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和蔣英相濡以沫62年,蔣英晚年卻用5字評價丈夫,讓人心酸

2020-11-19 網易新聞

「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從古至今,國家的繁榮昌盛都離不開人們的不懈奮鬥,也總有一些人,願意為祖國的未來,甘願犧牲個人的利益,他們廢寢忘食,甚至不惜以身體健康為代價,為祖國研究出一項又一項成果,推動其經濟與科技不斷發展,在改善國民生活的同時,也讓國家在國際社會上能有立足之地。

這些人在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拼盡全力奮鬥的時候,也一定會對自己的小家有所疏忽,這時候,有個善解人意,關心自己的妻子,對這個奮鬥著的人是莫大的幸運。

錢學森就是這樣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想著為國做貢獻的人,就像他攜手62年的妻子,僅用五個心酸的字評價他那樣,為了祖國的事業奮不顧身。

生平履歷與愛國情懷

錢學森1911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三歲可背唐詩百首,加減乘數運用得心應手,五歲可懂《水滸傳》,裡面的各種英雄成為了他的偶像,也在他心中埋下了正義的種子。外人的口中,總愛稱他為「神童」。

就是這個帶著各項天賦的男孩,在後期的不斷學習中證明著自己,在1929年就考上了鐵道部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機械工程學院的鐵道工程系,1934年從交通大學畢業後又順利考取了清華大學第七屆庚款留美學生,之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並取得碩士學位,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後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的大科學家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

這一切,都在彰顯著這個男孩的能力與智慧,求學的熱情和不斷的思考,讓他在28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這些豐富的學識和過人的能力,本可以讓他擁有好閒適的生活,可以不用再進行高強度和高難度的工作,可他仍然選擇要奮鬥,對國家的熱愛,對人們的熱愛讓他帶著一份責任,是這份責任,讓他奮不顧身。

他所學到的知識,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回到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他也在不停的尋找回國的機會。

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錢學森的耳朵時,錢學森就和妻子商量著要回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他等這一天不知道等了多久,然而,回國的路程是艱難的。

那時的美國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錢學森被懷疑為共產黨人,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錢學森找到了機會,並以此作為回國的理由。

然而在1950年他們剛準備回國時,卻被美國官員關進監獄,因為怕錢學森回國會給他們造成威脅,於是就用這種方法來迫害他,但即便如此,也沒能打壓他回國的決心。

後來,錢學森被打壓的消息傳到了中國,中國政府當仁不讓,譴責美國這種卑劣行徑,並要求他們釋放錢學森,在幾經輾轉後,經過周總理與美國外交談判的不斷努力後美方終於肯鬆口了,美國人的退讓也是我們用大的代價換來的,錢學森終於回到了他日日思念的祖國了。

回國之後的他,開始著手於各項科研事業,他多年所學就是為了能有為國效力的一天,所以他很少給自己休息的機會,總是在專注研究。

終於,在他的努力與奮鬥下,中國飛彈與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更進了了一步,為我國飛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青梅竹馬的愛情,羨煞旁人

錢學森一生致力於國家的科研事業,他的家庭似乎也被他事業上的成功所掩蓋,錢學森的妻子蔣英,是一位女歌唱家,美麗大方,賢良淑德。他們倆早在小時候,就產生了不解之緣。

錢學森的父親跟蔣英的父親情同手足,錢父就錢學森一個獨子,而蔣父卻有五個女兒,又因為蔣父經常帶著蔣英來錢家做客,開朗活潑的蔣英吸引了蔣母,於是就去跟蔣家商量想要蔣英當女兒,蔣家也同意了。

但後來蔣母實在捨不得女兒,怕女兒在錢家吃苦於是就要回去了。但她和錢學森的緣分已經定下來了。

這樣青梅竹馬的感情,實在羨煞旁人。倆人長大後在為自己的理想奔赴時,雖不能見面,但他們書信卻不斷,蔣英送給錢學森的一本唐詩,他一直隨身攜帶,分外珍惜。後來戰爭爆發,也讓他們失去了聯繫。

1946年時,蔣英回國舉辦個人演唱會,此時的錢學森也剛好回了國。在第二年,錢學森準備回到美國之前,向蔣英吐露了心聲,由於蔣英心裡也裝著錢學森,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之後在上海舉辦了婚禮。愛情最好的模樣,是我心裡有你時,恰巧你也有我。

婚後的生活,很是甜蜜,錢學森努力為國家科研奮鬥,蔣英就在他背後一直默默支持,給他溫暖的懷抱,自己雖然幫不上他什麼忙,但是儘可能不給他添麻煩,努力照顧好他們的家庭,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並且對錢學森不能經常陪伴給予理解,很少有怨言。倆人就這樣,一路攜手走過了62年。

五個字是心酸,更是敬仰

一路走來的62年,當初的愛情磨合成了親情,兩個人成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論了解,兩人對彼此的了解,比他們自己了解自己甚至還要多,在談到對錢學森的評價時,蔣英只說了簡單的五個字「我很可憐他」,這五個字足夠有力,也足夠催淚。

這個「可憐」跟「同情」是不一樣的,這個可憐,更多的是心疼和敬仰。

她說錢學森這輩子都奉獻給科學研究事業上了,他除了熱愛科研,還有一個大的愛好就是美食,當他成為大的科學家時,任務就更重了,並沒有時間出去吃美食,只專心於科研事業。

這番話,讓我們潸然淚下,吃一頓美食,在我們是多麼平常的事,在他身上,卻成了奢侈,這個「可憐」的科學家,值得我們一生銘記。

了解錢學森的人都知道他為我國做了多少貢獻,而這些貢獻,不是憑空想像得來的,是靠許多個日日夜夜不停的工作,不斷的嘗試換來的。

他的每一項研究,都代表著他的竭盡全力,每一點進步,都是用他犧牲休息的時間換來的,這五個字,將這個為國拼命工作的人放大在我們眼前,錢學森是了不起的,是真正值得我們所敬仰的。

小結:

錢學森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為國而活的一生,他犧牲了他的時間,疏忽了他的妻子,失去了他的愛好,只為國家有朝一日能崛起於東方,他的所有付出,都會被人們深深記在腦海,記載在歷史的史冊,永遠值得我們欽佩和敬仰。

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整個社會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也存在著物慾橫流和各種思想偏頗的亂象,明星藝人反而成了大家追捧的對象,這些用生命在為國家的發展做貢獻的人卻被忽略了,明明他們才是民族的脊梁。

中國是因為有了錢學森這樣的勇士,才有了如今的繁榮與富強,因為有了他們的無悔付出,才讓我們的國家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他們更應該是我們的偶像,是我們的榜樣,因為中國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只靠一個人的努力,而是靠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奮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和蔣英相濡以沫62年,晚年蔣英用5字評價錢老,令人心酸
    ,說起來,蔣英和錢學森的之間的緣分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 錢學森媽媽當時放蔣英回去時,說:你們這個老三詩詞,長大了,是我乾女兒,將來得給我當兒媳婦。蔣英和錢學森的緣分,就這樣定下了。
  • 錢學森和妻子蔣英相守62年,晚年妻子卻用5字評價丈夫,令人心酸
    而他在經歷了重重磨難終於回國,也正是因為他我國的原子彈和飛彈技術才能飛速提升。然而對於這位「兩彈元勳」,他的妻子蔣英晚年卻用了5個字評價,聽了讓人心酸流淚。 錢學森一輩子都奉獻給了祖國,而這背後還有一個女人默默地支持他,為他打理好家庭,那就是他的妻子蔣英。蔣英和錢學森從小就認識,兩人的父親是關係密切的摯友,蔣英的父親蔣百裡先生從小就把蔣英許配給了錢學森。
  • 蔣英和錢學森
    錢學森說:「我也有女朋友,但從這兒就開始,你的男朋友不算,我的女朋友也不算,我們開始交朋友。」1947年農曆七月初七,錢學森向蔣英求婚。就這樣,兩個早就緣分深厚的才子佳人舉行了婚禮。不久後,錢學森先回美國,一個多月後,蔣英獨自到了波士頓和他會合,在大洋彼岸開始了他們的新婚生活。
  • 錢學森與蔣英恩愛62年,蔣英晚年卻用這5個字描述錢老,蘊含深刻哲理
    蔣英和錢學森之間的愛情故事就如同這句話裡面說的那樣。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出生了。出於一種多子多福的羨慕之情,錢家特別希望蔣家可以過繼一個孩子給他們。這個孩子就是蔣英,算上她蔣家有五個孩子,而錢家就只有一個。相比之下實在是門戶冷清。於是看錢學森父母那真摯的想法,加上兩家關係良好,蔣英的父母最終也是答應了。
  • 蔣英:我爸蔣百裡,我哥徐志摩,我弟是金庸,我老公是兩彈元勳
    晚年蔣英「我爸蔣百裡」蔣英不僅一人獨自美麗優秀,其周邊的親人,從父親到表哥表弟,再到自己的丈夫,皆是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的優秀人物。而前後擁有著這樣優秀的表兄表弟的蔣英,也實在眼煞旁人。青梅竹馬然而以上或許還都不算什麼,最值得人稱道的,則是蔣英與丈夫錢學森這樣一對才子配佳人的天作之合。在感情上,蔣英與表哥徐志摩不同,她對待錢學森是深情的,是從一而終的,更是細水長流的。
  • 錢學森和蔣英恩愛62年,蔣英92歲時卻用5個字形容錢老,令人感慨
    1934年的時候,錢學森從國立交通大學畢業,並成功考取了「庚子賠款獎學金」中唯一一個航空留學生的名額,而這在全國也僅有20個。1935年,錢學森拿著這個名額,前往了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念書。但在前去的時候就打聽好了自己心中的偶像馮·卡門的住址。
  • 錢學森霸氣的愛情故事:對別的女人視而不見,眼裡只有蔣英一人
    美國火箭專家克拉克評價:中共的歸國學人當中,無人重要性能出錢學森其右。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錢學森錢學森一直都頗具儒雅氣質。而正因為如此,大家才會認定他這輩子都不可能會在愛情方面幹出太過令人感到驚喜的事情。
  • 蔣英: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她的人生到底如何傳奇
    江山多嬌人多情,自古美女配英雄。她是舉國聞名的科學家錢學森的妻子,她是聞名於世的軍事學家蔣百裡的三女兒,她是傑出的武俠小說創造者金庸的表姐,她是才華橫溢的民國才子徐志摩的表姐。諸多身份之下,她更是一代美人,是一代優秀的女聲樂教育家、歌唱家。她就是蔣英。自幼喜愛音樂蔣英從小就喜歡音樂。
  • 蔣英: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看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有記者評價道:「她是一顆在東方冉冉升起的西方古典音樂的明星」。 然而,這顆冉冉升起的明星卻突然選擇了結婚。 1947年9月17日,蔣英嫁給了自己的「乾哥哥」錢學森。郎才女貌的結合,轟動一時。
  • 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蔣英是如何活成一代傳奇的?
    錢學森教授的夫人蔣英女士,在網絡上的人氣一直很高。這不光是因為她有著驚人的美貌,以及與錢教授相濡以沫幾十年不變的愛情經歷。更是因為她的家族與徐志摩、金庸等名人有著錯綜複雜的親屬關係。而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也是她的學生。
  • 蔣英:嫁給乾哥哥錢學森,培養學生李雙江,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當時蔣英的父親蔣百裡和錢學森的父親曾是同窗,兩家是世交。蔣家一共有5個女兒,而錢學森卻是獨子,所以錢學森的父母對活潑可愛的三女兒蔣英可謂是非常喜歡,兩家經常聚會串門。在蔣英三歲那年,蔣家甚至把蔣英過繼到了錢家,蔣英也改名叫錢學英。
  • 曝光「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著名歌唱家蔣英罕見照,比趙雅芝還美!
    她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教育家,是享譽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是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裡和蔣左梅夫婦的三女,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表姐,更是錢學森的妻子,她叫蔣英。蔣英,1919年出生於浙江海寧,是蔣百裡和日本妻子佐藤屋登(婚後改名蔣左梅),五個女兒中的第三個。
  • 蔣英:「我老公是錢學森,我哥徐志摩,我弟金庸,徒弟李雙江。」
    而錢學森對自己的夫人則是這樣評價的,千萬人中你回頭看她,覺得和眾人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但她在眾人之間就是那麼的與眾不同,仿佛周圍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住她的氣質。 這樣的客觀評價,足以讓我們感受到蔣英的確是氣質非凡、超凡脫俗的美女了,不得不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 蔣英與音樂:醉心德國古典藝術 培養26名學生
    從1919年出生以來,蔣英更多的被人熟知是站在錢學森和家人的背後,但在2012年的2月5日,她悄悄地離開了子女和學生,與錢學森在另一個世界再次攜手,在這時,我們應該記住:一位女性,她的名字叫蔣英。  蔣英作為中央音樂學院的老師,自己的一生編撰過無數教材,也出版過《西歐聲樂藝術發展史》等這類對我國音樂事業發展有貢獻的書籍,還翻譯過《蕭邦傳》、《舒曼傳》等。
  • 中國女高音歌唱家蔣英:錢學森是其丈夫,李雙江是她的學生
    歌唱家們用自己的歌聲承載所要表達的情感,輔之各種喜怒哀樂,給人們帶去心理慰藉。/spanspanclass=bjh-p對於蔣英來說,音樂就像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她理解音樂的語言,也更加熱愛音樂之美。而作為我國優秀的女高音歌唱家,她善於用歌聲表達自己,也善於將情感注入音樂中,與聽眾進行精神交流。
  • 蔣英: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著名歌唱家,比現在明星美多了
    ,母親是日本人佐藤屋登,嫁給蔣英父親後改名為蔣左梅。1949年,新中國成立,錢學森作為科研巨匠,一心急著回國,但美國自知錢學森的能力,不願讓他回國參加科研工作,於是萬分阻撓並密切監視錢學森的行蹤。 1950年,蔣英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孩子滿月後她準備與丈夫一同回國,但被美國阻止。為擺脫美國人的監視,蔣英與錢學森曾多次搬家,生活苦不堪言。夫婦兩人在美國又待了五年,1955年終於得以回國。
  • 11年前,98歲的錢學森永遠離開了蔣英,她久坐錢老身旁,喃喃自語
    由於蔣英和錢學森年齡差距很大,兩人在年輕時並沒有太多交集,除了在1935年,錢學森出國時,還只有十幾歲的蔣英為錢學森彈奏了一首鋼琴曲,還順帶給他送了一本唐詩做臨別禮物。而第二年,蔣英也跟著父親出訪了歐美各個國家,最終留在了德國學習音樂。1946年,蔣英回到家中,恰巧的是錢學森這時候也回到了中國。
  •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和妻子蔣英:「科學與音樂的美妙二重唱」
    徐志摩,提起這個熟悉的名字,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再別康橋》這首詩歌,以及他與林徽因、陸小曼的愛恨之爭。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徐志摩和蔣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徐志摩是蔣英的表哥。徐志摩的詩歌才華無可厚非。除了詩歌,他的個人生活也增加了他的名聲。他和林徽因相戀了,但相識的時機不對。徐志摩已經有了一個家庭,林徽因徐志摩最終未能結婚。
  • 蔣英:丈夫錢學森,學生一級演員李雙江,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蔣英的父母育有五個女兒,她在家裡排行老三,從小就天真漂亮、活潑可愛,十分討人喜歡,父親蔣百裡作為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十分重視對蔣英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他還很關心年幼的蔣英對藝術的興趣,欣賞她音樂的靈氣。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
  • 蔣英:嫁給兩彈一星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表哥徐志摩表弟金庸
    【引言】蔣英是錢學森的妻子,錢學森是蔣英的丈夫,蔣英從"童養媳"晉升為夫人,錢學森從"乾哥哥"晉升為丈夫。相知、相識和相守,經歷烽火歲月、牢獄之災、生活犧牲,時光打磨下,愈發平和、踏實。蔣英的學業面臨威脅和風險,糧食變成奢侈品。依靠僅有的土豆維持,她終在1941年順利畢業。父親突然去世。耳畔響起父親教誨,她決意去中立國瑞士求學---進駐瑞士路山音樂學院聲樂系研究生班。1943年在瑞士魯辰舉行的國際音樂節,她驚喜收穫國際女高音比賽冠軍,填補了亞洲音樂史上的得獎空白。【蔣英與錢學森完婚】抗日戰爭勝利後,蔣英如願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