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1949年8月4日下午,國民黨湖南軍政首領程潛、陳明仁發表宣布正式脫離國民黨政府的起義通電,表示加入人民民主政權,共同為新中國而奮鬥。第二天晚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46軍138師,兵分三路進入長沙城,湖南由此宣告和平解放。但這並不意味著湖南解放事業的成功,因為全省還有土匪武裝共約26萬人(含地方武裝在內,這個數據出自《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軍區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除去收編的8萬人,實際殲滅18萬人),其中成百人、上千人集股行動的就有170多股,這些土匪武裝,遍布湖南各地,尤其是湘西地區,以及常德、邵陽、郴州、零陵、湘潭等地的邊沿地區,基本上被土匪所盤踞。
解放初期,湖南的土匪武裝不僅數量龐大,而且情況十分複雜,就其性質而言,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1、政治土匪。這是出於對抗新生人民政權政治目的組成的土匪。在國民黨直接、間接控制和指揮之下。其中包括一部分國民黨的潰散軍隊,一部分地方專員、縣長、保甲長所掌握的反動地方武裝、自衛團、自衛隊,白崇禧集團撤退前編組的暫編「軍」、「師」、「反共遊擊隊」和有計劃安置的特務武裝等等。
如活動於安仁、茶陵、攸縣一帶的最大股匪「湖南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第一縱隊」霍遠鵬部,就是國民黨安置下來的特務武裝。霍遠鵬是國民黨軍少將,1949年4月南京解放之後,他奉命帶著1000多名警察,潛伏湘南山區,企圖建立反共根據地,與解放軍長期對抗。後來這股匪特武裝吸收了一些國民黨軍潰散武裝,發展到了2000多人。又如交警總隊東南辦事處主任王春暉部,「湖南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南嶽縱隊」左大凌部等,也都是白崇禧集團撤退之前留下來「堅持敵後遊擊」的。有的股匪則是由國民黨派遣特務所控制,如湘西的暫編師大多數由國民黨特務操縱掌控,這些政治性匪特武裝,佔了土匪的絕大多數。
2、封建土匪。主要指封建地主,「苗王」和幫會所掌握的武裝。這類武裝割據一方,佔山為王,與國民黨政權也有矛盾,但在國民黨政權剿撫並施的情況下,多成了國民黨反動派鎮壓勞動人民,對抗解放大軍的幫兇。湘西苗族大惡霸、大地主、自稱「苗王」的龍雲飛所控制的武裝,就是典型的封建土匪。長期以來,龍雲飛為了維護其「苗王」的統治地位,控制、奴役、壓榨苗民,一方面挑撥苗漢矛盾,製造民族糾紛,以此對統治當局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掌握的武裝,大肆鎮壓苗民的反抗,以此獲得當局的信任。後來龍雲飛果然當上了國民黨委任的師長、國大代表。湖南解放時,他在湘西七縣成立「湘西反共救國軍」,自任總指揮,有人槍3000餘。
又如楊永清、潘壯飛、楊春圃等匪部,都是湘西大幫會「楚漢宮」的幫會武裝,原來主要是維護各地的幫會利益,與國民黨也有矛盾,但當楊永清等大開山堂,大力發展「楚漢宮」勢力後,國民黨則對他予以收買,加封大龍頭楊永清為湘西縱隊司令兼芷江警備司令,分封副龍頭潘壯飛、楊春圃為湘西縱隊副司令。
3、經濟慣匪。這是指在官、紳、匪三位一體壓榨下,為生活所迫鋌而走險,以獲取金錢和物資為目的,專靠搶劫為生者,以及為報私仇落草為寇者。這類土匪本來大部分沒有政治色彩,但勢力較大者,也多數被國民黨誘惑、拉攏,演變為政治土匪。
如晃縣的姚大榜(即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中田大榜的原型),出身於二十四代相傳的土匪世家,祖祖輩輩,世世代盤踞晃縣一隅,以搶劫為業。其本人1949年67歲,已經當了幾十年的土匪,湘西群匪中要數他「匪齡」最高,為匪資格最老,其他匪首莫不「敬」他三分。國民黨當局也曾幾次請他出山做官,「共商國是」,他都謝絕了。但在解放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姚大榜為了擺脫被殲滅的命運,終於投靠國民黨,成了反動派的忠實走卒。
4、反動遊雜武裝。解放前夕,湖南許多失意舊軍官、政客、野心家企圖撈取政治資本,紛紛拉杆拖搶組織武裝。這種武裝具有很大的投機性,態度遊移不定。其中大多數經過地下黨做工作,投向了人民,一部分則被國民黨收買拉攏, 成了土匪。如尹立言,本來是一個失意軍官,為了投機,1948 年回湘組織武裝,得到李濟琛的軍代表認可後,在湘中一帶糾合一些土匪, 招募一些失業青年學生,成立了「西南聯軍」,自任總司令,人槍發展到7000餘。
解放前夕,地下黨曾派人做其工作,他也表示願接受共產黨領導,可是長沙和平解放後,尹立言又被白崇禧派人以金錢收買,收編為「獨立第一師」。九月上旬,尹立言在衡陽見到白崇禧,白崇禧即升他為新8軍軍長。白崇禧集團敗退廣西之前,又指令他在湖南「堅持遊擊戰」, 並委任為「反共救國軍遊擊司令」。至此,該部即成了最大的一股新生長的,與人民政權頑固對抗的土匪武裝。
以上幾種性質的土匪武裝,並不是截然分開,固定不變的,他們之間既有聯繫,互相摻雜,又隨著形勢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往往一股土匪武裝幾種性質兼而有之,到解放初期,基本上趨於政治化了。這些土匪武裝在地域上分布面很廣,幾乎每個縣、市都有。
鑑於湖南嚴重的匪患,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南軍區在中南軍區的領導下,在人民群眾的配合下,指揮所屬部隊從1950年春期開始,對成規模的股匪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進剿。這便是著名影視作品《湘西剿匪記》和《烏龍山剿匪記》的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