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三年,跨越四季,崇明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今日開播

2020-11-17 澎湃新聞

歷時三年,跨越四季,崇明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今日開播

2020-07-03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從渺無人煙到阡陌縱橫,從河口衝積島到上海「後花園」,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正以蓬勃的姿態飛速發展。成陸1400年來,被譽為「長江門戶、東海瀛洲」的崇明島,在現代化進程中已然蛻變為長三角城市群的「大花園」和「中央公園」。昔日長江口的一座孤島搖身一變成為「城市之島」,與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兩大主題詞「生態」、「環保」密不可分。

7月1日起,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將登陸SiTV全紀實與SiTV生活時尚頻道。全紀實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00,生活時尚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30,為觀眾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

城市之島

大型紀錄片

《城市之島》共4集,每集45分鐘,講述了崇明打造」精沙綠洲「,獲取」江海聖水「,換道「鳳凰涅槃」,共建「夢想家園」的創新曆程。製作團隊歷時三年,跨越四季,走訪各界,探尋多地,真實記錄下崇明島在生態建設中向前邁進的每一步。思考、探索、實踐、發展……崇明的建設者們在這條鮮有前人踏足的艱難之路上開闢出一片嶄新天地——一座世界級生態島的輪廓正漸漸明朗,世界級生態島的打造也正在創建一個可實操的範本。

崇明繪綠色發展 現代化生態島已現雛形

《城市之島》是崇明建島史上第一次以大製作的紀錄片手法展現全新地域形象的嘗試之舉,系統地、全方位地向世人展示了東海瀛洲的各個側面。它從崇明建島講起,半個多世紀的圍墾與建設讓一座「精沙綠洲」立於海上;「江海聖水」是這座因海而生的島嶼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讓它與上海緊緊相依的命脈;乘著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東風華麗轉身,崇明島實現了產業轉型的「鳳凰涅槃」;如今的它不再僅僅是上海的後花園,更是一個創新人類生活方式的「夢想家園」。

刪繁就簡,化難為易。範圍廣、跨度大,要將崇明島幾十年「生態立島」的發展進程濃縮於四集紀錄片並非易事。因此,《城市之島》摒棄了宏觀敘事,通過記錄普通島民的日常生活,以小見大,樸素詳實地呈現崇明從「生態島建設」到「現代化生態島建設」,再到「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戰略認知。

接軌世界,牽引未來。正在向世界級生態島建設進軍的崇明位於長江入海口,是上海不可替代、面向未來的重要生態屏障和生態戰略空間,是21世紀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要示範基地,不僅對上海、對中國意義重大,在世界上也有著重要地位。

生態先行鄉村振興 世界級生態島漸行漸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而生態文明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事關全面小康社會成色。在這個意義重大的時間節點,崇明島交出了一份答卷——一個初見雛形的現代化生態島。

生態立島,萬物共存。環境宜人的崇明,有吸引了萬千遷徙候鳥的東灘自然保護區、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的「幼兒園」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綠色發展的崇明,將逐步實現全島農產品「兩無化」生產,島民正通過「太空育種」培育出更優秀的農產品;生態先行的崇明,全島幾年前就開始推行垃圾分類,生態教育是崇明小學生的必修課……打造「世界級生態島」的過程,孕育的不僅僅是崇明的生態基底,更塑造了這裡深厚獨特的「人文」環境。

人文強島,和諧共融。《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到:到2020年,崇明形成現代化生態島基本框架;到2040年,崇明將成為與上海全球城市地位和功能相匹配,以綠色、人文、智慧和可持續為特徵的世界級生態島。

創造世界共識,建設綠色家園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紀錄片中呈現的崇明,正圍繞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總目標,堅持生態引領、創新發展,走一條不同於傳統的生態發展新路,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供真實案例,為「世界級生態島」打造專屬模板。

原標題:《歷時三年,跨越四季,崇明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今日開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聚焦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 紀錄片《城市之島》7月開播
    昔日長江口的一座孤島搖身一變成為 「城市之島」,與崇明島規劃和建設的兩大主題詞「生態」、「環保」密不可分。 7月1日起,受崇明區委區政府委託,由上海文廣互動電視有限公司(SiTV)承制的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將登陸SiTV全紀實與SiTV生活時尚頻道。全紀實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00,生活時尚頻道7月1日至4日每晚21:30,為觀眾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
  • 紀錄片《城市之島》7月開播,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
    紀錄片《城市之島》7月開播,詳細解讀崇明島的生態化進程 澎湃新聞記者 黃小河 2020-06-29 16:25 來源:
  • 帶觀眾多角度看崇明島生態發展的探索過程,紀錄片《城市之島》獲好評
    「紀錄片《城市之島》讓我從多個角度看到了崇明島生態發展的成果,也讓我們看到了所有人為之付出的努力」,「看到這樣的紀錄片,不知為何竟有種莫名的自豪感。崇明加油!中國加油!」大型紀錄片《城市之島》自從在SiTV全紀實頻道、生活旅遊頻道雙頻道以及央視9套相繼播出後,豆瓣評分高達8.6分,觀眾反響熱烈,不吝讚美。
  • 豆瓣高分紀錄片!藍天白雲淨土…全方位記錄上海崇明生態島
    城市之島」—— 崇明。 有這樣一群人歷時三年,跨越四季,走訪各界,探尋多地,用事實回溯過去,耐心地為這座寶藏生態島拍了一部溫柔而嚴謹的紀錄片。
  • 大型城市人文紀錄片《懷柔》將於9月11日開播 敬請期待!
    盛名之下,底蘊豐厚,這片人文薈萃、潛力巨大的土地,成為一個意蘊悠長的城市命題。懷柔,這片秀美山水之中,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基因密碼?立足當下,我們如何解讀懷柔特質?面向未來,我們如何打造懷柔品牌?一再追問,不斷深耕,面對新的契機與時代來臨之際,北京市懷柔區委區政府、懷柔區委宣傳部,與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聯合拍攝製作,並於2020年9月11日起,在BTV新聞頻道首播推出大型城市人文紀錄片《懷柔》。
  • 歷時三年!這部大型紀錄片要在央視播出了!速來圍觀!
    歷時三年!這部大型紀錄片要在央視播出了!速來圍觀!>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將於8月31日至9月4日每晚8點,隆重推出大型紀錄片《晉察冀邊區》(縮減版五集);9月6日上午9點至10:
  • 《四季中國》紀錄片共幾集 該片跨越中國24個省區市
    《四季中國》紀錄片共幾集 該片跨越中國24個省區市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
  • 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推出《四季中國》大型紀錄片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5日電(記者陳文仙 尚昊)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
  • 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推《四季中國》大型紀錄片
    新華社耶路撒冷6月5日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芒種,以色列特拉維夫中國文化中心當天在其網絡平臺推出由新華社CNC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之《芒種》篇。陶晨說,《四季中國》系列紀錄片共24集,每集講述一個節氣,文化中心網絡平臺在中國芒種節氣這一天推出《四季中國》之《芒種》篇,此後將在每個節氣推出一集。
  • 這個崇明大叔,航拍家鄉的鏡頭上了央視大型紀錄片
    這個崇明大叔,航拍家鄉的鏡頭上了央視大型紀錄片 2020-06-06 0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典電影紀錄片 | 二十四節氣大型紀錄片《四季中國》(1-24集全) 和孩子們一起了解中國節氣的故事!
    小編今天分享的是新華社CNC製作的紀錄片: 和孩子們一起了解中國節氣的故事!
  • 14集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過臺灣》今日開播,鎖定海峽衛視,觀臺灣四百年歷史風雲!
    臺灣有文獻記載且較為可信的歷史大約有四百年之久,但在此之前,早有人類在島上活動,年代之久,甚至可以上溯到舊石器時代,那時期大陸東南沿海古人類進入臺灣,逐漸繁衍成為臺灣先住民的祖先。接下來,海小峽今天誠心推薦的一部電視巨製隆重登場 ,由它用影像來「續說」明朝末期至1945年臺灣光復這四百年間的臺灣滄桑歷史……這就是——14集大型歷史人文電視紀錄片《過臺灣》!
  • 崇明的四季,請從今天用心體會......
    崇明三島建有一線海塘大堤341公裡,其中,崇明本島大堤227公裡,長興島大堤77公裡,橫沙島大堤37公裡。水務部門還在大堤周邊建設了2.5萬畝海塘綠化工程,在提高防汛抗災能力的同時,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聽濤濤江聲,看蘆葦新綠,沿江風景有著獨特的魅力。
  • 崇明區歸上海,崇明島卻不全歸上海,那崇明島到底屬於哪個地方
    崇明區歸上海,崇明島卻不全歸上海,那崇明島到底屬於哪個地方在我國的區域發展當中,其實還是分了一些發展的區域。在我國的一些特殊政策之下,每個城市的發展都有一些不同的排名。這樣的排名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到每個城市發展情況,也能夠在更大程度上讓人們有一些發展的目標,在一直以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其實會因為一些方面來做改變。但除去這些之外,其實大家更加關注的就會是一個城市所擁有的區域,畢竟有了這方面的優勢,其他的整體進展就會有更好一些因素。
  •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明晚開播,傾情講述長江故事
    攝製組在崇明東灘溼地拍攝第六集導演王向韜和史嘉年則一次次帶隊登上崇明島。而《長江之戀》的紀錄片團隊,跋山涉水,砥礪前行,記錄下了一條河和一群人的故事,在螢屏上鋪展開了一副生態長江的斑斕畫卷。除了人與長江的鮮活故事,《長江之戀》在視覺效果上同樣令人驚豔。李逸說:「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拍攝視頻。而我們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專業紀錄片隊伍,更應該在技術和藝術兩方面都做到極致。對《長江之戀》這部紀錄片來說,尤為如此。」
  • 上海紀錄片「一號工程」《大上海》即將開播!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的重大文藝作品,由上海市委宣傳部出品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製作的大型紀錄片《大上海》即將推出
  • 大型紀錄片《江上明珠——重慶長江島嶼行·江津石蟆中壩島》 震撼...
    10月15日上午,上遊新聞歷時兩個月精心拍攝製作的大型紀錄片《江上明珠——重慶長江島嶼行·江津石蟆中壩島》首映式在2020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上遊新聞展臺隆重舉行本次系列專題紀錄片配音,重慶廣電集團播音指導、重慶播音主持專委會副會長田桑告訴記者,這次通過上遊新聞拍攝的紀錄片,讓更多的都市人能夠了解石蟆中壩島這一顆「江上明珠」,吸引更多人去欣賞
  • 大型系列紀錄片《瘋狂的消費時代》今日開機
    由上造影視和騰訊視頻聯袂打造的大型系列社會紀實類紀錄片《瘋狂的消費時代》第一季今日在京舉行開機儀式,有著豐富紀錄片製作經驗的主創人員悉數到場,共同開啟此次拍攝
  • 大型紀錄片《天下徽商》即將開播
    全片已於2018年9月全部製作完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擬於2019年5月播,安徽衛視及中國紀錄片網等相關視頻網站隨後陸續推出。20世紀60年代至今,安徽臺紀錄片的發展跨越了半個世紀。從以個人創作為主,到開辦第一個紀錄片欄目,再到2017年形成由30多位骨幹組成的專業創作隊伍,並且成立專門的紀錄片部門,這支隊伍既有經驗豐富的紀錄片領軍人才,也有在國際國內屢獲大獎的新生代力量。
  • 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在東方衛視播出
    8月26日起,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牽頭,聯合湖南、浙江、江蘇等11家省級衛視創製的大型紀錄片《長江之戀》在東方衛視播出。展現中華兒女對母親河長江的戀戀深情,一直是文藝作品的一個母題,其中就包括兩部經典紀錄片《話說長江》《再說長江》。時間跨越了30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偉大進步,長江流域沿岸地區舊貌換新顏,人們對於長江生態建設的理念也發生了轉變,提升到新高度。於是,講述長江流域人民的奮鬥歷程,展現中華民族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的又一部紀錄片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