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類來看,1-2歲的玩具可以分為「發展大動作的玩具」、「發展精細動作的玩具」、「發展語言和認知的玩具」以及「娛樂玩具」。今天單聊「大動作」。
1歲以後的寶寶剛剛學會走路,最適宜玩的就是推拉玩具。
要注意的是,我們經常說的「推拉玩具」是「推」和「拉」兩個概念,每一種玩具重點發展的大動作都不一樣。
推式玩具的目的是讓寶寶走得更穩。從會走到走穩,到學會轉彎,到躲避障礙,推式玩具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拉式玩具則能更好地發展寶寶的手腳協調:
寶寶在玩這兩種玩具時,家長一定要在旁留意,以防出現意外。尤其是拉線玩具,家長要注意繩子的長短,避免寶寶被纏繞或絆倒。
無論哪個年齡段,球類都是最好的玩具之一。
1-2歲這個階段,可以練習讓寶寶撿球——彎腰、蹲下、撿起來這一系列動作,能夠讓寶寶全身上下肢的肌肉、骨骼得到鍛鍊:
扔球也是促進寶寶發展全身動作的一個方式:
滾球在發展寶寶大肌肉的同時,還能鍛鍊手眼協調:
教寶寶邊走路邊踢球是一門學問,如果寶寶學會之後,下肢動作就會變得更靈活:
拍球則可以鍛鍊上肢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
這個寶寶簡直成精了,他竟然還知道先把球彈起來,然後再拍:
大家都知道爬對寶寶的重要性,但如果看到寶寶攀高的話,很多家長也許會頭疼的。但其實,攀爬能夠發展寶寶的手和手臂的握力,還可通過小幅的引體向上,讓寶寶的全身動作更協調更靈活,吶:
攀爬本身還能培養寶寶集中注意力,也能讓寶寶更勇敢。基本上,1歲半的寶寶就可以練習攀爬動作了。
毛爸一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她說每一年的新生入學,總會有一兩個小朋友不敢爬樓梯上二樓。有個小朋友到大班畢業之前,每次上二樓都要閉著眼睛爬~
國內的家長要像國外父母一樣,給寶寶弄個攀巖牆不太現實,但家裡的柜子啊、嬰兒床啊,只要做好安全措施,能爬的話就儘量讓寶寶攀爬。
滑梯也是1-2歲寶寶必不可少的玩具,整個動作對寶寶來說分為攀上和滑下:
這一類的玩具,毛爸建議儘量在戶外玩,如果碰上霧霾天的話,國外的小泰克和國內的澳樂,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寶寶走得比較穩了之後,就可以考慮發展腰腿動作了,比如鑽帳篷洞:
鑽帳篷這件事,可以讓寶寶掌握鑽爬高度,發展初步的空間知覺,還可以培養寶寶的平衡感。除了專門的帳篷玩具之外,家裡的桌子腿也是可以鑽過來鑽過去的,但如果寶寶自發玩這些的時候,千萬別覺得寶寶在胡鬧而加以制止。
既然提到了平衡,接下來就是平衡木一類的玩具了:
玩平衡木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發展平衡動作,除此之外還能培養寶寶集中注意力、腿眼協調、手腿協調等能力。
平衡木不一定要特別高的,剛開始的時候,只要離地面稍微有一定高度就可以,循序漸進也很重要:
如果走在馬路牙子上,寶寶自發玩起了平衡木遊戲,只要注意安全就好,最好不要制止:
總的來說,寶寶在能夠獨立行走之後,蹲、跑、鑽爬、攀爬、平衡等基本大動作也開始順勢發展,在23個月之前,寶寶唯一不會的大動作就是雙腳跳了。發展大動作的玩具,家長不用刻意去買,很多時候,家裡的生活用品就可以替代。
這個階段一定要入手玩具的話,毛爸的建議是推拉玩具各一件,大球一個、小球一堆,如果家裡空間OK的話,小泰克或澳樂的滑梯鞦韆組可以搞一套,之前毛爸推薦的小泰克3合1運動中心,就是發展寶寶大動作的好玩具。另外,拋開發展寶寶平衡能力不談,帳篷+圓通玩具組合的娛樂性,也是毛爸極力推薦你給這個階段的娃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