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電視劇冰與火:劇目數量縮減 現象級作品少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8日電(袁秀月)《都挺好》《親愛的,熱愛的》《慶餘年》……2019年的電視劇市場雖不乏爆款,但熱鬧背後卻面臨著重重挑戰。一邊是影視投資規模下降,劇目數量減少,一邊是資本退潮,大批影視企業關停。

據近日發布的《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預測,未來電視劇、網劇數量或持續下降,影視行業將繼續面臨深度調整。

報告截圖

影視企業出現負增長

影視行業還未從調整的低谷走出

2018年末,影視行業進入「寒冬」的言論不斷出現。當年,電視劇爆款縮減,網劇的數量和質量也不及2017年。進入2019年,這種調整也在多方面顯現。

據企查查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有2996家影視公司關停。近三年來,企業淨增數量逐年遞減,這也是近年來影視企業首次出現負增長。往前追溯,2017年新增影視企業為4501家,即便2018年受到了市場治理的影響,新增企業也有2105家。而從目前來看,這種趨勢或許還會延續。

2019年,影視行業的投資規模也有所下降。據藝恩視頻智庫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電視劇市場總投資規模預計是168億,創下近五年來新低。影視行業的投融資事件也大幅度減少,2019年僅有數十件,可見整個行業在資本市場遇到的問題比較突出。

報告截圖

影視公司在經營上也面臨著較大的困難,據《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下稱報告)顯示,2019年,頭部上市影視公司處於虧多盈少的狀態,其中華策影視、華誼兄弟的年度淨利潤都是負值,唐德影視營業總收入較去年下降7億元。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從這個角度判斷,整個電影、電視、網際網路的生產製作行業仍然處在深度調整時期,還沒有從調整的低谷走出來。

與此同時,2019年的影視行業也迎來一些新變化。比如出現了一些較好的網絡視聽節目,一些新的、非傳統的公司不斷湧現,如新澎傳媒、留白影視、深藍影視等,影視行業正重新洗牌。

《慶餘年》海報

電視劇數量進入下降通道

古裝題材劇大幅下降

行業的調整首先反映在作品上,2019年的電視劇作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新的趨勢。一是數量減少。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為905部、34431集,相比2018年呈下降趨勢。

2019年生產完成並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僅有254部、10646集,也是近8年來最低。從2012年開始,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總量就已超過1萬集,之後在1.5萬集左右徘徊。但2019年又重新回落至1萬集區間。尹鴻教授表示,2020年很可能會進入低於1萬集時代,電視劇數量將進入下降通道。

報告截圖

二是題材冷熱的演變,當代題材劇受歡迎,古代題材劇大幅下降。在備案劇目中,當代題材劇佔比七成,古代題材劇佔比不到一成。與2018年相比,2019年古代題材劇立項佔比減少一半,當代題材劇佔比略有提升,但總體是下降的。而在獲得發行許可的電視劇中,當代題材劇接近60%。下降較為明顯的還有軍旅題材電視劇,2019年只有4部。

報告截圖

不過,古裝劇在市場上仍有較好的觀眾接受度,去年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明風華》《長安十二時辰》都取得了較好的口碑和社會反響。

三是口碑正與收視趨向同步。以往,很多熱門劇目都面臨叫好不叫座的情況。2019年則有所不同,電視劇和網絡劇都出現不少高分劇目,7分以上的劇目也較多,如《大江大河》8.8分,《長安十二時辰》8.3分,《偉大的轉折》《外交風雲》都得到了較高的評價。總體上觀眾對劇集的滿意度有所提高,高收視與高評價趨於正相關。

《大江大河》劇照

有頭部無現象

影視行業將繼續面臨深度調整

近年來,網際網路不斷給傳統影視行業輸入新的血液,不管在平臺還是內容製作方面。過去的一年,視頻網站和電視臺的發展也各有異同。

作品傳播度都有所下降,去年省級衛視中沒有收視率超過2%的作品,且收視率前30的劇目差異普遍較小。網劇平均的單部播放量也有所縮減,播放量前50的劇集中,平均單部播放量為15.79億次,與2018年相比縮減了17.5億次。去年播放量超過50億的網劇數量只有2部,分別為《陳情令》《倚天屠龍記》,而2018年的《延禧攻略》《如懿傳》播放量都超過100億人次。

報告截圖

在營收方面,傳統平臺的廣告價值還在繼續下滑,2019年電視媒體的刊例花費同比下滑了10.8%。而網際網路平臺的內容付費同比增長了21%,已成為電視劇營收的重要來源,其會員服務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斷增加。

不過,兩者的融合也在逐步深入。2019年臺網聯動已成為電視劇在播出時的首選,其中,臺網同步劇有90部,先臺後網的4部,先網後臺的8部,地方臺先行播出劇25部,重播劇1部。

從數據可以看出,網際網路在具體播出中的優勢地位越來越明顯。不過傳統電視仍然是覆蓋率最廣的媒介,如果作品在網上播得很熱,但沒在電視上播出,往往其社會話題度會較低。尹鴻教授推測,未來網絡平臺話語權或繼續上升,臺網合作將更加緊密。

報告截圖

此外,報告提出,電視劇和網絡劇發展還將呈現幾大行業趨勢,如影視行業繼續面臨深度調整、電視和網絡劇的數量會持續下降、頭部內容依然嚴重稀缺等。

尹鴻教授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影視行業很可能出現重新洗牌,會有中小企業退出,新興企業前赴後繼,行業結構和格局都會出現新的變化,特別是傳統電視劇企業受衝擊較大,而與網絡平臺聯繫緊密的影視企業會獲得新的轉機。(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2019年電視劇的冰與火:劇目數量縮減 現象級作品少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8日電(袁秀月)《都挺好》《親愛的,熱愛的》《慶餘年》……2019年的電視劇市場雖不乏爆款,但熱鬧背後卻面臨著重重挑戰。一邊是影視投資規模下降,劇目數量減少,一邊是資本退潮,大批影視企業關停。據近日發布的《中國電視/網絡劇產業報告(2020)》預測,未來電視劇、網劇數量或持續下降,影視行業將繼續面臨深度調整。
  • 【2018:電視劇】理性回歸下的冰與火之歌
    同時,2018年舉辦的湖南、北京、浙江、江蘇、東方六大衛視的2019年廣告招商會以及騰訊、優酷、愛奇藝三大視頻平臺的招商發布中,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數量還在攀升,人氣演員、實力派偶像集體進駐現實題材。相比2017年,2018年網劇市場雖然在劇目數量有所下降,但是前臺總播放量猛增。據骨朵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單劇的前臺播放次數增長迅猛,Top20的頭部網劇的前臺播放量佔上半年所有網絡劇前臺總播放量的69.25%,流量朝頭部、腰部劇集集中。口碑方面,在上半年的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劇目中,網絡劇佔比高達75%,網劇質量得到大眾和專業的認可。
  • 從金鷹劇場2015年—2020年播出劇目,看各大電視劇公司發行實力
    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90%劇目由芒果超媒旗下公司(芒果影視、芒果娛樂、天娛傳媒、芒果tv自製劇)製作供應,純外購劇目較少。 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外購劇目較多,部分芒果超媒自製劇、以及湖南廣電自製的任務劇,也會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 近年來為縮減購劇成本,金鷹獨播劇場播出劇目中「芒果系自製劇」比例有加大的趨勢。
  • 2019電視劇劇本扶持名單出爐,25部劇目入選
    近日,廣電總局官網公布了2019年度電視劇引導扶持專項資金劇本扶持項目評審結果,共計25部劇目入選,其中《老酒館》《特赦1959》《諜戰深海之驚蟄》《在遠方》4部已經播出。從25部入選劇目來看,現實主義題材佔絕對主導地位。
  • 盤點| 2019影視行業冰與火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上市影視公司的市值平均下跌72%,而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全國共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不過,以AT為首的網際網路影業則是火熱豔陽天,新貴字節跳動更是通過「《囧媽》免費首播」一役,吹響進軍影視業的奏鳴曲。  冰與火之中,影視產業的各路豪傑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 《延禧攻略》完美收官 成為海外現象級華語劇目
    截至8月27日,YouTube點擊量高達5844萬,單集點擊接近90萬,無疑是YouTube今年的現象級華語劇目。據相關數據顯示,《延禧攻略》播出一個月來,吸引大批劇迷瘋追,收視率從每天3000多飆至7個億,累計收視超過100個億。而在海外,《延禧攻略》同樣備受關注和喜愛。
  • 東美智庫丨2020年電視劇收視分析
    市場趨於理性,備案數量下滑 ,電視劇市場減量求質受「限薪令 」「 限集令 」影響,2016年-2020年電視劇發行整體管控趨嚴 ,市場整體趨於理性,備案數量大幅縮減,發行數量受網劇市場活躍的影響整體保持相對的穩定,劇集市場更加求質減量。
  • 關於2018電視劇市場,你不可忽略的三大現象、兩種趨勢
    市場低迷,電視劇備案數及獲準發行劇目數量明顯下降,品相平平,「爆款」內容稀缺,「全面爆款」更是鳳毛麟角;行業震蕩,明星片酬居高不下,收視率造假、陰陽合同觸動行業根基;網臺馬太效應顯著,視頻網站燒錢大戰繼續,斥重金購買版權布局內容建設,省級衛視卻陷入無錢買劇、招商艱難的窘境;IP失靈,資本泡沫破滅,從業者離岸觀望,整個電視劇市場呈現出肅殺蕭條的景象。
  • 2019年中國電視劇市場「五大趨勢」
    第一個階段為年輕用戶階段,在2014年到2017年,各家視頻平臺都突出與傳統平臺的差異,主抓年輕用戶,紛紛推出了一系列的青春劇。例如,2014年,搜狐視頻《匆匆那年》成為現象級的熱播劇,為青春題材在網劇市場上贏得了一席之地。緊接著,《最好的我們》《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再次證明了青春題材的驚人能量。
  • 2019年爆火的電視劇,你看過幾部?
    2019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也早已經到來。每年影視圈都會出現幾部爆火的電視劇。像2018年的《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劇。那麼2019年的爆款電視劇,你知道幾部呢?2019年爆火的電視劇第二部則是讓大家都沒有想到的一部電視劇——東宮。這部電視劇的原著非常的出名,所以也擁有了很多的原著粉。
  • 2015電視劇年中報:回顧上半年 展望下半年
    2015年上半年,螢屏大劇不多,引發社會關注的有《何以笙簫默》和日前熱播的《虎媽貓爸》等。從目前眾衛視編排的劇目可見,下半年大劇數量將會增多。以下,我們先通回顧上半年電視劇收視表現,看看哪些劇才是真正的「收視之王」,以及收視表徵背後的驅動因素。再展望下半年的備播電視劇,從中找出一些未來電視劇市場的熱度走向。
  • 網絡劇播出數量較2017年實現了23%以上的增長
    臺網聯動劇佔比高,在2018年播放量前10的劇集中,臺網聯動劇播出的達7部,佔據了主流。 2018年電視渠道並未出現爆款劇,而網絡劇儘管有《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等話題劇,但播放量級總體都出現了較大下滑。且電視渠道和網絡渠道分眾現象再次凸顯,收視率前十的電視劇中僅有兩部進入到網播量前10榜單中。
  • 限集令、軍訓式追劇、清庫存……2019年劇集市場六大現象
    2019年的中國劇集市場,跌宕起伏。從整體來看,2019年上線劇集總量下降顯著。根據騰訊發布的《2019年騰訊娛樂白皮書電視劇篇》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劇集上線總量分別是342部、360部和306部。國產劇備案及發行數量繼續下行,較前一年下滑16%。
  • 限集令、軍訓式追劇、清庫存…2019年劇集市場六大現象
    2019年的中國劇集市場,跌宕起伏。從整體來看,2019年上線劇集總量下降顯著。根據騰訊發布的《2019年騰訊娛樂白皮書•電視劇篇》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劇集上線總量分別是342部、360部和306部。國產劇備案及發行數量繼續下行,較前一年下滑16%。
  • 2019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報告:2018年現實題材達63.16%(可下載)
    而北京衛視劇場持續發力,與東方衛視共同佔據劇場的半壁江山2018年央衛視收視TOP30劇目分布電視劇網播量情況:都市情感、古裝、青春類網絡端表現優異電視劇網絡播放量前50的作品中,都市情感劇集佔據最大量級
  • 現象級NT Live作品《弗蘭肯斯坦》本周限時免費放映
    繼已經在線上放送了《一僕二主》《簡·愛》《第十二夜》等大受好評的劇目之後,從昨晚8點開始,本周迎來了由被中國觀眾稱為「卷福」的著名演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攜手約翰尼·李·米勒共同主演的現象級作品《弗蘭肯斯坦》。
  • S級劇目篇(上):六大劇目為頭部爆款增添砝碼
    從2015—2017歷年CSM50城省級衛視晚間劇場單平臺平均收視破1的劇目來看,現實主義題材劇目表現亮眼。去年,共計16部現實主義題材劇目平均收視破1,是2015年的近三倍,更湧現出以《人民的名義》為代表的爆款劇目,開啟了「劇王」時代。
  • 2018年新劇數量為10年來最低 低收視「炮灰劇」超8成
    3月5日舉行的上海電視劇制播年會透露:最近兩年新劇上市數量不斷減少,2017年有241部,2018年是國產電視劇的「小年」,僅有194部,為10年來最低。相比2012年的391部,減少了近200部。而收視率不足0.5%的「炮灰劇」在2018年新劇中的比例進一步上升,達到了82%。
  • 盤點2019中國電視劇:「劇」美看不厭
    2019年8月25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啟動了「優秀電視劇百日展播」。圖為在啟動儀式上,主持人介紹推薦劇目。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攝隨著網際網路融媒體的崛起,以及觀眾文化趣味和觀劇習慣的改變等諸多原因,電視劇從製作到播出的方式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播出作品的數量來看,近年來,省級衛視播出電視劇數量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以當代現實生活為背景創作的電視劇所佔比例增加顯著,而古裝仙俠、歷史演義等類型電視劇則大幅減少。
  • 2019年裸戲回顧:冰與火童星演床戲 被評年度最驚嚇
    2019年「Me Too」效應仍在發酵中,歐美影視節目的裸露尺度未見緊縮,卻有個有趣現象:女星的清涼鏡頭不再成為唯一主打重點,敢於為藝術而犧牲的男星正增加中。一方面有可能女星拍裸戲容時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使得編導寧可少點麻煩,讓男星來負責寬衣解帶,再來劇組都習慣拍激情戲時聘用專業指導,事先編排好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