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人中就有一個為匪,湖南湘西真的盛產土匪嗎?

2020-12-25 上遊新聞

湘西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名詞,狹義的湘西指的是今天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而廣義上的湘西則是湖南省西部的總稱,包括了湘西州、懷化、邵陽、婁底、張家界及鄰近市縣的部分地區。

廣義上的湘西規模著實不小

向西和隔壁的重慶、貴州山區緊密相連▼

沈從文《湘西雜記》中寫到,外人對於這一片山水的印象是:「婦人多會放蠱,男子特別歡喜殺人。」而巫蠱、趕屍等迷信說法,又給這一地區帶來了一絲詭秘色彩。

想到童年陰影(這並不是趕屍)

(圖片:《殭屍先生》)▼

的確,湘西地處崇山峻岭之間交通不方便,又有獨特的民風民俗,導致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太容易被外界所了解。另一方面湘西歷史上匪患嚴重,這也是人們對於該地區產生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

湘西的大山重巒疊嶂,但並非藏汙納垢之地,土匪橫行的往事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混亂失序狀況在當地的投射,而大山正好為那些夾雜在軍閥之間的敗兵和鄉勇們提供了庇護。

「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由來已久,長江流域富饒的水系和廣闊的八百裡洞庭,讓湖南這個省份有著充足的底氣以魚米之鄉自居。

不過湖南的充裕也十分不平衡,洞庭湖平原地區和湘江流域周邊地區創造了湖南大多數GDP,而湘西地區則一度以佔全省37.2%的面積分走了全省68%的貧困縣名額。

除了湘西,湘東南也是山區大戶

沅江是湘西最重要的河流▼

湘西地形複雜,多高山巨谷。雲貴高原的東延部分武陵山,以及中國二三階梯分界線的雪峰山,兩座東北西南走向山脈一南一北橫亙在湘西大地上,其主脈和支脈覆蓋了湘西地區90%的土地。

在兩座山脈之間,沅江蜿蜒北行,創造了這裡為數不多的河谷平原地帶。湘西地區主要城市(如邵陽、懷化、沅陵等)和近半數人口都集中在沅江和資水的幹支流河畔,過去人們主要通過舟船進行交通出行,而大山深處則是少有人涉足的地方。

隱秘的山林是眾多神秘人群的庇護所。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人緣溪行誤入的世外桃源,正在湖南常德市西部,因秦末戰亂頻繁而退到深山之中休養生息。古代的五溪蠻也原本是居住在洞庭湖、雲夢澤一帶的少數民族,在秦漢中原政權擴張的時候逐漸退散在湘西的群山之中,以沅江上遊5條支流為名。

湘西的複雜地形能為這些難民提供庇護,自然也可以隱匿流匪賊寇的行蹤。

湖南省黨史委具體組織編寫的《湘西剿匪》一書中,就記錄了土匪最早的行蹤,明朝末年在沅江和澧水流域附近,出現了蒙著面或者臉塗鍋灰的強盜劫掠民間財物,與今天的搶劫犯性質類似。

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

在清朝嘉慶中期,湘西土匪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犯罪方法和組織形式。根據當地縣誌記載,在湖南省與四川省的交界山區匪徒活動已經十分頻繁,分為「黑錢」和「紅錢」兩夥。

黑錢組織主要犯罪手法是掉包行騙,行蹤詭秘官府難以緝拿;紅錢組織則更加猖獗,他們之間用拜把子的形式建立起聯繫,在市鎮中欺男霸女,甚至能與官府兵役發生正面對抗。

以上幾個例子都還可以看做是穩定的封建社會中出現的治安問題,湘西地帶的社會閒散人員憑藉自己的一腔孤勇實施犯罪行為,組織性和人數都不足以引起省一級官員的重視。

而到了清末,湘西土匪的性質就發生了一次大的轉換。

上述所講的清代湘西土匪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叫散匪,沒有固定的組織,也沒有固定的根據地。通常是當地地痞流氓糾集起來,為了私利以流竄作案的手段燒殺淫掠、攔路搶劫。這種散匪頭目通常沒有任何政治野心,由於組織度差、人員較少,還會畏懼集中起來反抗的老百姓。

另一類叫做股匪,有固定的組織和武器裝備,通常有地盤和山中的住所,山寨還有防禦措施。其頭目有一定的野心,股匪之間會因為爭搶地盤而爆發衝突,有的與鄉紳土豪勾結,其勢力可以覆蓋一鄉一縣。這種土匪精熟政務之後還會或用銀錢開道或武力脅迫,給自己謀個一官半職,如湘西頑匪張平就是古丈縣縣長,為自己草菅人命披上了一層偽裝。

而危害性最大、對中國近現代史有著深刻影響的還是軍匪。這類土匪有著較強的武裝力量,人數眾多受過軍事訓練,匪首更是有著同行不具備的軍事素養和政治野心,他們的身份也可根據時局從土匪到職業軍人之間轉換。

顧名思義,軍匪的來源大多是職業軍人。

清朝末期戰亂頻繁,戰爭中退伍官兵和散兵遊勇就集結起來嘯聚山林,其中大頭是徵討太平天國的湘軍。他們在攻克天京後被曾國藩下令遣返,但舊軍隊的習氣一旦沾染很難擺脫。部隊中很多湘西籍貫的老兵回到家鄉後不願意再從事農業,也不願意受官府的束縛,於是選擇成為土匪。

此外還有清末西南土司暴動,很多參與鎮壓暴動的官兵作戰積極性很低,要麼流竄逃亡,要麼與當地土司沆瀣一氣。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回到行伍,乾脆逼上梁山,自立山頭為匪。

湘軍、淮軍可說是當時中國戰力最強的武裝了

他們從太平天國手裡救下了大清朝

但也從此打開了地方武裝的趨勢,再難扭轉

(圖片:wikipedia)▼

後來民國初期的討袁護國運動,護國軍與袁世凱北洋軍在湘西爆發「湘西護國之役」,護國軍以3000人的兵力擊敗了裝備精良的北洋軍30000人馬。北洋軍陷入混亂的大潰散狀態,無數武器被丟棄到漫山遍野,成千上萬士兵失蹤,毫無疑問,這些武器都被當地土匪所得,而那些失蹤的士兵也有很多加入到了土匪陣營。

當時桂系軍閥有相當的實力對抗北洋政府

不過當時的軍政府雖有穩固的軍隊系統

但缺乏頑固的政治和社會系統

故而逃兵、武器流出、兵匪難分問題嚴重

(圖片:wikipedia)▼

除了逃兵潰將,還有一些是在伍的職業軍人,因為上級的行政命令或者軍隊領導的意願,整支部隊完整編制地進山為匪。比如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主力退居臺灣,就命令西南各處的國軍化整為零,轉入遊擊戰爭繼續「剿共」。湘西地區著名匪徒,屠殺了黔陽縣數萬人的潘壯飛就是一個例子。

民國時期湘西有大量軍匪存在,他們的勢力之強讓當權者頗為忌憚。當地官員針對他們往往也優先選擇籠絡和制衡而非圍剿的策略,如陳子賢、張琳兩個匪首就被民國政府委任為湘鄂邊靖綏公署暫編第一、第二軍軍長,其餘被委任為師旅團營級別軍官的土匪不計其數。

以至於當時湖南湖北地區有民謠說:「要想當官,拖隊上山,政府招安,就當大官。」

國民黨集團的結構,從上層到底層都頗為散裝

內部包含了大量身份混雜的各方勢力

這種結構,可以通過投資來迅速擴大規模

但很難具備真正的組織和動員能力

(蔣介石與龍雲,圖片:wikipedia)▼

近現代史上中國的混亂造就了湘西匪患橫行的狀態,可以說造成土匪越來越壯大的原因就是那些各派軍閥。舊時有句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兵害民比強盜更甚。這是民國時期的特色,軍閥有匪的一面,土匪也有軍閥的一面。

那些號稱保護民眾的地方軍閥到了自己地盤以外的地方,就肆無忌憚地縱兵搶劫,有組織有紀律地搜刮民財,對老百姓來說比流竄的土匪危害大多了。

而本地的土匪卻大多數默守著「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不會對周邊村莊和窮苦百姓下手。有些匪首本身就是其當地家族和村莊的領導,有不少帶有血緣關係的親屬。在多年的共處之中,鄰近村民和土匪之間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聯繫,百姓默許了這些土匪的存在,甚至積極加入他們。

相比被刮民黨拉去當壯丁

落草為寇的生存概率可能還更高些

(圖片:《抓壯丁》劇照)▼

比如湘西地區最著名的土匪瞿伯階,他能在眾多湘西土匪中脫穎而出做到最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能管束部下,讓他們遵守他的規章制度。

瞿伯階部匪徒有著「約法三章」:第一是不得罪窮人,因為窮人既沒有油水壓榨,而且無牽無掛,逼急了會選擇魚死網破;第二不能強姦婦女,因為強姦了一個有夫之婦等於得罪兩個家族;第三是不能牽走別人家的耕牛,讓農民還能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方便長久地收保護費。

就這樣,在經歷了國民黨4次強力剿匪之後,瞿伯階的匪部反而越做越大,發展到近2萬人的規模,可以與當地官軍分庭抗禮。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瞿伯階是什麼儒匪。作為一個舊時代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土匪,他的主要知識理論來源是熟讀《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書,尚且具有傳統的仁義觀和江湖概念。在活動過程中還加入了極其富有時代色彩的近代幫會青洪幫,搭上了時任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的關係,1947年受封為新編第10師少將師長。

其實熟讀水滸傳已經是算是匪中的知識分子了

可見學習文化知識在任何時代都是極其重要的

(圖片:《水滸傳》劇照)▼

但不管是什麼形式的土匪,他們最後的好日子也就是解放前夕了。

據統計,解放前湖南全境約有土匪武裝18萬人,100人以上的就有170多股。這其中湘西至少佔了10萬人,而根據1936年國民政府的統計,湘西約有壯丁數30萬,這說明最保守估計,湘西青壯年男子中每4個人就有一個從事土匪。

1949年9月,人民解放軍進入湘西,經過兩年的艱苦鬥爭肅清了這一地區的敵特殘餘,陳子賢被俘後經人民法庭審判處決,瞿伯階死後其堂弟瞿波平經程潛勸告率部投誠,其餘匪徒大多死走逃亡傷,再也翻不起波瀾。

解放後人民政府在湘西實行了土地改革、掃黑除霸等活動,讓土匪徹底失去了在當地滋生的土壤。社會秩序逐漸恢復,百姓們也無需再忍受土匪的欺壓,紛紛站出來指證土匪為禍鄉裡的罪行,那些曾經為匪的人按照個人犯罪的過往最終受到了制裁。

慢慢在湘西人眼裡,「土匪」一身份的英雄化色彩褪去,變為了為人所不齒的詞彙,即使是曾經當過土匪的人也不願再承認自己的過往。

現在如果旅行湘西的村寨,遇到年近百歲的老人,不妨聽聽他的故事,說不定能體會到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和快意恩仇。

參考資料:

1.《淺析民國土匪賴以生存的社會關係 ———以湘西地區為例》孫靜,劉嘉

2《試論湘西土匪的幫會特點》彭先國

3.《湘西土匪剖析》張偉權,劉景慧

相關焦點

  • 湖南湘西真的盛產土匪嗎?|地球知識局
    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回到行伍,乾脆逼上梁山,自立山頭為匪。湘西地區著名匪徒,屠殺了黔陽縣數萬人的潘壯飛就是一個例子。民國時期湘西有大量軍匪存在,他們的勢力之強讓當權者頗為忌憚。當地官員針對他們往往也優先選擇籠絡和制衡而非圍剿的策略,如陳子賢、張琳兩個匪首就被民國政府委任為湘鄂邊靖綏公署暫編第一、第二軍軍長,其餘被委任為師旅團營級別軍官的土匪不計其數。
  • 歷史上真實的湘西剿匪記,湖南有四種土匪,多達26萬人!
    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餘秋雨 1949年8月4日下午,國民黨湖南軍政首領程潛、陳明仁發表宣布正式脫離國民黨政府的起義通電,表示加入人民民主政權,共同為新中國而奮鬥。
  • 土匪不肅清,大軍不收兵!湘西土匪當志願軍,激戰松骨峰、上甘嶺
    他們的所作所為,又迫使被洗劫的人也為匪為盜,造成惡性循環,最終村村寨寨都為土匪所控制和奴役。 這就是解放前湘西的土匪狀態。 湘西土匪數量眾多,但除了少數土匪頭目外,絕大多數是白天務農、夜晚為匪的農民。在匪患嚴重的村子裡,成年男子大多都有被迫為匪的經歷。 歷朝歷代,打著剿匪旗號進入湘西的「官軍」並不少,可在老百姓看來,有的本質上就是「官匪一家」「匪剿匪」。
  • 鮮血換來的勝利:解放軍湘西剿匪始末
    湖南和平解放前夕,蔣介石曾親自寫信要湘西匪首陳子賢「堅持遊擊戰爭」。蔣介石還派白崇禧作為密使,帶著10萬銀元和大批槍械親赴芷江,收買湘西土匪,妄圖變湘西為「反共遊擊根據地」。湖南剛獲和平解放,解放軍主力乘勝推進,湘西已成兵鋒所指。
  • 亂世生匪患:東北曾湧起千百股土匪,土匪的4個種類你了解多少?
    土匪的來源十分複雜,其數量之多,成分之複雜,行為之殘暴,活動範國之廣,對社會各層面影響之大,實屬罕見。在「白山黑水」的東北大地,自清末開始,歷經甲午戰爭、俄軍入侵和日俄戰爭蹂躪,導致地方上槍枝泛濫,土匪多如牛毛。曾湧起千百股土匪,東北土匪的種類大體可分為4種,分別是純土匪、武裝土匪、兵匪一家和棒子手。
  • 民國十大土匪,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為避免封號失聯,長按下方歐巴馬三秒,可加小編為微信好友(莫塵,ID:cgKen123),朋友圈文章更有種、有趣、有料。
  • 《有匪》變《土匪》?怪不得不能上星!半永久古裝劇值得一看嗎?
    上星劇變網劇《有匪》一直是湖南衛視看中的上星劇,如今卻只能在騰訊視頻網播,不免感嘆,這樣的大製作與巨星陣容為什麼上不了星?前有陳坤、倪妮的《天盛長歌》、唐嫣的《燕雲臺》紛紛上星,後有周冬雨的《千古袂塵》、楊冪陳偉霆的《斛珠夫人》、李易峰的《鏡雙城》,古裝劇市場可以說是非常激烈了。
  • 湘西巨匪姚大榜,為非作歹50年,拒絕投降,後來怎麼樣了?
    所以,地方就靠把幫派和土匪維持秩序。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百姓的生存更加艱難,被逼為匪。當時,甚至有人覺得當土匪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兒,反而覺得很光榮。因此,全國誕生了很多作惡多端的大土匪,今天的主人公姚大邦就是其中之一。姚大榜,湘西晃縣楊家橋人,於1892年出生。
  • 跟隨47軍入朝的湘西土匪表現如何?曹裡懷:槍法準,特別能打仗
    為了讓這些土匪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效力,國民黨採用封官許願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拉攏,一時間湘西大大小小的司令多如牛毛。這些人匯聚在一起,妄圖利用高山密林繼續和解放軍對抗。為了清剿這些頑匪,38軍114師、46軍136師和47軍先後奉命進入湘西。 但這些土匪十分狡猾,解放軍大部隊一來,他們就化整為零,鑽山進洞,分散逃逸,給剿匪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 湘西最後的土匪頭子,殺害12名士兵,逃了15年才被抓住
    在全國解放之後,雖然大部分地方都已經漸漸平靜了下來,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的百姓深受一些土匪的騷擾。由於這些土匪較為分散,手中又有武器,所以整天魚肉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百姓們苦不堪言。到了1950年,全國開始了剿匪運動,大部分的土匪都被捕獲,然而,卻有一個土匪逃跑了,他不僅逃跑,而且在東躲西藏時期仍然作惡多端,直到15年後才被剿滅,這個土匪就是湘西最後的土匪頭子覃國卿。
  • 一萬名湘西土匪入朝參戰 屢立戰功成「另類英雄」
    著名軍旅作家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曾記錄了一場後來被收錄在中學課本中以英勇慘烈無數國人的著名戰鬥——松骨峰戰鬥,犧牲的烈士中多半也是湘西「土匪」。 湘西是指湖南西部28縣,境內溝壑縱橫,溪河密布,峰巒起伏,洞穴連綿。
  • 民國時期土匪,每一個兇狠無比,其中竟然還有一個女的
    ,每一個兇狠無比,其中竟然還有一個女的  在戰火不斷的年代,經常出現土匪強盜。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民國時期有哪些殘忍的土匪把!  張慶他主要在河南和湖北為非作歹,由於他長的魁梧,再加上膽大的他綁架過洋鬼子,因此獲得了這個稱號。因為他的活動範圍很大,所以手底下的弟兄很多。他們說自己是為人民著想,可實際上幹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在和敵人戰鬥時,他最後死在了自己手下的槍下。
  • 這年頭"土匪"都出來做雞了嗎?成都驚現「土匪雞」
    今天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一道非常勁爆的美食——土匪雞。此"土匪雞"可不是大家想的那種"土匪"雞,很多人都會想"土匪雞"不會就是"土匪"改行做出來的雞吧,其實你說的也沒錯!相傳解放前夕,巧婦張氏被掠上山專為匪首燒制拿手菜餚生燜土雞(湘西土匪雞),后土匪被殲,但湘西土匪雞這一絕活好菜卻得以流傳。在四川成都就有這麼一位羅姓巧婦,經過她改良的土匪雞口感麻辣勁爆,辣到你根本停不下來!
  • 《有匪》變「土匪」,古偶現在不僅沒有腦子也沒有「面子」
    作者 / 土匪昨日,鵝廠發布2021片單,在一片精彩絕倫的劇集片單中,《有匪》憑藉一張海報、一段2分鐘多9秒的預告,成功脫穎而出。 大家都發了海報和預告,《有匪》做對了什麼? 當然是因為王一博。但這依然無法阻止《有匪》變成「土匪」,此處土,為形容詞。
  • 在睡覺的時候,湘西大土匪姚大榜為什麼要在手指上點線香?
    土匪是中國舊社會的一大毒瘤,而不同地區的土匪的特點也不進行相同。據很多過來人回憶,和東北土匪相比,湘西土匪則更為頑固和狡詐。這點從詳細土匪的代表人物姚大榜身上就可以看出來。姚大榜,字必印,號佔彪,生於晃縣(今湖南省新晃自治縣)方家屯鄉楊家橋牯牛溪。
  • 神秘湘西土匪王陳渠珍和藏族妻子西原的悲情生死戀
    【西原遺言】芸芸世人都知道沈從文,也喜歡《邊城》裡那個善良的翠翠,很多人在沱江邊漫步的時候,也都希望臨江的吊腳樓裡有屬於自己的翠翠探出頭來。卻很少有人知道,沈從文的恩師湘西匪王陳渠珍不僅膽氣過人,驍勇善戰,其實他也有著曠世才情。
  • 民國四大美女悍匪:一個讓張學良惋惜,一個被稱為「女孟獲」
    作為一個女人,誰不想過上安穩的日子。可是生在民國亂世,一個女人有時真的身不由己。下面要介紹的四位女土匪,他們的相貌可謂絕色!她們有的是被強搶為壓寨夫人,有的是生活所迫被逼上了匪路。她們走上的匪路,註定是一條窮途末路,等待他們的只有失敗的悽涼。圖為土匪要出門打劫前的集結,女匪常女扮男裝隱藏其間。她叫張素貞,匪名叫駝龍,東北遼陽人。
  • 土匪送他一副人皮馬鞍:馬鞍、韁繩全用人皮製成
    民國時期,湘西因地處偏僻、交通閉塞,土匪也更加嗜殺,且手段極為殘忍。張大治即為湘西地區一著名的殺人魔王。凡是他部下捉來的人,不論是農民,還是敵對股匪,他都喜歡親自動手殺戮。 有時是一刀刺死,有時則是零刀慢剮。他一面殺人,一面笑著對部下說:「殺個人比殺豬還容易。
  • 這些美味的湖南湘西美食,等你來解鎖,是個不錯的美味佳餚
    所以這些美味的湖南湘西美食,等你來解鎖,是個不錯的美味佳餚。湘西椪柑傳說:湘西是中國最適於發展柑橘種植的地區,種橘歷史至少有兩千多年,湘西柑桔為歷代朝廷貢品,1949年後曾大量出口,享譽甚高。中國的椪柑產量世界第一,湖南的椪柑產量又居中國第一,湘西的椪柑產量又是全省第一。
  • 湘西趕屍是否真的存在?解放軍親身經歷告訴你
    這是湘西趕屍匠喊的口號,再加上滲人的招魂鈴聲。趕屍匠一前一後趕著五到十個人的屍體,一蹦一跳行走在山間小路。陣陣陰風吹來,每個人都只能關緊門戶,看到不敢看一下。有人說,湘西趕屍是真的,湘西人有種特殊能力,讓屍體跳著回家。有人說,湘西趕屍是假的,死了就是死了,怎麼可能蹦蹦跳跳走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