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市場中,音樂類型的節目從未缺席。如何在眾多同類型音綜中脫穎而出?《嗨唱轉起來》尋覓到了其獨特的「嗨式」氣質。
作為一檔全民音樂綜藝互動秀,《嗨唱轉起來》既保持了湖南衛視對內容創作水平的高品質要求,也兼具了專屬於嗨唱轉盤舞臺所呈現出的解壓音樂綜藝特性。
通過「做減法」的方式,節目開創了一個以「嗨唱」為核心,偏重人物圖鑑和觀眾互動感的全新音樂節目式態。無論是節目環節中「去儀式感」的巧思設計,亦或是追求極致共鳴的情感表達,它都為音樂真人秀的製作提供了一個腦洞大開的創新模板。
在與總導演歐陽宇的對話中,我們將《嗨唱轉起來》獨有的「嗨式」特質定位及第二季的創新表達進行了全方位還原。
「對於觀眾來說,『嗨』是一種情緒和心理的狀態,而它實質上是我們營造給觀眾的一種情感共鳴。」《嗨唱》「化繁為簡」的第一步,就是將「嗨」這一主題用音樂和嘉賓互動的形式進行了詮釋。但正如總導演歐陽宇所說,《嗨唱》沒有將眼光停留在追求「嗨」的氣氛,而是更多地將「嗨式」情感共鳴作為節目的價值目標。
《嗨唱轉起來》總導演 歐陽宇
於是我們看到了《少年》的原唱夢然帶觀眾再度感受疫情下的溫暖人情;安又琪再唱《唱得響亮》和《你好周杰倫》,夢回超女時代;黃品源再唱《那麼愛你為什麼》《小薇》,深情款款動人心弦……
「這些表演都賦予了音樂全新的『嗨式因子』,而大玩家和沙發客與歌手之間的互動又藉由『脫口秀』的方式傳遞出音樂背後的故事及趣聞軼事。」歐陽宇說道。
「嗨」既代表了一種情緒,也是一種態度。《嗨唱轉起來》在兩季節目中將音樂和脫口秀進行融合,精準抓住觀眾內心需求,創新中不失情懷表達,彰顯嗨唱獨有魅力。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走入第二季的《嗨唱》不斷從多維度、以「簡主義」的方式追求著「嗨式」情感共鳴。
▍「化繁為簡」第二步:「做減法」回歸音樂和脫口秀本真
音樂節目有兩種,一種著力於飆樂技,偏重欣賞性,而另一種則著力於普世性,偏重參與感。
前者如《歌手·當打之年》用極致音色、極致舞臺、極致後期鍛造觀眾心中的「王者」;後者如《嗨唱轉起來》化繁為簡,回歸「音樂+脫口秀」的本質,為觀眾打造出沙發前極具合家歡般氛圍感的解壓神器。
總導演歐陽宇在採訪中多次提到了在內容上「做減法」的思路:「本身我覺得這個節目就是需要去掉很繁瑣的一些枝枝節節,在極致的環節設置下產生更多的火花。」《嗨唱轉起來》區別於其他音綜的一大特質在於短平快,力求在短時間內點燃多重年齡和多重層次的觀眾情緒。
在歐陽宇看來,通過「化繁為簡」,專注於歌曲本身,節目觀眾從80後的主力人群延伸至90後及00後,輻射涵蓋60後70後。
如李玲玉、孫浩、羅中旭、鍾鎮濤、安又琪等闊別電視銀屏多年的藝人在嗨唱舞臺回歸亮相,為嗨唱舞臺帶來了驚喜感及震撼的視聽盛宴;而曾可妮、劉令姿、ONER、管櫟、郭聰明等青年歌手的加入則更是讓年輕觀眾感受到屬於自己的青春氣息。
全年齡段的打通也讓節目充滿著「合家歡」的氣質。而回歸客廳文化,這也是節目創作的出發點之一。
對於參加節目的嗨唱歌手來說,歌曲和唱功不再是用來比拼和幫助晉級的工具,它是青春回憶,是夢想和共鳴。
從首次登上大舞臺的草根,到初出茅廬的歌壇新人,再到身經百戰的成熟歌手,歌手身份跨度之大證實了「嗨唱」舞臺上每個人都有機會迎來高光時刻。打破限定,自由生長,嗨唱舞臺真正打通了年齡圈層和地域圈層的壁壘。這不僅是一次客廳文化的大回歸,更是一場全民解壓大聯歡。
「嗨唱大咖秀+音樂大本營」或許是對這檔綜藝最為精準的詮釋。轉盤演唱舞臺承接了40%的看點,大玩家與沙發客所在的脫口秀扇形沙發區域則承接了60%的看點,嗨唱表演、脫口秀互動、百變妝發造型等使得節目呈現出曲風多變、故事多變、造型多變的效果,更為節目注入了鮮活靈魂,不僅能迎合觀眾對音樂的極致體驗,更能滿足受眾對輕鬆解壓的娛樂需求。
▍「化繁為簡」第三步:不忘初心也不忘創新
即使是在不斷地「做減法」,《嗨唱》的主創們也沒有忘記創新的初心,這也是湖南衛視導演們一致的價值追求。
《嗨唱》第二季首先將原有的兩位大玩家升級成了三位,「太陽女神」謝娜、「節奏先生」潘瑋柏和「行走的造梗機」大張偉三人的集結不僅豐富了節目的內容和互動性,更是為節目「嗨」味製造奠定紮實基礎。
除此之外,第二季還進行了賽制升級,創新性設置了「雙轉盤」模式,用雙向比拼的方式替換了單向的賽道。這也將不同歌手身上的特質進行了戲劇化碰撞,帶來全新的混搭體驗,增強了刺激和興奮感,給予觀眾更為強烈的視覺刺激感及心理衝擊感。
同樣進行升級的還有「嗨唱標籤猜歌手」。這一環節將多種形式進行,不再局限於「猜特質」,而是以「話題思維」破局,融入音樂故事、社會熱點等內容於其中,大玩家和沙發客在話題引導下講出自己的過往經歷和故事;更有各式道具搬上舞臺,如「嗨唱復古夜」的「大哥大」道具和「青春寶藏」的「寶箱」道具,皆使得此環節更具互動性、趣味性及可看性。
這些趣味性、互動性十足的創新升級,無一不是《嗨唱》的主創們在第二季內容及形式升級打造上所傾力設計的巧思,不僅為嗨唱舞臺賦予了更為新鮮的觀感,更為解壓功能的實現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方式及渠道。
在採訪的最後,歐陽宇導演非常誠摯地感謝了湖南衛視各個中心對《嗨唱》這一節目的支持:「從創意孵化到錄製跟進,從內容建議到品牌推廣,《嗨唱》的成功和頻道各個工種提供的專業建議和緊密合作是分不開的。」她說道。
早在第一季初創之時,時任湖南衛視創新研發中心主任的羅昕就帶領研發團隊,邀請國內外專家交流經驗,提供舞臺創意,並將《嗨唱》這一節目模式進行海內外推廣。而在第二季時,節目製作中心和創新研發中心團隊也對節目整體的規劃和錄製中的創意落地給到了非常詳細且有效的建議。
這樣的合作助力讓《嗨唱》成為了市面上獨樹一幟的音樂脫口秀綜藝,也印證了湖南衛視在內容製作領域的駕馭力和領跑力。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