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唱紅《中華民謠》的孫浩去哪了?幸得貴人張嘉譯,現靠拍戲為生

2020-09-07 號條頭史歷

上世紀90年代,一曲&34;在春晚過後傳遍大街小巷。一夜之間,人們認識了這個來自西北淳樸黝黑的小夥孫浩

雖然九幾年是流行歌曲盛行的黃金時期,不少歌手趕上了浪潮,分了其中一碗羹,但孫浩也是憑藉紮實的音樂基礎走上了這條路。小的時候,他先是去學習了民族唱法,後又去學了美聲,期間兩位老師都告訴孫浩的父母,他的嗓子不合適。不過美聲老師說,孫浩可以試試唱流行,並且先學一學美聲作為基礎。就這樣孫浩最終習得了三種演唱方式,為以後走向樂壇打下了基本功。

有了一定的唱功,孫浩開始參加家鄉西安舉辦的歌唱比賽,並且獲得了通俗組第一名、金獎等獎項,在當地變得小有名氣。中國音樂學院要在全國招生,孫浩憑藉優異表現成功被錄取,就這樣開啟了他的北漂之旅。

畢業後的孫浩在1994年報名了當時極具權威性的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即&34;。90年代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手很多都藉此揚名出道,像宋祖英、毛阿敏、孫悅等。孫浩則是一舉拿下專業組通俗唱法第三名的成績,也因此有了第二年參加春晚的機會,這時離他大紅大紫的那一刻已經不遠了。

果然,1995年孫浩帶著一首《中華民謠》站上了春晚舞臺,帶有濃鬱的中國特色,膾炙人口的旋律很快贏得了老百姓的喜愛,孫浩也由此一夜成名。

後來孫浩開始陸續發唱片,不過只有幾首歌有一定的受眾,多數沒有激起強烈的反響。加上後來流行趨勢改變,孫浩這批歌手的曲風逐漸被時代淘汰,孫浩不得已另謀出路,他開始接觸影視業。

說起來,孫浩這時很幸運,他遇到了生命中亦師亦友亦貴人的一個人,他就是張嘉譯。2003年,孫浩在電視劇《萍蹤俠影》裡打醬油的時候,遇到了同樣打醬油還沒出名的張嘉譯。但張嘉譯是科班出身,這時已經有不少演戲經驗了。兩人相見恨晚,成為了鐵桿哥們。

後來這些年裡,張嘉譯在影視領域人脈廣,碰到合適的角色就嚮導演推薦孫浩,孫浩也因此有了很多接戲的機會。張嘉譯主演的經典電視劇《懸崖》中,&34;這個角色就是張為孫浩爭取來的。等張嘉譯憑藉這部劇成名後,創辦了自己的影視公司,便直接將孫浩籤到了名下。

之後張嘉譯和孫浩又合作了不少作品,包括《一僕二主》、《美好生活》等。現在兩人將要再合作一部新劇了,名叫《我待生活如初戀》。回顧孫浩以前的角色,多數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孫浩的演技是有生氣,不拘一格的,所以新劇中他的出演會是一大亮點。

說起來,昔日巨星謝霆鋒和孫浩還有一些相似之處,兩人都是歌手出道,曾紅極一時。並且謝霆鋒也是在推出幾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後,在樂壇就掀不起太強的水花了,開始轉戰影視。現在他有著導師、廚子、代言等多重身份,成績都算不錯。他代言的經典遊戲《貪玩藍月》還是一款不錯的良心遊戲,有很多玩家在玩,現在改版升級得更人性化了,推出了手遊版。

如今的孫浩基本靠拍戲為生,偶爾也參加一些綜藝,與家人生活地幸福融洽,祝福他未來安好。

相關焦點

  • 《裝臺》主角孫浩:11年前張嘉譯說,你沒歌唱就跟我拍戲,我哭了
    「浩哥,你沒有歌唱了,就跟著我拍戲吧!」那一天,從不喝酒的張嘉譯破例喝了酒,他認真的對孫浩說了這句話。當時,我抬起了頭,看著張嘉譯他盯著我,我轉過頭去,眼淚流下了。鐵扣1995年,當25歲的張嘉譯和《裝臺》導演、當時21歲的李少飛一起跟隨劉惠寧拍攝電視劇《道北人》時,26歲的孫浩已經紅遍大江南北,他登上央視春晚,一曲《中華民謠》紅遍大江南北。
  • 《裝臺》三兄弟:張嘉譯、姬他、孫浩的情誼你不知
    1995年,孫浩因演唱原創歌曲《中華民謠》在歌壇走紅,並登上央視春晚。紅過幾年後,孫浩因為沒有推出膾炙人口的新作,漸漸被歌迷淡忘。 歌唱事業受阻,孫浩便嘗試著向影視圈發展,先後參演了《閒人馬大姐》《大漢天子》《東北一家人》等多部影視劇。
  • 《裝臺》三兄弟:張嘉譯、姬他、孫浩的情誼你不知
    除了演技,這也是張嘉譯事業走得長遠的重要原因。張嘉譯有個姑媽家表弟,名叫姬他,小夥子也是西安人,1981年出生,比張嘉譯小11歲。2003年,姬他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後,留在北京發展。當時張嘉譯也沒有出名,在影視圈沒有多少話語權,在事業上幫不了表弟。但他經濟條件比姬他好,便在生活上給予關照,時不時請他吃頓飯。
  • 孫浩認張嘉譯做大哥,從過氣歌手變成了黃金配角
    90年代曾經演唱過一首極為具有傳唱度的歌曲,這首歌曲就是《中華民謠》,孫浩憑藉中華民謠這首歌上過春晚的舞臺。但是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員也並非易事,中國有句俗話:「一個好漢三個幫」,孫浩曾出演過不少角色,但是其卻一直都未曾大紅大紫,直到遇到了張嘉譯孫浩的命運就有了一個轉折點。
  • 90年代6大流行歌手現狀,發展最好的是孫浩,因為被張嘉譯力捧
    近日,歌手羅中旭攜蔡國慶、林依輪、景崗山、孫浩、火風、陳紅等內地經典歌星齊聚綜藝節目《天天向上》,共同暢聊春晚,引起無數人的回憶殺。上個世紀90年代,是華語樂壇最繁榮的的一個時期。此時大陸樂壇已日漸成熟,誕生了眾多優秀的歌手,一人一首歌走迅速走紅,成為時代的經典。
  • 《裝臺》孫浩:以一曲《中華民謠》爆紅,轉行做演員獲張嘉譯提攜
    姑娘們一個個長得人高腿長,一班兄弟討論得熱火朝天。中午飯點了,鐵扣還特意包了街上的肉夾饃攤子來犒勞他們,但沒想到演出結束了,給鐵扣活幹的人沒付錢就跑路了。鐵扣急著去找,裝臺班子也跟著去找,結果找著找著,鐵扣也不見了。
  • 靠一首歌紅了幾十年,除了孫浩、李春波、戴軍,還有哪些歌手?
    像演唱過《中華民謠》的歌手孫浩,作為歌手的他怎麼可能只有這一首歌?事實上,孫浩作品中還真就是這首《中華民謠》傳唱度最高,他幾乎每次演出都會唱這首歌。總之,說起孫浩,就會想到《中華民謠》。甚至,《中華民謠》比孫浩都出名。後來,孫浩基本不怎麼唱歌了,他跟著「老鄉+老大哥」張嘉益去拍電視劇了,而且演技還不錯,比一些科班出身的演員還棒,比如《一僕二主》。
  • 唱《中華民謠》,別老捂嘴笑,咱得知道為啥要把「菊花插滿頭」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年的春晚上,還有一首歌一夜爆紅,它就是由孫浩和陳紅共同演唱的《中華民謠》。1995年,由孫浩和陳紅搭檔,在春晚的舞臺上共同演唱了這首《中華民謠》。憑著朗朗上口的旋律,《中華民謠》一夜爆紅,成為了男女老少都愛唱的歌曲,甚至當時的很多學校,也喜歡在課間的時候放這首歌。
  • 《中華民謠》原唱孫浩罕露面,滄桑發福變大叔,曾直言女友是韓紅
    11月24日,有網友曬出孫浩唱歌的視頻片段。視頻中,孫浩在包廂內獨唱《中華民謠》,狀態放鬆,歌喉與二十多年前無異。《中華民謠》是孫浩參加歌唱比賽獲獎後的作品,次年另有一曲《陽光天堂》,近年來,孫浩的參演作品不少。孫紅雷主演的新劇近期公布演員陣容,孫浩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 當年紅極一時的孫浩現在幹什麼呢?為什麼一直沒有消息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不知道孫浩,其實在一起孫浩也是紅極一時的歌星後來也演了不少的電視劇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孫浩,1969年1月14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影視演員,畢業於西安工程技師學院。他的學歷並不高進入演藝圈是因為1990年,與史蘭芽搭檔主演劇情電影《天皇巨星》,在片中飾演熱愛舞蹈的男主角馬自樂,這是他的首部電影作品,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 他唱《中華民謠》大紅,轉型成了演員,你還記得他嗎?
    比如飾演鐵扣的孫浩,就讓觀眾印象非常深刻。除此之外,孫浩還演唱了該劇的片頭曲《不愁》。其實,孫浩曾是90年代紅極一時的歌手,那首經典的《中華民謠》就是他唱的。這首歌,當年可是紅遍大江南北,幾乎人人都會哼唱兩句。
  • 恐怕誰也想不到,演技如此精湛的他,曾也是正兒八經的流行歌手
    最近,《裝臺》這部電視劇深受大家喜愛,主要還是得益於張嘉譯和閆妮,有他們倆在,基本這個戲就穩了。但配角也演得也不差,又很好地襯託了他們的演技。今天重點要說說劇中鐵主任,此人便是唱《中華民謠》而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手孫浩。
  • 和張嘉譯合作七部劇的孫浩,兩人關係曝光,不是親戚勝似親戚
    除了閆妮,還有姬他,尤勇智,秦海璐,都與張嘉益合作多次,最多的要屬劇中飾演鐵扣的孫浩孫浩最早是在1995年的春晚上,憑藉歌曲《中華民謠》走紅。在之後,因為推出的歌曲傳唱度不高,漸漸的就在娛樂圈沒落,開始轉型成為演員。
  • 張嘉譯閆妮新劇《裝臺》開播,爆笑相識再演夫妻,陝西美食成亮點
    你不帶我去醫院,卻說來你這裡更止疼。結果我稀裡糊塗上了你的三輪車,跟你來你家裡,就成了你的人,還跟你領了證。」這版本聽著怎麼像是中老年版的霸王硬上弓?張嘉譯老師牛,變成了中年撩妹高手。刁順子(張嘉譯飾)跟工友們描述時,版本上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我給你們拾了一個嫂子。
  • 孫浩:演戲唱歌兩不誤,為央視一套熱播劇演唱片頭曲地道陝西味
    ╰┈┈┈┈┈┈┈┈┈┈┈┈┈┈┈┈┈╯孫浩為熱播新劇:別總說我只唱那首歌啊[擠眼][擠眼][擠眼]與此同時,孫浩還轉發了自己為熱播電視劇孫浩在電視劇《裝臺》中飾演的鐵扣,和男一號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所帶領的裝臺隊,屬於不折不扣的「合作關係」,「鐵扣」人如其名帶著一絲絲「摳」,但本質還是一個善良、幽默、樸實的純陝西爺們,在這部講述「幕後」群體的故事中,增添了一抹輕鬆、歡愉的亮色,作為歌手的孫浩來本色出演老家陝西男人,非常值得一看。
  • 人民日報點名表揚《裝臺》,網友們表示不舍,孫浩或成最大贏家
    男女主角的飾演者張嘉譯和閆妮均是西安人,在劇中的方言臺詞,將觀眾瞬間帶入西安的本土生活,讓身處異地的西安人倍感親切。兩人的再次合作,默契十足,將底層人民生活的痛苦掙扎展現的淋漓盡致。 最終的結尾是蔡素芬和三皮的回歸,刁大順一家五口的幸福團聚。這樣圓滿幸福的結局讓觀眾們對生活充滿期待,也對中間過程的坎坷多了些包容與理解。
  • 張嘉譯閆妮的《裝臺》收視和口碑齊飛,這些老戲骨功不可沒
    從最早《蝸居》裡的宋思明,到《白鹿原》裡的白嘉軒、《一僕二主》裡的中年大叔楊樹,張嘉譯總能把握各種角色,給大家各種驚喜。張嘉譯基本拿遍了國內電視劇領域所有最高獎項,他的演技不需要誰去證明了,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就是保證。
  • 「靠嶽父上位」的張嘉譯,拋棄原配二婚娶賢妻,如今過得怎麼樣?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張嘉譯的學習成績也非常不錯,經常能夠在班裡取得很靠前的名次,因此深得老師們的喜愛,便培養他參加學校裡的各種文藝活動,甚至還曾客串過陝西歌舞劇院的表演。漸漸地,張嘉譯就對文藝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7歲那年,張嘉譯在《西安晚報》上看到一小則廣告,上面寫著「電影學院在西影廠設點招生」,於是毅然地就去報了名。
  • 《裝臺》迎來大結局,口碑收視雙豐收,孫浩卻成最大贏家!
    不少網友都在看過這部劇後紛紛稱讚其內容的深厚,將人性的複雜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這個啞巴是個伶俐人,去超市買東西,特意拿了一瓶冰峰,打開之後竟然是給刁大順的,挺感人的。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對待你。別看順子往家裡帶人,這些人都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