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句詩原意是提醒人們珍惜時光,現在卻被用來形容夫妻閨中之事

2020-11-19 騰訊網

提到珍惜時光的詩句你能想到那些?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其實還有一句詩也是用來提醒珍惜時光的,現在卻被用來形容夫妻之事。

這句詩就是蘇軾的《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極短的時間也十分珍貴。花兒散發著絲絲縷縷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朧的陰影。遠處的樓臺,誰家還在輕歌曼舞?歌唱與管弦的聲音,細細地流蕩空中。夜已經很深了,掛著鞦韆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靜。

我們從詩的全文可以看出來,這原本只是一首淺顯易懂的描寫春天夜晚的寫景詩。這首詩寫得明白如畫卻又立意深沉。在冷靜自然的描寫中,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對醉生夢死、貪圖享樂、不惜光陰的人的深深譴責。詩句華美而含蓄,耐人尋味。特別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人們常常用來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和寶貴。

春宵指的是春天的夜晚,並非是現在的洞房花燭夜。

關注文藝大講堂,每天更新原創文藝乾貨。大家還知道哪些古今異義的詩句,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蘇軾這首詩原來針砭時弊,開頭即千古名句,現在卻多形容閨房之樂
    可是很多人熟讀甚至能夠背誦蘇軾的詩詞,卻不一定能夠正確理解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比如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宵》,不少人都以為「春宵一刻值千金」是在說男女新婚之夜或者床第之歡的時光短暫,應該好好珍惜,如果你也是這樣理解或者是正在這樣使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 蘇軾告誡人們珍惜光陰,寫下千古名句,但如今讀來卻幾乎都會想歪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一向追求語言凝練、委婉含蓄,然著名七絕《春宵》一詩卻與他以往的創作風格大相逕庭,勸勉人們珍惜光陰,卻被後世誤會了千餘年,如今讀來幾乎都會不覺想歪,這是為何?對富貴人家來說,這種愜意的時光是異常珍貴的。蘇軾描寫貴族官宦恣意享樂、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奢靡生活,頗有一絲諷刺的意味。《春宵》全篇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通過對自然景物及官宦人家玩樂場景的描寫,含蓄隱晦地表達了作者對貪圖享樂、窮奢極欲、揮霍光陰的人的諷刺與譴責,同時呼籲世人要珍惜時間,珍惜光陰,珍惜身邊所有的人與事物。
  • 含辛茹苦總被用來形容母親,其原意真是如此嗎?
    含辛茹苦這個詞,真是在形容母親嗎?這個成語出自蘇軾的《中和勝相院記》,該文是蘇軾應一個出家朋友之邀,為其寺廟所做的一篇文章。為寺廟而做,和母親這個女性的形象,似乎關係不大。「佛之道難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學之,皆入山林,踐荊棘蛇虺,袒裸雪霜。或刲割屠膾,燔燒烹煮,以肉飼虎豹鳥烏蚊蚋,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年而後成。」讀罷原文,原來如此。茹苦含辛這個詞,原來在講出家人修行之艱難。佛家難成,說起來讓人悲愁悽苦。那些開始學佛之人,都是進入深山老林,踏荊棘之路,受風霜之苦。餓時捕動物以自養,睡時為他物所侵襲。
  • 蘇軾用來形容這個女人
    蘇軾用來形容這個女人大家一定都對一個詩人非常的熟悉,小學的時候或者初中高中的時候肯定都背誦過這個人寫的詩,沒錯,這個人正是宋朝的蘇軾,他這一生可是寫詩無數,很多經典現在還能夠被人們朗朗上口,不想今天的一些網絡上很火的詞語或者話,都是一些沒有營養的東西,紅火了幾年就不再被人們提及了,但是蘇軾的詩句呢,到今天還在被人們讚頌,被人們世世代代的傳頌,這樣的東西才稱得上是經典,一些蘇軾的詩句甚至被做成了成語來紀念他的詩句
  • 如花似玉用來形容男子?鴛鴦用來形容兄弟?
    但其實,如花似玉這個成語,最早就是用來稱讚男人的,只不過,許多詞語都在時光中轉換了性別,不少原本專屬於男性的形容詞,在時光的洗禮後,變成了女性的形容詞。1、鴛鴦二字原意是形容兄弟之情。這其中的鴛鴦便指的是男女的愛情或者是夫妻的感情。從此,比喻志同道合的兄弟的鴛鴦一詞,正式開始轉為比作夫妻。
  • 為何人們從來沒有聽過,「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半句,難以啟齒
    一直以來"春宵一刻值千金"被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形容新婚夫婦的俗語,但其實這並不是用來形容新婚夫婦的,而且這也不是俗語。"春宵一刻值千金"是一個詩句,出自蘇軾的《春宵》,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朝傑出的文學家,他寫"春宵一刻值千金"是為了突顯時間的可貴,讓大家好好的珍惜時間。所謂"春宵"值得是春天的夜晚,"一刻"指時間,"值千金"意在表達時間的可貴。
  • 蘇軾用這7句詩,說盡了人生
    來源:子聿說(ID: ziyushuoshuo)
  • 蘇軾:「春宵一刻值千金」,下半句是什麼?為何人們都不願意說?
    蘇軾在文學史上具有著極高的地位,被後人們稱為「千古一東坡」,這主要是因為他的詞寫得非常好。每逢他人新婚,就會有人用「春宵一刻值千金」去恭祝他人的「洞房花燭夜」,但其實這裡是扭曲了蘇軾的原意。所謂「春宵」便是春天的夜晚,「一刻」是個相對較小的時間單位,古人以一個晝夜為一百刻,「千金」則是說價值很高,全句連起來就是說春天的夜晚非常寶貴,哪怕只是短短一刻,也可以價值千金,這是奉勸人們要珍惜時間的句子。
  • 被誤解千年的經典:貧賤夫妻百事哀,明白真正含義你會被深深感動
    人們常常會用「貧賤夫妻百事哀」,來形容那些生活貧困的夫妻,這是說夫妻兩人如果經濟都很拮据,那麼生活中將是一地雞毛,無論做什麼都很難,而且不順,並且會處處遭受別人的白眼。大家都認為這句話是指沒有物質基礎的婚姻,是不會有未來的。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這首詩名為《春宵》,開篇句為「春宵一刻值千金」,是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不過現代人說這句詩的時候,一般都是用它來比如新婚之夜歡樂時光的珍貴跟短暫,但實際上,蘇軾寫這句詩的時候,本意並不是指洞房花燭夜,只是經過幾百年流傳到現代,被人們誤讀了。《春宵》全詩為: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 新婚燕爾,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高級肉麻,令人心思蕩漾
    如果要說古詩詞,那肯定離不開宋朝,甚至我們後來人把當年詩詞的盛況形容為唐詩宋詞,可以看到宋朝在詩詞上面的影響,許多影響至今的大詞人,都來自宋朝,就好比蘇軾,李清照。我們現在說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就有「洞房花燭夜「,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一輩子到頭來奔的就是家庭,最幸福的過程不過就是洞房花燭夜當晚。蘇軾迎娶王弗,李清照嫁給趙明誠,二人都曾為對方寫過一首閨中詞,肉麻得很高級。
  • 被誤解千年的唐詩: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很有現實意義
    最典型的莫過於那句「貧賤夫妻百事哀」。長期以來這句話一直被人們用來解讀,夫妻之間的和諧生活離不開金錢,沒錢的夫妻會有諸多不順,哪怕彼此之間再恩愛,也終究要向現實低頭。可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詩的原意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而且正相反,它反而是讚揚了那種貧賤夫妻的恩恩愛愛。
  • 古詩詞裡的白髮:珍惜光陰,時不我待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鏡沉思,吟詩作詞,寫就了許許多多關於白髮的傳世之作,發人深省,催人奮進。詩聖杜甫的《春望》裡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晚唐風流才子杜牧《送友人》裡有:「青春留不住,白髮自然生。」宋代詞壇豪放派掌門領袖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裡有:「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是兄弟情,看看哪些詩句你用錯了.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原本是戰士之間的約定,說要一起死。後面的兩句是說,現在和我約定的人都走了,我怎麼活啊?現在它成了說夫妻關係的話了,以後寫情書不要拿這句話賣蠢了。
  • 蘇軾這首詩,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第一句經常被誤解,你肯定讀過
    那麼「千金」則是表現除價值很高的意思,全句翻譯連起來就是指春天的夜晚非常的珍貴,哪怕只是那極短的一刻時,也可以價值上千金,這其實是告訴大家一定要去珍惜時間的意思。而「春宵一刻值千金」的後半句詩,則道盡了生活的真諦,不過鮮為人知,其實就是「花有清香月有陰」,這兩句之間自然的構成了非常完美的因果關係,那麼為什麼說春天的夜晚價值如此的高呢?其實,意識不到時間所具有如此之高的價值。
  • 春季宵禁值千金,這句話的後半句是什麼?這是整首詩的精華
    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的後半部分是什麼。這首詩出自蘇軾寫的一首七字四行詩,這首詩的前半部分在世界上已被廣泛使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後半部分。據說這首詩的後半部分實際上更經典,更有趣。那這首詩的後半部分是什麼?事實上這首詩的後半部分是「花有清香月有陰」,他已經被誤解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7句詩明明這麼美,卻被誤解千年!
    但在蘇軾原詩中,這句詩表達的是對春天夜晚光陰的美好,用來形容良辰美景的短暫和寶貴。 2.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一直以來,一對夫妻貧困難當時,都會感慨「貧賤夫妻百事哀」,意為沒有錢的夫妻二人什麼事都很悲哀。
  • 蘇軾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紀念美好時刻,將妻子誇上天,甜膩了
    夫妻二人之間的新婚之夜,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之一,無論在什麼時候,洞房花燭都是文人墨客們重點寫的話題之一,也許下了一生的諾言和憧憬。其實,洞房花燭不光是喜事,它其實還包括夫妻二人之後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誓言。北宋時期,蘇軾在與妻子結婚時,就寫下了一首詞,將妻子的美麗用文字「畫」在了紙上。
  • 不到20歲的蘇軾還不太會寫詞,洞房後忍不住填一首,可謂句句肉麻
    都說蘇軾是宋詞一哥,但其實蘇軾平生存詞數量只有362首,詩作卻有2700多首。這是因為自先秦以來,詩歌就一直是最主流的文學形式,而詞是兩宋才開始在民間盛行。所以和許多才子一樣,蘇軾開始文學創作是從詩開始,而他最早開始嘗試寫詞則是成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