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蔣經國難心的「女大不中留」

2021-02-13 民國百年

 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實際上即使是一國元首之家也為常為女兒的婚事操心。 

蔣經國有三個兒子,可只有一個女兒,這就是蔣孝章。蔣孝章於1938年在蘇聯出生,小名愛理。第二年,蔣經國一家返回中國。 

在蔣家第二、第三代中,男多女少。從經國、緯國到孝文、孝武、孝勇、孝剛以及章孝嚴、章孝慈,除了孝章一位千金外,清一色幾乎都是男性。所以蔣孝章這個難得的「唯一」在蔣家的地位就格外優越,備受長輩寵愛,蔣經國更是把她當掌上明珠供著。

蔣孝章作風非常平民化,在就讀北一女中時,蔣經國曾經要找侍衛和司機接送他上下學,但她都拒絕不願意給人接送,她自己喜歡一個人騎腳踏車到學校上課。中午吃飯時,蔣經國不放心讓蔣孝章吃外面的餐食,叫司機中午為孝章送飯盒去,孝章站在校門口,對司機怒目相視,待他走過去把飯盒交給她,她說:「你們走遠一點好不好?」 司機知道她的脾氣,只得將飯盒放在學校門房的地方,然後就在一個角落等著看她拿到飯盒,才算完成任務,打道回府。

1958年,蔣孝章參加大學聯考失利之後,蔣經國安排她赴美留學。不久之後 蔣孝章與俞揚和發生了戀情。 

俞揚和是俞大維(時任臺國防部長)留德間與一位德國鋼琴教師所生的孩子,由於德國鋼琴教師的父母拒絕兩人的婚姻,故俞揚和成了私生子,後來在陳寅恪的建議下他被交由姑姑收養。1941年,俞赴美接受空軍飛行訓練,於1944年初回國參戰 。俞楊和參與空戰三十多次,最後一次被敵機擊落,跳傘受傷。戰後,俞移居美國。

根據俞楊和自述:「 孝文、孝章兄妹倆初次來美,先至華盛頓特區舍下作禮貌性造訪,旋即轉往舊金山。當他們在金山出現困難或發生些問題時,便打電話來舍間,那時候義不容辭只有由我設法幫忙去解決。後來我因業務到美西,順道來金山看他們和代解決問題,三人在一起吃過幾次飯,才算正式相識。就在這時與孝章不知為什麼就是那麼契合融洽,顯有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之感,此後常在電話中聊天,似有說不完的話,很快便建立起來了情感。如果說『千裡姻緣一線牽』,那彼我間這幾根線應該就是電話線了。」  

1960年 ,蔣孝章帶回一個令蔣家震撼的消息:她別無選擇,非要跟俞揚和結婚不可!此事在蔣家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很簡單,俞揚和曾經離過兩次婚,比蔣孝章大十四歲。一時之間,各種謠言滿天飛,有的說俞揚和是個紈絝子弟,吃喝嫖賭無所不具,還有的說這是一場政治婚姻,蔣經國為了拉攏國防部長不惜用女兒做犧牲品。還有傳說當時蔣經國十分惱火,曾衝到國防部辦公室,掀了桌子向俞大維發飆。 

蔣孝章堅決不同意分手,蔣經國則堅決不允她下嫁 。於是一來一往之間,蔣孝章和蔣經國之間糾纏成一個難以化解的僵局。母親蔣方良夾處當中,亦進退維谷。不得已,蔣孝章只好去向老夫人宋美齡哭訴。

 宋美齡婉言勸解蔣經國,現在蔣孝章都已經長大成人,她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未來。此時如果把事情張揚出去,不管是對蔣家還是對俞家都不好。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顧全兩家的顏面,更為了維護老先生(指蔣介石)的顏面,在老先生知道此事之前,應當趕緊把這件事圓滿解決。

見宋美齡出面轉圜,蔣經國自知木已成舟。無可奈何之下,蔣經國不得不接受這個女婿。  

1960年8月,蔣孝章與俞楊和結婚,婚禮由蔣方良擔任主持,她帶著蔣介石給孫女的親筆賀信,還有一份數額不小的禮金。婚禮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僅有雙方家長與少數親友,但儀式是隆重的。

蔣俞二人婚後定居舊金山,蔣孝章1961年5月生子俞祖聲。此後,蔣孝章經常攜子回臺省親,最多的時候一年兩三次,每次一兩個月,有時俞揚和也一道回來。但他們都是悄悄來,悄悄走,很少驚動親友。據說, 蔣經國曾有意希望俞出任華航總經理,但被俞揚和拒絕,之後俞揚和擔任過中華航空的顧問,但維持低調。 

北洋時期的縣長考試 

民國軼事:不帶槍,睡不著覺 

倏忽而亡的三青團 

直奉戰爭之「偽鈔案」

江浙財團 興衰簡史

民國鬼故事:黎瞎子看風水 

民國名校的「破格錄取」 

國軍軼事:湯恩伯驗屍 

民國對白:剃個頭要多少錢? 

北洋時代:烽煙起九州,爭鳴比春秋

江湖叢談:五百兩一顆假人頭

相關焦點

  • 蔣經國與蔣方良
    那時的蔣方良當然不叫蔣方良,而叫芬娜。芬娜那年只有17歲,剛從本地一所技術學校畢業,和其他幾位年輕的女畢業生一起被分配到廠裡工作。芬娜父母雙亡,只有一個姐姐與她相依為命。按照同事瑪麗亞的形容,芬娜是個「漂亮的平常女孩」,尤其當她綻開笑容的時候,更是清純而動人。芬娜的個頭在俄羅斯女孩中並不算太高,但跟不高的蔣經國在一起,已經是超標準配置了。
  • 漂亮女兒要嫁人,蔣經國為何嚎啕大哭?
    這時的蔣經國,驚覺情勢已經完全失控,突然在寓所客廳當著女兒的面嚎啕大哭。他邊哭邊罵,哭的是女兒長大了,女大不中留;罵的是蔣孝文在美國不能善盡兄長本分,監督好妹妹的行為。  蔣經國有好幾個兒子,可只有一個女兒—蔣孝章,蔣經國把她當掌上明珠供著。可是蔣孝章學業成績不理想,參加臺灣的大學聯考失利。為了讓女兒讀大學,蔣經國只好為她另謀留學美國途徑。
  • 女大不中留
    【往期回讀】蔣勳細說紅樓夢 | 80回大合集
  • 女大不中留?(上)
    您若還不願答應我就到威克橋上縱身投入河水中!我多痛苦,多心酸!爸爸,我懇求您!——著名歌劇唱段《啊,我親愛的爸爸 》女兒翅膀硬了,父親們常常會感嘆女大不中留,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女大不中留的例子。今天先介紹簡單介紹一幅世界名畫與一張著名發燒唱片,明天我們繼續細細品味芭蕾舞音樂劇《女大不中留》。
  • 蔣經國愛女執意要嫁給大14歲的三婚男,宋美齡一句話勸服幾近瘋狂的...
    ▲蔣經國和女兒蔣孝章 蔣孝章是蔣經國唯一的女兒,被視為掌上明珠。可是蔣孝章學業成績不理想,參加臺灣的大學聯考失利。為了讓女兒讀大學,蔣經國只好為她另謀留學美國途徑。但由於其身份和安全的問題,蔣孝章不能和一般的留學生一起住學生宿舍,於是蔣經國想為她安排個特殊的寓所,供其安心讀書。負責與美國聯絡的空軍情報處衣復恩將軍推薦了「國防部長」俞大維。蔣經國認為俞家值得信賴,就安頓蔣孝章暫時落腳俞家。
  • 蔣經國的後人
    1942年,蔣經國的秘書章亞諾為其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孝嚴、孝慈。 1957年,她赴美求學,隨後不顧蔣經國的反對,在美和俞大維的兒子——俞揚和結婚。俞揚和比她大了整整14歲,且離過了兩次婚。
  • 蔣經國與臺灣「解嚴」
    這一天的到來其實並不突兀,在此之前,1986年9月28日,民主進步黨在臺北市圓山大飯店破殼而出,無疑是對「戒嚴」體制和國民黨權威的一次正面挑戰,按他們的統治邏輯和思維慣性,那是一定不會容許的。沒有想到的是,老態龍鐘的蔣經國權衡再三,認為國民黨不能再墨守成規,以不變應萬變,而是要以變應變,決定對新生的民進黨採取「寬容」政策,「不承認,不取締」,實際上默許或者說容忍了民進黨的客觀存在。他在黨內高層會議上說: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應這些變遷,執政黨必須以新的觀念、新的做法,在民主憲政的基礎上,推動革新措施。
  • 女大不中留?(下)
    芭蕾舞劇女大不中留?(上)昨天被我們簡單介紹過了,這部芭蕾舞劇1789年首演於法國波爾多,是芭蕾舞業內普遍認同的、現存至今最古老的芭蕾舞劇。引子是在氣勢雄偉、壯麗輝煌的音樂中展開,表現出一派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晨景,好像山村的晨霧還未散去,雀鳥已經開始歡唱起來,在甜甜的、柔柔的、絲絨般的弦樂映襯下,各種木管吹奏著,像是公雞與母雞在戲嬉、歡歌,展現出祥和、安謐的情景。
  • 蔣方良&蔣經國:老大的女人和老大
    一個加班很遲的晚上,或許月黑風高,芳娜回宿舍途中被某個壯漢攔住,她不停閃躲,他卻步步緊逼,緊迫中走來一個年輕人,厲聲問:「什麼事!」年輕人個頭不高卻矯健有力,眼見勸說不成,上演了一套全武行,東亞小夥力克俄羅斯壯漢。獲救的芳娜感動極了,熱烈擁抱男青年「尼古拉」,卻不知道他還有另一個顯赫的中文名字:蔣經國。
  • 蔣經國之女蔣孝章 氣質典雅容貌出眾
    圖為蔣經國全家福(後中長子孝文,後右長女孝章,前左次子孝武,前右孝勇)由於蔣家"孝"字輩的一代並無姐妹,蔣孝章的出世,自然深得祖父母和父母的鐘愛,每當哥哥或弟弟因惹父親生氣而受責罰時,經常由蔣孝章向蔣經國撒嬌而化解。可見蔣家唯一的大小姐在蔣家地位之優越,是第三代兄弟中無人可比的。
  • 蔣經國的俄國妻子蔣方良:賢良方正,公公婆婆皆喜歡
    芬娜用中國話稱蔣介石夫婦「阿伯」、「阿姆」,她衣著樸素,與旁邊很洋氣的婆婆宋美齡一比,這位真洋人倒顯得土氣十足,以至於他們告退時宋美齡悄悄塞給蔣經國一把鈔票,讓他給自己的老婆買幾件新衣裳。  在以後的歲月中,宋美齡跟蔣經國的「後黨」與「太子黨」一直是明爭暗鬥的,但宋美齡和這位兒媳倒是一直和睦相處。
  • 蔣經國臺灣「打虎記」
    王升為解決蔣孝武的問題,幾經考量派蕭政之與劉先雲溝通協調,雙方竟然一拍即合,劉先雲轉而支持由蕭出任華視副總經理,再經王升、警備副總司令阮成章、參謀總長高魁元、「國防部長」黃杰等人出面疏通,蔣經國同意由蕭出任華視副總經理。後來蔣召見蕭,指示蕭負責華視營運,不得幹涉華視新聞等部門運作。起初蕭政之不負期望,將華視業務經營得有聲有色。
  • 蔣經國去世 李光耀痛哭
    ,新加坡對蔣經國去世所表達的敬意,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表示的禮節中還沒有先例。  李光耀於1973年訪問臺灣時與蔣經國相識,到1988年蔣經國去世,在蔣經國執政短短的15年時間裡,李光耀多次出訪過臺灣,開始一直是秘密的不報導,李光耀訪問臺灣一直以「私人性質」,要求是「二低三不」,即低調、低姿態;不要隨護、不要媒體採訪
  • 一本《蔣經國傳》徹底毀了蔣家人的接班夢
    在蔣經國刻意栽培下,1977年,蔣孝武出任廣電事業協會理事長、國民黨黨務顧問,以及國民黨新聞黨部常務委員,逐漸進入權力中心;1979年,蔣經國安排蔣孝武參與國家安全會議;1980年,出掌黨營中廣公司總經理。1981年3月29日,國民黨在陽明山召開第12次全國代表大會,蔣經國總統兼國民黨主席,聲望如日中天。
  • 蔣經國在日記中寫道:為何選李登輝接班而不是林洋港?
    2020年2月公開蔣經國日記後,臺灣的媒體人黃清龍在7月出版了《蔣經國日記揭秘》,談論蔣經國的用人之道,當初為何會作出」 舍林取李
  • 蔣經國上海「打虎」敗因:迷信權力,不尊重經濟規律
    蔣經國自己演講時宣稱的目標也大大超越了他經濟督導員的身份:「這是一場用革命手段發動的社會革命,今天限制物價不過是一項技術任務,真正的目的是要打倒社會中所有經濟上不平等的現象。」對貧窮的同情和對資本與財富的仇恨,使蔣經國已經不再像一位「打虎英雄」,而更像一位「革命者」。
  • 蔣經國、蔣緯國為何都保不住自己心愛的女人?「外戚」是蔣介石大忌
    蔣經國在江西贛州當行政專員期間,曾與自己的女秘書章亞若發生婚外情,還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私生子章孝嚴、章孝慈。 ,他不但長期在日記中痛罵這兩個人,還在敗逃到臺灣後,當即將孔祥熙、宋子文開除出國民黨,可能為了防患於未然,不讓兒子們身邊也有「外戚」幹政,他才對個性較強勢的章亞若和石靜宜動了殺機,而不懂政治的蔣方良和邱愛倫,就從來沒遇到過任何危險。
  • 她是蔣經國一輩子苦追不上的名角,卻甘為農婦,用情至深……
    外婆家有一位噬戲如命的二姨,小小的顧正秋就在吹拉彈唱間漸漸長大。顧正秋天生一副奇好的嗓子,身段模樣正,註定是唱戲的好苗子。她6歲向名伶吳繼蘭學戲,11歲就以第一名考進上海戲劇學校。顧正秋一生受教於諸多名師,梅蘭芳都曾收她為徒。她扮演的青衣,唱腔華美、身段超然,楊貴妃、林黛玉、白娘子等絕代佳人,都被她演繹得深入人心。
  • 蔣經國「私生子」之謎
    前述蔣孝勇密友,早年也從蔣家內部聽到第三種版本:丘父原是贛南某縣縣長,因勾結境內販賣鴉片煙土的毒梟,被上級查獲,執行槍決前兩天,蔣經國登門拜訪。這位縣長臨刑之前,請託撫養遺孤,丘明山就在襁褓中被蔣經國收為「義子」。
  • 蔣經國「上海打虎」敗因:迷信權力,不尊重經濟規律
    蔣經國自己演講時宣稱的目標也大大超越了他經濟督導員的身份:「這是一場用革命手段發動的社會革命,今天限制物價不過是一項技術任務,真正的目的是要打倒社會中所有經濟上不平等的現象。」對貧窮的同情和對資本與財富的仇恨,使蔣經國已經不再像一位「打虎英雄」,而更像一位「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