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目前這兩年的顯卡市場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亂」,混亂的不光是價格,MSRP真的就只突出一個「S」(建議);除此之外就是產品定位、規格和產品推出序列的全方位混亂了。以往是走量級別的,哪怕只是建議零售價在2000元以內的這代甜品卡遲遲不見——3050/3050Ti的GA107核心倒是已經鋪貨了不過僅限於筆記本,桌面端現在哪怕連個傳聞都沒有,而且在之前的測試上我們可以發現4GB顯存哪怕應付現在的1080p遊戲需求都有點吃力。更高端一點的3060這個級別明顯價格與性能不匹配,12GB的大狂牛顯存除了採用三星新顆粒保證了位寬和頻率之外也看不到什麼可見的用武之地,從3060Ti往上開始規格才顯得正常一點,但是說實話以現在的價格來看4500往上的顯卡已經超出了大多數普通玩家的承受能力,甚至相比之下3060筆記本的性能和價格定位都更合適一點,這也使得很多本來預定購買這個價位臺式機的用戶直接轉向了筆記本,畢竟還白送套鍵盤和屏幕,相比自己配臺式機來說也少了很多麻煩。
造成這個局面的最終原因應該還是產能,全球缺芯缺的不止是顯卡核心這種大傢伙,很多不起眼的比如PWM控制器、電阻這種東西產能都非常緊張,無論是對上遊晶片廠家還是板卡廠商來說消耗相同的物料做低端卡都有點不太划算。再一個就是之前的MSRP體系,3060這種卡的MSRP已經壓到了2499,實際上仍然有1000元左右的市場溢價,而同樣1000元的市場溢價加在3060和3080Ti上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再往下的卡如果仍然維持這套體系的話只會變得更加空氣,而出手打自己臉說之前的MSRP都是虛假的我們重新來標(漲)價吧的話恐怕只會迎來群眾更大的怒火,所以就只能算是暫時冷處理了。
蘇媽這邊情況相對來說就好一些,一個是在之前6700XT發布的時候就及時根據現實供應情況微調了A家的MSRP體系,再就是整體的架構設計方面有Infinitiy Cache,可以用更低的顯存位寬實現基本相當的性能,避免了為了保證性能不得不搞個12GB大狂牛顯存的情況出現,整體成本之類的控制更有優勢;再一個就是採用TSMC的新工藝,在做小核心的時候功耗和成本控制優勢更加明顯,在這個指導思路下我們就迎來了今天的新品——Radeon RX 6600XT。
說實話這個類ITX的單插槽造型還是挺對我口味的,就是可惜定位下探到這個級別的顯卡,老黃和蘇媽都有一致的默契就是不發售公版而只提供一個參考設計PCB,你能買到的卡,應該大部分都是下面這個樣子的,看起來就給人一種很清涼省電高能效比的感覺
PCB底部有AMD的logo,證明應該就是AMD提供的參考設計版PCB(廠商可能在此基礎上有小改動)。
雖然PCB不大,供電相數也不算多,但是整體看起來還算比較精緻。
全新的小核心Navi23,面積比三星GDDR6的封裝大不了多少。採用4顆三星16Gb 16Gbps GDDR6顯存,組成8GB/128bit的規格,通過搭載32MB的Infinitiy Cache來保證位寬縮減之後遊戲性能不受損,避免了為了保證位寬只能在6GB和12GB兩種尷尬的顯存規格裡二選一的問題。同時之前對A卡的測試也證明了在低解析度比如甜點卡玩家常用的1080p下,Infinitiy Cache的提升相對來說會更大一些,從總體配置規格上來看這就是一張為主流級1080p用戶準備的產品。
AMD自己的產品定位也是如此劃分的,後續可能還有稍微縮減規格的Radeon RX 6600。
最新版本的GPU-Z已經可以正確識別Radeon RX 6600XT的所有規格,可以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雖然插槽是全長PCIe x16 4.0的,但是實際只配置了PCIe x8 4.0,不過x8 4.0的帶寬也已經等於x16 3.0,這個定位的卡哪怕用x8 3.0都不會有什麼實際影響。
性能測試方面,還是先說一下測試平臺
CPU:Intel Core i5 11600K 核心頻率默認 Ring 4.4G
內存:DDR4 3600 CL16-18-18-38 16GB×2
主板:微星Z590 Unify-X
顯卡:盈通Radeon RX 6600XT 8GB
七彩虹GeForce RTX 3060 Ultra W OC 12GB
七彩虹GeForce RTX 3060Ti Ultra OC 8GB
散熱器:華碩龍神360二代水冷
電源:海韻Focus GX1000
理論跑分方面還是分開來看,這代A卡在Fire Strike上的性能表現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尤其是6600XT突出強調的1080p遊戲性能,FS 1080p跑分遠遠超過RTX3060,只比RTX3060Ti略微低一點點。而2K解析度的FSE方面相比3060Ti距離遠了一些。Time Spy則是這代N卡相對強力,但是6600XT仍然保持了5%左右的領先。至於Port Royal這個僅供參考吧,這個定位的卡,真的會拿來開光追用的會有多少人呢。
實際遊戲測試方面鑑於三張卡的定位就不測4K解析度或者光追之類的了,3060Ti可能還有一點體驗一下4K遊戲的可能性,另外兩張卡真的很難支撐這個級別的遊戲體驗。
實際遊戲性能測試方面仍然跟這代卡之前的特性一樣,根據遊戲傾向的不同左右搖擺,最偏向於A的刺客信條英靈殿1080p解析度下6600XT的性能甚至好於RTX3060Ti,而在賽博朋克2077的2K解析度下6600XT的性能則與RTX3060相當。
不過總體來看RX6600XT的性能比RTX3060在1080p解析度下強10%以上完全沒問題,在2K解析度下可能是由於32MB Infinitiy Cache不太夠用,相對性能提升幅度有所降低,而且就絕對幀數來看6600XT的性能並不太足夠最新的3A大作在2K解析度下流暢運行,這些性能數據也跟AMD的定位,一張出色的1080p解析度遊戲顯卡差不多。
功耗方面,AMD官標的TGP是160W,但是跟其它產品一樣實際一般都跑不到這個數值,在3DMark測試和實際遊戲當中很多時候即使頻率跑滿2609MHz的Boost,功耗也只跑到了120~130W,目測500W電源完全可以滿足需要甚至有所盈餘,再次覺得這個卡不做個ITX版本還是挺可惜的,明明這麼綠色節能……
超頻性能方面6600XT的調節上限相比6700/6800系列來說有所放寬,功耗最多可以+20%,顯存頻率調節上限2300MHz(18.4Gbps QDR),實際核心頻率可以調到最大2700MHz,顯存頻率超到2200MHz(17.6Gbps QDR),Time Spy跑分提升到9723,相比默認狀態下提升6.5%,同時功耗也僅僅增加到約150W,不算誇張,甚至還沒有到標的默認最大TGP。
最後是事關能不能買到的測試,說起來128bit顯存位寬確實是最好的「Light HashRate」,不僅能鎖ETH同時還可以鎖其它吃位寬的小幣種,整體哈希運算能力與3060 LHR相當,而且物理上就不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至少在這方面價格不應該比RTX3060高,考慮到3060LHR最近各種亂七八糟的破解傳聞,6600XT的實際市場價格應該還會更低一些。
6600XT的MSRP定價也相對合理得多,美元定價是349美元,人民幣MSRP是2999,雖然乍一看這個MSRP已經達到了3060Ti的水平但是在現在這個供應形勢下定個低MSRP只是徒增搶購難度,蘇媽這次的定價算是合理,甚至感覺如果不是這一波小礦潮的話直接以MSRP現貨買到也不是不太可能。但這個月的顯卡供應似乎又緊張了起來,小黃魚上一些預售6600XT的價格已經到了3499這個段位。不過對於最近急需一張顯卡的用戶來說3499這個價格依然有一定的性價比,尤其是1080p解析度下的遊戲性能,相比同定位的RTX3060來說性價比高不少,尤其是在現在3060 LHR也開始有些缺貨的背景下,蘇媽這次的新品至少給廣大玩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