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精準的1080p遊戲顯卡 Radeon RX6600XT首發評測

2022-01-29 快樂肥宅實驗室

直到目前這兩年的顯卡市場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亂」,混亂的不光是價格,MSRP真的就只突出一個「S」(建議);除此之外就是產品定位、規格和產品推出序列的全方位混亂了。以往是走量級別的,哪怕只是建議零售價在2000元以內的這代甜品卡遲遲不見——3050/3050Ti的GA107核心倒是已經鋪貨了不過僅限於筆記本,桌面端現在哪怕連個傳聞都沒有,而且在之前的測試上我們可以發現4GB顯存哪怕應付現在的1080p遊戲需求都有點吃力。更高端一點的3060這個級別明顯價格與性能不匹配,12GB的大狂牛顯存除了採用三星新顆粒保證了位寬和頻率之外也看不到什麼可見的用武之地,從3060Ti往上開始規格才顯得正常一點,但是說實話以現在的價格來看4500往上的顯卡已經超出了大多數普通玩家的承受能力,甚至相比之下3060筆記本的性能和價格定位都更合適一點,這也使得很多本來預定購買這個價位臺式機的用戶直接轉向了筆記本,畢竟還白送套鍵盤和屏幕,相比自己配臺式機來說也少了很多麻煩。

造成這個局面的最終原因應該還是產能,全球缺芯缺的不止是顯卡核心這種大傢伙,很多不起眼的比如PWM控制器、電阻這種東西產能都非常緊張,無論是對上遊晶片廠家還是板卡廠商來說消耗相同的物料做低端卡都有點不太划算。再一個就是之前的MSRP體系,3060這種卡的MSRP已經壓到了2499,實際上仍然有1000元左右的市場溢價,而同樣1000元的市場溢價加在3060和3080Ti上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再往下的卡如果仍然維持這套體系的話只會變得更加空氣,而出手打自己臉說之前的MSRP都是虛假的我們重新來標(漲)價吧的話恐怕只會迎來群眾更大的怒火,所以就只能算是暫時冷處理了。

蘇媽這邊情況相對來說就好一些,一個是在之前6700XT發布的時候就及時根據現實供應情況微調了A家的MSRP體系,再就是整體的架構設計方面有Infinitiy Cache,可以用更低的顯存位寬實現基本相當的性能,避免了為了保證性能不得不搞個12GB大狂牛顯存的情況出現,整體成本之類的控制更有優勢;再一個就是採用TSMC的新工藝,在做小核心的時候功耗和成本控制優勢更加明顯,在這個指導思路下我們就迎來了今天的新品——Radeon RX 6600XT。

說實話這個類ITX的單插槽造型還是挺對我口味的,就是可惜定位下探到這個級別的顯卡,老黃和蘇媽都有一致的默契就是不發售公版而只提供一個參考設計PCB,你能買到的卡,應該大部分都是下面這個樣子的,看起來就給人一種很清涼省電高能效比的感覺

PCB底部有AMD的logo,證明應該就是AMD提供的參考設計版PCB(廠商可能在此基礎上有小改動)。

雖然PCB不大,供電相數也不算多,但是整體看起來還算比較精緻。

全新的小核心Navi23,面積比三星GDDR6的封裝大不了多少。採用4顆三星16Gb 16Gbps GDDR6顯存,組成8GB/128bit的規格,通過搭載32MB的Infinitiy Cache來保證位寬縮減之後遊戲性能不受損,避免了為了保證位寬只能在6GB和12GB兩種尷尬的顯存規格裡二選一的問題。同時之前對A卡的測試也證明了在低解析度比如甜點卡玩家常用的1080p下,Infinitiy Cache的提升相對來說會更大一些,從總體配置規格上來看這就是一張為主流級1080p用戶準備的產品。

AMD自己的產品定位也是如此劃分的,後續可能還有稍微縮減規格的Radeon RX 6600。

最新版本的GPU-Z已經可以正確識別Radeon RX 6600XT的所有規格,可以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雖然插槽是全長PCIe x16 4.0的,但是實際只配置了PCIe x8 4.0,不過x8 4.0的帶寬也已經等於x16 3.0,這個定位的卡哪怕用x8 3.0都不會有什麼實際影響。

性能測試方面,還是先說一下測試平臺

CPU:Intel Core i5 11600K 核心頻率默認 Ring 4.4G

內存:DDR4 3600 CL16-18-18-38 16GB×2

主板:微星Z590 Unify-X

顯卡:盈通Radeon RX 6600XT 8GB

七彩虹GeForce RTX 3060 Ultra W OC 12GB

七彩虹GeForce RTX 3060Ti Ultra  OC 8GB

散熱器:華碩龍神360二代水冷

電源:海韻Focus GX1000


理論跑分方面還是分開來看,這代A卡在Fire Strike上的性能表現相對來說要好一些,尤其是6600XT突出強調的1080p遊戲性能,FS 1080p跑分遠遠超過RTX3060,只比RTX3060Ti略微低一點點。而2K解析度的FSE方面相比3060Ti距離遠了一些。Time Spy則是這代N卡相對強力,但是6600XT仍然保持了5%左右的領先。至於Port Royal這個僅供參考吧,這個定位的卡,真的會拿來開光追用的會有多少人呢。

實際遊戲測試方面鑑於三張卡的定位就不測4K解析度或者光追之類的了,3060Ti可能還有一點體驗一下4K遊戲的可能性,另外兩張卡真的很難支撐這個級別的遊戲體驗。

實際遊戲性能測試方面仍然跟這代卡之前的特性一樣,根據遊戲傾向的不同左右搖擺,最偏向於A的刺客信條英靈殿1080p解析度下6600XT的性能甚至好於RTX3060Ti,而在賽博朋克2077的2K解析度下6600XT的性能則與RTX3060相當。

不過總體來看RX6600XT的性能比RTX3060在1080p解析度下強10%以上完全沒問題,在2K解析度下可能是由於32MB Infinitiy Cache不太夠用,相對性能提升幅度有所降低,而且就絕對幀數來看6600XT的性能並不太足夠最新的3A大作在2K解析度下流暢運行,這些性能數據也跟AMD的定位,一張出色的1080p解析度遊戲顯卡差不多。

功耗方面,AMD官標的TGP是160W,但是跟其它產品一樣實際一般都跑不到這個數值,在3DMark測試和實際遊戲當中很多時候即使頻率跑滿2609MHz的Boost,功耗也只跑到了120~130W,目測500W電源完全可以滿足需要甚至有所盈餘,再次覺得這個卡不做個ITX版本還是挺可惜的,明明這麼綠色節能……

超頻性能方面6600XT的調節上限相比6700/6800系列來說有所放寬,功耗最多可以+20%,顯存頻率調節上限2300MHz(18.4Gbps QDR),實際核心頻率可以調到最大2700MHz,顯存頻率超到2200MHz(17.6Gbps QDR),Time Spy跑分提升到9723,相比默認狀態下提升6.5%,同時功耗也僅僅增加到約150W,不算誇張,甚至還沒有到標的默認最大TGP。

最後是事關能不能買到的測試,說起來128bit顯存位寬確實是最好的「Light HashRate」,不僅能鎖ETH同時還可以鎖其它吃位寬的小幣種,整體哈希運算能力與3060 LHR相當,而且物理上就不存在被破解的可能性,至少在這方面價格不應該比RTX3060高,考慮到3060LHR最近各種亂七八糟的破解傳聞,6600XT的實際市場價格應該還會更低一些。

6600XT的MSRP定價也相對合理得多,美元定價是349美元,人民幣MSRP是2999,雖然乍一看這個MSRP已經達到了3060Ti的水平但是在現在這個供應形勢下定個低MSRP只是徒增搶購難度,蘇媽這次的定價算是合理,甚至感覺如果不是這一波小礦潮的話直接以MSRP現貨買到也不是不太可能。但這個月的顯卡供應似乎又緊張了起來,小黃魚上一些預售6600XT的價格已經到了3499這個段位。不過對於最近急需一張顯卡的用戶來說3499這個價格依然有一定的性價比,尤其是1080p解析度下的遊戲性能,相比同定位的RTX3060來說性價比高不少,尤其是在現在3060 LHR也開始有些缺貨的背景下,蘇媽這次的新品至少給廣大玩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

相關焦點

  • AMD Radeon RX 6600 XT顯卡評測-1080P解析度下的高性能遊戲顯卡
    XT顯卡,搭載RDNA 2架構、Navi 23 XT核心,配備32個CUs單元、2048個流處理器,擁有32MB AMD高速緩存(AMD Infinity Cache)、8GB GDDR6顯存,規格大約是RX 6800顯卡的53%、RX 6700 XT顯卡的80%,支持AMD顯存智取(AMD SAM)、AMD FidelityFX等先進技術,TDP 160W,使用單8Pin外接供電,定位1080P
  • AMD顯卡重返高端序列,Radeon RX6800/6800XT首發深度評測
    AMD今年的重頭戲當然就是基於ZEN3的銳龍5000處理器與基於RDNA2的Radeon RX
  • 1599 元起,AMD RX 6500 XT 入門級顯卡開售,秒罄
    IT之家了解到,RX 6500 XT 搭載 1024 流處理器,遊戲頻率 2610MHz,配備 4GB 18Gbps 64bit 位寬的 GDDR6 顯存,帶寬可達 144 GB / s,典型板卡功耗 107W,6pin 供電。由於這款顯卡採用了 PCIe 4.0 * 4 接口,用在老款 PCIe 3.0 主板上可能會帶來性能損失。
  • 這可能目前最好的遊戲顯卡 AMD RX6900XT顯卡首發評測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AMD為所有的DIY玩家獻上了一份年度終極大禮,那就是全新的RDNA 2架構的旗艦遊戲顯卡AMD RX6900XT,這款顯卡採用了全新的核心架構,並且增加了光線追蹤,在性能方面全面提升,用300W的功耗表現,對打NVIDIA RTX 3090的性能,讓這款顯卡成為2020年度最值得期待的一款高端遊戲顯卡,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體驗,評測一下這款高端的遊戲顯卡
  • [電腦] 用RX 6600 XT搭建一臺A4遊戲向清爽ITX主機是什麼體驗?
    從官方的定位來看,6600XT是主打1080P遊戲場景的,不過2k分辨下表現也還不錯。這次的6600XT零售市場基本以非公版為主,對我來說,比較可惜並沒有那塊官方單風扇版本的ITX短卡。    1080P解析度下遊戲性能表現所有遊戲畫質設置均在最高畫質上降了一檔,這是為了照顧一些追求幀率,不太在意最高畫質的玩家。
  • AMD Radeon RX 470顯卡同步測試:再度先發制人
    《紅色帝國的反擊,Radeon RX 480 8GB顯卡同步評測》。測試使用Windows 10 Build 10586,驅動方面A卡使用Crimson Edition 16.8.1驅動,N卡使用GeForce 368.81,測試遊戲項目如上表所示,這次只測試1080p和1440p兩個解析度,鑑於RX 480和GTX 1060兩張卡4K遊戲都不能說是流暢,所以更次一級的RX 470就不測試4K遊戲了。
  • 不足18cm非公小A卡,憾訊RX5600XT itx顯卡簡測
    最近在幫朋友組裝迷你黑蘋果主機,就買了一塊不足18cm非公小A卡撼訊RX5600XT itx顯卡。外觀展示臨近10月,N家在發布新卡,A卡在準備發布新卡,目前還購買Rx5600xt頗有49年入國軍的感覺。但是為了黑蘋果也沒得選,只能買A卡。而且不能是新的A卡,因為新A卡沒有MacOS支持。
  • Radeon RX 6900 XT天梯榜首發評測:收放自如,RDNA 2能耗比王者
    此外可變速率著色、網格著色器、採樣器反饋等特性也得到了支持,詳情請去我們RX 6800 XT評測查看。RDNA 2架構顯卡支持VP9格式的4K 90幀、8K 24幀解碼;H.264格式的1080P 600幀、4K 150幀的解碼,1080P 360幀、4K 90幀的編碼;支持H.265格式1080P 360幀、4K 90幀、8K 24幀的解碼,1080P 360幀、4K 60幀的編碼;以及AV1格式的8K 30幀解碼能力。
  • 入門顯卡哪家強?AMD Radeon RX 550 Vs. NVIDIA GeForce GT 1030
    而在本期評測中,我們給玩家帶來了另外一款同樣定位於入門級的顯卡—它就是來自AMD 的RX 550,作為AMD Radeon RX 500系列中最低的桌面顯卡,其性能表現能否讓我們滿意?它相較於GT 1030到底誰能更勝一籌?今天,就讓我們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看它們誰才是入門顯卡的最佳選擇。
  • RTX 2060首發評測:TA可能是19年最火的顯卡
    本次評測也加入了國產大型遊戲作為參考,畢竟也會有不少玩家喜歡玩國產遊戲,包括大型單機和網遊,這也讓評測更具參考性。  但是遊戲本身會有一個100幀的幀數上限無法解鎖,而本次評測很多顯卡都能在1080p下到達滿幀的成績,因此這個遊戲我們只參考其2K解析度下的結果。
  • 訊景RX 5700 XT雪狼開箱評測 極致性價比 或許會成為今年的爆款顯卡
    今天我們就帶來老牌顯卡大廠訊景最新推出的非公RX 5700 XT雪狼開箱評測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匹狼有何不同吧~  說了這麼多還是上機實際跑一圈實在,性能實測分為理論性能測試和遊戲實測兩部分,理論性能測試採用了大家都熟知的3DMark跑分,遊戲方面也選用了近期了熱門大作
  • 迪蘭RX 5600 XT X戰神評測:中端的芯,旗艦的用料
    [PConline 評測]RX 5600 XT發布有一段時間了,這款產品有著非常出色的能耗比和不俗的遊戲性能,本應在市場有一番大作為,不過由於首發價格誠意稍顯不足,所以沒有吸引到很多人。但通常情況下電子產品都是會隨著時間推移價格下降,RX 5600 XT的價格優勢也會漸漸顯露出來,等等黨永遠不虧(滑稽)。話不多說,這次我們帶來迪蘭RX 5600 XT X戰神非公評測。
  • AMD 5600XT顯卡評測:性價比不高?官方幫你開核
    [PConline 首發評測]或許是為了給中國的玩家一個新年禮物,AMD在臨近過年時發布了新的中端顯卡RX 5600 XT,雖然苦了我們這些評測人員,讓我們臨近過年還要加班加點,但是懷著對新產品的好奇與熱情,也為了讓廣大DIY網友了解到新顯卡的性能(花掉自己的壓歲錢),曉邊我還是按時把新顯卡的全面評測給肝出來了。
  • 藍寶石Radeon RX 6800XT超白金OC深度評測
    作為非公版RX 6800XT顯卡的先鋒部隊,而且還隸屬於藍寶石定位較為高端的超白金系列,這款非公版RX 6800XT擁有怎樣的綜合素質呢,下面我們就來一睹為快。 外觀設計:有質感也有個性
  • 重回雙雄爭霸時代 AMD Radeon RX 6800/6800XT首發評測
    月初發布的Zen3咱們之前已經做過評測了,表現那是相當的驚豔,想要複習一下Ryzen 5000系列CPU評測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的評測文章,這裡我們就不再多重複對它的溢美之詞了。還好,它的改進版產品,基於RDNA2架構的Big Navi系列,RX6800/6800XT GPU時至今日終於來到了我們面前,這也是從2014年以來,AMD的顯卡首次正面直接面對英偉達的Gx102系列大核心產品,具體表現究竟如何,自然相當的令人期待。
  • 迪蘭RX 590 DEVIL評測:甜品顯卡中的「惡魔」
    【PConline 評測】近日AMD時隔1年半終於發布了一張新顯卡,關於新顯卡的性能我們在首測中也有了充分的展現,不過我們在首測中使用的是藍寶石的RX 590。提起A卡,除了藍寶石以外,還有一家不得不提的顯卡廠商,它就是迪蘭,今天我PConline評測的就是來自迪蘭的DEVIL RX590,也就是俗稱的迪蘭RX 590惡魔。
  • COD12遊戲硬體評測
    作為十一月份推出的年度重磅遊戲,《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以下簡稱《COD12》成為新一代硬體殺手!網上就開始流傳著「爆內存、爆顯存、八核CPU也被掏光、980ti也要跪」等字眼。相關的遊戲評測文章似乎都說得很有道理,不過,作為玩家最關心的問題:我的主機能玩嗎?為了給這個嚴肅的問題給出一個說法,PConline評測室專門搭配了幾套不同級別配置的平臺進行評測,務求給大家一個參考。
  • 微星連發三款銳龍遊戲本:首發RX 6000M獨顯、極限輕薄
    ,A卡遊戲本實在是太少了,首批只有華碩的ROG魔霸5R、惠普的暗影精靈7,以及微星。先鋒Alpha 15/17此前配備的是銳龍4000H系列處理器、RX 5500M顯卡,現在升級到了最高銳龍7 5800H、RX 6600M,後者基於Navi 23核心,1892個流處理器,32MB
  • RX6000系顯卡買不起,5700XT海外三風扇就足夠
    至於玩家最為看重的顯卡,價格就很多樣化了,如果是想高畫質流暢運行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3A遊戲,一張中高端顯卡是少不得的。近期就趁著XFX搞活動入手了一塊RX5700XT海外三風扇版,還搭配了一個九州風扇的電競系列電源DQ650-M,額定功率650W,剛好最近也有電源的升級需求,也算省了一筆錢,性價比還是蠻不錯的。
  • XFX訊景Radeon RX 6800XT海外版全面評測
    在本次測試中,我們還將一款非公版RTX 3080作為對比顯卡,並將其測試成績與XFX訊景Radeon RX 6800XT海外版,從而讓大家對這款顯卡在目前市面上的性能有更準確的定位。在這部分測試中,我們選擇了包含《無主之地3》《塵埃5》《看門狗:軍團》等十餘款遊戲來考察XFX訊景Radeon RX 6800XT海外版的實際遊戲性能。考慮到這款顯卡定位高端市場,同時入手這款顯卡的玩家們也大多在2.5K甚至4K解析度下玩遊戲,所以我們也重點在2.5K和4K解析度下考察它的遊戲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