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孤味》
今天在家看了一個臺灣的電影《孤味》,顛覆了我對臺灣電影的舊有印象,以前我一直覺得臺灣電影表現手法都是很誇張的,表演說話都有很明顯的人工鑿刻的痕跡。而今天看的《孤味》,表現內斂,隱忍。但是《孤味》卻並不著眼於深沉,她的題材更女性化,著眼於放手。影片一開始,秀英在計程車裡唱歌,得知噩耗後,她神情凝重。而在影片結尾,秀英卻沒有出現在前夫的告別式上,取而代之的是前夫的情人美蘭坐在了她的位置。電影用慢鏡頭跟著美蘭步入靈堂。在美蘭走到女主人的位置時,阿青主動站起微笑迎接。鏡頭一轉是秀英在計程車裡唱歌,就像影片開頭是那樣。
-
樹劇場 | 電影推薦《孤味》
這些女人戲交織在一起,讓《孤味》成為臺灣女性的一個影像斷代史,其實這樣的女性群像式電影,近年來臺片中並不多,所以顯得相當「孤味」。太多看完《孤味》的小夥伴說,看這部電影,至少要哭三次,自然而然,真情流露的三次!
-
《孤味》結局解析:孤味的女人,專一的愛也要懂得適時放手
《孤味》電影結局,林秀英(陳淑芳飾演)在計程車上唱著〈孤味〉(電影的主題曲)收尾「孤味」在臺語的意思,原是形容餐館只賣一道料理,並致力把一道菜做到最好在《孤味》劇中,即是林秀英面對人生的態度,這樣執著的原則,在兩代間,會有哪些親情隔閡
-
《孤味》,女人戲中的男人們
一部女性佔絕對主導地位的家庭情感片《孤味》,不僅成為今年臺灣電影第一個票房衝破一億的電影,也成為本年度唯一一部票房破兩億的臺灣本土製作,確實可喜可賀。今天要說說《孤味》的男人們。締造《孤味》的,當然就是導演許承傑了,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長片。
-
電影《孤味》影評
To:孤味孤味原本是一部2017年的短片。在導演許承傑的努力下,拉到贊助,變成長片,這裡真的要佩服電影人的勇氣。拉贊助,找投資是一個非常孤獨的過程。就像影片的名字《孤味》一樣。當然,所有在孤獨中醞釀的力量都是強大的。這部電影入圍了金馬獎多項大獎,並一舉拿下最佳女演員(陳淑芳)。
-
《孤味》:看家人之間的愛恨糾纏!
《孤味》講述林秀英(陳淑芳飾)是臺南赫赫有名的餐廳老闆,在丈夫(龍劭華飾)無聲無息地離家後,便靠著賣蝦卷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成人。《孤味》以「家」為題去延伸了許多關於愛的論題。電影裡的不少是看似因林秀英而起,發展也像是趟林秀英的追憶之旅,但我們都知道家之所以能成為家,絕不是只靠一個人就能成的。它是人與人之間的組成,林秀英、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孫女小澄、陳伯昌,甚至還包含了蔡美林、被送出去的第三個女兒何晴眉。
-
關於《孤味》的20條很乾很乾的乾貨,請查收
6、但現在看來,《孤味》換檔期,真是有如神助。臺灣地區電影市場,金馬獎對其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孤味》選擇在2020年11月6日,也就是金馬影展的第二天上映,借著金馬影展的熱度,一上映第一周就大賣1800萬。
-
淺談電影《孤味》的斷舍離哲學
在《孤味》的故事裡,有著導演及演員述說著的連旁人都揪心的「女人課題」,大叔希望籍由這部好電影讓大家更了解「關係綁架、投射、寄生」,也許在清楚明白我們是怎麼被關係影響之後,未來做出更好的選擇。所以常見的關係綁架,就是父母用他們的地位或身份來綁架子女,例如《孤味》中秀英:「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有聽過你跟我說一句謝謝。」
-
比起年味我們更需要孤味
《孤味》《 Little Big Women》
-
《孤味》:放下才能從痛苦中解脫,和解才能讓生命更溫暖
在看完了《孤味》口碑場之後,排名又再變動,本片不但高於《親愛的房客》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且更取代《千年一問》成為個人今年到目前為止看過的臺片中最好看的作品。此外,個人首次看到《孤味》預告片時,由於以上設定在預告內容都有揭露,且通常可成為張力之源,所以不禁會好奇許本片故事發展是否會出現很強烈的衝突情節。然而,雖然這些設定確實為《孤味》創造不少情節張力,但處理方式卻屬於非尖銳、強烈性風格。
-
《孤味》:有頭有尾說好一個故事,餘韻深長的小品佳作
改編自導演許承傑同名短片的電影《孤味》,劇情描述林秀英(陳淑芳 飾)是臺南赫赫有名的餐廳老闆眼看就要苦盡甘來,秀英卻在 70 大壽當天接到丈夫離世的噩耗,在替這位有名無實的丈夫籌辦喪禮的同時,竟意外迎來了另一位陪伴丈夫度過晚年的女人蔡小姐(丁寧),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對內心埋藏已久的怨懟……(以上轉自《孤味》劇情大綱)
-
《孤味》,生活雖然是一地雞毛,但溫暖的親情最能打動人心!
《孤味》以三個世代的女性作為主角,同樣以彼此之間的溫情與不同價值觀碰撞給觀眾帶來深刻的共鳴與感動。《孤味》描述的家庭故事改編自導演許承傑的同名畢業短片,《孤味》以自身祖母作為劇本的創作靈感,把故事聚焦在離家多年的父親過世之後,從得知消息到舉行告別式這段期間內,母親與女兒們之間的互動與心境轉變過程,使得電影《孤味》比起探討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影響,更多是由傳統女性的辛酸與堅毅出發,描述片中三個世代的女性角色該如何在突如其來的衝擊下
-
剪不斷、理還亂,從《孤味》看家人之間的愛恨糾纏!
許承傑僅用一場戲便將角色的俐落與強勢描繪而出,確立了"臺南地頭蛇"的女性主場,讓觀眾秒瞬進入《孤味》的女性世界,建立陳淑芳掌握的主導性;而後續的角色曲線則能順勢推展,此開場是導演與演員的默契展現,相當夠水準,戲味十足。
-
《孤味》,生活雖然是一地雞毛,但溫暖的親情最能打動人心
《孤味》描述的家庭故事 ,這段長時間的相處給予她們一次講出內心隱瞞的事實、向對方表達真實想法的機會,也讓《孤味》整部電影能對家庭的核心價值進行相當深入的探討。 《孤味》電影的演員角色 ,《孤味》都讓這些不同世代的女性從另一種角度回顧這些往日歲月的點點滴滴,在事過境遷的現在產生不一樣的體悟。
-
《孤味》:看到最後淚流滿面,這是去年最好的臺灣電影.
《孤味》是2020年臺片票房冠軍,2020年11月6日在中國臺灣上映,今年2月5日登陸Netflix 平臺。
-
直擊/《孤味》發400份炸蝦卷!民眾冒雨排隊
記者洪文/臺北報導電影《孤味》票房破億,金馬影后陳淑芳今(30日)攜手攜手監製廖慶松、監製徐若瑄、導演許承傑、孫可芳、丁寧、陳妍霏、於子育現身臺北信義威秀,炸蝦卷400份答謝粉絲。▲《孤味》發送400份蝦卷。(圖/示意圖,記者洪文攝)由於《孤味》票房慶功會辦在周一上班日,加上劇組活動前特別強調「不鼓勵夜排」,影迷大多理性,沒有夜排。
-
《孤味》:一個男人丟下的一堆女人
《孤味》電影海報「孤味」是一句臺灣語。本指餐廳只專賣一道料理,致力把這道料理做到最好。之後演變成為一種生活態度。指專心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孤獨也沒關係。《孤味》讓這些不同年代的女性從另一種角度詮釋過往歲月的痕跡。在時過境遷的當下體悟出不一樣的認知。
-
《孤味》改編家族經驗 聚焦三代女性刻劃情感衝突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編導許承傑以外婆為原型,創造《孤味》裡的阿嬤,3年多來,這個角色也陪著他從研究所畢業短片,到完成生平第一部電影。2017年夏天,許承傑編導的短片《孤味》在全臺13場映演後,獲得許多觀眾回饋,也入圍美國學生奧斯卡。
-
《孤味》首周熱賣1800萬 奪新片票房冠軍!觀眾:哭到發抖
記者吳孟庭/綜合報導入圍本屆金馬獎六項大獎的電影《孤味▲《孤味(圖/威視提供)《孤味》口碑持續在全臺延燒,片中充滿臺灣人情味的日常令觀眾深感親切,淚中帶笑的情節也讓觀眾在電影院不時大笑出聲,尤其電影中探討的「放下」議題也獲得廣大迴響
-
《孤味》除了徐若瑄、謝盈萱、陳淑芳,還有「大咖女神」驚喜演出
徐若瑄與剪接大師廖慶松共同監製電影《孤味》今(12日)發布正式預告,不僅展現了由謝盈萱、徐若瑄、孫可芳所飾演的三個女兒和母親之間複雜的心結,更首度曝光了包括陳姸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