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跨越5個國家20多個城市,帶回8萬G素材,講了7個故事,這個美院人交出了一部讓人看完就想辭職創業的紀錄片

2021-02-22 中國美術學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觸手可及的烏託邦

——紀錄片《內心引力》觀後感

文|王文杰

全山石藝術中心宣傳部主任

最近影院正在上映一部紀錄片《內心引力》,反響很不錯,連莫言、潘石屹都感動得友情出演。有媒體報導:北影節《內心引力》看哭全場。

聽妻子方向慧說,該片的導演是中國美院附中2003年畢業的,叫施秋榮,是她剛調到國美附中任教時的第一屆學生。方向慧當年任教這個年級兩個班的語文課,併兼任施秋榮這個班的班主任,三年來和學生們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這個班的學生不僅專業成績相當出挑,而且文化課的學習氛圍也相當好。因為我家就住在中國美院濱江校區的對面,晚飯後或周末常有學生來我家或請教學業,或與我們聊一些學習生活情況、繪畫心得、藝術見解,甚至有學生會和我聊美學感悟,還頗有見地。

施秋榮在當時已經顯露出勤學習、愛思考的模樣。他在四年級衝刺高考前夕,文化課學習上曾經遇到困惑,於是主動找方老師交流思想,聽取建議。他謙和而真誠的心性、敦厚而認真的品格,給老師和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他們這個班的同學都已是三十五六歲的年紀了,正是陽光燦爛的美好年華,其中不少人已在藝術專業領域中嶄露頭角,成為國美附中的驕傲,施秋榮就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2005年被譽為中國「新銳導演計劃」優勝導演的施秋榮,在2006年「亞洲電視大獎」評選中,憑藉其執導的紀錄片《老北京學英語》力挫眾多經驗豐富的導演而榮獲「最佳導演」獎,從此名聲大震,而其導演之路正式開啟。

施秋榮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內心引力》是他和妻子胡弦共同導演的,他們率領整個拍攝團隊花了整整四年的時間才拍攝完成這部首次上院線放映的紀錄片。

我很久沒去影院了,因為如今影院裡總是充斥著武打、槍戰、科幻、兒女情長、時空穿越一類的電影,多的是聒噪刺激,少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性與思想性。聽說施秋榮拍的是紀錄片,倒是提起了我的興趣,於是周六的下午欣然前往,和國美附中的部分師生一起觀看了影片。

 

《內心引力》敘述了7個不同職業的創業者的人生經歷。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烏託邦。他們都是有情懷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然而,他們每個人的職業不一樣、興趣不一樣,經歷也就不一樣。電影把七個不一樣的人生熔鑄交匯到一起,以穿插、閃變、切換的鏡頭有節奏、有變幻地引領觀眾走進他們的故事,使這些故事既撲朔迷離又相互映照,折射出變革時代的精神特質。我們從中看到了「中國夢」並不是虛無飄渺和概念抽象的,而是無數個人內心都擁有的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初心和理想。這七個人的夢就是典型。七個夢時空交織、七個人主體交互,我們不妨稱之為蒙太奇的互鏡。

這部記錄片重新定義了「創業」二字。在通常人的眼裡,「創業」總是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舉措,總是「高大上」的事業,總是成功的鮮花和榮譽的光環,總是「利潤」和「市值」。但在《內心引力》裡沒有。《內心引力》裡有的是對自我的發現,對初心的復歸,對文化的自信。當這七個人把初心與現實進行兌換,走向社會去尋找和營造內心的烏託邦時,影片中時而疊現出十字街頭、林中之路,隱喻著創業途中的困惑和迷茫;時而幻化出七色彩虹、萬道霞光,象徵著創業有成功的憧憬和希望。

七個人的人生軌跡,七個人的故事讓我想起的不是歷史上叱吒風雲、功高蓋世的人物,而是陶淵明、王維以及《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這些人。原來,創業和夢想其實就是去除內心的遮蔽去發現自我,用行動去回答「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摸索實體書店出路的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從上海大都市來到安徽的碧山去創建一個碧山書局,把一個老祠堂改造成一座圖書館,把牛圈改造成咖啡屋,斑駁的土牆嵌入一排排書架,望著村民們喝著熱騰騰的有點怪味的咖啡,翻看一本本書籍,成功的「香甜滋味」油然而生。張強醫生從體制內走到體制外,在一種落差中緊緊拽住一縷縷希望的光索,突破一個個政策的藩籬,打造出醫生集團的資源共享平臺,充分發揮醫生的技術才能和職業效應,催生出一系列靈活政策的出臺,他的成功意味著救死扶傷的醫務工作者的才能得以更大空間地發揮,內心願望得以實現的欣慰。發揮匠人精神的solife家具店創始人吳永紅去尋找老木料製作課桌椅,用於資助邊遠貧困地區的教育希望工程,他的經歷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情形,那就是對大自然中樹林的敬畏和老木料中蘊藏的溫存,他發誓不砍一顆樹木,全部利用廢棄的舊木製作成能自行拆裝的課桌椅,奉獻給在鄉村就讀的小學生們。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由雕刻時光咖啡館的創始人莊崧冽的故事牽引出「咖啡教父」的人生故事,觀眾常常因為「咖啡教父」的一句口頭禪「咖啡是我的夢」而不由得發笑。相信其他觀眾和我一樣為他這隻顧耕耘不問結果、只重過程不思成功、只顧種植不畏失敗的精神,以及執著不懈的信念而深深感喟。

《內心引力》有笑點更有淚點

還有執著到山裡頭尋找蜂蜜、筍尖等綠色食品的電商店主把文翰,他的夢想就是全心全意追求食材的天然純正的品質;還有本可樂享安逸生活,偏要去辦什麼班夫山地電影節的中國區創始人Tina,她的夢想對我們這些凡人而言簡直就是「奇思怪想」;還有把城市輕奢做到極致的「方所」創始人毛繼鴻,其「方所」讓都市的人們找到一個靈魂的棲息地,安頓浮躁時代人們的身心,其作為堪稱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異想-這一切無不是一種「內心引力」讓你走進去,也無不是一種「內心驅力」,讓你跨出去。走進內心越深,跨出的界域越廣。他們固然沒有走到事業的盡頭,未來充滿著不可知,但是這跨出去的第一步,就是他們的勝利!

 

「永不違背內心——這一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一副21世紀中國社會人文創業的奇觀。」對這些有著人生夢想、敢於追求、堅守信念的新時代創業者,正因為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你不由得不感佩!

如果你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有追求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有過創業經歷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有人文情懷的人——建議你花數十元錢去買張電影票,進影院看一看這部難得的紀錄片,相信你會和我一樣內心被深深打動!

對於這部片的拍攝者而言,施秋榮、胡弦和他們的攝影團隊也同樣的是那引力和驅力共同推動的能量主體。其拍攝藝術、剪輯技能、後期製作、同期配聲、背景音樂等等方面無疑是十分專業的。故事套著故事,一環扣著一環,敘述有緩有急;人物聲情意態、性格特徵了了分明,莫不逼肖;尤其妙在無聲、無字之處,以真實自然的視覺畫面來彰顯人物個性,主題漸挖漸深,引人入勝,耐人尋味,使得這部紀錄片十分精緻、非常好看。

四年來,他們共攝製了八萬個G的資料鏡頭,最後剪輯成一部九十分鐘的紀錄片,真可謂精雕細琢,煞費苦心。尤其可貴的是,這個由80後導演率領的攝影團隊具有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和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心,影片中隱含了「中國夢」、「不忘初心」、「文化自信」等滿滿的正能量。我想,他們的成功是實實在在的——不在於該片是否上了院線,不在於該片的票房到底有多少,而是這部影片的故事觸動了像我這樣許許多多的觀眾的神經,影片的畫面撞擊著觀眾的心扉,影片的臺詞叩動著觀眾的心弦。

 「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這七個人的故事,猶如交相互映的鏡子,照見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觸手可及的烏託邦。

相關焦點

  • 5個中國人,38天跑8個國家 拍出的紀錄片激勵了很多人
    浙江在線7月3日訊 「我沒有想到,在非洲打個水都是需要拼命的事。」一位優酷網友看了盧安達25歲的克裡斯泰勒·奎澤拉的故事,留下了這樣的評價。這句話,把梁子、劉珉、李砥、王聖溥和史肖冠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歷時38天的非洲拍攝之行。  去年,馬雲公益基金會第一次舉辦非洲創業者大賽。
  • 一部絕對震撼心靈的紀錄片《家園》
    法國著名紀錄片導演 Yann Arthus-Bertrand,讓2000個人坐在鏡頭前,講出他們自己一生中最隱秘的故事,並以此拍攝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
  • 強烈推薦:一部讓人類哭泣的紀錄片《home》,超級震撼!
    這是一部籌備15年,跨越50多個國家,動用88000名員工,21個月拍攝完成,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由周迅配音的,非常美、非常棒的記錄片。
  • 跨越近20年,豆瓣9分以上,10部最佳環境類紀錄片|值得你和孩子一起看
    對孩子來說,好的紀錄片,是一扇看世界的窗,可以讓他們了解更多世界的奇妙之處。暑假了,不妨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看看紀錄片,一起了解自然奧秘,增長人文見識,提高審美情趣。這期我們為大家分享的是近20年的十部最佳環境類紀錄片(按時間排序)。
  • 跨越近20年,豆瓣9分以上,10部最佳環境類紀錄片值得你和孩子一起看
    脫口秀大師George Carlin有一段流傳甚廣的關於人類和地球的發言:這個星球已經45億歲了,我們人類才存在多少年,十萬年?也許,二十萬年?最多了,而且我們從事重工業的開發,也僅僅200多年。一個200多年,一個45億年,我們竟然自大到認為,我們對地球是個威脅?
  • 強薦分享:一部讓人類哭泣的紀錄片《家園》,超級震撼,和孩子們一起看!附視頻
    這是一部籌備15年,跨越50多個國家,動用88000名員工,21個月拍攝完成,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由周迅配音的,非常美、非常棒的記錄片
  • 一部讓人類哭泣的紀錄片——《Home》
    《家園》(Home),一部籌備15年,跨越50多個國家,動用88000名員工,21個月拍攝完成,史上投資最大的環保紀錄片,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周迅配音,非常美、導演揚·阿爾蒂斯-貝特朗經過15年的籌備,歷訪50多個國家拍成此片。本片素材長達488小時,拍攝周期為21個月,共動用88,000名員工,從澳洲海底的大堡礁到非洲肯亞高原的吉力馬札羅山;從亞瑪遜熱帶雨林到戈壁沙漠;從美國德薩斯州連綿不斷的棉花田到中國上海、深圳的工業城鎮。影片以上帝的俯瞰視角向世人展現地球的絕美以及日趨危急的現狀。明天並不遙遠,但我們該選擇怎樣的未來?
  • 一部讓人類哭泣的紀錄片《home》
    這是一部籌備15年,跨越50多個國家,動用88000名員工,21個月拍攝完成,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由周迅配音的,非常美、非常棒的記錄片。
  • 跨越8個城市,4個時區,1800人!共同擊鼓慶祝加拿大150周年國慶
    在距離加拿大150周年國慶還有66天之際,來自哈利法克斯、滿地可、渥太華、多倫多、 溫尼伯、裡賈納、卡加利和溫哥華8個不同城市的「
  • 一部讓人類哭泣的紀錄片《家園》
    《家園》(Home),一部籌備15年,跨越50多個國家,動用88000名員工,21個月拍攝完成,史上投資最大的環保紀錄片,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周迅配音,非常美、非常棒的記錄片。來自五十多個國家的影像給人類帶來了這樣一個信息:我們應當認識到人類對地球的殘酷掠奪,應當改變我們的消費模式。演員周迅為了將本片引進中國頗費周折,她為該片的中文版進行了旁白配音。周迅說:「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紀錄片,我在配音的過程裡哭了好幾次。第一次看完這個紀錄片,我就覺得一定要為這個電影做些什麼,一定要讓這個紀錄片被更多的人看到。」
  • 4歲+孩子必看的20部神級紀錄片,這個寒假一定要刷!
    更可怕的是,上周我得到了一個讓人裂開的通知:因為疫情防控原因,線下班也停課了…從此以後,神獸要全天24小時在家喊媽,除了樓下遛個彎屋裡上個網課,精力充沛到根本無處可花,請問哪有媽媽不崩潰?又是一個特殊的寒假,不能出門的我們怎麼有效利用這個寒假時間,解放老母親的同時又讓孩子的見識更上一步呢?
  • 一部讓人類哭泣的紀錄片《home》,超級震撼!
    史上投資最大的環保紀錄片——這是一部籌備15年,跨越50多個國家,動用88000名員工,21個月拍攝完成,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由周迅配音的,非常美、非常棒的記錄片。周迅說:「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紀錄片,我在配音的過程裡哭了好幾次。
  • 鳥瞰地球,一部震撼全人類心靈的紀錄片
    本文轉載自:中國攝影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史上投資最大的環保紀錄片這是一部籌備15年,跨越50多個國家,動用88000名員工,21個月拍攝完成,已被翻譯成14種語言,中文由周迅配音的,非常美、非常棒的記錄片。
  • 讓孩子帶著問題去旅行,30個國家旅行紀錄片合輯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帶娃出行前,讀書了解目的地,可比沒讀書盲目旅行,要好得多。通過一些書籍、影音資料,讓孩子對目的地有所了解。這些前期功課,會讓孩子更加好奇,踏上旅途後也更能體會考證和探尋的樂趣。英國文學家賽繆爾·詹森所說:「一個人在旅行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
  • 20部人生必看的紀錄片推薦!每一部都堪稱經典,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窩主就來給大家推薦20部人生必看紀錄片~看著複雜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看著光影重現的真實人生,獲得一份感悟,也能找到一些方向。《 人 生 七 年 》《浮生一日》是2011年在美國上映的一部紀錄電影,192個國家及地區的網民參與,記錄2010年7月24這一天,給我們呈現了生命的百態。
  • 資源 | 讓孩子帶著問題去旅行,30個國家旅行紀錄片合輯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帶娃出行前,讀書了解目的地,可比沒讀書盲目旅行,要好得多。通過一些書籍、影音資料,讓孩子對目的地有所了解。這些前期功課,會讓孩子更加好奇,踏上旅途後也更能體會考證和探尋的樂趣。英國文學家賽繆爾·詹森所說:「一個人在旅行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
  • 4歲+孩子必看的20部神級紀錄片,一定要刷!
    一共7集,濃縮了41個國家的各種動物,紀錄片的展現形式特別有張力,天地萬物穿越時空跨越地域,我們以為不同的世界,卻同住在一個星球,讓孩子感受生命的共生共存,引發孩子對自然萬物的關懷。世界級頂級紀錄片,600人參與拍攝,歷經3年,耗資4000萬,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當鳥兒用羽翼去實現夢想,經歷了大風沙,經歷了冰天雪地中,克服萬難最終找到了溫暖的地方,人類又該賦予他們怎樣的讚嘆呢?
  • 歷時三年,跨越四季,崇明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今日開播
    成陸1400年來,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的崇明島,在現代化進程中已然蛻變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大花園」和「中央公園」。昔日長江口的一座孤島搖身一變成為「城市之島」,與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兩大主題詞「生態」、「環保」密不可分。7月1日起,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將登陸SiTV全紀實與SiTV生活時尚頻道。
  • 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廣東衛視4月7日21:30首播
    按照臺領導緊急部署,由廣東衛視頻道策劃,馬志丹工作室製作的五集系列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將於2020年4月7日21:30分在廣東衛視首播。因此,紀錄片製作過程異常艱難。總導演馬志丹集結了全國範圍一切可動用的力量,向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武漢紀錄片人、省內各地級市電視臺、8K RAW獨立製作人,廣泛徵集素材。2020年2月10日,馬志丹工作室公眾號「廣東衛視追夢在路上」公開發出了「請您告訴我——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徵集廣東省醫療隊前線故事」的通告帖,主動搜集一手素材,同時配發了手機拍攝素材的教程,以保證素材質量。
  • 假期福利:4歲+孩子必看20部神級紀錄片,寒假一定要刷!
    ,5分鐘裡沒有一句對白和配音, 3D動畫效果,以紀錄片的方式闡述蟲蟲們的生態環境,演繹生動的幽默故事,喜歡探索自然和昆蟲的孩子,千萬不要錯過!,濃縮了41個國家的各種動物,紀錄片的展現形式特別有張力,天地萬物穿越時空跨越地域,我們以為不同的世界,卻同住在一個星球,讓孩子感受生命的共生共存,引發孩子對自然萬物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