱的聲音:「爸爸,我告訴你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可以嗎?」我倆相互對視一眼,壞了,剛剛光顧著給對方擺事實講道理、氣勢上壓倒對方,忘記兒子還在後座了。小川也不等爸爸的回應,自說自話起來:「爸爸,我跟你說,我那天和媽媽在公園,發現了一隻特別特別特別巨大的..」我的心裡突然很內疚。
  • 鄭爽哭訴童年上熱搜:讓孩子過早懂事,是種殘忍的教養
    鄭爽又雙叒叕上熱搜了!8月20日,在最新播出的《奇妙小森林》中,鄭爽談到童年時幾度哽咽: 「我希望他們能夠快樂的成長,因為我小的時候其實是很早就懂事的性格,就是因為太早懂事型,所以就從小要求自己很多。所以會覺得太早懂事的話,並不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情,就希望他們(孩子們)真正擁有很快樂的時光,希望他們做好一切的準備,準備好長大這件事。」
  • 我害怕「太懂事」的孩子
    他們為了吸引父母的眼光,經常會刻意去做一些事情來討好別人,希望能從中贏得他們的肯定和認同,卻不知這樣反而喪失了自己的主見和想法。02越是懂事的孩子,越容易迷失自我從來沒想過像堂妹這麼乖巧懂事的孩子,也會悄然崩潰!在大家眼中,堂妹的性情最是溫和,她打小就很懂得為別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