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對黃金的追求可謂是孜孜不倦的,因此,除了通過交易獲得黃金之外,很多人都幻想自己能夠在某一天下班之後在公園或者河邊撿到一塊碩大的金礦石而一夜暴富。而這其中,「狗頭金」又是很多收藏愛好者趨之若鶩的東西。那麼,「狗頭金」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真的有人因為撿到這東西而發過大財嗎?
2015年 4月2日,山東省即墨市七級鎮的李先生在河灘散步時,偶然發現了石縫中閃爍著金色的光澤,於是他趕緊撥開石頭,撿起金屬塊後用水不斷衝洗。「我想起以前手機上看到的『狗頭金』新聞,覺得很像。 」李先生說,自己當時心底一陣驚喜。
「我和我朋友說了撿到『狗頭金』,他們都嘲笑我,說我想金子想瘋了。」李先生稱,儘管他也知道七級鎮一帶並沒有金礦,但他一直堅信自己撿到的是「狗頭金」,所以他希望能找個專業機構測試一下,如果被鑑定為真品的話,那麼按著它的重量來說的話,市場價值至少在500萬人民幣以上。原來,狗頭金是一種含雜質的自然金塊,是由於在金礦附近富含金的地下水和生物富集作用,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富集沉積形成的,因其造型奇特,又有不低的含金量,因此一直以來備受收藏界的青睞。
於是在4月13日,李先生將自己珍藏了半個月的「狗頭金」送往萬寶金樓的售後鑑定專家田先生進行鑑定,只見田先生用高溫噴槍對著「狗頭金」噴射,卻發現其表面並沒有什麼變化,而其他顧客的金貨被高溫噴槍噴射後,表面呈現出一種耀眼的金黃色亮澤。據此田先生認為,李先生的「狗頭金」內即使有金子,含量也不會很高,這很可能是其他金屬被冶煉融化後的合金掉落在了河灘上,按照商業價值分析,它最多值5塊錢。但李先生帶來的這塊「狗頭金」到底是什麼成分,還需要去更為專業的機構檢測才能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