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是的,小化今天就要和化粉們說說這部讓人等了12年,片尾有著近30秒的眾籌名單的動畫電影——《大魚海棠》。
☟下方高能劇透…別關,可越過~
2004年的時候,一部名叫《大魚·海棠》(大·海flash版)的7分鐘短片走進大家的視野。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壕隨意~
女主買了一條魚,之後魚漸漸長大,小小的魚缸已經容不下它,放歸大海。魚化為男孩,與女主人公分隔兩地,甚是思念…
小化看完短片,簡直就是留下一臉懵…
女主人公的背景是什麼?
為什麼男主可以由魚變成?
在由7分鐘變為105分鐘3D電影的12年後,作者給小化解答了心中所有的疑問。
在影片的開始,即給出了宏大的命題:所有的人類,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
在四十五億年前,在這個星球上,只有一片汪洋大海,和一群古老的大魚。在與人類世界平行的空間裡,生活著一個規規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他們為神工作,掌管世界萬物運行規律,也掌管人類的靈魂。他們的天空與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他們既不是神,也不是人,他們是「其他人」。
椿&湫
女主——椿,作為生家族的繼承人,掌管著海棠花的生長。她化為魚在人間遊歷時,不下心被漁網困住,少年鯤為了救她,沉入海底死去。
鯤
椿回到族裡後,不惜違背族人戒律,逆天而行,用一半的壽命與靈婆交換少年的性命,在海底世界秘密飼養人類少年的靈魂——一條拇指大的小魚。
上映一周,票房已過3億,可豆瓣評分卻已flop到6.6分,評價多集中在3顆星;貓眼專業評分6.3分。
大家對《大魚海棠》褒貶不一,但是小化發現大部分評價都是負面的,主要原因是劇情對不起大家12年來的情懷,除了畫面被戲稱可以做壁紙外,從人設到劇情到臺詞,都real尷尬。(據說「情懷」這兩個字都讓這部電影變成了呵呵噠~)
雖然《大魚海棠》講的是差強人意的愛情故事,
但是,小化說了,
還是會從支線給它滿分。
因為它和環保沾邊。
女主椿為了贖罪與愛情,不惜違背天歸,導致六月飛雪,海水倒灌。
靈婆在洪水到來之前嘟囔過一句:這底下太髒了,該洗洗了。
頗有意味。
如果將電影的橋段折射到現實生活,南方的特大暴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之前,小化在6月3日的《超強厄爾尼諾之下,我們如何保護自己?》中已經提及過厄爾尼諾現象。
根據《第三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顯示,1909年以來中國的變暖速率高於全球平均值,在每百年升溫0.9℃到1.5℃之間。我國沿海海平面1980-2012年期間上升速率為2.9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速率。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冰川面積退縮約10.1%,凍土面積減少約18.6%。
如果全世界的冰川融化
這一系列的數字變化下折射出的氣候變暖問題,使我們不得不引起重視:
農業方面:氣溫的升高使農業熱量資源增加,利於種植制度調整,中晚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但對於部分農作物單產和品質降低、耕地質量下降、肥料和用水成本增加、農業災害加重。
水循環:氣候變化加速水循環過程,引起了水資源及其空間分布變化。如:暴雨、強風暴潮等極端事件發生的頻次和強度增加。
面對炎熱高溫,我們該如何做?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溫室氣體:水蒸氣(H2O)、臭氧(O3)、二氧化碳(CO2)、氧化亞氮(N2O)、甲烷(CH4)、氫氟氯碳化物類(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其中,氫氟氯碳化物類、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三類氣體所造成的溫室效應能力最強。
高溫炎熱,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會躲在房間中,吹著空調看著電影吃著美食,但也就是這樣我們的氣溫才會越來越高。
長時間的使用空調是會產生溫室氣體的:
為此,小化家的浙化院開啟「補天」行動,在去年申請「含氟溫室氣體替代及控制處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家級重點開發實驗室為目標,研究車用、家用新型製冷劑替代新品。與此同時,延伸新產業,推進新一代製冷劑、滅火劑產業化,開發新應用,瞄準新一代發泡劑、電子級高純含氟特種氣體的開發。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