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領音樂綜藝黃金時代,九歲高齡的《中國好聲音》如何撐起一片天?

2020-09-10 人民文娛

8月21日,當李宇春穿著大紅閃亮的風衣,唱完李榮浩那首歌詞都是「呵呵呵呵」的《要我怎麼辦》後,《中國好聲音2020》正式拉開戰幕。

創辦至今,《中國好聲音》已走過9個年頭。在音樂綜藝這個領域,9歲可謂「高齡」,能超過它的可能只有青歌賽了。

首播當晚,《中國好聲音2020》收穫csm59城收視率2.476%;8月28日播出的第二期節目,收視率略微下降。

對照曾經破五爭六的輝煌,《中國好聲音2020》頹勢難掩。被看作「強弩之末」的《中國好聲音》,是否還有未來?


2012年7月,《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以一場老少皆宜、全家追看的音樂狂歡,陪我們度過了漫漫長夏。

節目引進自國外,形式很新鮮;導師很大牌;選手很驚豔——用音樂驚豔聽者,用夢想打動觀眾。那一季的總決賽,收視率突破了6%,收視份額在最高時更達到29.47%。

那一年,觀眾似乎記住了許許多多個名字。第一期以《High歌》出名的張瑋,第二期的平安,第三期的吳莫愁、袁婭維,梁博、吉克雋逸、金池……每一期節目,似乎都埋著不止一個彩蛋和驚喜。


《中國好聲音》曾引領著音樂綜藝節目的黃金時代。那段時期,《歌手》《中國好歌曲》,其後《聲入人心》《我是唱作人》等節目陸續問世,都成為綜藝品類裡的熱門。

只是,在收視率與點擊率、衛視與網綜的激烈競爭中,音綜的各種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同質化音樂節目層出不窮、缺乏創新意識、選手與作品質量的下滑,成為了節目被詬病的癥結。

一方面,《創造101》《明日之子》《青春有你》等選秀節目大火,分散著市場蛋糕;另一方面,《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樂隊的夏天》《說唱新世代》等狙擊更垂直的音樂細分領域。無論是收視表現還是輿論熱度,幾乎所有的熱門音樂綜藝都無法與頂峰時相提並論。

《中國好聲音2020》導師陣容與往年有較大不同,更加年輕化;新增了原創賽道。但除此之外,節目的賽制和流程相較往年並未迎來較大改變。

對於《中國好聲音2020》來說,播出9年仍舊局限於原有的模式中,未迎來標新立異的改革,是導致節目熱度與口碑下降的根本原因。


《中國好聲音》等老牌音樂綜藝節目如何能扭轉疲勢並保持熱度,讓熱度不只是一時熱鬧,又能釋放出更長久、深遠的意義與價值,一直是從業者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求新」,固然是提高音樂綜藝市場存活率的重要方法,但一檔音樂綜藝節目想要成功,單靠模式顯然是不夠的。好聽的音樂、吸引人的模式、動人的故事,三者結合的音綜才是大眾所喜愛的。

除此之外,音樂綜藝節目在遵循傳播規律的同時,需堅守藝術創新,注重文化性與趣味性的雙向提高,走出自己的差異化發展道路,就能吸引更多受眾;既保持創作的初心,又在音樂作品生產創作傳播的過程中擔負起社會責任感,節目就會有分量;戒驕戒躁,以音樂為本,在細分化垂直領域創新發展,達到健康、長久性的傳播,才能將「有意思」與「有意義」更好地結合。只有這樣,音樂綜藝才能實現其真正的價值,受到更多觀眾的追捧。

在當前傳媒競爭異常的立體資訊時代,期待《中國好聲音》依託自身特色和優勢,扭轉疲勢,獲得全新的發展。

相關焦點

  • 9歲高齡的「好聲音」,如何安度晚年?
    撰 文丨陳 桐編 輯丨奈 奈文娛價值官解讀:8月21日,《中國好聲音2020》在浙江衛視如約開播,在網綜一統天下的時代,日漸式微的臺綜憑藉資歷老的優勢,終於創造了一個新紀錄:中國內地第一個迎來九歲「高齡」的音樂選秀綜藝誕生了
  • 《中國好聲音》讓我們看到音樂綜藝的下一站美好
    從昔日樂壇「領路人」變身「守護人」——陳彼得的到來,賦予了《中國好聲音》不一樣的厚重光芒,他如精神偶像般存在,引領音樂人立足當下,思考未來,更不要忘了我們當初是為何出發。但論歌壇地位,他絕對是歷屆《中國好聲音》的最大咖學員。作為臺灣流行音樂發源後的第二代音樂人,陳彼得有著「臺灣流行樂壇教父」之稱,他是將R&B、搖滾等西方元素引進臺灣流行音樂的第一人,《阿里巴巴》《遲到》《含淚的微笑》《一條路》《一剪梅》等作品,引領和代表了臺灣當時流行音樂的嶄新路線和優秀水準,那些膾炙人口的旋律,風靡了一個時代。一位歌壇泰鬥級人物,為何要來《中國好聲音》?
  • 《中國好聲音》之後,中國音樂綜藝啞火了!
    《中國好聲音》第一季之後,音樂綜藝再也火不起來! 尤其從《中國好聲音》往後,再沒有一個音樂節目,形成「全民共嗨」的局面。無論是《歌手》、《我們的歌》,還是《中國有嘻哈》、《樂隊的夏天》,《中國好聲音2020》,音樂綜藝或將全面「洗牌」。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 八歲的《歌手》停辦,為什么九歲的《中國好聲音》還會有第十季
    作為國內兩檔歷史悠久的音樂競技類節目,湖南衛視的《歌手》已經走過了八個春秋,而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也度過了九載歲月。這兩檔節目在過往中為觀眾呈現了非常多的精彩,成為眾多觀眾美好的回憶。以後的每天,都會有音樂。不是所有跋涉,都要有目的地。因為歌唱過了,所以能更大聲地活著。」今後,我們不會再看到這檔節目的推陳出新,也不會再看到更多歌手的精彩演繹。而作為年長《歌手》這檔欄目一歲的《中國好聲音》,今年將決賽場地安排在了英雄的城市武漢。在11月20日的總決賽直播時,主持人華少多次提到,在感謝觀眾九年來對節目支持的同時,更邀請觀眾一起期待第十季的《中國好聲音》。
  • 酷我音樂打造《2020中國好聲音》歌單,「音樂+綜藝」循環聽歌
    歷時三個月,《2020中國好聲音》已於11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比賽雖告一段落,但導師和學員們帶來的經典曲目,卻給聽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酷我音樂同步更新《2020中國好聲音》歌單,帶領聽眾從歌聲中回顧比賽的精彩時刻。據悉《2020中國好聲音》於今年8月底首播,由謝霆鋒、李健、李榮浩、李宇春擔任導師。
  • 擊敗老牌綜藝「好聲音」後,《中國有嘻哈》如何超越自己?
    就在上周末中國有嘻哈收官之時,另一檔國內最有影響力的選秀綜藝《中國新歌聲》(原中國好聲音)第二季也已經進行大半,然而觀眾對於這兩部幾乎是同時「開唱」的大型音樂類選秀綜藝的反響卻大不相同。到2013年《中國好聲音2》的時候,開局收視破3,不管哪一天哪一個時段播放,都是全國收視冠軍。開播20天廣告費從每15秒15萬,飆升到每15秒36萬,冠名費達2億元,網絡獨播權也賣出了1億元的高價。當時的《中國好聲音》被媒體評價為「對中國電視綜藝具有開天闢地的劃時代意義」,「母憑子貴」的浙江衛視從此也有了與湖南衛視抗衡的王牌籌碼。
  • 撐起韓國綜藝半邊天的男人,羅英錫作品被國內節目瘋狂「借鑑「
    每一個韓國綜藝節目都有各自專屬的製作人(Program Director)簡稱:PD。擔任綜藝節目裡的PD一職,就像拍攝電影的導演,是整個綜藝節目的總策劃總導演和領導人物。可以說一部綜藝好不好看,和PD有很大的關係!
  • 留洋大軍即將撐起一片天!4小孩有望組成中國最強鋒線群!
    留洋大軍即將撐起一片天!4小孩有望組成中國最強鋒線群! 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國內籃球青訓系統正在逐漸完善,青少年球員的訓練也愈發科學化和系統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國內青訓所培養年輕球員的質量,已經大不如從前,能夠支撐起中國隊未來的優秀人才,更是少之有又少。
  • 《中國好聲音》第一季之後,音樂綜藝再也火不起來!
    《中國好聲音》第一季之後,音樂綜藝啞火了!尤其從《中國好聲音》往後,再沒有一個音樂節目,形成「全民共嗨」的局面。無論是《歌手》、《我們的歌》,還是《中國有嘻哈》、《樂隊的夏天》,《中國好聲音2020》,音樂綜藝或將全面「洗牌」。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選手聲量下滑、大眾音樂審美的提高,從2013年到2015年的「中國好聲音」,即使導師從張惠妹、汪峰、齊秦到周杰倫加盟,金主爸爸投資額也持續加碼,但唯獨口碑急轉直降。
  • 曾是《好聲音》冠軍的他,卻到了要被周深帶著上綜藝節目
    到今年已經九歲的《中國好聲音》,曾經是近年中國電視螢屏上草根選秀的王牌節目,引領著綜藝節目的風向標,雖然這檔節目在2016年、2017年改名為《中國新歌聲》,但並未影響這檔節目對主題的延續。也正是因為《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讓眾多原本寂寂無名的歌唱愛好者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了夢想,並成為眾人皆知的歌手,如周深、張碧晨、吉克雋逸、金志文、袁維婭等人。
  • 曾是《好聲音》冠軍的他,卻到了要被周深帶著上綜藝節目
    到今年已經九歲的《中國好聲音》,曾經是近年中國電視螢屏上草根選秀的王牌節目,引領著綜藝節目的風向標,雖然這檔節目在2016年、2017年改名為《中國新歌聲》,但並未影響這檔節目對主題的延續。
  • 酷我音樂收錄《2020中國好聲音》全部金曲,綜藝好歌一網打盡
    歷時三個月,《2020中國好聲音》已於11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比賽雖告一段落,但導師和學員們帶來的經典曲目,卻給聽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酷我音樂同步更新《2020中國好聲音》歌單,帶領聽眾從歌聲中回顧比賽的精彩時刻。
  • 酷我音樂收錄《2020中國好聲音》全部金曲,綜藝好歌一網打盡
    歷時三個月,《2020中國好聲音》已於11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比賽雖告一段落,但導師和學員們帶來的經典曲目,卻給聽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酷我音樂同步更新《2020中國好聲音》歌單,帶領聽眾從歌聲中回顧比賽的精彩時刻。
  • 從「領路人」變身「守護人」,陳彼得點題《好聲音》,引領音樂人立足當下
    而《中國好聲音》,它讓我們看到音樂綜藝、華語樂壇的下一站美好。從昔日樂壇「領路人」變身「守護人」——陳彼得的到來,賦予了《中國好聲音》不一樣的厚重光芒,他如精神偶像般存在,引領音樂人立足當下,思考未來,更不要忘了我們當初是為何出發。
  • 燦星衝刺「節目製作第一股」:失去《中國好聲音》,靠什麼撐起210億估值? || 深度 · 文娛
    一些人認為該估值並未超出預期;質疑者則表示,經濟環境變化多端,燦星製作想撐起210億估值、走得更遠仍需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自2010年底成立以來,燦星製作一直行走在追求更高附加值的路上。但作為一家單純的內容製作公司,在《中國好聲音》版權旁落、原創綜藝《中國好歌曲》屢屢「觸礁」後,這條路更難走了。
  • 《中國好聲音》:中國電視綜藝本土化創新的標杆
    北京大學「中國年度電視掌聲噓聲」評選作為品評中國電視媒體質量的重要風向標,在2012年度向《中國好聲音》成功的版權運作機制「致掌」,致掌詞寫道:「在引進節目成為中國電視一道重要風景線時,《中國好聲音》不僅以它的好聲音、好故事、好溝通、好激情、好機制贏得市場飄紅,更在海外節目引進和本土化融合方面成為範例,引領中國電視發展的新空間。」
  • 75歲成「中國好聲音」學員,場上導師無一轉身,庾澄慶:我們不配
    娛樂圈中有很多歌手都是通過選秀成名的,像華晨宇、張靚穎等歌手已經成為華語樂壇非常有影響力的歌手,而中國好聲音節目是一檔音樂選秀節目,每年都會有大量觀眾等待新的學員加入,他75歲成「中國好聲音」學員,場上導師無一轉身,庾澄慶:我們不配。
  • "好聲音"如何找到好聲音? 陳永馨不避諱曾駐唱
    原標題:「好聲音」如何找到好聲音?   陸偉介紹,兩人很早就進入了「好聲音」的視線,「我們還在東方衛視做第四季『達人秀』時就開始了,此後做『好聲音』的時候也是每年都動員她們參賽,不過每年都被拒絕。」陸偉分析,兩個女孩不願參賽的原因有二,「她們一開始就想做網絡歌手,能在網上發片,兩個女孩已經很滿足。
  • 從萬人空巷到無人問津,《中國好聲音》終究難逃一「糊」?
    就是街舞3》、《乘風破浪的姐姐》、《樂隊的夏天2》等一眾現象級綜藝。突然想起每年此時不正是《中國好聲音》的播出時間段嗎?怎麼入冬了,卻全然看不到主流媒體得報導與宣傳呢?不禁詫異:《好聲音》難道停播了?怎麼就悄無聲息了?
  • 《好聲音》「保留戲份」又來了:74歲臺灣音樂教父陳彼得今晚亮嗓
    陳彼得已是《中國好聲音》史上年齡最大的學員。一曲《漂洋過海來看你》唱哭無數人的娃娃、張惠妹的妹妹張惠春、近40年前曾在比賽中唱贏過張國榮的鐘偉強,再加上此前憑藉臺灣綜藝《超級偶像》走紅的艾怡良……已成名歌手通過《中國好聲音》再戰舞臺,似乎已經成了這檔音樂真人秀的「保留戲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