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兩側遊園綠地可共建共養了
11月30日,市園林局發布「解放路道路兩側遊園、綠地共建共養活動方案」,引導和組織市民參與解放路沿線綠化工作。認養範圍原則上以解放路沿線遊園、綠地為主,市民也可認養零星喬灌木等。
共建共養工作由市園林局做統一指導,業主單位具體負責,城區園林部門配合組織。活動以自願參與為原則,解放路沿線為主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區、物業及個人均可申請參加。共建是指,社會單位、個人可通過認建或捐資的形式認建綠地;共養則是可以全周期養護或分期養護。
認養的途徑是什麼?首先,由原遊園綠地所在街辦、社區受理有共建共養意願的個人、團體的報名申請,統一提交城區園林部門與業主單位對接。其次,籤訂協議,經業主單位審核通過後,雙方籤訂共建共養協議,併到所在社區、街辦、城區園林部門備案。最後,根據協議要求,組織實施。
共建共養有七種方式:一為門前三包式,綠地產權單位通過「三包」責任書形式下達給有意願的共養個人、團體。「三包」主要指的是:包監管(防止人為損害)、包保潔(不能亂傾亂倒)、包反饋(反饋綠地生長情況、養護情況、損毀情況等)。二為志願者服務形式,開展「志願者服務日」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到園內設置流動崗負責保潔、監管、巡視工作。三為市民園長式,業主單位對有意願、符合條件的市民,可委任為市民園長,參與管理解放路兩側遊園、綠地。四為認建認養式,有經濟實力的個人、單位、團體可靈活採取自建自養或託建託養方式進行綠地建設、養護。五為由園林單位負責與社區合作舉辦園林知識科普、知識講座,以「二維碼」形式懸掛樹木標識牌,或通過其他形式鼓勵市民學習、推廣、參與園林綠地建設與維護。六為冠名榮譽式,對保護綠地、養護綠地成績突出的個人、單位、團體給予綠地樹木冠名表彰。七為自主參與式,根據各自意願和實際能力,可以創新多種方式共建共養。
對參與共建共養的團體和個人,市園林局將組織新聞媒體宣傳報導,並頒發榮譽證書。(孫達佳)
22家社區認養解放路74塊綠地
11月30日,在市園林局舉辦的解放路兩側遊園綠地「共建共養」籤約儀式上,解放路沿線22家社區現場籤訂協議,認養74塊綠地,認養面積達5.38萬平方米。市園林局將以解放路認養綠地為試點,進一步在全市範圍推開社會認養模式。
在解放路道路綠化改造中,市園林局運用綠化、美化、彩化等方式,充分體現「玫瑰之城、浪漫之都」的特色,形成了「綠不斷線、處處有景」的風景線。結合府城文化街展開綠化打造,能綠則綠,應綠盡綠。引種58株雪松,栽植月季4.6萬株。栽種金枝槐、五角楓等常綠樹,紅寶石海棠、金葉複葉槭等彩葉植物,營造多彩的園林景觀。從雙塔西街到東緝虎營布置2800米的花箱,美化景觀的同時起到了交通隔離的作用,冬季時花箱種植小白皮松,成為冬季亮麗的風景線。解放路沿線綠地面積10.3萬平方米,共建設遊園綠地60個、小型綠地19塊。
城市園林綠化是一項社會事業,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與參與,新修訂的「太原市城市綠化條例」,專門增加了「政府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捐資建紀念林、種紀念樹,認養樹木花草,興建、養護城市公園綠地以及其他城市綠地」的內容。
市園林局負責人介紹,政府部門搭建平臺,正是為了讓群眾參與城市綠化的積極性能夠充分釋放。共建共養園林綠地,是一項善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希望廣大市民行動起來,為城市綠化多做一份努力,讓城市更加美好,以此全面掀起市民參與園林綠化共建共養的新熱潮。 (孫達佳)
來源:太原日報
【來源:太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