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挺好的,你放心吧!」
電話那頭傳來3歲兒子稚嫩的聲音,讓在110指揮中心忙著搜集疫情線索的孫濤,不由得鼻頭一酸。
1月23日,疫情爆發,孫濤就把孩子送到了奶奶了。一開始,孩子每天哭鬧,要打電話找爸爸,奶奶無奈地把電話藏了起來。
後來,孩子慢慢懂事了,知道爸爸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不再纏著要爸爸了,還學會了跟爸爸報平安。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變得不同尋常。
病毒肆虐,所有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可有一群人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逆行。
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他們忙得連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為了阻擊疫情的擴散,他們不畏艱辛、日夜排查堅守……
我們把他們成為「最美逆行者」,可是,請別忘了,他們也是父母,他們身後那群懂事的孩子,才是最讓人心疼的。
01.
"爸爸,注意安全。」
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內科ICU副主任、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任宏生的兒子,在得知父親要馳援湖北的時候,非常擔心。
「病毒那麼危險,我不想讓你走,可國家危難之前,總要有人挺身而出……」
千萬言語,在這個時候,只剩下了一句叮囑「注意安全」。
孩子,爸爸和其他的叔叔阿姨一定可以儘快打敗病毒,早日凱旋。
02.
「媽媽,像『巴斯光年』一樣把病毒都消滅啊!媽媽加油!」
說這話的是才4歲的陸陸,他的媽媽是馳援武漢的一名護士。小小年紀的他,還不太明白髮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媽媽工作的危險。
動畫片裡的巴斯那麼厲害,相信媽媽也能像他一樣。媽媽,我為你自豪、為你加油!
03.
「爸爸在你心裡是什麼樣的人?」「是紅人、是火人,因為爸爸很能幹!」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第一批馳援武漢的醫生張洪川,只能抽空在手機上和兒子視頻。
7歲的小小男子漢,一夜之間,似乎堅強了許多。當被問到,知道爸爸去哪了嗎?
他很自豪地說「他到武漢去救治病人了。」
對於爸爸,他最想叮囑的是:「多吃飯、多休息,才能去救治病人。」
原本還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孩子,卻充當起了小大人的模樣,讓人心裡又暖又心酸。
爸爸,你放心地在前線工作吧,我在家會照顧好自己的。
04
「孩子啊,爸爸只能以愛的名義離你一米我愛你,但我無法擁抱你5歲的你,能理解嗎?」
這是湘雅三醫院發熱門診的龔健醫生寫給孩子的一封信《一米之外的愛》,雖然他很想抱一抱孩子,可是,為了安全,只能生生忍住。
「多少次我一回家你像往常一樣從房間衝出來笑嘻嘻的要撲倒在我身上但是爸爸卻嚴厲喝止「別過來 別離我太近」你滿臉驚恐與疑惑……」
寶貝,雖然捨不得你,但是還有許多病人等著爸爸去救治呢,等把病人都治好了,我一定回家好好抱抱你呀。
05.
9歲的小女孩趙子墨,為給奮戰在一線的爸爸加油,自己動手做了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最樸實的願望:
「希望肺炎疫情停止、期待合家團圓、在生日那天,爸爸能回來!」
爸爸,你一定要早點回來,我還等著你給我過生日呢。我愛你!
孩子,相信你的愛,一定能讓爸爸越戰越勇。
06
「媽媽是護士長,一直在醫院沒日沒夜的工作……我身為哥哥,在家裡照看弟弟。」
抗「疫」夫妻都奮戰在一線,平時照顧剛滿周歲的保姆又辭職了,13歲的哥哥站了出來,主動承擔起照顧弟弟的重擔。
他成熟和擔當,讓媽媽忍不住落淚。
孩子,謝謝你的體諒和支持!
這些在疫情中一夜長大的孩子,是你們的愛,讓爸爸媽媽多了許多勇氣;是你們的堅強,讓爸爸媽媽感動又欣慰。
他們也許不太清楚病毒是什麼,可是他們知道,爸爸媽媽在做著非常重要的事情。
疫情在蔓延,但愛,一定可以比它蔓延得更快!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希望奮戰在一線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爸爸媽媽都能健康、平安!
孩子,等把病毒消滅了,我一定要好好抱抱你,等我!
菈媽:自由撰稿人,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致敬偉大的醫護工作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